第255章 一代劍俠

夜,工體。

工體的由來,是向建國十週年獻禮的一個工程,58年開建,59年竣工,當時被評為京城十大建築。

以前這邊屬於東郊,全是葦坑,現在也變成大道了。

此刻,演出組的一幫人站在草坪上,聽一位工程師介紹:“我們的罩棚位置比較低,燈的角度平,照度分配不合理。而且燈架特別低,只有24米高,你們看,現在燈照下來,場地又黑又有影,沒法舉辦活動。

這也是我們否定開幕式放在晚上的原因。”

“可閉幕式也不是後媽養的啊,這也太黑了。”

一個老頭碎碎叨叨,“你們不能改建麼?”

“改建?”

工程師沒好氣道,“你知道要達到國際標準的照度,要花多少錢麼?你掏還是我掏啊?”

老頭不懂啥叫照度,訕訕閉嘴。

“那沒辦法了,閉幕式要配合煙火表演,只能摸黑。不過我們可以用人工光源,具體排練再說吧。”

一幫人很快分開,各組行動。

許非用一個晚上奠定了二把手地位,跟程東跑到觀眾席上,還有工人在辛苦的置換座椅。

“四隻獅子不夠啊,十二隻吧,每邊六隻。”

他向下俯視,隨手在本上計算距離,場地長寬多少,佇列需要多少,每人間距多少,橫排豎排多少。

“光舞大旗就得4百人,不然太空了。”

程東也道,“太極拳找了1400人,那個緊密,我們寬鬆一些,至少需要……”

“500人!”

許非在本上一勾,“得,按一千人算吧。好傢伙,有生之年我還能當個千人斬。”

程東不明白千人斬啥意思,就曉得這位老弟不太正常,時不時抽風。當然工作能力沒的說,進度比別的組都快。

他們記錄好資料,離開工體,大晚上又跑到某歌舞團的一間倉庫。

一位管理員帶領,把門一開,道:“這是明年國慶用的,應該是現在最大的移動臺。”

角落裡停著一輛花車似的東西,分三層,花瓣層層綻放的形狀,底下有兩排軲轆。不是轉向那種,只能直走。

程東瞧了眼,搖頭:“太小!”

“你們圍起來試試。”

許非招呼人過去,四等邊,每邊能富餘的站四人,就是說16個人能把這舞臺合圍。

“這舞劍可舞不開,再大兩倍差不多。”

“大兩倍?”

管理員驚了,“那得多少人推啊?”

“多少人也得做,不然沒法弄。”

當即,團隊就在倉庫裡開了個小會。

原本想五個舞臺,左邊一個刀馬旦,一個武生,右邊一個甩袖的,一個變臉的,中間舞劍。

但如果舞臺加大,推出來可能不好看了。

“三個臺子、五個臺子,保留兩種方案,軲轆一定要用轉向的。”

“或者這樣,舞劍用大臺子,別的不用,刀馬旦、武生一組,甩袖、變臉一組,這樣也是三個。”

“可以,等做出來具體看效果。”

“沒意見。”

“沒意見。”

“同意。”

……

執行和策劃是兩回事。

每個細節都得抓,服裝造型,如何出場,如何退場,耍什麼拳,配什麼音樂,背景翻板用什麼……林林總總能讓人發瘋。

饒是許老師,也經常把不過來,暈頭轉向。

上午,茶樓。

許非和程東進門,本以為早來些,對人家尊重,結果人家更早,已經坐在那裡。

倆人惶恐,忙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來晚了。”

“是我太早,不關你們的事。”

對方起身讓了下,重新就座,身板寬闊有力,穿個坎肩,裡面半新的薄襖,鬍子濃密黝黑。

年近五十的人,絲毫看不出老態。

說一個上歲數的人年輕,外在看腰,內在看眼。此人便是如此,一雙眼睛比小夥子都精神。

哎呀呀!

許老師在握手的時候,感覺真是不同,彷彿真有一股氣勢籠罩全身。丫激動萬分,真怕對方忽然大喝一聲,劍來!

羊皮裘老頭啊,三尺木馬牛,可折天下兵。

不是旁人,於承惠!

1939年生,齊魯人,省體育學院武術隊出身。他打比賽的成績,遠遠不如李連杰、吳京那些全國冠軍。

參加過華東地區武術大賽,以一套醉劍奪冠。同年因腿部受傷,轉到造紙機械廠工作。

不過自己沒放棄,深研數年,遍訪實戰名家,並完成了雙手劍“螳螂穿林”構思,名動全國——此時已經三十多歲了。

後任某省武術隊教練,被張鑫炎請進影視圈,拍過《少林寺》、《少林小子》、《黃河大俠》等等。

當然對後世來講,《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更津津樂道。柳白猿裡耍的那段大槍桿,只能臥槽臥槽臥槽!

於承惠話少,也直接,問:“兩位找我什麼事?”

“是這樣,我們是亞運會籌備組,負責開幕式表演。其中有一個武術節目,想請您登臺舞劍。”

許非巴拉巴拉介紹一遍,於承惠思索片刻,“你想看什麼?”

“醉劍!”

程東也激動,“您的醉劍是一絕,就該讓外國人見識見識。”

“……”

許非見他有點猶豫,問:“您有什麼要求儘管提,我們商量著來。”

“為國出力,義不容辭,但我能不能練雙手劍?”

於承惠解釋道,“我從武術界轉行,就是想借用電影讓大家瞭解雙手劍。現在武術界仍有很多人不承認雙手劍,因為它失傳太久,覺得歷史上根本沒有這種招數。

但怎麼可能沒有呢?

茅元儀在《武備志》裡就收了一部雙手劍譜,說‘古之劍可施於戰鬥,故唐太宗有劍士千人,今其法不傳。’

所以是有雙手劍的。”

一搭話,許非就覺著有境界,可以稱之為武術家。

雙手劍,不是兩隻劍,是雙手持劍。

據說唐代盛行,後傳入日本,對日本劍道影響深遠。到了宋代,劍術失傳。明代有個人叫茅元儀,試圖借鑑朝鮮雙手劍來複原中國雙手劍,但沒有成功。

當然還有種說法,朝鮮雙手劍是戚家軍所傳。

許非瞅了瞅程東,程東顯然是迷弟,考慮片刻即道:“我們儘量把雙手劍融入進去,只要您肯來,一切好商量!”

(還有……)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服?你幹我啊

愛吃芝麻大棗的王豪

相親後,我被霸總寵的無法無天

十月初雨

團寵年代:錦鯉崽崽三歲半

騎著狗蛋遊世界

未日:重返

瑟檸檬

開局重生之激流勇進

無心柳子路

噓!小心切割線

兩百斤的苗條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