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小太陽計劃

合作?

陸光庭頓時有點懵了。

星源集團要跟他合作?

明明星源集團都快要壟斷太陽了,擁有用之不盡的能源,佔據了越來越大的能源市場,還有什麼需要跟他合作的地方?

自己身上有什麼值得讓星源集團主動提出合作的地方麼?

還是說,星源集團,也盯上了可控核聚變的技術,看中了這方面的巨大潛力,所以想要提前佈局,甚至是將自己招安,順便徹底消除競爭對手的威脅,從此以後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對手,成為真正的能源寡頭,建立一個不可撼動的能源帝國?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個這個美夢,做的實在太美,實在是太過貪婪了。

他必須要進行拒絕,毫不猶豫的說不,堅持自己的風骨。

於是他搖頭說道:“不好意思,我對你們的合作計劃不感興趣,資金我們研究所有,人才也不缺乏,至於智慧財產權,那是屬於國家的,不是屬於我們個人的,不可能共享給星源集團,這樣的事情不要想了,我們的技術是無價的,不可能交到你們的手裡,穩固你們的能源壟斷地位,國家也不可能同意和批准.”

陸光庭板著臉,十分嚴肅的拒絕。

甚至帶了點個人的抗拒情緒在裡面。

說出了言不由衷的話語。

其實他的研究所很缺資金,一年二三十億根本就不夠,他帶領的技術團隊,已經三年多沒有漲薪了,雖然人均3萬多的工資看起來不錯,但現在,他研究所裡的人才,隨便跳槽到什麼單位,工資隨便都能漲到五萬、八萬乃至十萬,據說再過兩年,月薪五萬以上才算得上高薪崗位了,月薪三萬的太多了,不能再算高薪了。

人才方面其實他也缺,尤其是尖端的人才,只有這類的人才,才具有解決核心技術問題的能力,才能夠靈光一現,找到突破的辦法,他的團隊裡,人才是有,但頂級人才太少,平庸的醬油黨太多,這也是導致研發進度較為緩慢的原因之一。

再以他們研究所的這個待遇,別說頂級的人才,估計普通的人才都很難吸引進來,而天才們也是非常現實的,只會考慮進入星源集團、華耀、比夢迪這類的企業,可控核聚變已經不香了。

還有各方面資源之類的,說實話,陸光庭全都需要,只是表現得比較強硬有原則而已。

“陸教授伱誤會了.”

盧曉燕解釋道:“可控核聚變的價值,我們星源集團當然是知道的,我們集團也有相關的技術團隊,在研究核聚變的技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只是沒有陸教授你的團隊走得遠而已,但只要堅持個五年十年,可控核聚變的技術,我們也是能成功攻克的,只是付出的成本不小,不太划算而已.”

“貴集團也在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既然如此,打電話過來尋求合作幹什麼?貴集團還缺那點研發經費麼?”

陸光庭十分不解,問。

“陸教授是這樣的,我們星源集團研發的方向,有點不太一樣,我們對發電功率千兆瓦級的小型堆不感興趣,我們考慮在太空中,建造巨型核聚變反應堆,尺寸超過千米,重量在百萬噸以上,輸出功率最小為10億千瓦,最大有可能超過100億千瓦,內部磁約束溫度超過一百億度,使用的燃料,可以是木星中的氫氣,或者海王星裡的氫氣與氦氣,然後以光能的方式,儲存到能量主幹道中,便於得到使用,相當於在太陽系的外圍,打造一顆小型的‘人造太陽’,帶來充足的能源,同時也可以更好的開發利用木星與海王星……”

在電話裡,盧曉燕大致了介紹了星源集團的‘小太陽計劃’。

沒錯。

對於可控核聚變技術,星源集團也是存在野心,是打算進行研究,一定要實現攻克的。

而且跟蔚藍星地面上的中小型核聚變反應堆完全不一樣。

星源集團一上來就要搞個大的。

最大尺寸超過一千米,意味著聚變堆內部的反應室,也是極其空曠巨大,需要消耗的磁鐵、超導線圈等材料,無疑也是天量,製造成本不會少於萬億。

產生的強烈磁場,可以讓磁約束等離子流,不僅密度很高,反應的溫度,也能提高到驚人的程度,讓哪怕是極難發生聚變反應的氫氣,也能輕鬆燃燒。

輸出功率不小於十億千瓦,意味著可滿足一個大國的全部能源需求,可用於做許許多多的事情,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哪怕這個‘小太陽’輸出的能源,價格只能賣1毛度,一天也有二三十億進賬,一年左右的時間就能回本,其實還是非常划算。

