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體積下,電池容量提升10%,帶來的不僅僅是容量的增加,更是全方位、均衡式的提升。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星雲科技在繞專利上是一把好手,靠山寨起家,無所不寨,還能超越原創者。

實際上各個領域都差不了多少,國產電池四大巨頭在繞專利上同樣是資深專家,不繞沒辦法啊。

別人要麼不給他們用,要麼收取天價專利費,只有自已研發,自主創新,才能打破這樣的局面。

別人用硬皮包電池,他們就用軟皮包,別人設定了額定值範圍,他們就把電池做到這個範圍以外。

看著這樣的方式,他們才能進入市場中去和國際巨頭競爭,在取得一定的收益,再投入到研發中。

“這不僅是科學理論的追求,還是對科技,對未來,對新世界的追求!未來,是屬於我們的…”

劉大郎看著高國鵬在臺上慷慨激昂,人都麻了,單看表面,誰能想到高國鵬並不懂任何電池技術?

但這並不重要,曾經有一個混跡職場的大佬跟他講:在職場中,你像什麼,比你是什麼還要重要。

在這個基礎上,然後再慢慢去提升,而真正的運籌帷幄者,只要站在那裡就是權威,就是決策者。

當然,高國鵬並不算真正的決策者,但毫無疑問,他在這場釋出會中,起到了一個導向性的作用。

創新性的鋰電池技術,儘管還是PPT,但給新能源行業帶來的震動毋庸置疑,量產是早晚的事。

釋出會結束後,儘管星雲科技已經在儘量降低存在感了,但還是被各大主流媒體給扒了個底朝天。

“一項能真正掀起新能源革命的鋰電池技術,居然是手機廠商研發出來的?點選下方檢視詳情…”

可惜,想帶星雲科技的節奏,他們還是帶不起來,況且普通人看來,鋰電池技術有什麼大不了的?

大家天天沉浸在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幻想當中,並不瞭解基礎的新能源行業中想突破技術能有多難。

所以各大主流媒體的報道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只有把A級鋰電池量產,讓普通人切實感受到才行。

這也是比亞迪的下一個目標,把A級鋰電池用到自己的小轎車上,把同行的電車按在地上摩擦!

跟當年星雲科技官宣NIL奈米壓印技術時一模一樣,明明技術很強,但就是無人問津,無人看好。

直到後來星雲科技的第一款長庚晶片出來後,大家才紛紛意識到,所謂NIL技術並不是紙上談兵。

NIL技術是一項真的能減少成本,提升生產效率的技術,可惜因為種種原因,沒辦法推廣到世界。

要不然星雲科技的體量至少要比現在高兩個級別,劉大郎知道這不可能,唯有尋求更高突破才行。

相比於手機行業,汽車行業的鄙視鏈會更嚴重,主流國際手機品牌在華夏市場中只有蘋果和三星。

而汽車行業就不一樣了,德系、日系、韓系、美系、國產一大堆品牌,而國產汽車的地位最慘。

80%以上的人都認為,進口>合資>國產,實際上是什麼情況,劉大郎不是業內人士,並不瞭解。

他只知道一件事情,用造手機的思維來看,當一個品牌沒有多少溢價空間時,就必須把對手卷死!

一款手機在全方位都能超越更高價位段的產品時,消費者自然而然的就會放棄掉價格更高的品牌。

這叫做趨利性,奢侈品除外,畢竟奢侈品品牌的溢價能力都非常強,靠產品本身的超越並沒有用。

但就手機和汽車而言,其實是有一定相似性的,尤其是近年來的汽車,國產品牌已經開始崛起了。

新能源汽車在國外並不是一個被人看好的專案,但華夏市場形勢不同,這是國產品牌的一個機會。

靠著新能源汽車,和龐大的市場,是有能力把傳統燃油車給幹下去的,前提是解決掉電池問題…

所以星雲科技很快就成為了國產汽車品牌眼裡的香餑餑,劉大郎不得不又成立了一個新的公司。

名字就叫星雲新能源,帶走了星雲科技的兩條A級鋰電池技術和60%的鋰電池專利展開新的業務。

這也意味著星雲科技旗下的吸金專案又多了一個,別看星雲新能源目前只有鋰電池技術,未來呢?

