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驚滿朝

“範參贊,戶部跟順天府衙的那個官司,又有奏疏從司禮監轉遞過來.”

南書房,陳明遇拿著幾封奏疏,來到參贊大臣範景文處,抬手作揖道:“戶部呈遞的那幾封奏疏,與過往沒有任何區別,依舊強調稅關乃戶部直轄,崇文門稅關固然有部分職權,是分隸於順天府衙,但順天府尹的做派……”

“看來本官先前去戶部,算是白跑一趟了.”

伏案忙碌的範景文,放下手中的奏疏,露出一抹苦笑道:“眼下聽到這個官司,本官就覺得頭疼.”

此言一出,在該公事房的參贊大臣董應舉、施邦曜、韓一良幾人,無不抬頭看向了苦笑的範景文。

對於此事,他們是知曉的。

別看此事非他們分管,不過崇文門稅關的改變,嗯,更準確的來說,是因為一些事情吧,使得該稅關的歸屬,被天子所頒一道旨意,暫由順天府衙接管整飭,那變化就多了,連徵收的稅銀都多了。

就因為整飭崇文門稅關,順天府尹孫傳庭得罪大批人,戶部,五城兵馬司,宛平與大興兩依郭京縣,各處巡檢,甚至是順天府衙內……

畢竟該處稅關管著整個京城各處進出口,油水大的出奇,更別提走私的鹽、茶、糖等物,這順帶把一些幕後者也得罪了,他們的身份不一,來歷也不清楚,但必然是京城有頭有臉者,不然也幹不成這等事。

原因很簡單。

天子親臨南書房了。

一道聲音的響起,讓平靜的南書房,立時就變了氛圍。

“臣等……”

眾人忙作揖應道。

“稟陛下.”

結果呢?

不僅人被抓進順天府大牢了,貨物被查抄了,還要繳高額罰款,至於被收買的稅官、稅丁嘛,一律撤職,被錦衣衛的人逮走了。

“那範參贊,此事該如何處置?”

就這還沒有牽扯到賑災。

也恰恰是兩書房的定位清晰,使得此前朝中有任何風波或變故,都沒有對兩書房產生任何影響。

最初定下這條新規時,有人背地裡罵孫傳庭蠢,提前買通稅官、稅丁,跟他們打好交道不就行了,你想抽查時,訊息早就洩露了。

一個個不就想找事嗎?

瞧見幾人的神態,朱由校眼神凌厲道:“河南境內的河政,竟然糜爛到這等地步,楊漣、左光斗他們暗查的,跟有司呈報的完全是兩碼事,你們說說,朕是相信誰好呢?黃河大壩都快成擺設了!誰給朕說說,皇祖父御極登基期間,僅治理黃河水患,朝廷前前後後花了多少銀子?”

來到南書房諸參贊大臣的公事房,朱由校將所拿奏疏重重摔到書案上,這讓作揖行禮的範景文、董應舉、施邦曜、韓一良幾人,無不是心下一緊,先前天子不是沒有親臨過南書房,但像今日這等舉止卻很少見。

感受到其他參贊投來的注視,陳明遇將所持奏疏遞上,試探著詢問範景文的意思。

“先放這吧.”

此等高壓的環境下,也必然要明確一點,凡是外放出去的人,仕途上必須進一大步,不然誰會幹這等苦差事?

“範景文!!”

該項權力不能下放,不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兩書房必成新的黨爭地,這是朱由校斷不願看到的。

“下官明白.”

董應舉強忍著驚意,忙低首應道。

在這裡當差做事的人,一個個都謹小慎微的做著本職差事。

都不用說萬曆一朝,只花在黃河治理上有多少銀子,就最近數載間,朝廷也沒少調撥錢糧,幾百萬兩是兜不住的,且中間還牽扯到免稅等事,畢竟黃河水患一旦出現,地方必然是不穩的。

說著,說著,董應舉說不出來了。

陳明遇忙拱手行禮道:“鈔關與工關歷年的進項、徵稅、稅目、遞解等較為繁雜,下官……”

這就是朱由校的用人之道。

“這……”

上書房和南書房的特設,使得朱由校這位大明天子,得以從繁雜性的文書中抽身,想知曉哪些事宜,只需一句話,就會有一批人為之而轉,這帶來的工作效率,是外朝那幫文官難以想象的。

“幾千萬兩?”

今後會頻繁出現自然災害,一個水患,一個旱災,要是不能有效解決,那糧食產量必受重創,這對於大明而言損失太大。

那要是刻意撈,潑天大財都能搞到。

沒想到啊,在外朝那幫文官,一個個的眼睛,盯著空缺的內閣首輔、次輔之際,甚至掀起陣陣漣漪時,楊漣的奏疏來了。

先前楊漣他們去了河南,遲遲沒有動靜,也沒有向京城呈遞密奏,朱由校還懷疑楊漣他們是不是怕了。

如果楊漣呈遞的河患疏是真,那過去撥的那些錢糧,董應舉都懷疑究竟是修築河堤,安穩河政了,還是叫一些人給貪了。

“臣在!”

