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溜了

一時間,兩架f4ej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在這樣的絕對數量劣勢下,繼續對峙是需要勇氣的。

可剛才畢竟是他們主動發難,氣勢洶洶地朝這邊衝過來,要是現在連面都沒見就掉頭逃跑,似乎又顯得實在過於丟人了一些……

加藤光一開始思考是不是要向那霸基地的302飛行隊請求增援。

但是空自當下的部署仍然沿襲冷戰習慣,位於西南部的航空單位並非精銳,戰備水平也相對較低。

再考慮到基地距離這片空域還大概400公里左右,就算增援派出來,恐怕也要半小時左右才能到。

如果要起飛效能更好的f15j,那恐怕要更長時間。

按照現在雙方相向飛行的速度,最多三分鐘之後就會進入目視接觸,到時候就算大家都保持克制,自己2對8……

總歸是佔不到便宜。

而且戰鬥機在劇烈機動過程中的燃料消耗遠遠高於正常平飛,在增援趕過來之前恐怕雙方都已經鳴金收兵了。

座艙裡的加藤空佐心中暗罵剛剛給自己提供目標資訊的地面雷達站不靠譜。

什麼“只有三架大型飛機”,真是信了他們的鬼話。

就在這個糾結的時候,他的無線電中傳來了僚機飛行員的聲音:

“這會不會從一開始就是他們的圈套?”

“什麼圈套?”

一句話讓本來內心就處在以少敵多狀態下的加藤光一更加緊張了。

“這個……我不好說,或許是想把我們引入視距內格鬥,然後靠數量優勢讓我們飛不回去,或者是用照相槍照下來幾張我們被咬住的照片什麼的,您知道,在混戰中這種情況很難避免。”

如果加藤能夠稍微冷靜一些,應該能聽出僚機那邊對此也沒什麼頭緒,現在只不過是瞎猜而已。

但對方瞎猜的內容卻恰好命中了前者最擔心的地方。

“自衛隊本質上是zf機構,而自衛官則本質上是公。”

這句話不單單是在描述他們的訓練水平,也是在描述他們的組織方式和執行邏輯。

多做多錯,不做不錯。

如果僚機剛剛說的情況真發生了,那勢必只能由加藤自己背鍋。

想到這裡,他瞬間覺得好像掉頭回去也不是很丟臉了……

不過在那之前,姿態,以及甩鍋的準備還是要做足。

“對方數量優勢很大,你的擔心確實有道理。”

加藤左手稍稍拉動節流閥,讓飛機繼續減速,同時稍稍變換了一下飛行方向,以避免真的和雷達上面顯示的對方機群迎頭撞見:

“我們現在不能跟他們硬拼,呼叫增援,再拖延一段時間。”

他知道所有的對話都會被機載裝置記錄下來,如果後面真鬧出了什麼亂子,都可以成為他解釋自己行為的工具。

說完這些之後,加藤把機載電臺調整到了衛星通訊頻道上面,準備跟後方的那霸基地進行通話。

“基地,這裡是cosmo356,剛剛你們通報的情況有誤,我們在那架大型飛機附近又發現了8架華夏戰鬥機,推測為殲8型,請求支援!”

然而幾秒鐘過去,無線電中卻並沒有收到任何回覆。

意識到局面正在愈發脫離掌控的加藤忍著內心的不安,又重新呼叫了一次。

還是沒有任何反應。

這個時候,身後山本覺的聲音傳來:

“我們的衛星通訊似乎……遭到了干擾?”

“怎麼可能,這是去年才剛剛升級過的通訊裝置,跟以前相比甚至還特地切換了頻段。”

加藤光一下意識地否認了這個說法。

但似乎又找不到任何其他的解釋。

幾秒鐘的猶豫之後,他又讓僚機試著重新呼叫了一次。

同樣並未得到任何回應。

“真見鬼……”

之前加藤光一還能在2對8的劣勢下堅持,主要就是仗著自己後面有兩個飛行隊的支援,f4ej的航程和綜合效能都要超過華夏那邊的主力型號殲6和殲7,更不用說距離稍遠的新田原基地還有眼下全世界最先進的f15j,無論數量還是效能都有著絕對優勢。

但是現在,不管因為什麼原因,總之這個優勢不存在了。

而雷達上面,華夏方面的機群距離自己的雙機編隊只剩下最後不到30公里的距離……

“這裡是公海上空,我們都是正常訓練,只是偶然遭遇。”

“只要安安穩穩地飛回去,不會有人知道這裡發生了什麼。”

“……”

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在進行了幾番心理建設之後,加藤光一說服自己忘掉大概二十分鐘之前自己主動來找麻煩時候的想法,然後深吸了一口氣:

“我們返航。”

兩架飛機同步進行了一個90°滾轉,然後飛速轉向,脫離了原來的航線。

……

與此同時,數十公里之外,運8j上的搜水2000雷達馬上捕捉到了對方的動態。

“他們撤退了。”

沈濤也聽到了從後艙傳來的報告。

“還真給嚇跑了?”

這是個相當令人意外的結果,事實上,他剛剛甚至已經做好了和兩架f4ej進行目視接觸的準備。

結果對方突然就慫了。

作為一個老資格的海航飛行員,沈濤和航空自衛隊自然也是有過接觸的。

雖然訓練水平遠遠比不上美軍,以至於有經驗的雷達兵只透過航跡就能區分目標到底是f15j還是f15c,但不管如何,靠著更加先進的武器裝備以及身後的老父親作為兜底,空自在過去一些年還是給華夏的航空兵帶來了不少麻煩。

這種雙方連面都沒見到就直接掉頭跑路了的情況,他確實還是第一次見。

甚至之前都沒聽說過。

結果今天,一場對雙方而言都算是意外的偶然遭遇,竟然直接讓對方現了原形。

這樣的差別讓沈濤開始思考,過去消極防禦的策略是不是有些過於保守了。

儘管那架電子戰飛機表現出的效能確實非常出色,在前面的對抗演習中能讓這架運8j上的雷達都失去作用,想必對方兩架飛機的也受到了類似的干擾。

然而這絕對不是見敵而逃的理由。

把原因歸結為對方的飛行員勇氣不足似乎會稍微合理一些,並且也更符合我軍戰後總結的行文習慣。

但沈濤對此卻還有更深一層想法——

有一位我軍著名的高階將領曾經說過,如果在敵人突然襲擊的時候,指揮員對於所處的環境沒有了解,對於敵襲沒有準備,那麼即使平時很勇敢,也會表現得束手無策,只好三十六計,跑為上計。

在他看來,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空自根本沒有應對類似今天這樣緊急事態的預案和準備。

他們有著更好的雷達和更多的預警機提供更加完善的對空監視能力,但本質上,其應變能力相當一般。

說到底,以前一直是對方準備充分主動挑釁,而華夏這邊處在相對被動的局面。

而這次,攻守易型了。

那麼,如果能多幾次像是今天這樣的主動出擊(實際甚至只能算是正常的海上訓練),是否就能把空自給攪亂,從而減小東部方向面臨的海空壓力?

沈濤咬了咬牙,決定回去之後就馬上動筆。

這種事情,光靠他一個飛行團長當然是無法做出決定的。

但一個飛行團長的報告,卻可以讓更多人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陰司當差

夢遊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