對於星雲科技的發展潛力,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人能夠小覷,他們橫跨的領域不但多,而且夠頂尖。

當然,星雲科技目前的主要精力並不會放在其他方面,移動終端、星雲生態鏈才是現在的重點。

同時星雲通訊也在飛速發展中,5G通訊是一個彎道超車的絕佳機會,國產廠商們對此非常重視。

可惜的是,在劉大郎看來,科學家們鼓吹的5G技術,並沒有多少實際應用場景,最終都成了PPT。

對於普通人來說,除了網速、下載速度變快了一些,其他方面並沒有很好地感受到5G帶來的提升。

等等,不能這麼說,5G套餐漲價了,這也算是一個提升,三大運營商在5G套餐上的套路也非常多。

比如在開通5G套餐時,他會告訴使用者,如果想要換回4G套餐,可以隨時切換,看起來好像還不錯?

實際上開通了5G套餐後,想要再換回4G套餐時,就會發現已經沒4G套餐了,或者只剩下一些差的。

那種一看就價效比低到離譜的4G套餐只要使用者不傻就不會買,這個時候就算想不用5G都沒辦法了。

“你看,我們沒有不讓你們換回4G套餐,是你們自己不換的~”

理論上來說,星雲科技是造手機的,跟運營商是合作共贏的關係,但發展5G技術後就不一樣了。

因為早晚有一天,星雲科技的通訊技術會發展到根本不需要運營商的地步,到了那時候還沒衝突?

不過這個時間可能會有點遠,從星雲通訊目前申請的5G專利來看並不佔優,但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他們已經在研發具體應用場景了。

到時候的5G技術,絕對不會像五年後一樣,還沒有真正實現5G技術的應用,就開始研發6G技術。

在劉大郎看來,只要把5G技術吃透了,6G技術的到來是遲早的事,何必爭一時的虛假技術突破?

當然,這對星雲科技來說還有些遙遠,對他們來說,擺在眼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新的星雨釋出會。

和去年9月份一樣,星雲科技的目的就是硬剛蘋果,他們定3月21日釋出新品,星雲也定3月21日。

還是熟悉的時間,還是相差五個小時,星雨釋出會的時間是3月21日晚20點,蘋果春季新品釋出會的時間則是3月22日凌晨1點。

星雲科技的目的所有人都知道,但星雲使用者,星雨粉絲們並不關心星雲科技能不能扳倒蘋果。

他們更關心今年的星雨釋出會能不能帶來他們想要的新品,畢竟現在的星雨已經進化為一年一更。

此前,除了星雨輕薄本爆料了配置、外觀宣傳圖之外,其他的新品只爆料了一些文字性的訊息。

甚至還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星雨要釋出新品了,好在這些人都是對手機不太關心的,自然無所謂。

但對於星雨粉絲來說,連新電池技術都發布了,星雨釋出會的一些新品再不爆料,有點說不過去。

星雲營銷部自然不可能犯這種低階錯誤,表面上使用者們反應激烈,實際上關注的人卻越來越多。

於是乎,在3月3日當天,星雲科技官方直接放出了五款新品的全新宣傳圖,但又沒完全放出來。

其中包括星雨輕薄本,這是目前已經全部曝光的一款產品,其次則是星雨平板、智慧手環、智慧手錶、藍芽耳機,唯獨沒有手機。

除了星雨輕薄本,其他的新品也只是曝光了一個側臉照片,具體的產品詳情,還得等釋出會當天。

至於手機…星雲科技官方則放出了一張很有意境的海邊潮汐海報,並配上文案:“無垠潮汐!”

很顯然,不明所以的官宣並不能讓粉絲滿意,他們直接炸了鍋:

“我不管是潮汐,還是別的,我只關心星雨手機長什麼樣子!”

“潮汐可以用無垠來形容嗎?所以它到底在暗示些什麼?”

“星雨平板的配置呢?聽說要用TegraX1,是不是真的?”

“樓上的,英偉達的晶片的確很猛,星雨平板肯定會用啊!”

“不過定製版的TegraN1就別想了,星雨平板的散熱壓不住…”

“這次的新品看起來真多,看來星雨要打通星雲生態鏈了!”

“藏著掖著有什麼意思?乾脆和大郎手機一樣上架不行嗎?”

“等等,先別噴,我好像在宣傳海報裡發現了什麼…”

“能有什…還真有!?”

“嘶——”

“???”

只見無垠潮汐的宣傳圖中,仔細觀察可以看到淺淺的邊界,再把亮度調高一點,還能看到曲面屏。

“星雨要出曲面屏了?”

“不,是雙版本!”

直屏和曲面屏的使用者既然不能相互妥協,星雲科技乾脆給新一代的星雨-汐做了輕裝版和標準版。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古垂釣之神

電視大王

諸天魔皇

愛吃牛丸米粉

系統:道具價格,有億點貴

雷鳴聽個響

大散

戒頓

遺忘之神歸來篇

月影銀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