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這個年頭了,消費者們都不是傻子,星雲科技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所謂的“質量不合格”,根本沒辦法讓消費者們信服。

當然,這些消費者抗議歸抗議,但買不到星雲產品,他們也沒辦法,這不是一下兩下能解決的。

還有一些無良的合作方,對星雲科技徵收的稅非常高,劉大郎寧願放棄這部分市場,也不會妥協。

華夏品牌想要進入別人的市場中,可能要付出三年、五年,甚至十幾年的努力,而且只能賣低價。

而他們的本土品牌,只需要把華夏的產品檢測一下,換上他們新的商標,轉手又能提高不少價格。

甚至還能再提高一次價格,以進口貨的名義賣給華夏人,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一聽到華夏有“高階品牌”,那麼多人都會不相信。

別說他們不相信了,就連很多華夏人自己都不相信,星雲科技的崛起第一次打破了這個固有觀念。

國產品牌壓抑的太久了,星雲科技的全面爆發,第一個面對的就是國內的蘋果使用者,正常的蘋果使用者還好,而盲目追求蘋果的使用者…

一聽星雲科技的目的是要把蘋果趕出華夏市場,這不就意味著他們以後買不到蘋果新款手機了?又或者是自己的手機失去售後服務…

這還了得?

於是乎,一些不理智的蘋果使用者開始在網際網路上惡意針對星雲科技,針對星雲產品,這還不算完,還有一些人到星雲直營店鬧事…

“星雲科技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們要求以下賠償…”

侵犯合法權益?

賠償?

這大帽子扣的,是不是都覺得星雲科技好欺負?不給他們送去吃低保都對不起星雲科技法務部!

去你的吧!

事沒鬧起來,反倒是讓蘋果和星雲站到了兩個極端上,彷彿星雲使用者和蘋果使用者是天生的仇家。

普通的蘋果使用者簡直氣炸了,本來蘋果的處境目前就不好,結果這群白痴還頂著輿論風口,用這種低階的方式讓蘋果處境更加困難。

蘋果7\/7Plus的首發銷量已經全面崩盤了,講道理,同樣的售價,更好的產品,更高的配置,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都有自己的判斷力。

當然,如果確實習慣了蘋果,習慣了直屏手機,習慣了IOS,或者就喜歡蘋果的商標,選擇蘋果產品自然沒問題,選別的也沒問題。

星雲科技官方一再強調:“每一個消費者都有選擇產品的權力,星雲科技能做的,只有展示出我們最好的產品,期待你們的選擇!”

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人將星雲科技和蘋果放到了兩個極端上去對比,事實證明,蘋果在產品力上完全比不過星雲科技,剩下的…

“蘋果成立於1976年,星雲成立於2011年,蘋果的底蘊要比星雲科技深厚的多,星雲科技現在的的輝煌,只不過是蘋果沒認真…”

“星雲科技就如同跳樑小醜一般,以為把產品配置堆上去就是高階了?花裡胡哨的產品一大堆,真正實用的產品又能有幾個呢?”

“呵呵,別說什麼蘋果產品不如星雲,看看國際上的銷量就知道了!光蘋果這個商標就值這個價,但星雲科技的商標什麼都不是!”

“星雲科技只是一家山寨公司而已,偷了別人的技術,早期為了討好印度阿三,專門給做廉價手機,回到國內居然賣這麼貴!”

“星雲手機乍一看很好看,實際上看久了會膩,蘋果手機會更耐看一些,不僅耐看,還耐用…”

“我看網上有測評,星雲閃充很傷電池…星雲桌面在充電時會發熱,而且可能有漏電的風險…”

“星雲科技送的藍芽耳機,在音質上根本比不過蘋果送的EarPods,大家不要被他們騙了…”

“英特爾的CPU發熱嚴重,放在平板裡使用久了會積熱,會大大影響使用壽命,體驗感非常差!”

“星雲科技的低端機在30%亮度下是低頻PWM調光,實測開啟防頻閃模式後,偏色大於6%…”

“蘋果的售後服務更完善!上次我在星雲科技的買的東西…”

“……”

面對接踵而來針對星雲科技的言論,劉大郎根本不在乎:

“最後的掙扎罷了!”

星雲科技為什麼會開通那麼多線下渠道,為的就是針對網路上帶節奏的人,應對方法也很簡單:

“好不好,來線下看看!”

星雲科技的所有產品就擺在展示臺上,隨便上手,隨便用,產品怎麼樣、好不好用試試就知道了!

