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欽定

“皇兄,您這不等同於將內閣給徹底架起來了.”

東暖閣內,朱由檢的表情複雜,看向自家皇兄說道,涉及到幣制的一些變動,朱由檢他們第一時間就知曉了。

“這樣不好嗎?”

朱由校倚著軟墊,露出一抹淡淡笑意,“朕當初欽定內閣諸臣,明確責任職權,為的就是叫內閣更好的輔佐朕統御天下.”

“只不過在此期間,或多或少會發生些問題,遇到些風波,進內閣,幾乎是每位躋身仕途的人都夢寐以求的.”

“誰想掀大明的桌子,攪和的天下都跟著亂,那朕就只能砸了誰的攤子,叫他們直接打回原形!!”

這一刻,朱由檢反倒明白自家皇兄,為何一直在給內閣壓力了。

因為他們擁有了,所以更不願意捨棄。

“以衍聖公之爵公選作為甄別,這還真是挺高效快捷的.”

這也就註定天啟二年的新科進士,會跟歷次參與殿試金榜題名的進士不同,他們除了堅定不移的圍繞在天子麾下,不然很難在仕途上有所進展。

“這世上的事沒有難辦的,只是因為有了人的摻和,才導致很多事變得難辦了.”

朱由檢雙眼微眯起來。

衍聖公之爵,這在大明讀書人心中的地位,那是不一樣的。

“如果真是朕錯了,那為何有很多事情中樞都是後知後覺的?甚至有些明明有人知曉,卻不履行自己的職責,選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這就是人性嗎?

果然!

想到這些的朱由檢,講明瞭自己的想法,“不說別的,單單是各地有司現存錢局,牽扯到的層面就眾多,就先前皇兄叫我等熟悉火耗積弊,地方官府有牽扯,地方縉紳有牽扯,地方商賈有牽扯,甚至還包括一些在京城在各地的為官者!”

“他們乾的事情,是在國朝現有律法下操控的,可以說挑不出任何毛病,但是底層群體的利益,卻切切實實受到了侵犯,甚至於導致諸多悲劇的發生.”

甚至朱由檢在想啊,這道旨意頒佈出來後,不管參與公選的新科進士,最終都參與選擇了誰,但是在他們的身上都打上了烙印。

“有反對聲很正常,沒有反倒不正常了,恰恰是因為有了反對聲,所以規矩就顯得尤為重要,你想反抗,你想鬥爭,可以,但是被突破底線,就像兩淮匪亂那樣,朕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對於穿鞋的而言,恰恰是因為他們擁有了很多,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都會表現得格外謹慎與小心,生怕這來之不易的一切,到最後就成了一場空。

“皇兄著少府有司督造新幣,直接重新定義大明貨幣,哪怕多數需要折色繳銀,也無需去拿制錢去置換足色銀,這其中的火耗就不存在了,但也恰恰是這樣,觸碰到太多人的既得利益,只怕反對聲會很大.”

恰恰是因為大明內部複雜,所以才要有朝廷的存在,依託律法,依託綱常,依託禮制,依託宗法……來統御這個複雜的江山!

“臣弟覺得錢法一事,只怕短期內很難見到成效.”

“真就是朕一味地強勢嗎?”

“行了,不了這件事了.”

一一一.二五三.二零九.一九六

“朕做任何事情,任何決斷都沒有想過一蹴而就,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朕很清楚,這點朕也反覆對你們講過.”

不現實。

朱由檢想了想,講出心中顧慮,眉頭微蹙道:“對於皇兄的決斷,內閣多數時候是後知後覺的,甚至想闡明自己的意見,多數都被皇兄給否決了,這對內閣的威儀是不小的打擊,這會讓外朝有司怎樣看?又會讓地方有司怎樣想?”

“只是這樣一來的話,今後內閣的處境會很尷尬吧.”

這話,朱由檢沒有講出來,但卻在心中說出來了。

失去了神秘感,那敬畏之心就會跟著被削減。

“但是朕心中的內閣,不該是擔任和稀泥的角色,朕不管他們背後有什麼,不過既然進了內閣,就要以國事為重,社稷為重,私心這東西誰都有,可也別太過分,過分了,朕可不講什麼情面.”

朱由校撩撩袍袖,看向朱由檢說道:“朕有份中旨,要伱親自去內閣一趟,對了,將禮部等有司的也叫上,衍聖公之爵該定下了!”

真要遍地都是聖人,那要朝廷幹什麼?

乾脆無為而治得了!

朱由校笑笑,欣慰的看向朱由檢,“還是那句話,這世間的事情啊,只要牽扯到了利益就沒有簡單的,所以在做任何事情前,都必須要做足準備才行,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要承認差異性,要理解不合理處,唯有將這些都摸清楚了,那麼才能就事論事的去解決.”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看著朱由檢離去的背影,坐在寶座上的朱由校,嘴角露出一抹淡笑,心裡卻暗暗感慨,“孔老夫子的影響力是真強,即便是傳到現在,牽扯到孔家的事,依舊能讓一些新科進士拒絕參與公選,這樣也好,今後這些人就別進仕途了!”

朱由校反問道:“在一些面臨的問題上,朕覺得朕沒有錯,但為何內閣就不能勠力同心呢?”

“內閣想要權可以,但前提是要以國事為重,社稷為重,朕允許他們之中存有一些私心,畢竟人無完人嘛,真要全都沒有私心,那大明朝遍地都是聖人了,皇弟覺得這現實嗎?”

聽到此言的朱由檢,就知道自家皇兄有後手,而一直空缺的衍聖公之爵,就是由今歲新科進士公選的!

大明尊儒興科的本質,是為了加強統治,維繫統治,不是選一幫孝子賢孫的!

也是因為這件事情,也更加堅定朱由校要將孔家與儒家進行剝離的決心,尊儒是尊的這個思想,尊的是孔子,但對於其他先賢也該有尊,這份殊榮不能獨讓孔家佔了,不然對千百年來,被一些別有用心之輩一直摻雜進儒家思想裡的糟粕剔除,無疑會增加很大的難度!

而對於儒家思想的未來,朱由校早已明確兩條路線,一個是與本土切合的開明思想,一個是與海外切合的精修思想。

而這正是朱由校想要的。

相較於前者,對於後者要做的,朱由校還真會獨用孔家的人,以孔子之名遍開學院,叫神州思想成為主流,這將是伴隨大明一起的重要國策!

佔領海外的土地,即便是建設的再好,可要是沒有凝一的思想與文化,那麼傳承就不會真正紮根,那樣說到底就是空中樓閣,風一吹就會迅速垮掉!

而最為這樣的一點,想要以新神州本土圈,構建起完整的漢文明圈,就必須要有統一的嚮往才行,無疑,儒家思想是最好的承載!

只要這件事情幹好了,哪怕有朝一日,神州本土出現任何大的變數,可是朱由校所為之努力的一切,就都不會因為這些變數而傾覆掉!

相較於大明的強勢崛起,朱由校同樣也看重神州的文明崛起,歐羅巴諸國想借著大航海靠野蠻掠奪起勢,必須要給他設法扼殺掉才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婚入迷途,嬌妻有罪

軒阿幾

狐妖,我的病嬌媳婦

累不雷

我在學院學捉妖

浮縭

仙幾許

夢醒的夢

無意,跑到七十年代,等待求援

書蟲冬藏

綜穿之拯救男二

青木白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