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蒂電信,印度3G時代老牌電信運營商,在獲得了谷歌的支援後正準備進軍4G領域。

巔峰時期他們的使用者數量甚至一度超過了信城JIO的使用者數量。

安巴尼在規劃4G時代的同時,其他本土巨頭同樣也在規劃4G,星雲科技沒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果然,賈因在去巴蒂電信的路上被安巴尼的幹部給攔了下來。

他先給賈因“道歉”,隨後又給了星雲科技上談判桌的機會。

賈因並不在乎誰對他出言不遜,誰羞辱他誰不尊重他,他生活在這裡,很多事情早已習慣了。

比這些東西更重要的實在是太多了,能不能抓住機會,拿到合作,解決這次問題才是最關鍵的。

星雲科技的首選依舊是信城實業,本土巨頭相比於谷歌來說,對星雲科技的發展幫助會更大。

接下來的九天時間,星雲科技和信城實業一連敲定了在4G時代七個方面的合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低價合約機,以及優先供應權。

確立了合作關係之後,星雲科技立馬展開了對各大電視機廠商,以及諾基亞和三星的反擊。

星雲科技在各方面本來就沒有什麼問題,現在有了靠山,局面頓時呈現出了一邊倒的局勢,將前段時間失去的東西全都拿了回來。

最重要的是此時的星雲科技在輿論上佔據了絕對優勢,在恢復產能後,市場份額直線飆升。

這些廠商當中,三星並不在乎能不能打贏跟星雲科技的官司,但諾基亞和各大電視機廠商在乎啊!

4499盧比的NevulaAE12,1199的Nebula2,對他們來說就是降維打擊,他們根本扛不住!

星雲手機和星雲電視機在印度市場上大殺四方的時候,劉大郎並沒有得意,他知道眼前的輝煌只是暫時的,打鐵還需自身硬。

“目前星雲電視機的產量為一個月60萬臺,Nebula2系列手機一個月的產量共計為300萬臺!”

星雲科技生產工廠的核心區域當中,D級全自動組裝生產線已經擴張到了三條,其中有兩條的產能達到了10000\/小時。

第三條D級生產線的產能也被劉大郎拉到了4000\/小時,其他的D級生產線,LCD螢幕、鋰電池,以及回收生產線都增到了三條。

按照10000\/小時的產能來算,3條生產線就是3萬,一天24小時就是72萬,一個月就能上2160萬。

當然,這些產能除了給自家產品用,更多的都流向了元器件市場當中,用來組裝一些山寨機。

按照劉大郎的估計,孟買電子城的山寨機能佔到山寨市場50%的出貨量,而山寨手機又佔據整個印度20%左右的手機市場份額。

只不過和星雲手機相比,這部分利潤的大頭都被孟買電子城的山寨廠商瓜分了,星雲科技能賺到的利潤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

上個月ipad四代的釋出,讓孟買電子城又有了新的業務,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裡就做出了各種仿品。

低仿仿外觀,中仿仿系統,高仿直接真假參半,電子產品市場魚龍混雜,不是老司機還真玩不轉。

寸的巨屏低價山寨平板,一經面世就收到了阿三們的追捧,出貨量看的劉大郎都有些羨慕。

不過目前星雲科技並不打算進軍平板行業,現在這個時間段,平板的市場需求遠遠不如手機大。

再加上處理器、系統、軟體生態等一系列問題都沒解決,進軍平板市場的時間還需要再推遲一些。

至於RAM和ROM生產線,則都是按需生產,這兩種儲存元器件是星雲科技目前唯一的核心技術。

同時也是Nebula2系列手機流暢性的保證,不可能輕易賣出去。

C級LCD螢幕生產線同樣如此,720P的LCD螢幕只在Nebula2Pro上使用,沒必要擴大產能拿出去賣。

因為劉大郎知道,C級LCD螢幕生產線,雖說只能生產720P的螢幕,但它的潛能卻遠遠不止這些。

因為沒有新增設計圖紙的原因,這些螢幕都是預設螢幕,不管是引數還是觀感都有些平平無奇。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得儘快回到國內建設好星雲科技總部,吸納大量的技術人員進行研發。

11月份的Nebula1系列手機全部停產,星雲科技工業園集中產能,全部用來生產Nebula2系列手機,以及電視機NebulaAE12。

同時,星雲科技在印度的四十個分部繼續深入,擴大影響力。

他們試圖透過在城市的影響力,將星雲手機的線下店開到偏遠農村,結果遇到了極大的阻力。

根據阿米爾反饋回來的結果,星雲科技受到阻力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道路,二是語言。

大城市還好,一旦到了稍微發展落後一點的地區,至少有60%的地方沒有全天候可使用的公路。

其次就是語言不通,印度的官方語言就有二十二種,加上非官方的語言種類直接就超過了一千種。

劉大郎有想過語言的問題,他明白星雲科技想要徹底征服印度手機市場,產品必須切實使用者需求。

但因為風俗習慣和多種語言這兩種東西要融入到手機當中,難度實在太大,所以就暫時擱置了。

Nebula4系列手機的升級就是往這方面考慮的,為什麼沒有3,因為在很多地區3並不是吉利的數字。

入鄉隨俗嘛,例如華夏有很多手機廠商,不做4或者7系列手機,畢竟產品名字也會影響到銷量。

前方道路問題解決不了,不管是對線下還是線上渠道都有影響,劉大郎對此也是頗感頭疼:

“難不成我賣手機還得自己修路?還得自己搞基礎建設?”