而不是在網上拿著幾張圖片,裝模作樣地念一念引數,最後再主觀臆斷地評價星雲科技的產品。

有或者是睜著眼說瞎話,拿著星雲科技的產品,卻非要顛倒黑白,論帶節奏,星雲營銷部、大郎營銷部的水平可比他們高多了!

這些營銷號前一秒還在信誓旦旦地保證自己說的沒一句假話,下一秒直接連號都沒了,同時還被星雲營銷部扒出了大量的造假資料。

敢惹星雲營銷部?

惹的起嗎!?

總有人不長記性,星雲科技就讓他們長長記性,就算星雲營銷部不出手,星雲使用者也不是好惹的。

星雲產品都做到了這種程度還要被噴,請問蘋果的產品又是什麼東西?也好意思拿出來繼續割韭菜?這不是在欺負老實人嗎!?

蘋果的傲慢註定會付出代價,無論這些人再怎麼狡辯,也改變不了這一代蘋果產品全面落後於星雲產品的事實,抵制?毫無意義!

2016星雲年度釋出會結束之後,僅僅一週時間,蘋果的市值一崩再崩,跌幅超過15%,如此巨大的波動,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

只有一些不願意接受現實的人,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裡,而星雲科技已經開始全面擴張,將目光放在了一些新興智慧手機市場上:

“我們的下一階段目標分別是:奈及利亞、哥倫比亞、波蘭、澳大利亞、埃及、葡萄牙,羅馬尼亞,土耳其,荷蘭和阿根廷…

這些國家涵蓋了除北美以外的每一個大洲,東南亞的市場不需要我們考慮,菠蘿科技會協助我們出手,在這些新興智慧手機市場中:

蘋果與三星相比,有一個很大的劣勢,就是他們並沒有入門級的智慧手機,而第一季度的新興智慧手機市場佔有率也反映了這一點。

三星note7爆炸後,現在的三星自顧不暇,而蘋果又沒有入門級智慧機,這是星雲科技的機會,我們已經與這些國家取得了初步合作…

而接下來,星雲科技會重啟星火-烈\/熾,星雨-沐\/凝生產線,在改版之後,出口至這些國家當中…

同時,印度星雲科技、大郎科技的產能會進一步提升,專攻低端市場,主要面向不發達國家和…”

星雲科技同樣沒有入門級智慧機,但他們有低端的產品,但很顯然,這些還不夠,所以他們準備重啟一二代星火\/星雨產品的生產線。

配置上除了晶片,其他的幾乎沒有變化,至於為什麼換晶片…星雲科技和高通的合作都崩了,演了一把聯發科後,聯發科也很生氣。

劉大郎對此也很無奈,他專門派出尚博文去跟聯發科談合作:

“發哥!你看晶片的事…”

“呵呵!你以為這樣我們就能原諒你們了?居然敢演我們!”

“那你說怎麼辦吧!”

“給我們代工!”

???

“要不…換個要求?找我們代工,臺積電那邊的合作怎麼辦?”

“呵呵!你們連三星蘋果都敢剛,我不相信你們會怕臺積電!”

星雲科技的確不怕,為什麼現在不動手?還是因為自身實力不夠強,等實力夠強了,就不好說了…

尚博文見狀,直接不客氣地說道:“你們要認清楚自己的定位!是我們在給你們機會,明白嗎?”

聯發科:“走著瞧!?”

“好!!!”

所以星雲科技決定將一二代星火\/星雨產品全部都換成紫光展銳的虎賁T系列和更高階一點的長庚4…

為此,劉大郎還專門整合了一下星雲科技的生產線,將20條十合一的C級全自動組裝生產線專門挪到了一個新廠區,用來做出口貨。

同時,星雲投資還給紫光展銳投了20億,讓他們加大對晶片的研發力度,爭取早日把聯發科幹倒!

“紫光兄,20億小錢錢不足掛齒,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

“星雲兄,這就客氣了!餓虎要吃人的!聯發科他們完了!”

“哈哈~有你們這句話就放心了!期待你們的猛虎晶片…”

事實上,早就有人在專門回收星雲科技的前幾代產品了,目的就是出口到一些不發達國家和地區。

尤其是非洲——

可憐的非洲大兄弟,就沒見用過這麼好的手機,星火-烈都是兩年前的手機了,而且還是五手的…

即便如此,在價格壓縮到極致後,星火-烈放在非洲市場依舊是一流的水平,使用起來感受相當好。

畢竟非洲大兄弟那邊的軟體並不算多,再加上訊號不好,轉手的星火-烈賣的就是一個高階,非要論價效比的話,傳音手機才是王者。

四卡四待、超大音響、專為黑人打磨的前置自拍鏡頭…可惜的是,傳音在非洲的市場已經在逐漸縮水了,Nebula低端機功不可沒。

在星雲科技將影像演算法下放之後,Nebula優勢更加明顯,在非洲開始進一步擠壓傳音手機的市場。

因為印度和非洲的情況是有一些類似的,傳音早期能夠快速建立優勢,但到了智慧手機全面發展的年代,還是暴露出一個大問題:

技術!

