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齊魯之變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想要有效解決大明積弊與毒瘤,這勢必是一個漫長且艱鉅的過程,妄想短期內掃清積弊與毒瘤,這是不現實的事情。

“畢卿,朕適才所提到的那些,戶部要抓點緊,儘快擬出相應的章程,在內閣進行票擬決斷,此事斷不能拖沓。”

在其他大臣離開後,朱由校表情嚴肅,看向畢自嚴說道:“像此前鹽改所遇之事,絕不能再發生於此事上,若戶部特設國稅清吏司,遼東重開榷關,北直隸、山東、遼東等地皆籌設港口海關,可以逐一有效落實下來,則國庫將能開闢一穩定稅源。”

“這對於中樞會帶來哪些好處,朕不過多贅言卿家也能想到,所以此事必須以迅猛之勢,儘快先將架子搭建好,至於別的,可逐步進行調整與完善。”

“臣明白。”

畢自嚴微微低首道:“不過臣有些擔憂,恐此事要在朝傳開,勢必會引起極大爭議,畢竟……”

“爭議?那便叫他們聒噪吧!”

朱由校冷哼一聲道:“說起來真夠可笑的,煌煌大明,居然連賑災所需糧餉,都無法籌措足額,此事要傳至天下,萬民當如何看待朝廷?”

“更別提藩屬朝鮮要進京朝貢,此事若傳至大明藩屬各處,該如何看待大明宗主?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對於祖制也好,面子也罷,朱由校根本就不看重,他所看重的是大明能變,在遇到問題時,不是想著去推諉,不是將難題轉嫁給底層,倘若遇到點問題,就想著向底層攤派,而朝廷卻不開源節流,將沉重負擔都甩給下面,那遲早是要出大問題的!

更別提眼下的大明,是處在小冰河時期下,今後遭遇到的災害會頻頻發生,所以目光斷不能只侷限於大明,應當將視線放到大明外,透過海貿與軍事的層面,去逐步解決中樞所臨問題。

“陛下,倘若遼東真要重開榷關,且大宗商品需透過海路進出遼東,那始發船只地將定在何處?”

畢自嚴沉吟剎那,講出他心中一直在想的問題,“倘若這一範疇過廣的話,對於朝廷掌控該事,恐將會遇到……”

“此事朕想好了,就定在山東所轄登萊兩鎮。”

朱由校不假思索道:“從源頭去進行約束,想要停靠到遼東諸港,就必須持有山東有司頒發的票證,沒有此等票證,則一律按走私論處,如此天津、登萊、遼東、東江等處水師查驗時,便可直接扣押船隻!”

繼天津對外開海通商後,朱由校又明確一項大殺器,即增設山東對內海運,在特定的政策框架內,想前去遼東走榷關通道,向草原諸部展開海貿,就必須先停靠到山東沿海諸港,不然就別想參與進草原貿易中。

天津對外,山東對內。

暫且按照這種海貿海運模式,逐步完善大明海上貿易體系,隨著時間的推移,各項規章制度完善後,再去逐步放寬各種人為限制,這才是最有利於大明中樞的。

大明對待海事的理念,多數時期是明確海禁的,儘管在特殊時期開放了,可是在朱由校的眼裡,大明在這一領域還是太落後了。

明明守著一個寶庫,卻因為守舊思維的緣故,卻任由其蒙塵擱置,這在朱由校看來是不可思議的。

“如此一來的話,山東賑災一事便可妥善解決。”

畢自嚴心底暗鬆口氣,面朝御前作揖一禮道:“不過這樣一來的話,對於北地沿海水師力量的建設,朝廷也要儘快正視起來。”

“這點卿家不必擔心。”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籌設國稅清吏司,將榷關與海關征稅納進,讓中樞拿大頭,讓地方拿小頭,這便是今後水師的主要撥支。”

原來是這樣。

畢自嚴眉頭微挑,若真是按這種方式來,只要天津對外開海,遼東重開榷關,今後能逐步發展起來,那牽扯到水師建設所需用銀,中樞就不必挪用別處財政,僅靠國稅清吏司所徵稅額,便能基本滿足建設所需啊。

其實畢自嚴所想的這些,在朱由校的整體戰略中,僅僅佔據了一小部分,按著朱由校的構想,隨著對內海運的發展,將會有一批破產群體,會在遼東有司的政策誘惑下,選擇乘船開赴遼東。

朱由校要設法提前開啟闖關東!

以遼東為首的廣袤疆域,包括現下建虜佔據的土地,內喀爾喀、科爾沁等部佔據的土地,是異常肥沃的,儘管開發需要較長時間沉澱,且處在小冰河時期下,可要是能夠興建水利設施,籌建馳道體系,以集約型手工製造業、集約化農場種植兩條腿交替前行,那麼大東北崛起便能實現。

不過想要實現這一戰略部署,必須要明確土地性質,至少要將土地兼併扼殺掉,否則這一戰略構想,就是一天大的笑話。

無法確保底層群體的利益,將資源悉數流轉進特權群體手裡,那今後屬於大明的大東北地區,無疑就是藩鎮割據的典範!

所以軍屬勳田要大搞。

而且去軍事屬性的衛所,也必須要在東北邊陲紮根。

朱由校必須要在構建的大東北地區,明確建立起土地紅線,不管是誰只要敢觸碰這條紅線,那下場就一個,死!

“上述事宜,戶部可在京研討明確,不過涉及賑災事宜,要儘快與山東有司定下。”朱由校收斂心神,伸手對畢自嚴說道。

“相應的設想與卷宗,朕會譴人送至戶部,卿家可酌情進行修改,不過對待參與賑災的群體,山東有司張布的告示,可不明確具體的數額,要叫山東的諸商,甚至別地的諸商自行揣摩,主動要掌握在朝廷手裡。”

“臣明白了。”

畢自嚴當即作揖應道。

作為大明的財相,畢自嚴的能力和眼界,朱由校是沒有任何懷疑的,將對應的事宜交給畢自嚴,只要明確好大方向,牽扯到細節層面,朱由校不覺得畢自嚴會有什麼問題。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和閨蜜竟然穿書了

晚溏

從禁文中逃出

悲哉行

只此山河夢

桂花引

萬古邪君

名偵探扣男

四合院,聽勸就變強

小仙庭的黑耀

時光流逝,愛還在

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