絕對比地面上的中小型堆要划算太多,回本週期短得多。

燃料也是無窮無盡,因為單木星的重量,就佔太陽系內,除太陽外的質量一半還多,擁有堪稱用之不盡的氫燃料資源,讓小太陽燒個幾百億年都沒問題,成本基本為零。

所以聽完盧曉燕的介紹,陸光庭頓時就呆了呆,花了好一會的時間,才消化掉那些內容。

良久。

陸光庭道:“貴集團的小太陽計劃如此宏偉,完全沒有找我合作的必要,而且只要反應堆尺寸跟約束磁場越強大,可控核聚變的實現難度越低,前景更光明,為什麼要對我伸出合作的橄欖枝?”

“陸教授,我們的意思是,只有在太空中執行的巨型高功率核聚變堆,才有發展的必要,地面上的中小型堆,是沒有研發價值的,技術難度也較高,成本高,回本週期長,最多搞一座除錯用的技術驗證堆即可,等地面能做到持續工作時間超過1萬秒,這就基本差不多了,然後就去太空造一顆顆的‘小太陽’,我們星源集團大概會在三年後,瞄準木星,制定木星開發計劃,實現對木星資源的合理利用,點燃一顆‘小太陽’是必須的,可以為人類帶來大量資源,減少對恆星的依賴,並起到穩定能源供應的作用.”

盧曉燕解釋。

“不在地面建聚變堆,那麼以後老百姓,只能用星源集團的太空能源,然後搶佔更大的能源市場,獲得壟斷地位後,想漲價就漲價,想降價就降價,老百姓的利益該如何保證?”

陸光庭提出質疑。

“星源集團的太空能源,未來會降低到1毛度以下,承諾永不漲價,只可能降價,這點完全不用擔心,陸教授,請你好好考慮下吧,你們研究所的技術積累,我們是比較看重,有些核心技術,確實是我們渴望拿到並參考的,另外不必擔心利益會受損吃虧,我們也會跟國家進行合作,成立一家專門的太空‘人造太陽’公司,各佔一半股份,主要就是為了更好的用好可控核聚變這項技術,未來進行跨恆星間的太空移民,或者太陽系外圍生存空間的開拓,都需要用到‘小太陽’產生出的能源,價格也不會很貴,競爭力還是非常強的,遠比在地面搗騰強的多.”

盧曉燕道:“另外木星軌道附近的資源,海王星等太陽系外圍地帶的資源,有了‘小太陽’供能後,開發這些資源的自由度與便利性,也會非常之高,若干億年後,哪怕太陽走到了壽命末期,產生不了多少光熱,人類只能跑到更遠的外圍生存,那麼使用‘小太陽’發出的能源,利用木星資源,人類就是不移民到臨近恆星,也能繼續生存個幾百億年,可以延續很長很長時間,單從這點來看,可控核聚變技術非常重要,必須攻克.”

點頭。

這番話讓陸光庭連連點頭,開始有些動搖,有些傾向於與星源集團合作了。

“國家那邊呢?我個人做不了主,如果要合作的話,也得國家點頭同意才行.”

陸光庭問。

“我們跟航天工業集團的趙領導,宇航局的唐領導,還有不少部門的領導,都探討過了,他們都是支援的態度,不信你可以問問他們……‘人造太陽’合資公司,很快就會成立,只要陸教授你點個頭,就基本沒什麼問題了,領導們甚至希望把‘小太陽’的發電功率上限再提高些,最好能有個幾百億、上千億千瓦,這樣就是名副其實的小太陽了.”

盧曉燕道。

“好,我知道了,我打幾個電話確認一下.”