儘管傳音公司已經在很努力地研發技術了,但連華米ov都比不過,更不用說開掛的星雲科技。

在傳音手機的市場份額達到巔峰之後,市場份額便有些維持不住了,一方面非洲本土的手機品牌在崛起,另一方面國產手機要來了。

賈因已經在狗大戶集中地取得了相當不菲的成績,下一個目標就是將印度的Nebula、華夏的大郎、東南亞的菠蘿大批輸送到非洲去。

相比於非洲市場,劉大郎更關心蘋果的反應,終於,在9月15日當天,蘋果釋出了一則面向全世界蘋果使用者和消費者的公告:

“緬懷喬布斯先生…我們絕對不會辜負蘋果使用者的期待…如果對我們的產品不滿意,可以選擇…”

嘿,怎麼感覺怪怪的?

先把喬布斯拉出來緬懷一波,把蘋果使用者的凝聚力拉起來,再用服務來掩蓋產品力的不足,最後畫大餅,畫一個美好未來的藍圖。

不得不說,三步一走,效果的確不錯,星雲科技的產品是很強,但市場問題不解決,蘋果就永遠有機會,畢竟蘋果的產品並不算差。

蘋果該做的表態都做了,隨後便將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研發產品上,明年是個關鍵年,不光有蘋果8\/8Plus,還有全面屏手機蘋果X。

這是蘋果歷史上第一臺全面屏且支援無線充電的手機,在整機配置上,要比劉大郎記憶中的蘋果X還要強大,用來對抗星雲的攻勢。

在一些地方,蘋果的使用者還自發地走上了街頭,打著廣告牌在宣傳蘋果的產品,又或者是在蘋果官方店中主動充當起了推銷員…

最重要的是,他們還不要工資,蘋果的確有這樣的魅力,但在華夏卻完全變質了,當人們為蘋果打上標籤的那一刻就很難洗乾淨。

而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的消費者同樣不客氣,還有人專門把星雲、蘋果產品的對比圖放在一起,就待在蘋果官方店門口不走了~

上面還附上了標語:“我們希望看到蘋果能夠擁有比華夏星雲科技更優秀的產品!不管它們有多貴,只要蘋果有,那就夠了…”

這是理智的蘋果使用者,而一些不理智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蘋果使用者的人,甚至衝到了蘋果官方店裡鬧事,果然,被送去吃低保去了…

怎麼感覺似曾相識呢?

國內同樣有理智的蘋果使用者,但佔比會很少,一些曾經的蘋果使用者還發文感嘆道:“我在第一次見到蘋果5s時,整個人都驚呆了!

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世界上居然還有這麼流暢的手機!現在想想…人生若只如初見,又過了四年,我卻再沒感受到曾經的驚豔。

我聽到了星雲科技這個名字,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們的遊戲手機,如果放在二十歲,我肯定會買,可現在,我會選擇低調一些的產品。

直到有一天,我開車連續路過三個星雲直營店後,我停了下來,我想看看星雲科技的產品到底怎麼樣,結果我進去之後才發現——

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蘋果更流暢的手機!原來一臺手機能精緻到這種程度!原來一個手機系統的功能可以如此強大!原來還可以…

我曾經是蘋果使用者,但我在對比之後,寧願選擇星雲產品,因為我能感受到他們在認真做產品,包括定價上,連消費陷阱都沒有。

就是實實在在的定價,起步配置都非常高,而不是像蘋果一樣,利用產品間的消費陷阱,讓我們不斷的去做一些超出自己預算的事!

我想,這是我做的最正確的一次選擇,上週我入手了一臺英寸的南斗-天府,說實話,這是我見過的最精緻的二合一膝上型電腦。

你們信不信,這樣的膝上型電腦如果是國際廠商出的,至少五位數起步,而星雲科技的定價只有7999,價效比高不高你們都知道!

以前總有人跟我說,星雲科技的產品越貴、價效比越高,我還有點不信,但實際上手之後,我才發現,他們居然真能做到這種程度!

