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招聘宣傳廣告

9月初秋。

天氣終於不再那麼炎熱,北方偶爾襲來一陣的冷空氣,送來久違的涼爽。

由於學校也開學了。

徐澤旭跟薇拉都選擇了住校。

別墅內頓時變的冷清了許多。

李星陽也結束了居家辦公,開始每個工作日,都來到星源集團的總部大樓,在自己的總裁辦公室裡,處理集團的各項事務。

多次去工廠視察和調研,熟悉瞭解集團基層員工們的情況等。

就在這種視察中,李星陽敏銳察覺到了兩個較為嚴重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的解決,定會帶來不少負面的結果。

一個是加班現象較為嚴重。

大部分工廠的員工,基本都是996加班的狀態,平均每天至少要幹滿十個小時,不加班的是極少數。

其實對於加班,如果是前幾年的輿論氛圍的話,網路上肯定是無數的抨擊資本家無良的聲音,但這幾年的年輕人失業率高居不下,能有份收入較高且穩定的工作,已經是個值得讓人羨慕的事情了,能夠996加班,居然真的是一種福報了,會得到更多人的羨慕,很多人更是表示欲求996而不得,再也不說資本家的壞話了。

但李星陽認為,偶爾加加班是沒有問題的,為了專案的進展,連續加班一個月、兩個月,都是正常現象,在承受的範圍內,但超過三個月就不行了,身體就會吃不消了,他自己有這方面的親身體會,知道那種長期加班後帶來的疲憊與頭痛,年輕人身體好可以扛一扛,但身體差一些的,猝死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果星源集團六萬多的員工們,繼續這麼爆肝加班下去,猝死那麼一兩個,是大機率會發生的事,屆時肯定會面臨非常大的輿論壓力,帶來許多的負面看法。

而且這些員工們,不能只有工作,還得有生活和娛樂,他們不應是工作的機器,也得給他們空閒的時間去享受人生。

所以無論如何,嚴重加班的現象,必須得到改善,必須減少員工們的平均工作時間。

二是高階人才明顯不足。

這裡首先要定義一下,什麼是高階人才?

或許專家們會給出各種各樣的標準,但在李星陽眼裡,只要能滿足三項能力中的一項,那麼都算是他認可的高階人才。

其一,具有非常長的長板,屬於天賦異稟,並利用這種長板帶來的長勺效應,可以解決許多特定的難題,哪怕這樣的人才身上,長板只有一處,短板卻有無數,還有情商低等問題,但沒關係,只要他的長板好用,那他照樣會得到聘用,哪怕他跟所有人都搞不好關係,是團隊裡的毒瘤。

其二,具有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綜合素質非常強,十分均衡,沒有明顯短板,即水桶型的人才,這類人才,不一定能解決某些極難攻克的難點,但不會鑽牛角尖,會系統性的思考問題,做出全域性統籌規劃,可合理發揮出團隊裡每個人的能力與才華,最後完美的解決問題,這類人才,也可稱之為統帥級人才。

其三,基礎骨幹型人才,這類人才,沒有很長的長板,也當不了統帥,只能在團隊裡,起到螺絲釘的作用,但就是這枚螺絲釘,他堅固耐磨,長期穩定,在他的崗位上,絕不會出現任何低階失誤與差錯,可靠性高,值得信賴,哪怕這一顆螺絲釘,起到的作用不大,但千千萬萬顆螺絲釘的組合,才能讓一臺機器,爆發出極強的能力。

所以這種堅固可靠的螺絲釘,也屬於高階人才的範疇。

但目前的星源集團內,李星陽發現,第一類的天才有,但非常少,估計不超過十個,最典型代表是南奕冰,她的科研能力與解決困難問題的能力,確實非常強,短板是過於好動,靜不下心來。

第二類的統帥型人才,有,但是不多,估計不超過五個,華耀的小公主孟雨霏,可能算是一個,但她不是自己的下屬,充其量只是合作關係,如果這類的人才,能挖掘培養出二十個,李星陽肩上的擔子,無疑會輕鬆很多。

第三類骨幹螺絲釘型的人才,李星陽發現了很多,至少有幾千人,但不夠,對建立一個能源帝國的需求而言,數量遠遠不夠。

十萬。

不,至少得要有一百萬顆螺絲釘般的骨幹型人才,李星陽心裡才會非常踏實,感到足夠放心,哪怕是天突然塌了,也不會驚慌失措,而是依然穩如泰山,因為這些高階人才們,給了他足夠的底氣。

招人!