“都看看楊漣急遞進京的這份河患疏吧.”

範景文、董應舉幾人,在看完楊漣所遞河患疏,無不心生驚意,臉上流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

“還在加緊整理中.”

還真就有人這樣做。

聽聞天子所言,範景文、董應舉、施邦曜、韓一良幾人流露出各異神情,聯想到當前的朝局,恐怕這件事情小不了。

“臣等遵旨.”

範景文撩了撩袍袖,看向陳明遇道:“此事本官自有主張,對了,此前讓你整理鈔關和工關諸事,眼下進展怎樣了?”

這讓孫傳庭一戰成名。

既然把你放到關鍵位置上,對於你的信賴毫無保留,有哪些想法吧,都悉數講給你,至於怎樣實操,那就要靠你自己,該給你撐腰的時候,必然會給你撐腰,不過差事必須要辦漂亮。

因為涉足這些情況,一旦被查到或洩露機要,一旦被查到,不僅會受到嚴懲,關鍵是永不錄用,更嚴重些還會連累親族。

當初楊漣、左光斗他們,在午門鬧什麼叩闕,被抓進錦衣衛詔獄,朱由校特意留他們一命,就是為了叫他們做事做刀,河政,是朱由校今後必然嚴查的領域,甚至從天啟元年開始就要逐步緊抓。

“臣領旨.”

“朕是沒有想到啊.”

“說正事!”

而涉及到崇文門稅關的整改還有很多,不僅繁雜,關鍵是類目多,這也使得孫傳庭每天忙的腳不沾地,順天府衙有太多的事要做,特別是天子大婚前,孫傳庭每天睡覺都不足三個時辰。

“領著你麾下的人,把已梳理好的奏疏案牘,給朕搬去內閣.”

朱由校撩袍起身,看向董應舉道:“叫那幫內閣大臣,一個個都好好看,認真看,內閣了事,去工部,去都察院,去工科,就問他們一句,這些錢糧都花哪兒去了!”

“抓點緊.”

董應舉上前道。

所以河政要改,要大改。

順天府衙接管整飭崇文門稅關,其中最損的一招,莫過於定下抽查新規,不查你歸不查你,你想要糊弄報關進出,這個可以,但千萬別在抽查時被抓到,查住伱,不好意思,貨物查抄,繳高額罰款。

“即刻召集人手,將這份河患疏抄錄,朕要叫在京的官員,人手一份!”朱由校語氣冷冷道:“一個個該操心的事,不去操心,不該操心的事,比誰都上趕著,大明的官俸,還沒好拿到這等地步.”

朱由校撩袍坐下,伸手對範景文他們道:“倘若不是楊漣,朕還真不知曉,河政竟藏著這麼多貓膩!”

出事了。

大的水患攔不住,動輒地方就來句百年難遇,幾百年難遇,朝廷呢?一次次的調撥錢糧,可河政為何還是這般?

更叫朕覺得可笑的,是每至秋汛到來時,就有不少祭祀祈求,把希望寄託到虛無縹緲的事情上,這大明的地方官,未免也太好當了吧!”

負責梳理河政諸事的董應舉,此刻額頭生出細汗,抬手作揖道:“具體的數額尚未核算出來,不過根據現有進行的梳理,臣預估幾千萬兩是……”

“董應舉.”

陳明遇點頭應道。

對於兩書房的定性,就是充當智囊團的職權,像最終決策這等權力,卻牢牢把持在朱由校手裡。

該領域在大明是肥差。

在朱由校的注視下,範景文低首上前,將書案上的那份奏疏雙手捧起,而董應舉幾人則圍上來,南書房要地,太監也好,宦官也罷,都不準隨意進出,哪怕是御前太監,朱由校親臨兩書房,他們都要候在外面。

朱由校笑了,看著眼前眾人,“治理黃河,向來是朝廷的要務,可謂是年年修,結果呢?成效卻是那樣差強人意。

範景文態度較好,“本官知道此事繁雜,需查閱和排程的案牘奏疏眾多,一項項都要進行核准,過幾日陛下就要御覽.”

都不用刻意去撈,都能沾一手油水。

好啊!

那就找吧,反正這副爛攤子,就這樣擺著,你們不急,朕就更不急了,要是大明救不回來,那你們一個個也都跑不了。

朱由校昂首離開南書房,他倒是要好好瞧瞧,大明暗藏的瘡痍究竟有多少……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救命!白切黑侍衛日日都在算計我

瞌睡大王

秋昉密傳

露華不濃

穿成病嬌男二的妹妹,我想擺爛

凌波摸魚

看事兒回憶錄

蒲葉滄瀾

高武青銅資質照樣成神

寧愛悅

重上西遊路

夢見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