或許星雲科技並不是沒有消費陷阱,比如說這些…但我寧願選擇星雲科技,因為他們讓我看到了未來,看到了他們擁有的創造力!”

所謂的消費陷阱,很簡單,假如一個人想買臺平板電腦,首先擺在他面前的有三種選擇:蘋果、安卓、星雲,暫且拋開星雲平板。

因為有點以大欺小…光拿安卓和蘋果來說,在買之前會想,安卓很便宜,但安卓很卡,而且適配不行,那要不要選擇一臺ipad呢?

來的正好!

於是乎,他們會看到入門級ipad,但一看只有32GB記憶體,這哪夠用?要不要買個容量大一點的?

然後會發現,128GB的ipad能夠買配置更強的ipad,但記憶體只有32GB,再加記憶體,又有ipadpro在,而且還有兩個尺寸可以選…

最終,有相當一部分人會花非常大的代價,買一臺頂配ipad回來看劇,又過了一段時間後便開始嫌棄大尺寸不方便,然後直接吃灰…

星雲平板的出現改變了這種局面,星雨\/星火平板只做小尺寸的,而更大尺寸的星辰平板,直接擁有雙系統,可以滿足更多的需求。

尤其是長期出差、需要辦公的人士,再配一支星雲電容筆,滿足生產力需求的同時,還能娛樂…

因為星雲遊戲的庫存每一天都在增加,星雲OS僅僅憑藉無外掛,就吸引了眾多安卓和IOS的使用者。

外接磁吸式鍵盤、星雲滑鼠後,還可以玩一些PC端遊,來一局快樂風男,就是螢幕小了一點…

這也是為什麼不能把星雲平板和ipad、安卓平板放在一起比的原因,中小尺寸平板揣兜即走,高階中、大尺寸平板滿足多種需求~

在蘋果準備下一代產品時,星雲科技同樣也不會閒著,截止到目前,星雲和蘋果對標的大部分產品都取得了一定或非常大的優勢。

但還有一些產品星雲科技並沒有,比如蘋果TV,再比如高階顯示器,再比如便攜主機,再比如一體機,這些產品都是必須要準備的。

劉大郎的記憶中,蘋果在2017年除了華夏以外,其他的市場都在下降,只不過這個上升的趨勢,現在被星雲科技截胡了,升不起來。

尤其是進軍發達國家和地區,是星雲科技本次擴張的重中之重,因為星雲產品的定位本來就高,出口到國外成本增加,價格會更高。

劉大郎對一份資料調查的印象很深刻,蘋果2017年在七大發達國家的智慧手機市場份額下降明顯。

分別是美國、日本、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下降了5%~15不等,而在華夏,蘋果的市場份額從增長倒了%。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沒有星雲科技,各大國產廠商又是被蘋果蹂躪的一年,2017年的蘋果X一出來,劉海屏便廣受國產廠商追捧。

於是乎,2018年的新機,幾乎全都是劉海屏,劉大郎印象中不妥協,不要劉海屏,選擇自己設計的國產廠商好像只有魅族一個…

美日暫且不考慮,星雲科技這次將重點放在了歐洲市場中,在這之前,賈因已經間歇性地在試探歐洲市場了,最終的反饋還不錯!

只可惜,歐洲使用者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他們對手機的需求不高,具體的原因又有非常多…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對建設訊號基站的熱衷程度不高,有一句宣傳標語非常有名:在柏林什麼將會更普及?5G還是狗屎?

這是來自華為的霸氣反擊,直接讓德國某個主流媒體受不了了,還專門發文章稱:“華夏人居然把美麗的柏林稱做狗屎之城!”

且先不管這是不是華為的廣告策略,其背後反應的問題是,對於智慧手機,對於通訊基站的需求並不高,並且他們不依賴移動支付。

信用卡體系太完善了,但這都沒關係,星雲科技進軍歐洲市場,主要目的不是賣手機,而是賣星辰\/星雲的二合一電腦,順便賣手機。

劉大郎對星雲生態鏈的威力有著非常強的信心,只要他們能賣出任何一款產品,哪怕只是個智慧手環,帶來的後續收益都非常可觀。

因為人的慾望無窮無盡,擁有了一樣東西后,一定想擁有更多,剋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超過80%的人都沒辦法認清自己的需求。

星雲科技在和一些國家取得合作後,首先做的就是不惜成本打造一個星雲商城,不光商城要大,商標更要大,整體設計感也要強。

同時再往下分,建立星雲分部、直營店、售後服務中心,或者與一些購物中心合作,開設星雲專櫃、產品體驗區,再透過投資…

完成這一過程大約需要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在星雲科技拿錢砸市場的攻勢下,這算是進度快的,畢竟不能要求他們跟華夏比效率。

就算是在華夏,一些開發商的資金不到位,建設進度也慢的很,一些可憐人在貸款買房後,開發商直接跑路了…最後那叫一個慘啊!

