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星雲科技的研發部成員再次擴張,並把一部分精力投入在了晶片設計上。

為什麼是一部分精力?

因為當劉大郎放出訊息,稱星雲科技內部已經突破65~40奈米奈米壓印技術時,居然無人問津!

也不是完全沒有人來,各大手機廠商、以及一些同行先是恭喜了一番,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好不容易來了幾個公司,不是問合作,張口就要買下星雲科技,劉大郎自然不會答應,直接送客。

“喂!我們可是突破了NIL技術啊!我們可是國內第二家能夠生產100奈米以下的晶片公司啊!”

人呢?

人呢!!!

就在劉大郎百思不得其解時,他終於發現了一個問題,原來業界對於奈米壓印技術的認知不夠。

星雲科技也沒有對這一技術進行著重宣傳,來的幾家廠商一看,這也不行啊,連個成品都沒有。

而且按照理論,奈米壓印技術用在快閃記憶體晶片會更好,用這種技術根本造不出來真正的高精度晶片。

但好歹來試一試啊!

其實想一想,各大廠商的供應鏈也都非常完善了,對於快閃記憶體晶片,並不會依賴於國產廠商。

星雲科技自己都還拿不出成品,也沒試奈米壓印技術能不能量產,這不擺明了要拉冤種進來嗎?

沒人願意當大冤種,再加上設計快閃記憶體晶片,並不是各大廠商擅長的,只能吸引一些晶片設計公司。

與其自己設計晶片,還不如買現成的,已有的產品,不需要投入研發設計成本,時間和風險都少。

面對這種情況,劉大郎也有自己的解決辦法,當天他就公開稱:

“星雲科技,只要沒有倒下,就會一直走在國產化的道路上!”

可惜劉大郎的言論沒有引起廣泛認同,還遭到了許多人的抨擊。

大體意思是,哪個地方的鏡頭有多厲害,哪個地方的晶片設計多牛,哪個地方的感測器有多好。

一句話:國外月亮更圓。

劉大郎也不反駁他們,誰讓自己不爭氣呢,他們說的是事實啊。

在華為失勢之前,有多少國內廠商注重過研發自己的技術呢?

可有一點,華夏官方永遠不會虧待任何一個本土的科研公司。

星雲科技在和官方接觸後,立馬獲得了大力支援,因為這可不是晶片騙局,而是貨真價實的技術。

到底能不能用,好不好用,只需要設計出一款晶片來就足夠了!

星雲科技有了官方扶持,要錢有錢,要人有人,還有各種政策,條件一下就跟原來不一樣了。

為了驗證奈米壓印技術到底能不能生產SOC,星雲科技研發部專門成立了一個晶片設計專案組。

目前有兩款晶片正在設計,代號為“長庚”,一款是65奈米制程晶片,一款則是40奈米制程晶片。

劉大郎最想要的三種晶片,一是移動平臺,二是基帶晶片,三是射頻晶片,其他的往後排也行。

這三個是比較重要的,其他的什麼電源管理晶片、開關模組晶片、電池管理晶片等都非常簡單。

首款“長庚”晶片到底什麼時候能出來,劉大郎也不好估計,因為他們也是第一次做這種晶片。

奈米壓印技術生產的晶片,內部堆疊方式跟常規晶片完全不同。

包括架構都得自己研究,一次次試驗,一次次流片,就是個無底洞,最終的成果還不知道怎麼樣。

三星在note7時代,第一次用上了三星自研的架構,隨後就因為種種問題,被迫改用了公版架構。

星雲科技研發部的人員也想用公版,來得快!問題是技術不一樣,拿公版套上來鐵定用不了啊!

好在技術已經有了,設計上只要多摸索幾次,總會有解決辦法。

劉大郎忽然有些想念【科技寶典】當中的“九霄”系列晶片圖紙,可惜最便宜的圖紙都得7奈米。

40奈米的SOC,生產出來也是純純的低端處理器,連發哥都已經28奈米了,誰還用40奈米啊?

