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海納百川

“這僅僅是個開始罷了。”

見王徵這般激動,朱由校走到一旁,又掀起一塊紅布,“既然說加裝鐵甲的寶船,今後可以實現在海上馳騁,那是不是也意味著通體由鋼鐵打造的海船,同樣可以在海上馳騁呢?”

一言激起千層浪!!

王徵、畢懋康、宋應星、焦勖等一眾人,聽到自家天子所講之言,臉上無不露出震驚的神色。

這由不得他們不震驚啊!!

在他們的認知下,還從沒有想過建造海船要摒棄木料,通體由各種鋼料、鐵料進行打造,這樣一艘鐵疙瘩,即便可以打造出來,可一下水不就沉了?

這也就是朱由校講的,但凡是換一個人來講,王徵他們非但不會理會,甚至還會說其是痴心妄想。

“陛下,這隻怕很難辦到吧。”

王徵的喉結上下蠕動,看向朱由校說道:“倘若真要以各式鋼料、鐵料去打造一艘鋼鐵戰船的話,就必須要設法讓它浮在海面上,由此就要構建眾多的水密艙壁,哪怕將這艘鋼鐵戰船,通體打造的足夠長,不過其規模必將遠超已知最大的風帆船!”

“卿家想說的朕知道。”

朱由校笑笑,迎著眾人的注視,“可以讓鋼鐵戰船浮起來不難,但是拿什麼來進行驅動,就成了最大的問題,單純去靠船桅橫帆是不夠的,不能在海上航行,那無疑就是雞肋一般的存在。”

王徵默然。

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

“這就是船舶與軍備兩清吏司,今後要聯手解決的問題。”

朱由校繼續說道:“因為這不止是船舶清吏司要攻克的,同樣軍備清吏司也要攻克,因為朕讓內廷有司打造的模型,可不止有船模那樣簡單。”

在講到這裡時,朱由校走到一處,又掀起了一塊紅布。

這是由一節節車廂組成的模型,而在最前面的則是一個車頭,看到這等奇怪的組合,畢懋康、宋應星、焦勖他們皺起眉頭。

這是什麼?

“朕叫它蒸汽火車。”

似乎是瞧出眾人的疑惑,朱由校指著眼前的模型道:“它是以雙軌進行行進的,而讓它動起來的,靠的不是風力,更非是畜力,而是靠自身的驅動,至於以什麼為驅動,透過朕取得名字,諸卿也能猜到了吧。”

“蒸汽?”

焦勖皺起眉頭說道。

“這怎麼可能啊。”

宋應星睜大眼睛道:“以蒸汽去驅動,這實在太匪夷所思了。”

“是挺匪夷所思的。”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但是諸卿有沒有想過,火藥在被研製出來前,純粹是練術士為了尋求長生,將硫磺、硝石、木炭混雜起來,這沒有求得長生不死藥,卻意外搞出了威力極大的火藥,這要是放在先前,是不是也挺匪夷所思的?”

事實上神州孕育出的文明,底蘊是極其渾厚的,這絕非歐羅巴等大陸能夠比擬的,不說四大發明,就說造船技術方面。

水密艙壁這一技術,早在東晉時期就初見成效了,而這一技術的出現,結合龍骨鋪設技術,促成了船隻體量不斷增加,甚至讓鋼鐵戰船成為一種可能。

既然在完全摸索的階段,古人就可以研製出諸多先進技術,甚至明確出諸多的標準,那麼朱由校就有理由相信,在他指明的大方向下,以王徵、畢懋康、宋應星、焦勖等眾多人傑的努力下,完全有可能搞出他想要的。

哪怕這個時間週期很長。

哪怕在此期間耗費無算!

但是朱由校願意等待,願意付出,因為這些科技真要有所突破,可以在大明率先鑽研出來,並投入到相應領域中,那麼帶來的改變將是天翻地覆的。

“或許自生船能更大。”

而在此等形勢下,王徵卻囔囔自語起來。

其實在沒有召進京城前,在王徵的內心深處,就曾想過讓船自生動力,不借助外部風力航行,但是他構想的自生船,遠沒有像眼前這艘鋼鐵戰船模型大,甚至是造出來的話,能自生航行的距離極短。

“這些模型是朕送給諸卿的厚禮,同樣也是送給大明的厚禮。”

看著眼前表情各異的眾人,朱由校撩撩袍袖道:“不過想讓大明擁有這些厚禮,尚需諸卿勠力同心,在各自的領域發揮對應作用,看看能否將它們造出來,只要能造出來,那剩下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這一刻,王徵、畢懋康、宋應星、焦勖他們看向了彼此。

“王卿歸京想解決的問題,朕都允准,包括想要吸納精通造船的傳教士,畢竟基礎是很重要的。”

朱由校看向王徵說道:“不過朕有些話要講在前面,一些牽扯到大明國運的核心領域,不能讓那些傳教士參與其中,甚至連知曉都不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你們都是我大明的瑰寶,這點道理朕不多言,你們也都清楚。”

“朕知道諸卿之中,有些人當初信西洋教派,是為了能從這些傳教士之中,獲取到區別於大明的文化與技術,但是有些底線還是要明確的。”

“眼前這些模型諸卿能夠帶走,但是絕不能讓不值得信任的接觸到,這是大明唯一的機會了。”

“陛下之言,臣等定銘記於心!”

王徵、畢懋康等一眾人紛紛作揖拜道。

其實科技領域想要有大突破,就不能有閉門造車的心態,要有海納百川的心態,取精華去糟粕,朱由校知道眼前這些模型,過早的出現是存在隱患的,不過朱由校還是想嘗試一下。

看看王徵他們能否給自己一個驚喜。

哪怕這個驚喜,需要三十年,四十年,甚至是更久的時間,但是朱由校等得起啊!

“牽扯到這些模型的對應卷宗,朕先前口述讓人記載下來了。”

朱由校收斂心神,看向眼前眾人道,“諸卿離宮時將它們也都帶走吧,先整體性的梳理一遍,看看怎樣攻克這其中的難關,在此期間又需要哪些扶持,到時向御前呈遞奏疏,朕都會一一設法解決。”

“臣等遵旨!”

眾人再度作揖拜道。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破雲穿空

君九歌

人在四合院,從懲惡揚善開始變強

擁一生人

重生薑維,我替糜芳傅士仁守荊州

有丈八的劉焉

安燁

易盛安

這哪裡叫緣分,這是叫孽緣

一隻廢醋茶

葉羅麗之團寵花神灼華

一路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