不但沒住上房子,還得月月還房貸,在這種重壓之下,精神不出問題的都是狠人,但只要錢到位了,三天蓋一棟樓都完全沒問題。

當然,建設成本自然不可能讓星雲科技來出,最終都要透過產品漲價,由消費者買單,拿星雨-汐舉例,歐洲的價格要比華夏貴2千+。

星辰\/星雲就更不用說了,在華夏,輕裝版北斗-天樞的起售價是5388,頂配6088,在歐洲直接貴了3千+,標準版更是成了萬元機。

第二代星雲雙旗艦依舊是價格最貴的,貴就算了,還根本買不上,初代星雲雙旗艦反而成了香餑餑,比如價格實惠的星雲-仙女座。

線上下渠道鋪設出去之前,星雲官網已經提前登陸到了這些地方,開始用多種方式宣傳起了自己的產品,比如最簡單的開箱測評…

這本身就是廣告的一種形式,事實上哪怕星雲科技不給他們送測,也會有一些人搶著來測評,沒辦法,星雲產品現在熱度太高了。

敢騎在蘋果秋季釋出會頭上搞事情,並且還搞成功的,星雲科技還是第一個,星雲科技官網的預約渠道一開通,伺服器差點頂不住。

“標準版星雨-汐的24小時預約人數為360萬人,輕裝版星雨-汐的預約人數為410萬人,星雨-輕靈(第二代)預約人數為679萬人~

星雨-幻靈的預約人數為1683萬人,星雨第二代智慧…星火-燼的預約人數為119萬人,標準版北斗-天樞的預約人數為257萬人~

輕裝版北斗-天樞的預約人數為317萬人,英寸南斗-天樞的預約人數為1543萬人,英寸南斗-天樞的預約人數為1789萬人~

星雲-英仙座的預約人數為674萬人,星雲-武仙座的預約人數為831萬人,星雲-南十字座的預約人數為——1876萬人!?”

劉大郎在收到後臺資料後,已經麻木了,雖然預約人數並不代表實際購買的人數,但卻能從側面反應出來,什麼產品會更受歡迎。

英寸的星雲-南十字座,不光做工、顏值高到離譜,效能上同樣也不差,可惜星雲科技還沒自己的顯示卡,還得用買回來的產品。

他們把GTX1060、1070、1080買回來後,經過加工處理,變成了更小巧的,上面印著星雲logo和英偉達的標記,便攜性自然不用說。

當然,想買外接顯示卡,得加錢…在散熱上也無需擔心,總之,這是一款全方位都沒短板的電腦。

這種DIY風格濃厚二合一電腦對歐洲人的誘惑非常大,星雲科技還特意因地制宜式的宣傳,在北歐專門宣傳星雲產品的耐凍性:

“星雲產品標配全新的耐低溫電池,即使在-30℃的冰雪當中,亮屏時間依舊超過了8個小時!”

不過摺疊屏手機就算了…目前星雲科技的摺疊屏手機,在-50℃左右的天氣下螢幕會變得非常脆,包括高精度鉸鏈也會收到溫度影響。

這一點在產品介紹頁面中有明確說明,不過正常情況下,很少有人會在-50℃的天氣下還用手機…

在地中海則專門宣傳星雲產品的防水性:“IP68級防水,不止IP68!星雲-英仙座\/武仙座\/南十字座……均透過了新的防水測試!

即便是在海水中浸泡10分鐘、淹沒在蒸汽中10分鐘,在15米深的游泳池中…它們依舊完好無損!”

當然,這些特性產品本身就有,是作為一種宣傳賣點,並不是說華夏的產品達不到這種程度。

產品都是一樣的,但宣傳策略不同,比如一些廠商總喜歡在更貴的電子產品上標註:低藍光認證!

而在低一檔次的產品上則沒有,這是不是意味著低一檔的產品就藍光很重很傷眼?當然不是!

