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這已經不是一般的造假了,必須得出重拳!

雖然王希博和劉洪波都並不清楚常浩南那邊的計劃,但他們知道,一家知名的日本企業即將在歐洲遭受重大打擊,這對於華夏來說絕對是個重大利好。

畢竟,哪怕是發達國家,普通人手裡也不會有幾個錢。

所以歐洲對於高價效比工業製成品的需求還是很旺盛的。

少個競爭對手,就多一分開啟市場的可能。

尤其是已經跟著常浩南工作了大半年時間的劉洪波。

他敏銳地意識到,這後面很可能有操作空間。

因此,兩人在回去之後用最快速度聯絡到了華夏領事館,把皮埃爾的態度出現180°大逆轉這件事報告給了國內。

這個功夫,五個時區以外的華夏已經處在深夜。

不過,接到來自冰飛集團的電話之後,常浩南瞬間便不困了。

眼下這個情況,原本連歐直公司起初都不準備鬧大,如果nsk公司服個軟再賠一筆錢,那遠在華夏的他也確實是鞭長莫及。

大半夜地給人家夫妻倆打電話確實有點不人道,但事急從權,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顯然,在蘭新志看來,能讓對方在這個時間給他來電話,絕對是有大事。

而且受制於o的緣故,還不能幹的太明顯。

“麻煩倒不至於,是咱們的機會來了.”

以外務省在國內養代言人的水平來說,真正能造成的影響恐怕不會太大。

他的語氣中頓時帶上了幾分緊張:

以前者的地位,電話自然是可以直接打到後者家裡的。

同時轉過身,用手勢示意身後床上的妻子給自己去準備外套。

快半夜了。

最多靠著他的影響力,在一些國家級專案上限制日本企業的供應商身份。

常浩南迴答道:

“蘭司長,我常浩南.”

“常總,有什麼麻煩需要解決麼?”

原本還有點迷糊的蘭新志聽見常浩南的聲音,也馬上反應過來,然後看了看書桌上的表。

光是靠個別人的奔走呼號,解決不了什麼問題。

也就是把之前蒐羅到的證據丟擲來,在國內市場搞點小的動作。

想到這裡,常浩南當即重新拿起電話,聯絡到了蘭新志。

然而現在,nsk竟然不準備認慫,反而要跟人家老歐洲地頭蛇硬剛?

這可就是武大郎要喝長頸鹿奶——蹦著高的作(嘬)了……

畢竟,品牌形象這東西,是根植在公眾內心裡面的。

“nsk集團和歐直公司可能要爆發輿論和法律層面的衝突,你這段時間讓人重點關注一下歐洲,尤其是法國的商業新聞,隨時準備跟那邊打一些配合.”

這個年頭,還沒有熱搜短影片這些傳播手段,甚至連搜尋引擎都很不成熟,真想要在短時間內對某個方面的資訊進行集中收集,還是隻能回到傳統媒體這條路子上來。

而無論是盯著電視新聞還是外語報紙,都需要專門的人手。

他自己這邊現在一個人恨不得掰成八瓣用,就只能讓裝備工業司來負責了。

之所以不找劉洪波,是因為對方雖然身在法國,但畢竟是個華夏人,還是個比較敏感的技術人員,實在是不方便成天追著歐直集團的人問東問西。

對於常浩南的那套佈局,除了他自己以外,瞭解最多的應該就是蘭新志,因此後者只是稍微愣了一下,便已經大致想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以及自己具體需要做什麼事情。

“好,我這安排下去,如果發現有什麼情況,第一時間通知您.”

雖然有線電話的保密程度先天就更高,但家裡面的電話畢竟不是專線,不可能什麼事情都在裡面大張旗鼓地談。

因此,在把最主要的事情佈置下去之後,二人便當即結束了通話。

“這麼晚了,還要出門?”

蘭新志的妻子拿著衣服從後面走過來,語氣中略有些委屈和不滿:

“工作也得分時間啊……你這升了職之後,感覺反而比之前更忙了……”

話雖如此,手上幫著換衣服的動作倒是沒停下來。

“崗位高了,肩上的擔子才會更重嘛……”

蘭新志自知理虧,只好安慰著妻子。

“不是我說,你現在高低也是個司長,能這麼指使你的,應該只有你們科工委的幾個主任,剛才我聽電話裡那說話聲可不像,你工作上有時候也不能太好說話了……”

“這個是……”

蘭新志話到嘴邊,還是覺得常浩南的事情不能透露太多,於是略作含糊地解釋了一句:

“情況比較特殊,裝備工業司可以沒有我這個司長,但是不能沒有這個人.”

“而且,我這次能跳過業務部門副職這個過程,直接從秘書崗調任司長,也是多虧了人家……”

聽到這裡,正在給他打領帶的妻子眼睛一睜:

“之前怎麼從沒聽你說起來過?”

