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潘同學列舉出來的是知識要點,其他同學頻頻點頭。

嶽文同沒否認:“患者是在服用華法林.”

作為pci手術後的患者,遵照醫囑是要長期服用華法林類的抗凝藥,目的是為了防止支架內血栓形成。

支架內血栓形成比支架內再狹窄更要命,血栓形成段導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會讓死亡率達到百分之二十到四十的。

單單用抗凝藥是不夠的,醫生常會給患者開醫囑服用阿司匹林作為抗血小板治療。

阿司匹林是臨床上最廣泛使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屬於血栓素a2(txa2)抑制劑。

外行人一聽可能覺得奇怪了,單抗凝藥不行嗎,為什麼要加什麼抗血小板藥?不都是一樣抗血栓嗎?抗血栓藥分三種呢,除了以上兩種,另外一種最直接,叫溶栓藥。

其實溶栓藥在早期沒有藥物支架而且上裸支架沒得醫保報銷的情況下,是臨床上搶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案。

溶栓藥一樣昂貴,只是會比支架手術和搭橋手術便宜。

想想它的技術要領都知道便宜在哪,不用做手術,對醫院和醫生技術要求低,中小醫院均可以開展,前者須在大醫院裡進行。

老百姓窮的沒得選嘛。

溶栓藥大醫院醫生不喜歡的,因為溶栓藥的使用必須講究時機,最好在發生心肌梗死的三小時內用,否則效果大大降低,沒效。

其次,溶栓藥對頑固性血栓是無效的,等於說,哪怕做完溶栓,必須再做造影再上支架。

而且,藥是影響全身的,不像做手術侷限在身體區域性,溶栓治療引發的併發症會很可怕。

很多有基礎疾病的病人是必須慎用的,年齡高全身各種毛病的老年人更是禁忌症。

問題老年人心梗也多。

有點錢的,被醫生說服的患者,立馬pk掉溶栓治療和溶栓藥。

做手術,術後使用另外兩種抗血栓藥聯合,讓效果更佳。

抗凝藥和抗血小板藥別看同是抗血栓藥,和溶栓不同好像應該差不多,但真的是兩類作用機制完全不同的藥。

人無論是生理性止血或是異常血栓形成,實際上是血小板的聚集以及凝血兩個過程。

前者的主角是血小板,血小板跑到一塊粘附在血管壁上止血或是形成血栓。

後者重要的角色是凝血因子,接到血管破損的訊號從安靜狀態被啟用,促使纖維蛋白從可溶性變為不溶性,拉成纖維蛋白網網路血細胞等變成了血凝塊。

按照這個原理,研究出來的抗血小板藥要把血小板趕跑不準釋放聚集粘附。

抗凝藥則是讓凝血因子不要啟用,不要轉化。

謝婉瑩重生前後來所知道的,想讓pci術後患者真正抗血栓,用華法林和阿司匹林還不夠力。

需要的是抗凝藥加雙聯抗血小板治療,後者英文簡寫為dapt。

現階段為什麼不用?因為dapt所用的另一類抗血小板藥不是阿司匹林這類血栓素a2(txa2)抑制劑。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公主的和親之路

唯唯20061033

造夢師:這次是宮鬥

雪炒栗子

血戰1937

快樂旺仔

斷更後我穿書了

易安不是舔狗

凡人仙修之時間道祖

君子不貪三兩銀

穿越後解鎖隱藏結局

羅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