只不過這種營銷手段,會把低藍光認證作為宣傳賣點,利用消費者的心理,給他們帶來焦慮感,迫使消費者選擇更高價位段的產品…

首日星雲科技官網的預約人數就爆表了,再往後,星雨-幻靈、雙尺寸南斗-天樞、星雲-南十字座的預約人數全都突破了2000萬人。

按照劉大郎以往的經驗,新品預約人數和實際購買人數的比例約為20:1,可就算50個人中只有1個人買,星雲科技都能賺不少錢。

同時,星雲科技的合作方也能賺不少錢…利益非常大,這也是為什麼星雲科技這次進入歐洲市場很輕鬆的願意,造勢已經造起來了。

蘋果這一代產品又不給力,三星飽受輿論困擾,現在已經從科技\/商業公司搖身一變成為軍火廠商…

星雲科技作為新晉勢力,產品力上足夠強,讓利範圍足夠大,自然能相對輕鬆的進入市場,可想要真正立足高階,還需要一些周折~

線上預約人數並不能代表什麼,等線下渠道鋪設出去,產品口碑打出去,才是真正發力的時候!

華夏——

國產廠商並沒有選擇避其鋒芒,而是趁著星雲科技和蘋果爭奪市場時紛紛釋出了搭載紫薇星100的新機,並且價格會更親民一些。

哪怕是沒有紫薇星100的廠商,比如魅族,他們也提前釋出了“三星真旗艦”魅族Pro6Plus,講道理,這本來應該是11月的手機。

不過他們這次可不敢號稱“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了,而是隻宣傳,這是“用了就回不去”的魅族“真旗艦”,再次突破自我!

大致相當於標準版星雨-汐的程度,想要跨越階級,挑戰星辰旗艦恐怕還有點難,魅族仍需努力…

當然,在中低端產品上,一些國產廠商依舊採取的是讓利於經銷商的方式,這些產品正是網友們所說的“高價低配”檢測智商機。

實際上對於底層消費者來說,他們並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研究哪款手機價效比高,哪個晶片價格實惠,他們更在意的只有產品價格。

星雲手機價格昂貴是公認的,別看平時星雲直營店的客流量不少,實際上已經排除掉了80%以上的消費者,因為產品價格太貴了。

眾所周知,主打線下的配置並不出色,可為什麼還能賣那麼火?

價格很重要,在一些個體經銷商的渠道中,一臺手機的價格甚至比官網要便宜幾百塊,價格有這麼大的浮動,操作空間自然也很大…

於是乎,一些在網上售價高、配置低的機型線上下往往能大殺四方,這是其他廠商的發展道路。

而對於星雲科技來說,他們主要是先靠精美的外觀把顧客給騙進來,然後再透過營銷人員一頓猛吹,再加上超強的軟硬體體驗…

一套組合拳下來,即便是顧客買不起也沒關係,星雲產品已經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次很有可能就會來,並且推薦給別人~

同時再配合線上的宣傳,只要能讓消費者走進星雲直營店中,星雲科技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則取決於消費者兜裡的錢錢…

星·果大戰落下帷幕之後,星雲直營店的客流量每天都在增加,儘管大部分人都是前來體驗的,但沒關係,開門做生意,來者便是客!

星雲科技還趁著這次機會,新開了一些星雲直營店,擴張最猛的自然是星雲售後服務中心,想要鞏固星雲產品的口碑,售後是關鍵!

一些小縣城哪怕還沒有星雲直營店,但星雲售後服務中心已經先建立了起來,只要使用者有需求,也可以在售後服務中心買星雲產品…

效率還要比網購更高一點,目前最受關注的機型依舊是雙版本星雨-汐和雙版本北斗-天樞,相比之下,蘋果7\/7Plus就有點慘了…

從開始預約,一直到9月16日開售,預約人數攔腰斬就算了,實際開售之後,兩款機型線上上一天的銷量居然都沒有突破20萬臺。

一些大量囤貨的黃牛黨也忍不住痛罵起了蘋果:“狗日的,你連個星雲科技都幹不過,我們怎麼生活?囤在手裡的貨可怎麼辦?”

隨後轉頭他們便笑眯眯地賣起了星雲-英仙座…這款360°環繞屏一直處於缺貨的狀態,黃牛太多了,普通人想正常買,還得再等一等。

蘋果7\/7Plus的銷量慘淡,終於讓庫克意識到了一個問題:華夏的蘋果使用者也不是一直可以讓他們隨便拿捏的,一旦放棄了蘋果手機…

可能就真的回不來了!

“我們要加大對華夏市場的投入才行!只要我們採取一些手段,華夏蘋果使用者們不一定會走…”

早幹嘛去了?

星雲科技都快打到他們家門口了,才反應過來哪個市場給他們的利潤空間大?這還是商業公司嗎?

市場嗅覺哪去了?