李星陽做出了星源集團要繼續大批招人的決定。

至少要招1萬人以上,讓星源集團的員工總數,達到8萬數量級,當然,如果有必要,增加到10萬也不是不可能。

而招募的物件中。

具有長板能力的天才,要招募到100人左右。

具有統籌全域性能力的帥才,要招募到50人左右。

普普通通的螺絲釘骨幹人才,則要招募1萬人以上。

但問題來了。

高階人才,不是你想招,就能招募得到的,需要經過科學嚴謹的筆試面試篩選,才能初步招募到這些高階人才的苗子,再投入資源,進行系統化的精心培養,才能讓他們真正發揮出高階人才的價值和作用。

甚至就算把人才培養出來了,也存在突然跳槽,或被別的公司挖走的風險,大量投入就此打了水漂。

對於這類的現象,想杜絕是不可能的,畢竟人往高處走,沒幾個人能拒絕更高工資的誘惑。

但可以採取一些辦法,降低優秀員工的離職率與跳槽率,讓他們願意踏踏實實的長期幹下去,能夠拒絕外部的誘惑力。

人事部的會議上。

“拒絕外部的誘惑?李總我覺得這不太可能,凡是優秀的員工,都有一種驕傲,只要他覺得工資低了,除了加薪,否則別想留住他的心,這類人是非常自私的,眼裡只有錢,把這類員工培養出來,就是對集團資源的浪費.”

這位hr道。

“李總,我也不建議招募大批員工後,再對他們進行系統化的培訓,這是沒意義的,學到本事越多的,跳槽的越快,他們等不了慢慢加薪,只想吃現成的,從來不會考慮公司的付出.”

“與其耗費時間金錢精力,把新員工們培養成三種高階人才,還不如去找獵頭幫忙,去別的公司挖這三種人才,這是最省時最划算的辦法,能省很多錢,如果我們親自培養,到時一定會後悔的李總.”

另一名hr道。

哪怕是人事經理盧曉燕,也勸告道:“李總,她們說的很有道理,我以我幾十年人事工作經驗看,培養新人員工,是最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好比養大到即將下蛋的母雞,大部分跑別人家裡下蛋了,有良心留下來的有,但數量少,且主要是能力不足有瑕疵的母雞,接近全軍覆沒.”

“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不管是雞湯,還是畫餅,都不如實打實的高工資,但星源集團,繼續保持當前的人才結構的話,哪怕每年猝死幾十個,工作效率也很難得到明顯提升,加班現象會越來越嚴重,即便招了很多新人進來,但過不了幾個月,還會出現人手不足的問題,除非有了足夠多的高階人才,才能標本兼治,滿足集團業務擴張的需要.”

坐在上首的李星陽道:“這樣吧,既然擔心母雞會飛走,那麼從一開始,就給他們相對較高的待遇吧,每月幾千塊確實沒有誠意,換誰都想跳槽,只有開出有競爭力的工資,他們才不會在培養階段就考慮飛走,這是第一.”

“可這會花很多錢,培養成本更高,而且最多維持兩三年,時間一到還是會跳槽.”

盧曉燕道。

“那就繼續提高他們待遇的同時,也讓星源集團的企業文化,透過日常的一點一滴去影響他們,讓他們逐漸認可、贊同,乃至成為根植於他們腦中的一種信仰,一種特色的符號,讓他們一旦離開星源集團,去了別的公司,也很難適應,甚至格格不入,最後還是覺得星源集團最好,這就是文化的感召力,或許這東西虛無縹緲,可一旦深深紮根到員工們的腦中,哪怕別人給他加好幾倍的工資,也不會考慮跳槽,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李星陽道。

“李總,我們集團有這種文化麼?您能告訴我們,星源集團的企業文化是什麼?”一名hr看著他問。

盧曉燕也一頭霧水的看著他,腦中冒出問號,沒錯,集團的企業文化是什麼,為什麼連她都沒聽說過?她頓時有點慌了,完了,她這個級別的高管,連集團的文化都不知道,這是很不稱職的表現。

“你們不用急,我打算帶領一個專業的拍攝團隊,拍一部星源集團的招聘宣傳廣告,在這個廣告裡,我會著重宣傳星源集團的企業文化,到時候伱們就知道了.”

李星陽賣了個關子,成竹在胸的,對她們神秘一笑道,心裡醞釀著一個計劃。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音姍姍的新書

音珊珊

現實太真何必幻想我的妞

楊渝

木偶戲師

無事閒看真君

旅遊過年和校花複合

留下雨衣

攻略女主?可我也是女的啊

芝士年糕鍋

我放棄不了對你的喜歡

早睡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