當然,即便“長庚”晶片成功了,也只能拿一部分,來做大郎手機,其他產能都到了官方手裡。

根據劉大郎的判斷,短時間裡,大概一年內,星雲科技想要用上這塊低端晶片,還有些困難。

所以星雲科技研發部只分了一部分精力出來,他們不是晶片公司,其他方方面面都需要研發。

林棟帶領的工程師團隊才是最忙的,不光要忙星雲OS的適配,還要兼職一部分星雲原生APP開發。

目前主要集中在星雲影片、星雲閱讀和星雲遊戲上,現在更像是一個最佳化了使用體驗的網址導航。

把其他平臺,或者網頁上的東西直接搬過來,去掉廣告,讓介面簡潔又功能豐富,提升使用者體驗。

當然,做這種平臺,付的版權費不低,林棟等人將它作為前期的選擇,隨後再變成自己的平臺。

其他專案組同樣非常忙碌,索尼的兩顆攝像頭已經到了,星雨-沐的攝影演算法,還在一直最佳化中。

還有晶片測試,這個晶片測試是測試買來的晶片,以及螢幕引數調整、畢竟視覺觀感是第一位的。

C級LCD螢幕雖然只有720P,但可以透過微調,把720P的螢幕做到極致,讓顯示效果媲美1080P。

當前優先順序別最高的,依舊是下一階段產品,對於星火-熾的設計,劉大郎甚至比星雨-沐還糾結。

因為星雨-沐不需要用什麼旗艦晶片,只要效能夠用,能帶得動攝像模組,能保證穩定流暢性就行。

而星火-熾,作為一臺遊戲手機,效能必須夠強,作為一臺4G手機,至少得保證兩年內暢玩遊戲。

目前的高階旗艦處理器,只有驍龍810能選,但驍龍810可是一條十足的火龍,20奈米制程根本壓不住A57大核,安卓旗艦全部翻車。

只有魅族選擇了聯發科的處理器,成功避免了“火龍810”事件,從而獲得了相當高的市場份額。

劉大郎準備給星雨-沐安裝的,就是魅族MX4同款處理器,聯發科MT6595,一款真八核處理器。

這顆處理器的缺點同樣很明顯,效能不夠強,在每個方面,都被高通的驍龍810按在地上揍。

“既然驍龍810散熱嚴重,那這次的星火-熾,就乾脆不堆其他的配置,光堆散熱和外觀設計!”

什麼散熱最強?

靠VC均熱板、散熱凝膠、散熱矽脂、銅箔等被動散熱肯定是壓不住驍龍810,那就只有主動散熱!

劉大郎找到正在苦思冥想的星雲科技設計部部長瞿向群說道:

“重新設計一下,給我們的星火-熾散熱堆滿,再裝個風扇!”

瞿向群頓時瞪大了雙眼,看向劉大郎的眼神,彷彿看到了甲方爸爸,正在指點江山、揮斥方遒!

“手機裡裝風扇?還要重新設計主機板和外觀!?我時常因為跟不上董事長的思路而感到挫敗!”

沒辦法,甲方……不,董事長最大,瞿向群只好苦著臉認真聽劉大郎的想法,可聽著聽著就……

!!!

手機還能這麼設計?

“董事長,可是這麼來,手機的重量得上200克,當成普通手機來使用的話,未免有些……”

瞿向群話還沒說完,就意識到了問題所在,既然選擇了遊戲手機這條路,不如做極致的遊戲手機!

要日常使用的話,還有星雨系列手機,星雨-沐身上的投入,甚至比星火-熾這臺遊戲手機還多。

通話主動降噪、外放音質提升、攝影演算法、外觀設計、後蓋工藝等等,都比星火-熾更強一些。

在螢幕尺寸方面,星雨-沐的尺寸只有寸,正面劉大郎準備採用一個經典的全面屏設計:劉海屏。

把想法傳達給設計部之後,接下來還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C級LCD螢幕的材質非常硬。

不像OLED柔性屏,可以用彎曲的方式來材質硬,LCD螢幕的四邊邊框控制不下來,非常影響美觀。

(出點狀況,明天補上!)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武同修

三煙雲

開局聖女提親,被我抓來做侍女

雪少卿

和兄弟一起闖蕩異界

米來點糖

重生從蝙蝠開始

愛吃蝙蝠的小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