其實仔細想想,劉大郎也能理解蘋果的心態,好比現在的星雲科技不重視印度市場一樣,他們始終認為,滿足華夏使用者需求是首位。

其次才是別的市場,好在印度星雲科技已經開始獨立運營,跟華夏星雲科技的產品線都分開了,大郎和Nebula也不再是簡單的套娃。

儘管是低端產品,但每一款產品的設計,都融入了不同的理念,在印度,星雲科技的Nebula就是華夏小米的翻版,並且影響力更大。

而在華夏,甚至在國際市場中,星雲科技就是新晉高階品牌的代表,產品力非常強,但就是不上市,搞得一些想投資的人沒辦法。

巴菲特還幾次給星雲科技發郵件,給星雲科技講上市的好處,奈何劉大郎壓根就沒打算理巴菲特。

但有一件事他正在,錘子M1\/M1L拋棄了嚴謹優秀的工業設計,轉用更潮流的設計去擁抱消費者。

結果消費者根本不買單,就連錘子使用者也很失望:“如果是這樣一款手機的話…我寧願買別的!”

“說實話,這款手機跟其他品牌的手機有什麼區別?我在它身上完全沒有看到錘子的設計美學!”

“如果一個品牌連自己的精神都拋棄了,我們還能信任它麼?”

“老羅,哎…”

錘子M1\/M1L虧到姥姥家了,而注入了錘子團隊無數心血的TNT,在星雲生態鏈的強勢衝擊下,直接宣佈死亡,因為根本沒辦法比。

星雲科技在得到訊息後,尚博文便帶領著星雲團隊,去和錘子科技接洽,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羅玉龍幾乎都沒怎麼跟他們討價還價。

劉大郎終於得到了他一直很想要的錘子團隊,可惜的是,羅玉龍親手打造的錘子,失去了主心骨。

錘子科技的失敗,可以看做是理想主義的失敗,其實他們還有機會,但羅玉龍並不想堅持下去了。

於是在星雲科技找上門後,他便毫不猶豫地把錘子科技交給了同為理想主義的星雲科技:“你們才是華夏最優秀的手機廠商!”

“什麼才是理想主義?星雲科技做到了,那就是現實主義!”

“我得給你們點個贊!”

“有機會的話,你可以試著給星雲科技投一份簡歷試一試~”

“下次一定!”

“……”

另一邊,瞿向群終於回來了,一開口就是量子力學,整個人都彷彿昇華了,沒有了世俗的慾望…

劉大郎剛見到他的時候人都傻了,怎麼回事?不是派他去高校學習了一番?怎麼精神還不正常了?

“我靠,你沒事吧!?”

“我好滴很!我從來都沒這麼好過!我跟你講,我看到了…”

“停停停!別裝了,你要是這麼容易瘋,早就瘋了!我有正事跟你講,錘子科技是我們的了!”

???

“什麼情況!錘子倒閉了?不能吧?他們不是前段時間才剛釋出錘子M1\/M1L,準備向死而生?”

瞿向群很懵,劉大郎則很肯定地點點頭:“我們準備收購錘子科技,並且還要保留這個品牌!”

“你打算怎麼做?”

“我想,我們利用錘子的影響力,每年推出一部真正擁有工業設計的手機!你有沒有興趣?”

“我可以說沒有嗎?”

“你說呢?”

“我有興趣,但只有手機嗎?其他的呢?他們不是還有TNT?”

“沒必要!”

保留錘子,作為星雲科技旗下的子品牌,每年推出一款紀念機型,這是劉大郎能做到的極限了。

之後為了打差異化,可能會推出一些配件產品,讓錘子成為星雲科技旗下的配件品牌,至於別的…

劉大郎目前還沒有讓錘子跟大郎科技一樣獨立運營的想法,很明顯,大郎科技是親兒子,而錘子是收養的,得先培養一段時間感情。

後續到底該怎麼安排錘子科技,還得看具體的市場反饋…

“星雲科技下一階段將會進軍高階顯示器、一體機、行動式主機、智慧電視機…這是產品規劃表,你們先找一些設計思路!”

“我看看…”

“不用著急,在明年三月份之前確定下來就行,研發部那邊有了新的突破,有時間你過去看看!”

“行,我知道了!”

這些都還不著急,今時不同往日,星雲科技沒必要一下子就把產品給做出來,他們需要的是做出來的產品市場競爭力足夠強才行!

出手便一鳴驚人!

12月份還有一場釋出會,第四代星火產品同樣是焦點,其中,星雲科技第一臺遊戲本星火-幻焰,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當今年機王!

