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採訪

於佳佳抵達西單的時候,是中午過後。

她先往天橋上看了一眼,沒找著人,又往商場附近瞧了瞧,終於在東側二百米的地方,發現一個不小的聚集點。

她招呼攝影記者趕過去,在外圍就聽見裡頭議論:

“八塊太少了吧?”

“肯定能超過十塊!”

“就是,現在已經拿七塊了,今天可能還有呢。”

“大家讓一讓,讓一讓,我是《京城青年報》的記者,想……”

於佳佳話還沒說完,又有一夥人往裡擠,“麻煩讓一下,我們是《中國青年報》的記者。”

嗯?

兩夥人一怔,緊跟著又聽,“勞煩讓一讓,我是《京城晚報》的記者……”

好傢伙!

一個小小的衣服攤子,竟讓三家報紙撞了選題。青年系的面帶不善,怎麼連晚報都來了?

晚報屬於日報系,更偏向於群眾生活。而且《京城晚報》歷史悠久,毛爺爺親自寫的報頭,在京城一地發行量極大。

這三家一喊,大家也愣了,隨即興高采烈的給讓出一條通道。

“記者都來了,肯定要上報紙。”

“哎會不會採訪我啊,我得怎麼說?”

連電視機都很稀少的年代,報紙就是當之無愧的傳媒老大,在老百姓眼裡是非常神聖的東西。

於佳佳奮力衝到前面,又被幾個買衣服的擋住,人家可不管你記不記,分毫不讓。她只見得一個年輕攤主,帶著一個少年,架子上掛著幾件樣品t恤。

略微打量,她便移開目光,視線轉到旁側。

在攤子左邊,立著五塊一人高的大紙板,其中四塊密密麻麻寫著字,另一塊也寫了一半。她逐一看去,有祝福加油的,有賣弄詩歌的,有正經點評的,還有寫數字的。

“這三個6是什麼意思?”

於佳佳百般不解,跟著又看右邊,也立著一塊紙板,上寫5、6、7、8、9,一直排到25。5、6已經被畫了叉,數字下面,都寫著一個個“正”字。

剛巧一箇中年人買了件t恤,在紙板前思索片刻,在18下面添了一筆,接著又回到攤位。

那少年問:“猜的多少?”

“十八塊。”

“喲,您還挺有信心。”

“那是,咱們中國崛起了嘛!”

少年笑笑,在一張紙片上寫了18,又加上男人的姓名、日期、購物數量,道:“收好了,猜中了憑此兌獎,丟了我們可不管。”

“明白明白!”

中年人小心翼翼的塞進兜裡,不放心的問:“那個,你們獎品……”

“都說好幾遍了!大家也聽著點,話放在這兒,猜中就有獎,價值肯定不低於t恤!”

“那就好,那就好!”男人訕笑著離開。

終於獲得了空檔,三家記者連忙搶過去,“你好,我想採訪一下!”

“你好,我是……”

“你好,我想問問……”

陳小喬剛才還很老成,瞬間原形畢露,趕緊讓老大頂上。

“你們好,我是攤主。”

許非走過來,笑道:“我姓許,名字不便透露,外地人,現在京城工作,工作也不便透露,只是剛好有些閒暇,就想做點小生意。”

咦,這展開不對啊!

三個記者面面相覷,這哥們怎麼如此嫻熟,好像經常接受採訪的樣子。

於佳佳先反應過來,率先問道:“那你是怎麼想起賣文化衫的呢?文化衫這個概念,是你自己琢磨出來的麼?”

“其實這個叫t恤衫,在南方很常見,北方現在也越來越多。我最初是覺得在衣服上印些圖案文字,應該會很有意思,後來才突發奇想,跟奧運聯絡在一起。

因為我本身是個體育迷,也瞭解一些情況。我們國家歷史上參加過幾次奧運會,但那時內憂外患,國力衰弱,沒取得好成績,甚至一度沒有參賽資格。

我覺得競技體育在一定程度上能體現國力大小,直白講,競技體育拼的是什麼?就是技巧和身體素質。只有國力強盛了,老百姓才能談得上身體素質,國家才有這門心思來培養運動員。

比如現在,祖國正在崛起,時隔多年再次參加奧運會,我本身就有這種感覺,一定會大放光彩。

至於為什麼叫文化衫?很簡單,其實它可以叫奧運熱,跟現在的詩歌熱、出國熱、氣功熱一樣,都體現了當今社會的一種文化現象,所以我管它叫文化衫。”

“你對自己的感覺就這麼有信心?”

於佳佳很奇妙,對方就像一個賭徒,賭定奧運能掀起熱潮。

“我不是對自己有信心,我是對祖國有信心,對那些奧運健兒有信心!”許非又昇華了。

“說的好!”

圍觀群眾特給面子,高聲叫好。

“可這終究是一種商業行為,將商業與奧運捆綁,是不是有藉機發財的意思?”《京城晚報》的記者問。

嚯!

這哥們很敏銳啊?

許非想了想,道:“首先我們得達成一點共識,商業行為並非不良行為,或者違法行為。現在國家鼓勵農民承包,鼓勵進城做生意,鼓勵個體戶和手工業者,就表明我們越來越認識到,經濟運轉在在社會變革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我做的這些,只不過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再過幾年,可能滿大街都是賣文化衫的,沒人覺得奇怪。

我雖然是個賣衣服的,但我也真心為奧運加油,在為奧運做宣傳。我既沒強買強賣,也沒以次充好,甚至你寫一句加油,我這都有優惠。

而且說句最老實的,我付出這麼多成本,總得賺一點吧?

所以關鍵是如何運作,尺度很重要,不能為了發財不顧一切,丟了做人的底線。在道德和法律容許範圍內,做一些新鮮的嘗試,我覺得大家都能接受。”

“……”

這個展開更出乎三家的預料,侃侃而談,有理有據,這哥們到底誰啊?

“而且你們看,這邊是留言板,那邊是金牌競猜。”

許非引著幾個人參觀,介紹道:“讓大家競賽,本界奧運會中國隊能拿幾塊金牌。猜對了,憑剛才的紙條回來領獎。”

“猜對多少,你送多少?”於佳佳問。

“沒錯,正好今天有記者朋友作證,決不食言!”

哇哦!

圍觀群眾又是一片叫好。

還能這麼玩麼?縱然記者見多識廣,此刻也不免連連稱奇。當即,三家又去採訪路人:

“前些天就來了,開始在天橋上,後來人太多,堵的走不了,才搬到這邊。”

“我們一家三口都買了,貴是貴點,但百年一遇啊,零的突破多有紀念意義。”

“什麼?下屆?下屆哪還有零的突破啊!”

採訪完畢,他們又要拍照,這下許非婉拒了。

開玩笑,我是跟劇組請假來的,要是讓那幫大佬看見,你特麼不好好培訓,跑來投機倒把,那妥妥歇菜。

折騰了小半天,三家都覺不虛此行,素材太多了。

臨走時,於佳佳跟兩位同行互相看了看,選題一樣,採訪也是同時,不存在獨家爆料,那就看角度和深度了。

這叫正面槓。

(晚上還有……)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做夢都在逃命

沒入雲深處

冰山姐姐找到我後,又撩又粘人

皇帝

分手你提的,女神學姐倒追你急了

紫沫糰子

高考首富身份曝光,攻略高冷學姐

我不下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