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

這正是常浩南和展方協調之後,給殲8c安排的亮相方式。

和2016年航展的殲20一樣,在航展之前不降落在香洲機場,也不做任何預告,而是等到開幕式結束之後,直接飛過來開始進行表演!

而表演結束後,飛機會就地降落在香洲機場的跑道上,然後在數萬名觀眾的目光中,從跑道區域由牽引車轉移到展區預先留出的空位上。

對於航展組織方來說,這樣非比尋常的出場方式絕對是一大考驗。

但也絕對是一個亮點!

所以,展方在經過深思熟慮,並且請示過香洲方面的上級之後,最終同意了這個看上去有些瘋狂的計劃。

……

04號原型機在付國祥的操縱下,以一個略超250km/h的速度掠過了香洲機場上空。

這是一個對於二代機來說非常緩慢的速度,因此渦噴發動機略顯刺耳的尖嘯聲持續了很長時間才逐漸遠去。

但是對於現場的觀眾而言,這聲音卻是如此的美妙!

“我好像在剛才那架飛機側面看到了……殲8c?”

旁邊還有人對自己看到的東西不太確定。

主要是誰都沒想到,所謂的“新飛機”會以一種這樣的方式出現在大家眼前。

“殲8c,應該是八三工程造出來的飛機?空軍的命名方式更改之後,就是用字母而不是數字來區分不同子型號了。”

“這個飛機竟然能來參展?我記得今年夏天的時候,鎬京那邊才傳出來說發生了一次二等事故,應該就是殲八三出的事,這才過了三個月啊。”

在這個資訊獲取門檻比較高的時代,軍迷群體中的不少人都有些野路子。

雖然未必有渠道獲取到完全真實的資訊,但是透過一些細碎的痕跡,也確實能分析推測出不少東西。

再加上他說的頭頭是道的樣子,確實讓周圍不少人信了幾分。

“我草?還有這回事?”

“那這架飛機不會也出什麼問題吧?”

剛才說話的人瞬間成為了一個小範圍內的關注焦點,這讓他瞬間有了一種被眾星捧月的感覺。

這種時候,必須得再說點什麼才行:

“不知道啊,之前那次二等事故據說是發動機出的故障,我跟你們說啊,這個航空發動機算是咱們華夏的老大難問題了……”

手裡拿著照相機的年輕人微微皺了皺眉頭。

一來他剛才光顧著抬頭看那架突然出現的新飛機,等到想起來開啟鏡頭蓋舉起相機的時候,就只能拍到飛機的菊花了,有點不爽。

二來旁邊這個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的半瓶水讓他覺得有些聒噪。

那人仍然在滔滔不絕地朝周圍的人講著:

“也不是我瞎說,當初仿製殲7的時候,因為跟老毛子關係破裂,技術資料沒拿全,仿製出來的渦噴7還有改進的渦噴13就問題一大堆,就前兩天的事情,瓊省那邊的海航因為發動機故障,一次摔了兩架殲8b呢,絕對算是高事故率了。”

“殲8c上面的渦噴14借鑑了不少渦噴13的設計,感覺啊……也不太靠譜的樣子。”

一番話被他說的玄之又玄,而且真真假假難以分辨。

陵水機場前幾天出事故的事情不少人都知道,但細節並沒有流出太多,所以被他這麼一忽悠,再加上週圍的人傳話過程中的添油加醋,彷彿剛剛那架表演的飛機真的有可能隨時墜毀的樣子……

“別胡說了!”

年輕人終於忍無可忍,對周圍大聲反駁道:

“你們難道都不看新聞的麼?一個禮拜之前的新聞聯播還專門播過一個601所的專題內容,裡面還有不少試飛的畫面,說明這架飛機那個時候應該已經解決問題了。”

“您是……席博洋老師?”

讓他沒想到的是,人群中竟然有人認出了他的身份。

“我在航空知識雜誌上面看過您的作品,還有專訪。”

顯然,這是他的一個粉絲。

實際上,席博洋雖然只是一個還沒畢業的大學生,但靠著一手不錯的攝影技術,當然還有廠長父親提供的裝置和旅費支援,已經給各大軍事雜誌供稿兩三年了。

不少經典的攝影作品都是出自他手。

對方被這樣直接打臉,面子上自然掛不住,但剛想要開口反駁的功夫,熟悉的轟鳴聲就再次響了起來。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看向天空。

那架殲8c回來了。

顯然,剛剛的低空通場只是前菜而已,現在,才是正餐。

飛機幾乎是在香洲機場跑道的正上方進行了一個乾脆利落的450°滾轉飛行,隨後則銜接上了一個水平空間內極為緊湊的小半徑盤旋,行雲流水的飛行引得地面上的觀眾發出陣陣歡呼。

由於大三角翼飛機本身的轉動慣量較小,加上提供滾轉力矩的襟翼部分又被常浩南專門重新設計過,因此改進之後的殲8c在滾轉率方面有了非常巨大的提升。

至於飛機的穩盤能力則是跟推重比以及升力係數相關,也一樣在前面幾個月的兩項大改中獲益不少。

儘管這仍然是效能相對薄弱的部分,但是對於航展的觀眾們來說,剛剛發生的一幕已經非常震撼了。

在現場的人或多或少都看過飛行表演隊的殲6做類似動作,但是殲8c的大小几乎是前者的三倍,論氣勢自然完全不在同一個等級。

而像是席博洋這樣稍微專業一點的,在對著天空瘋狂按下快門的同時,更是能看出一些門道。

趁著發動機聲音稍微減小的功夫,他又朝著周圍的人興奮地分析道:

“你們看,這架飛機做這一套動作的時候甚至都沒掉高度,說明動力水平相當不錯!”

“我之前看過老殲8的飛行,根本沒有這麼快的滾轉,而且盤旋的時候掉高也非常厲害,半圈下來就得改平飛爬升了。”

在這個紙媒時代,席博洋的名字能頻繁出現在各大軍事雜誌上,知名度還是有一點的,加上剛剛的飛行表演也恰好能印證這個判斷,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他的說法。

至於之前還在大放厥詞的另一個人,在剛剛殲8c飛回來的時候,就已經隱入人群之中匿了。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逃荒路上之我有空間就吃喝不愁

銀狐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