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針鋒相對

兩淮匪亂一事急遞進京,朝廷是在金殿傳臚結束後獲悉的,這對於朝堂的影響極大,特別是天子乾綱獨斷,直接就欽定五軍營提督戚金率部平叛,這讓朝中不少人都頗有微詞。

大明的中樞朝堂一向如此,遇到一些牽扯深遠的事宜,出現扯皮是在所難免的,特別是還涉及到軍隊調派,那文官要是不橫插一腳的話,就不是文官了!

無他。

從土木堡之變發生後,大明從中樞至地方一直維繫的文武兼濟、文武制衡的模式,就被一點點給打破了。

對於絕大多數文官而言,他們將‘國雖大,好戰必亡’比‘國雖大,忘戰必危’看的要重很多。

畢竟於國朝統治而言,安穩永遠是第一要素,倘若因為好戰而亂了秩序,那國朝必遭大劫!

既然不可控,那就約束起來!

當然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大明之前的歷朝歷代中,在幾個特定的時期下,武夫擁兵掌權帶來的破壞太大,這也是限制武將的根本原因。

只是在朱由校的眼裡,軍隊憑什麼非要由文官來約束和干涉?

要約束,也只能皇帝來約束!

要掌控,也只能皇帝來掌控!

文官要做的是治理好天下,是解決朝廷遇到的民生問題,讓國庫充盈起來,讓百姓安居樂業,讓發展穩步向前,讓國力逐年增強,這一大攤子事尚且沒有解決好,你們哪來的自信敢幹涉軍隊?

軍隊可能發生的擁兵自重、藩鎮割據、武夫掌權、貪汙腐敗等問題,應該以完善軍隊建制為主導,再輔以各種軍律來震懾,以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而不是說叫一派去壓另一派,這純粹是在自廢武功。

為避免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採取一刀切的武斷舉措,那不出現問題才怪!!

乾清宮。

東暖閣。

“恰恰是朕知道兩淮的重要,所以才特命戚金親率大軍去鎮壓!”

朱由校表情嚴肅,看著御前齊聚的內閣諸臣,語氣鏗鏘道:“兩淮亂不得,也不能亂,朝廷若不以雷霆之勢鎮壓匪亂,那綱常何在?威嚴何在?”

“發生這麼大的事情,地方到現在才呈遞進京,包括河南等地的災情,為何先前一點訊息都沒傳到京城,現在卻一股腦的扎堆急遞進京了?”

“依著朕來看,那是有些人的心思髒了!!”

“沒有出事前,一個個都趾高氣昂,出了事情,就想著甩鍋給朝廷,這事兒可不是這樣辦的,縱觀天下也沒有這個道理!”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賑災與剿匪了,而是朝廷要對吏治下狠手了,不然即便這次朝廷解決了危機,那誰又能保證下次不會再發生啊!!”

“做了大明的官兒,不代表就脫離實際,成為所謂高高在上的人上人了,這種想法任何時候都不能有,但時下在大明官場之中,這種想法卻橫行起來了,賑災與剿匪只是開始,今後整頓吏治,朝廷的力度要更大才行!!”

“陛下說的沒錯.”

錢謙益猶豫剎那,餘光看了眼其他幾人,隨即卻硬著頭皮上前道:“但是陛下,兩淮出現匪亂這種事情,本身就是極其複雜的,而朝廷選擇譴大軍去鎮壓,誰都說不準是否會生出什麼新的動亂.”

“那依著卿家的意思,朝廷就要坐視不管了?”

朱由校笑了,看向錢謙益道:“卿家想說的動亂,是不是戚金所部,可能會在兩淮行劫掠之事啊?”

“陛下,這不可不防啊.”

孫如遊順著杆子向上爬,“依著臣之見,兩淮匪亂一事,朝廷應責成地方有司解決,該抓的抓,該殺的殺,出現這樣的事情,是誰都不想看到的事情,但是在兩淮,甚至臨近兩淮的地方,朝廷不是沒有大軍駐防……”

真真是可笑至極。

聽著孫如遊講的這番話,朱由校只覺得想笑,看起來他講的這番話是沒有任何毛病的,可細品下來毛病卻多了。

責成地方有司解決,那有司要是解決不了呢?

該抓就抓,該殺就殺,那該抓的是誰?該殺的又是誰?

還有地方駐防,要是他們真頂用的話,那何至於兩淮會出現匪亂?

“陛下欽定戚金率部平叛,是著少府解決軍需供應,可萬一中間出現任何差池,戚金所部一旦喪失供應,那難保劫掠地方的事情不會發生,相較於匪亂,兵亂對地方的危害要更大啊.”

“說完了?”

“說完了.”

孫如遊有些發愣,他沒想到自己講這麼多,天子會表現得這樣平靜,兩淮出現匪亂這種事情,起初他也是震驚的,但是在知曉牽扯該事的處置後,孫如遊就更震驚了。

天子不僅表現得極其尚武,關鍵是對武將頗為倚重和信賴,這可不是什麼好趨勢啊。

似這種想法不止孫如遊有,在朝中的很多文官中都有。

是。

從天子御極登基以來,大明先後遭遇建虜侵襲、蒙韃劫掠、土司叛亂等極其惡劣的事情,且在處置這些事宜下,無一例外皆是天子不顧群臣反對,乾綱獨斷下明確一系列安排部署,使得形勢沒有進一步惡化,但是話又說回來。

武將有抬頭的苗頭,這對文官是很難接受的。

“戶部能拿出賑災或剿匪的全部錢糧嗎?”

朱由校沒有理會孫如遊,反看向了畢自嚴說道。

“稟陛下,戶部拿不出來.”

畢自嚴如實稟道:“時下國朝的各項開支很大,而牽扯到徵稅的諸多事宜,眼下雖說明確下來,但是很多還需要時間.”

“既然戶部都拿不出,那地方就能拿出了?”

此刻,朱由校卻看向了孫如遊,“讓地方有司負責剿匪事宜,是不是地方遇到難處,要朝廷來解決?而朝廷要解決不了,那地方有司就要對地方攤派啊!”

孫如遊一時語塞。

“陛下,其實不攤派也是可行的.”

見此等情形,史繼偕上前道:“最不希望兩淮出現動亂的,恰恰是兩淮治下的鹽商,只要地方有司能解決此事,那剿匪所需一應錢糧,就能得到解決.”

“然後呢?”

朱由校卻反問道:“要想取之,必先予之,靠他們解決剿匪的錢糧,那今後的兩淮,還是朝廷的兩淮嗎?”

“這件事情朕既然欽定了,那就不會改,倘若在剿匪期間朕出現任何問題,那朕只會派人解決,誰要是再想拿兩淮剿匪說事,那好啊,那他就給朕一力解決錢糧供應,解決剿匪後的安置開支,不能,那就給朕把嘴閉上,朕要的是能解決問題的良策,而不是在這裡給朕呱噪之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漫:從末日開始,複製諸天!

思維怪獸

月花夕晨

葉楚瑤o

開局:被美女看光

把酒贈浮生

歌壇不是哥譚!你幾個注意點!

愛意如光

穿書想拯救全家反被帶飛了

Regina9

我的畫是天下第一

喜歡槽舌蘭的凌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