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擠兌風潮(2)

大明新幣的發行與流通,註定要經歷較長的週期更迭,除了鑄幣效率這一客觀因素,民間是否願意接受,這才是最為關鍵的存在!

於明初發行‘大明寶鈔’為始,大明奉行的貨幣政策,就以鈔錢相軌面世,奈何這裡面的水太深了。

以至寶鈔在發行之初,的確保持法定貨幣該有的堅挺,為朝廷解決很多棘手的問題,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明寶鈔不斷貶值,繼而引發一系列混亂,使得中樞儘管出臺不少政策彌補,但終究是沒有挽回這一趨勢。

而最為麻煩的一點,是歷朝天子對待大明寶鈔的態度不一,這也導致寶鈔到了天啟朝,幾乎是沒有任何信譽可言,更別提在市面上進行流通了。

迎著投來的諸多注視,朱由校嘴角微微上揚,在大明流通的金銀是很多,也很驚人,但是在看不到的地方,同樣還存在著一筆金銀,且這筆數量是極其龐大的。

如果您發現內容有誤,請您用瀏覽器來訪問!

嗯?

朱由檢、朱常淓他們聽到這,臉上又流露出疑惑的神情,他們不知天子講這句話是何意思。

這是一筆歷經數百載,甚至是更久,緊密圍繞著海上貿易獲取的金銀,哪怕大明長期保持著海禁政策,但是在私底下的海貿卻一直存在。

“出亂子,就出亂子吧.”

而在這個緩慢更迭的過程中,大明信譽逐步變得堅挺起來,獲取到廣泛群體的信任,以信譽作為主體錨定,那也為重新發行紙幣奠定基礎,只不過這個時間週期,註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朱常淓猶豫剎那,看向朱由校說道:“臣雖對政務瞭解不多,對戶部要做的事宜也不熟悉,但是有筆賬,臣還是能算清楚的,那就是以寶鈔折抵丁稅,即便是有鑄幣稅進行找補,可朝廷前後還是虧的啊.”

乾清宮。

朱由檢、朱識鋐、朱常淓等一行人,在聽完天子講的這些時,臉上無不流露出各異的神情。

一陣微風吹過。

大明上下是流通有通寶制錢,甚至有大批金銀在流通,但是大明又是出了名的貴金屬匱乏。

“等著吧,要不了多久啊,不止在京城京畿一帶,在全天下,特別是最為富庶的東南諸省,就會出現很多亂象,但是朕明知道這些,也必須要這樣做.”

而朱由檢、朱常淓他們在聽到這裡,一個個都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以上是他們所沒有想到的。

在講到這裡時,朱由校顯得有些感慨。

“做了錯事就要承擔對應代價,儘管在朕看來,以大明寶鈔為主明確的貨幣政策,大方向是沒有錯的,但是在具體的落實階段,卻出現太多的錯誤,而這些錯誤才導致眼下難解的難題.”

“對於朝廷而言,信譽是統治的根基,這比金銀要貴重百倍,千倍,甚至萬倍!”

特別是在歐羅巴諸國,茶葉、絲綢、瓷器等物是與身份、地位、底蘊直接掛鉤的,這是絕對的奢侈品!

先統一大明境內的法定貨幣,然後再擇機頒佈法令,嚴禁非法定貨幣屬性的金銀流通,最後再設法讓大明法定貨幣,逐步流通到周邊,只要能將此事辦好,那大明從銀本位到金本位的過渡,就將不會再存在任何問題。

一一四.四一.七五.一八八

“哪怕能拿寶鈔折抵丁稅,可哪又能怎樣呢?或許對底層群體而言,他們會覺得這是天大的喜事,但是別忘了,真正懂得經濟的,從來都不是底層,而是那些出身富裕,甚至傳承許久的群體.”

窖藏的那些金銀,這口肥肉,朕吃定了!!

“不過你們也別擔心.”

只是現實就是這樣。

不然茶葉、絲綢、瓷器等物緣何能有這般大的名氣啊!

一個國朝的強盛標誌,就是看中樞財政的收支如何,倘若中樞財政沒有強勢的一面,那這個國朝就強盛不起來。

“濃瘡一直存在,不去狠下心擠破,這造成的危害太大,甚至可能會威脅到明祚的延續啊.”

對於朱由校而言,大明作為神州唯一的正朔,下轄疆域遼闊,沒有統一的法定貨幣,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畢自嚴他們,不能極好的做出調整,從戶部去進行平衡的話,那可能會在民間引發大麻煩.”

“陛下,可這樣一來損失真的太大了.”

發行與流通大明新幣的意義,在於先統一內部流通的制錢,將大明新幣逐步成為唯一的法定貨幣,這樣能將流通的駁雜貨幣,繼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給根除,同時將分散到地方的鑄幣權給收回來,明確唯有中樞才能鑄幣的根本紅線,而將大明寶鈔廢除掉,是為了挽救中樞損失的信譽!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朱由校笑笑,“現在不改不動,再繼續拖延下去,那朝廷就註定要喪失對貨幣的絕對主導.”

朱由校向前探探身,笑著看向朱由檢他們,“如果以新幣而引發的危機,朝廷能夠平穩度過的話,那接下來新舊幣更迭,朝廷將會帶來一項超高的獲益.”

“朕當然知道,選擇在現下推行新幣,勢必會引發諸多的問題與麻煩,特別是以戶部的名義,將大明寶鈔徹底廢除掉,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在否定過去,這對朝廷的損失也很大.”

沒有人比朱由校更清楚,在原有時間線上,大明出現甲申國難,導致社稷傾覆掉,說是因為內耗,因為災情,因為戰爭,因為特權……但是吧,最為核心的一點,就是大明的經濟崩掉了,這個崩不在民間,在在於中樞,朝廷的信譽逐步喪失掉,這對統治造成的危害是難以評估的。

倚著躺椅的朱由校,看著湛藍的天,語氣平靜道:“時下大明面臨的諸多問題,有不少就是信譽出現危機才導致的.”

在躺椅旁的小桌上,幾封奏疏被吹開。

看似在乾清宮很平靜,實則宮外卻已掀起風浪,而這些奏疏皆是王升呈遞的,華匯銀號出現了嚴重的擠兌風潮!!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道仙王

穿天猴猴

離譜!這個法師丟出的全是大招

白色茶葉蛋

先天至尊功

耍劍的機械師

擾誰

覆魚

喪系大佬他揹著我長歪了

久靜

六,莫名其妙穿越咯

安吉白茶是綠茶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