機皇就算了,上面還有星雲-南十字座壓著呢,別看星雲-南十字座是二合一電腦,但接上主動散熱後,在遊戲表現上一點也不差!

畢竟這兩年的遊戲本效能釋放也沒有到五年後那種100w起步,要不然星雲-南十字座肯定還不夠格。

相比之下,星火-幻焰則更像是一臺極致的遊戲本,這款產品完全是星雲科技在向電腦廠商下戰書。

“我們就是要拿副業來挑戰你們的飯碗,拿出一點實力來!”

“拜託~打死我們!”

“否則的話…每年都要乖乖給星雲科技讓一條遊戲本的路!”

瞿向群之所以現在回來,不光是因為要參與未來產品的規劃,還有一個原因,是下一代星雨已經在路上了,明年3月份又是新機潮。

仔細想一想,星雲科技從今年3月份第三代星雨開始,到6月份黃金電競周,再到9月份星雲年度釋出會,再到12月份第四代星火…

一整年都沒閒下來過!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太快了,但在產品競爭力上,劉大郎一直有足夠的信心,他們明年會有新的突破!

蘋果想透過蘋果X\/8\/8Plus翻身,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為由星雲科技主導的5G時代要來了…

“由我們星雲科技來詮釋,什麼才是真正的5G時代!”

就在劉大郎安排具體事宜之時,高國鵬一個電話打了過來~

“劉總!我們給您送來一個禮物!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禮物?

好傢伙,居然還能收到禮物?

劉大郎第一時間便趕往了星雲科技工業園中的中心廣場,高國鵬已經帶著人在廣場邊上等著了。

面前還擺放了半人多高的小型集裝箱,神神秘秘的,不知道是什麼東西,難不成是一塊大電池?

看起來是摩托車?

又或者是遙控挖掘機?

還是…超大的無人機?

總不可能是黑絲金蓮吧?

高國鵬一見劉大郎到了,立馬迎上來寒暄道:“劉總,你可真是個大忙人,見你還真不容易!”

“最近比較忙,你也知道的…不過你來,我肯定是要見的!”

“上次的電動汽車…”

劉大郎皺著眉搖搖頭:“我個人並不喜歡開電動車,第一次開一腳油門下去,差點給我晃吐了!”

“我就知道!所以這不是給劉哥你送過來一個新玩具嗎?”

電動汽車的提速都很猛,上去會暈很正常,高國鵬第一次開電動汽車的時候,也差點直接吐車上。

隨後他也不賣關子了,直接手一臺,小型集裝箱便緩緩朝四邊開啟,露出了一輛銀光閃閃的電動車,流線型的車身看起來很漂亮。

“這是……”

“哈哈~這是我們用用星雲科技的鋰電池技術,專門打造的一款電動車,我們稱它為銀翼號!”

好傢伙!還銀翼號!

我還颶風號呢!

這可真夠中二的!

劉大郎心裡默默吐槽了一句,隨後直接走上前,仔細一看,這輛電動車…它不就是一輛電動車嗎?

精緻一點的小電驢!

彷彿是看穿了他想什麼,高國鵬在一旁解釋道:“劉哥你可別小瞧這輛電動車,他的最高速度能跑到80km\/h,續航你可以猜一猜!”

“100公里?”

在劉大郎看來,100公里的電動車已經算能跑的了,一般的電動車能跑40~50公里都算不錯的!

“不不不,少了!銀翼號在充滿電的情況下,理論續航里程可以達到240公里!實際續航里程…”

“189公里!”

劉大郎:???

啥玩意?240公里?

189公里?

這TM的是兩輪電動車啊!還有,時速80km\/h有個毛用,只要敢騎這麼快,分分鐘摔的渣都不剩!

吐槽歸吐槽,劉大郎也沒想到眼前這輛“銀翼號”能跑這麼遠,講道理,189公里的續航已經不比五菱宏光mini差了,簡直就離譜啊!

高國鵬在一旁說道:“具體是怎麼做到的,先不說,不過可以上手感受一下銀翼號的重量!”

劉大郎走過去,抓住小電驢的把手,隨後用力一抬~

紋絲不動!

???

再一抬!

“這電池模組得多大?不抬了,我先騎試一下,看看它到底有沒有你跟我說的那麼快!”

“哎,頭盔呢?還有,銀翼號一共有三個檔位,分別在這裡…”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末世西行記

山溝村人

氣者之五行巔峰

寒江雪承諾

來自地球的2223年

人間至清者

補天遊

折光之一

諸天:我的外掛超厲害

森與影

開局看廣告加屬性無限模擬

狐狸黑化一天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