線下擴張受阻,好在另一邊的線上渠道已經初步打通了,星雲科技和亞馬遜印度、Flipkart兩家線上購物網站取得了初步合作。

劉大郎本來還挺開心,因為線上出貨相比於線下渠道,成本會更低一些,可一看賈因交給他的報告,他的臉頓時黑了下來。

“我去,印度線上購物平臺怎麼這麼冷清!居然是因為快遞市場太過混亂?安全性沒保障?”

合著賣手機不但得自己修路,還得自己搞快遞公司?

這不禁讓劉大郎想起了後來統治東南亞快遞市場的極兔快遞。

“有利益,那就幹了!”

說做就做,劉大郎先在亞馬遜和Flipkart上註冊了星雲旗艦店,隨後又成立了快遞公司星空速遞。

配合亞馬遜和Flipkart的活動,星雲旗艦店直接打出了“星空速遞,承諾三天必達”宣傳標語。

敢這麼宣傳,是憑藉著星雲科技有四十個分部,可以實現就近倉庫發貨,才敢說出三天必達。

很多地方偏遠的阿三,一看星雲旗艦店上線了,還能三天送到,晚到三倍賠償,立馬就想下單。

結果填地址的時候,星空速遞直接提示他們不在服務區內。

阿三們頓時滿臉問號,又試了幾次後才發現被星雲科技套路了:

“靠!難怪你們敢說三天必達,晚到三倍賠償!原來三天到不了的地方,你們根本就不送啊!”

在星空速遞能送到的地方,就用星空速遞,在星空速遞送不到的地方,則是用其他快遞公司。

就這樣,星空速遞在一片罵聲中出場了,罵歸罵,但星空速遞的效率已經稱得上是相當高了。

畢竟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跑嗎?四通一達的成功案例擺在那裡,稍微變通一下就能拿來用。

劉大郎經歷過這些快遞公司的洗禮,照搬過來簡直不要太輕鬆。

快遞問題解決了,道路問題劉大郎是真沒辦法,星雲科技能建一條兩條路,還能全建了不成?

涉及到工程問題,每個地區都相當麻煩,劉大郎寧願損失掉這些利益,等他們自己完善基礎設施。

12月份的星雲科技進入了瘋狂擴張模式,整個第四季度市場份額突破30%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原本12月Nebula2系列手機的銷量會稍微疲軟一些,沒想到安巴尼給星雲手機打了一波免費廣告。

作為首富,他的生活自然是備受關注,在訪談節目中,他衝著記者炫耀了一波他的“定製遙控器”。

這批Nebula2Pro是根據他的需求定製的,但劉大郎保證,這批手機上面絕對沒那些奇怪的東西。

什麼定製皮革,什麼黃金鑽石,這還是他認識的星雲手機嗎?

既然這樣,劉大郎自然不會放棄這個宣傳的好機會,藉著安巴尼炫富的同時狠狠宣傳了一波。

Nrbula2系列手機的訂單直接漲了不少,保守估計,12月份的星雲手機銷量能衝上400萬臺。

另一邊的星雲電視機NebulaAE12,訂單始終都是爆滿的,問題是星雲科技工業園沒這麼大產能。

12月份最多能出60萬臺星雲電視機,跟上個月沒什麼區別。

劉大郎已經決定,等下個月回到國內之後,直接就找國內代工廠進行代工,來滿足生產需求。

同時,Nebula4系列手機進入規劃當中,依舊是由標準版、s和Pro三個版本,定價也和之前一樣。

Nebula4系列手機預計明年4月份召開釋出會,同期還有兩款星雲科技嘗試“萬物互聯”的產品。

分別是星雲科技初代智慧電視機NebulaAE13,以及和信城聯手打造的有八根天線的星雲路由器。

眾所周知,路由器的天線對無線訊號強弱沒有任何影響,但架不住人們就覺得天線越多越厲害啊!

星雲科技也不搞那些虛的,直接就給它來上八根粗壯的天線!

不過在這之前,劉大郎還需要回到國內,完成他的第一步計劃:

“華夏手機市場這麼熱鬧,怎麼能少得了我們的大郎手機呢?”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武同修

三煙雲

開局聖女提親,被我抓來做侍女

雪少卿

和兄弟一起闖蕩異界

米來點糖

重生從蝙蝠開始

愛吃蝙蝠的小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