“有這種貴人的話……關係可得勤加維護……”

顯然,她已經把電話那邊的常浩南當成某種“雖然不在科工委體系內但背景通天能說上話的神秘人物”了。

而這個腦補竟然還陰差陽錯地非常貼近真相。

常浩南現在確實算是有背景,只不過不是他想象的那種背景……

“單位裡的事情,還是有些不方便說……”

稍微搪塞了一下之後,蘭新志便拎上放在門口的公文包,出門去了。

……

另外一邊,皮埃爾也很快有了動作。

之前他就說過,要把這件事交給法務部去走法律程式。

但法律程式,在很多時候都不意味著對簿公堂。

庭外和解也算的。

然而,因為nsk那邊的頭鐵反應,這條和解的路子就算是給堵死了。

咽不下去這口氣的皮埃爾很快提交了起訴檔案,並找來跟自己熟悉的媒體,開始大面積報道這件事。

一時間,“nsk集團在產品檢測過程中造假”的新聞廣泛見諸報端,甚至連參與nh90專案的幾個國家官方都紛紛做出了表態。

實際上,nsk集團選擇這種抽象的應對方式並不是腦子有問題,而是實在沒辦法。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他們的出貨量有差不多三分之一都是從華夏分散訂購再進行貼牌的產品。

至於在檢測報告上動手腳,把原本品質類似的產品效能虛標5-10%左右,則更是傳統藝能。

如果在歐直公司的案子上認慫賠錢,這個口子一開,那就徹底兜不住了。

而硬鋼到底,至少在法律上可以僵持很長時間。

畢竟這只是他們給歐直的第一次供貨,後者手頭不可能有太充分的證據。

就算經過漫長的司法程式最終敗訴,事件的衝擊力也會被時間沖淡。

稍微發動一下歲月史書,解釋為“首批產品的調貨失誤”,這事也就揭過去了。

必須承認,這套操作是有效果的。

否則上一世這種造假行為也不會直到2020年代才被批次曝光出來。

雖然一開始的幾天,確實在媒體上炒出了一波熱度,但正如nsk集團所預計的那樣,皮埃爾並不能提供足夠有力的證據,來證明問題出在對方,而不是自己這邊的內鬼頭上。

再加上西方記者雖然跑得飛快,但報道的準確性歷來不敢恭維,因此幾個來回之後,事件的關注度竟然逐漸平息下來了。

就連之前下跌的股價,都逐步開始了回升。

而就在這個最關鍵的時候,常浩南出手了。

他透過自己的個人關係,聯絡上了金陵汽車的總經理李良義,以及合資方菲亞特集團。

要知道,雖然依維柯的輪轂軸承已經有一大部分被換成了國產貨,但金陵菲亞特的其它車型,以及其它部分的零部件可沒有這麼高的效率。

為了“穩妥”起見,很多都還在用原裝進口的型號。

結果現在突然得知,自己高價買回來的進口軸承,竟然就是國產貨的貼牌,甚至還虛標了效能?

於是,在nsk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義大利菲亞特集團突然公開發表宣告,稱他們對自己生產的全球車型進行了專項抽檢,最終在旗下三個品牌總計七款車型中,發現了實際效能低於產品標號的nsk集團零部件。

重災區是輪轂用圓錐滾子軸承和變速箱用深溝球軸承,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發現,涉及到的零部件數量超過150萬個。

最後還表示會盡快對涉事批次的車輛進行召回,並準備就此事起訴nsk公司,要求鉅額賠償。

這下子,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直升機,尤其是軍用直升機,跟一般老百姓的距離還是太遠,大家就算看到之前的新聞,也就是當個樂子而已,看過之後就算了,根本沒幾個人會關心。

汽車則不然。

菲亞特雖然在華夏賣的不好,但在歐洲還是很有關注度的。

更何況它下面還有法拉利這樣的超跑品牌存在。

實際上,如果看過菲亞特集團的完整宣告,以及起訴書內容就會知道,本次涉事的車輛,絕大多數都是面向全球市場的,其中尤其以華夏市場的最多。

而且大部分都還在工廠裡面沒有賣出去,跟歐洲本土車的關係也不大。

但哪怕在二十多年後的網路時代,也不會有多少吃瓜群眾會關心這些細節,更別提1998年了。

這功夫你想去看起訴書,甚至得到對應法院去申請才行。

因此,剛剛才勉強獲得喘息之機的nsk集團,瞬間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此外菲亞特還展示了相當有說服力的證據。

也就是常浩南和蘭新志之前蒐集到的那些。

這下子,麻爪的可就是日本人了。

他們萬萬沒想到,怎麼會有一家公司在發現問題之後甚至不試著跟他們溝通一下,而是直接一轉開始蒐集證據。

完全是一副準備不死不休的架勢。

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的nsk集團總算意識到局面對自己不利,準備更換應對策略。

也就是認慫。

但是,這個時候想跪,已經有點晚了……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滿級大佬在生存遊戲裡

錦司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