陸光庭只得結束通話,拿出手機,給上面的各級領導,都電話詢問確認一番,沒想到確實是有這麼回事,領導們還紛紛做他的思想工作,認為‘小太陽計劃’大有可為,那種巨型太空核聚變裝置,只要磁約束強度越大,反應的溫度越高,不只是能產生巨量的能源,其實還能合成出許多種的元素。

如碳、氮、氧、氦、矽等等。

乃至是鐵、鍺、銅、鋅、理等金屬元素也能合成出來。

重金屬的合成則不太可能,只有超新星爆炸或者中子星碰撞才可能帶來大量的金、銀、鈾等重金屬,並吸收大量熱量。

故而‘小太陽’一邊輸出海量能源,一邊輸出各種可用元素,相當於‘一魚兩吃’,還能在太陽系內四處活動,自由度高,綜合來看,不比星源集團的太空能源的發展潛力差。

況且太陽終究是有壽命的,還剩四十多億年可燒。

但人造的‘小太陽’,只要儲備的燃料夠多,讓全人類過上幾百億年奢靡鋪張的生活都沒問題。

唯一的缺點,僅僅只是建設成本略高而已,但這不算什麼大問題。

所以好好想了一番後。

激動了。

陸光庭變的頗為激動,也看到了巨大的潛力之所在。

更知道盧曉燕說的是沒問題的,中小型的可控核聚變,確實沒什麼搞頭,內部散熱問題幾乎無解,但如果跑到太空,利用黑暗環境下,零下200多度的太空環境溫度,散熱問題頓時迎刃而解。

許多解決不了的大難題,可以輕鬆解決。

用大力出奇跡形容不為過。

他的信任和把握,也會大大提高,幾乎有著100%的信心。

於是就在第二天。

陸光庭帶著幾名高階技術人員,前往蘇虹市一趟,要親自商量和探討,順便看看星源集團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到底鑽研到了什麼程度,如果星源集團這邊,團隊還是草創,技術基礎薄弱,各方面都需要依賴他的團隊的話,那他就有信心拿捏住星源集團,然後要求重新談判,幫國家爭取到更多的股份,至少拿60%以上,從而佔據主導,不再是跟星源集團平起平坐。

……

蘇虹市,工業園區。

地下數十米深處的一個研究中心。

看到星源集團技術人員打造出的全託卡馬克核聚變裝置,與他們進行一番交流後,陸光庭跟幾名同伴,都陷入到懷疑人生的狀態中。

一年。

星源集團的這個核聚變研究團隊,成立了只有短短一年時間。

裡面有相關經驗的人才很少,大部分是新手菜鳥,按理對於核聚變的原理,都是非常初級的階段,更不用說取得什麼成果。

“你們的磁約束時間,居然能做到4897秒?”

“最高溫度能做到億度,很快就能突破2億度?”

“實現了對外輸出30兆的淨髮電功率,並且持續500秒左右?”

“不可能,這根本不可能,單單一個燃料可自持的問題,就至少需要五年的時間去解決,第一壁散熱問題也會卡很長時間,你們這一群的新手,怎麼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裡,走完我三十多年的研究歷程,取得這麼多的突破?”

陸光庭瘋狂的搖頭。

“陸教授,我們用到了運算能力1000億億次的超算,輔助進行計算,還用了不少ai技術.”

星源集團一名技術人員道。

“那也不可能,理論跟實際永遠存在差別,必須要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一點點的去調教,才能做到這個程度,ai再厲害也只是參考,除非你們團隊裡,有一個頂級天才,有能力帶來突破,有辦法解決最困難的問題,那個天才究竟是誰?”陸光庭瞪大眼睛問道。

“沒什麼天才,我們都挺平庸的,主要是我們集團的李總,過來指導過我們幾天,然後就再也沒來過了,我們就是在李總的指導下,快速渡過了新手階段,走出了開頭難的第一步.”

星源集團的這名技術人員道。

“你們李總,李星陽,他、他居然恐怖到了這個程度,不過,這確實可以解釋了,只有他那樣的人,才能做到三五天的努力,超過別人三五十年.”

陸光庭搖頭苦笑,再也沒有質疑了,打消了想拿捏星源集團一番的想法。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老婆居然是天道:多子多福

貪吃食的貓

聶斯銘,我來找你了

小祺困呼呼

重生後發現師尊竟然把我當替身

引燈千盞

慘死葉西集齊108勇士喚神

卡拉星雨

當炮灰NG三次後

吳晞灝

暗香猶存

心軟的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