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到更炎熱的7月份。

但也是從這個月開始。

李星陽的星源集團,像是按下一個加速按鈕,進入到高速發展的階段。

首先是太空光伏基陣的建設,又開展了一波瘋狂的搭建工作。

數量從五十多座,陡然暴增到了足足100座,讓蔚藍星1800多公里的太陽同步環繞軌道,達到一個近乎飽和的狀態,無法增加更多的光伏基陣,因為密度過高的話,很容易發生碰撞意外。

而這項擴張工作,僅前期物料準備就用了三個多月,囤積了無數的超級光伏板與配套裝置,6月份則搭建了一個多月的桁架結構。

7月份的瘋狂搭建中,居然只用短短20多天,就完成了四十多座光伏基陣近5000萬平方米超級光伏板的鋪設——這相當於50平方公里的面積,平均每天完成2平方公里多,用到了大批太空機器人與在太空作業的宇航員,搭建過程極其高效,如同一個個繁忙的太空工地,每天一個變化,簡直令人咋舌。

到7月底。

太空中一百座的光伏基陣,全部就位,蔚藍星上的人們抬頭看天,會發現正方形的紅色光環後方,還有個如同珍珠串的不連續圓環,有足足一百顆的大‘珍珠’,而每顆珍珠都代表一座光伏基陣。

都可一天24小時的接受到太陽光照。

每座都能帶來100萬k發電功率。

乘以一百座的數量,那就是足足1億k發電功率!

有資料統計,現如今的華國,國內全部發電設施的裝機總容量,已經達到了35億k多。

但裝機容量不等於實際發電能力,華國去年的電力消耗剛好超過13萬億度,相當於15億k率的發電裝置,在一刻不停的進行發電,即平均用電功率為15億k

即星源集團的太空能源設施,如今的發電能力,達到了華國平均總用電功率的115。

這是個相當了不得的資料了,以一家民營企業之力,實現太空發電能力1億k絕對可以用牛叉二字來形容。

更令人吃驚的是,如此龐大的太空發電能力,居然超過七成都得到了有效利用,多餘電力還能以光能的形式,注入到能量主幹道中儲存。

綜合的能量利用效率預計能做到超過90%,浪費的比例非常低。

其中月球採礦活動會消耗3500萬k右,現今每天都可把180多萬噸的礦物送到蔚藍星地面。

已經開始建設的太空城市專案,要消耗1000萬k右,每天要運送近50萬噸的物資進入太空。

華國民航市場投入使用的光能客機,現今增加到了100艘之多,都在一天到晚的不停工作,平均每天跑5至8趟航班,日飛行頻率是傳統飛機的兩三倍,故而需要消耗約1000萬k功率。

還有太空工廠、燈光秀廣告、全城演唱會等使用場景,也會消耗上千萬k功率。

即暫時處於較空閒狀態的發電功率,只有3000萬k右。

但隨著從月球開採出的月礦還在指數級的增加。

隨著光能客機,正在快速吞噬民航與高鐵載客市場。

隨著太空城市與一座座太空工廠的加速建造成型。

這3000萬k空閒發電功率,估計都等不到年底,最快可能三四個月後,就會得到全部的利用,甚至可能又出現能源供應不足的問題。

到那個時候,解決的辦法就只有兩個。

一是趕緊開始建設第二條的能量主幹道與配套發電設施,儘快把發電總功率提高到10億k上。

第二個辦法則是在不增加光伏基陣數量的情況下,增大光伏基陣的面積,比如從110萬平方米增加到220萬平方米,意味著發電能力增加一倍,缺點則是光伏基陣越大,靈活性越低,不便於做出姿態調整,故而能不大幅增加面積,還是不要增加,而且帶來的成本增加也是比較大的,價效比不高。

不過!

一百座的太空光伏基陣全部就位之後。

對星源集團而言,至少在今年內,不必過多擔心能源供應不足的問題了,保證勉強夠用是沒有問題的。

而透過銷售電力,現在星源集團每天的賣電收入,也創紀錄的達到了10億元之高,超過了出售超級光伏板所帶來的利潤,僅次於超導材料帶來的營收,成了星源集團三大收入支柱之一,且在朝著最核心的業務支柱去發展。

等將來的太空能源設施的發電功率,增加到10億k100億k別,賣電收入定會成為集團的營收主力,每天進賬百億都是輕輕鬆鬆。

不過這裡指的是集團正常業務中的營收主力,如果把一些偏門專案也統計在內,賺錢主力的位置不一定能保住了。

比方說太空隕石捕撈業。

而這個時候。

星源集團太空隕石研究室的專家韓步州等人,一直在密切關注著的1973x6鉑金彗星,已進入了距蔚藍星不到10億公里的範圍內。

且越來越近。

大概三個月後,會接近到6億公里左右,這個時候,1973x6彗星,會加速到一個較合適的速度,並與蔚藍星保持一個軌道切角最小的夾角,如果這個時候,星源集團的採礦飛船,能夠抵近這顆彗星,再撒網兜住拖拽,能省很多力不說,還能明顯縮短將其帶到蔚藍星附近的時間,堪稱黃金視窗期。

而其它的出手時機,雖然也能達成目的,但都沒這麼省時省力。

所以李星陽比較希望,集團的員工們,加班加點,爭取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先組裝出‘星環反射器’,並送入到太空中。

然後在九月底前,就建造完工採礦飛船“戰天號”,並完成礦工與駕駛船員的各項培訓,做好首次執行太空捕撈任務的一切準備。

最後在十月初,正式起飛採礦飛船,進入太空,加速到每秒約800公里的速度,直奔著1973x6彗星而去,用十天左右抵達,操作一番,再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拖回。

如此,在2028年底前,星源集團的債務問題就會得到徹底解決,不至於被拖到下一年。

於是最大的問題就是:星環反射器跟‘戰天號’採礦飛船,能不能提前完成建造,十月初就出發去執行太空捕撈任務?

“李總,星環反射器的組裝進度達到了70%,採礦飛船的完工度達到了82%,都比預定的進度快得多,我們甚至有把握在九月中旬就全部完工,下旬就去執行任務,十一月底之前,就把1973x6彗星帶到蔚藍星附近,十二月份就把它切割銷售的乾乾淨淨!”

專家韓步州道。

“好!那就按這個節奏跟步驟來,接下來每位員工都要進入高效工作狀態,盡全力提前完成各個節點的工作.”

李星陽拍了拍手道。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遺憾的青春年華

許七安19

盛夏晚青天

玖楠兮

小可憐懷孕嫁豪門,被顧總寵哭

木兮柳

重活之都市傳奇

空心的羊羽

始於暮夏

月似卿

憂無離

寧燈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