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楊漣進京

大明的國祚傳承兩百餘載,傳到天啟朝,之所以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歸根到底是權力所致。

權力的本質,是一個人將意志轉為別人行動力的能力,權力的發起者首先是人,其次接受的也是人,前者是統治者,後者是被統治者,這才形成了完美閉環,以此來改變所處的這個世界。

但是就當下的大明,卻存在一種奇怪的現象,即那些爬上高位的人,將所處位置賦予的權力,毫無顧忌的轉變成享有的特權,以此來滿足自身的私慾,甚至在較為頻繁的爭鬥與博弈間,還悄無聲息的增加所處階級的特權,以達到更進一步盤剝和壓榨的慾望,繼而導致底層群體生存愈發艱難!

倘若上述一切都發生在承平時期,依靠所在王朝自身的凝聚力,尚能抵消這部分造成的危害,可一旦說發生在災害頻生,矛盾加劇,地緣緊張的複雜局勢下,那各種問題就會暴露出來。

這就是現在大明發生的……

看似大明只有一位天子,奈何在太多的地方,存在著太多的土皇帝,他們利用手裡的權力與人脈,嘴上講著道德仁義,仁義道德,可私下乾的那些齷齪事,卻已到了人神共憤的程度!

也恰恰是這樣吧,使得朱由校這位大明皇帝,只能按著自己的意志與決斷,來解決掉這些魑魅魍魎!!

“皇明時報的文章,要給朕繼續編撰下去。”

東暖閣,坐在寶座上的朱由校,看著御案上所擺奏疏卷宗,語氣鏗鏘有力道:“眼下京城治下的輿情,出現有反覆的苗頭,朕知道南書房的壓力很大,但是這一次,朕就是要叫世人知曉,人不能一直躺在功勞簿上,祖上有人立下赫赫威名,甚至代表某一領域的先驅,但是這絕不代表著就能享有特權!”

董應舉、陳明遇、馮厚敦等一眾南書房大臣及隨員,在聽到自家天子所言,無不在心底生出各異的情緒,甚至一些人的額頭生出了細汗。

這是要徹底給曲阜孔家抹上一道黑印啊!!

作為新大禮議之爭的發起者,朱由校當然知曉自己做的事情,究竟會給大明帶來怎樣的漣漪。

衍聖公這一象徵存在,代表的含義絕非後世理解的那樣,孔老夫子的地位有多高,在一些時候甚至要高過君王。

不可否認,儒家思想的確是神州的瑰寶,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其中摻雜了太多的糟粕。

朱由校眼下要做的事情,就是將這些人為新增的糟粕,給它一個個扒掉底褲,將其狠狠的踩在地上,唯有把這些都做好,讓儒家思想重新煥發新生,使得海納百川的新思想,能夠融入到儒家思想體系下,那他做的事情才能紮根下來!

“有什麼話,現在就對朕講出來。”朱由校瞧出眼前這幫大臣,一個個心底生出的顧慮與想法,“出了東暖閣,誰要是不能按著朕的意思來撰寫,那南書房就不要再進了,朕不需要膽小之輩!”

“陛下,臣有一言。”

在此等形勢下,董應舉猶豫剎那,最後還是心一橫,上前作揖道:“時下京城的情況不一樣,今歲的會試快要開考,從天下各地入京的讀書人,每天都有很多,臣覺得皇明時報是否能先暫緩些,至少先等會試與殿試結束後,涉及到……”

“不行!!”

朱由校皺眉打斷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等道理你們不會不懂,眼下的情況怎樣,朕要比你們更清楚,朕就是想看看天下的讀書人,究竟有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倘若連這點都不具備的話,那他們寒窗苦讀十餘載,這書算是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一時間東暖閣的氛圍變了。

說起來,董應舉、陳明遇他們也是讀書人出身,甚至在南書房的一些隨員,甚至連科舉都沒參加完,或止步於鄉試,或止步於會試,他們能在南書房行走,純粹是得到當今天子的特擢。

自南書房執掌住皇明時報以來,前前後後刊印的那些文章,早就讓南書房的很多人啊,名聲徹底的壞掉了,至少在所謂主流之中是這樣。

然而朱由校雖說知曉這些情況,但是卻根本就沒有在意,主流從什麼時候成了固步自封的?

這應該是中樞朝堂裁定才行!

朱由校所做的種種謀劃與部署,其實溯本求源下就是瞄準一件事,即對大明各個領域的再定義權!

過去丟失掉的那些個權力,朱由校都要逐一收歸回來,這是囊括政治、軍事、文化、經濟、教育等各個領域的,特別是這其中衍生的所謂特權,朱由校都要一一給它收回來,限制起來,儘管朱由校知曉這樣做難如登天,但是縱使是再難,朱由校也必須要做成,不然他付出的心血與努力,終究會有被推翻的那日!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

朱由校太清楚這句話的威力了。

“皇爺,楊漣歸京了。”

在跟南書房諸臣交談完後,朱由校倚著軟墊閉目養神,乾清宮太監劉若愚低首走進東暖閣,向自家皇爺作揖稟道。

“在京的那幫東林黨人,都知曉此事了?”

朱由校開口道。

“知曉了。”

劉若愚如實稟道:“甚至有一些人,還特意出城相迎,只是……”

“只是楊漣並不領情?”

朱由校緩緩睜開眼眸,似笑非笑的盯著劉若愚。

“是。”

劉若愚低首道:“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楊漣甚至連見那些人一面都沒有做,而是直徑奔赴京城的官驛,而在官驛安頓好後,楊漣就呈遞一封奏疏。”

“看來這個楊漣是真變了。”

聽到這裡的朱由校,嘴角微微上揚道:“傳朕口諭,著楊漣明日進宮。”

“奴婢遵旨。”

劉若愚忙作揖應道。

一個昔日東林黨的鬥士,若是能變成大明的鬥士,那將會帶來怎樣有趣的事情呢?

看著劉若愚離去的背影,倚著軟墊的朱由校,笑著搖起頭來,像楊漣這樣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人,像讓其改變是很難的,但是真要能擊碎他勾勒的美好願景,使得其能見到真實的民間疾苦,那變化必然是翻天覆地的!!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界:金手指三個願望複製太陽系

果然存在即合理

向野而生長

粥瑤瑤

重生到平行世界,我靠現代歌逆襲

愛吃雞翅膀f

我和先生的日常生活

太了不起的雪落

夢四郎

乾太子

神陵雲都四天王

驍元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