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風起

正月下旬的京城,無雪,氣候依舊寒冷,吹來的寒風呼嘯,讓街巷上的行人無不縮起脖子。

熱鬧的新年轉眼就過去了。

好似還在昨日,可是說沒就沒了,忙碌又成了每個人記掛的事情,人潮洶湧的大街小巷,無不彰顯京城的繁華與熱鬧,各種聲響不絕,空氣中瀰漫著香氣,這滿滿的人間煙火氣,令人留戀和憧憬。

“這天真夠冷的,也不知眼下遼東如何了.”

徐光啟停下腳步,神情悵然的抬頭望天,“建虜叛亂一事,朝中有司竟然沒有多少人提及,唉…看來朝中的袞袞諸公啊,心裡已經忘記曾經戰死遼地的大明健兒了,更忘了被建虜竊據的遼疆了.”

“恩師何必苦惱這些呢?”

隨行的孫元化,看了眼身旁的茅元儀,對悵然的徐光啟微微低首,“陛下一直都記掛著遼事,學生堅信在不久的以後,國朝定然會發兵遼前,鎮壓以下犯上的建虜,報先前之仇!”

“你不懂,你不懂.”

徐光啟擺擺手道:“即便是真的要征伐建虜,獨靠陛下堅持,這是遠遠不夠的,打仗與其他不一樣啊.”

說到這裡,徐光啟搖搖頭便抬腳朝前走去,孫元化和茅元儀相視一眼,便緊隨徐光啟而去。

“到前面的茶館再聊吧.”

“好.”

聽徐光啟所講,孫元化沒有多言其他,此次他與茅元儀從西山進京,就是想請教些關於火炮的事情。

剛才還聊的好好的,孫元化也沒想到自家老師,怎樣就想起了遼東。

在沒有奉詔進京之前,孫元化時常牽掛遼事,甚至對有司的不作為感到憤慨,然真等進了京城後,被派到兵仗局做事,忙碌的狀態令他無暇他顧。

“掌櫃的,上壺龍井,再來幾碟糕點、堅果.”

隨徐光啟走進茶樓,茅元儀對茶櫃的掌櫃說道。

“得嘞.”

茶樓掌櫃忙道:“幾位客官找位置先坐.”

徐光啟看了眼左右,便朝臨窗的茶桌走去,孫元化伸手示意,與茅元儀一起,陪徐光啟落座。

“適才聊到火炮分類,老夫倒是覺得此事,應從長計議才對.”

徐光啟撩袍坐下,看向孫元化二人,開口道:“這的確是要做的事情,就像適合野戰的火炮,並不一定適合用於守城,而適合守城的火炮,並不一定適合攻城。

對我大明而言,軍中的火炮門類,可謂是五花八門。

從熟知的虎蹲炮、鍛鐵將軍炮、大神炮、單管滅虜炮、多管滅虜炮、威遠炮、碗口炮、盞口炮、翼虎炮、旋風炮、子母炮……

真要是細數下來,按尺寸,重量,裝藥量等來逐一講明,恐講上幾天幾夜都講不完.”

孫元化、茅元儀神情嚴肅,無不點頭表示認可。

“陛下…”

徐光啟講到這裡時,特意看了眼左右,見沒有注意到他們,遂繼續說道:“先前對你們說過,要逐步明確火銃、火炮的種類,要根據軍隊實際需求,去剔除一批不實用的火銃或火炮。

如此才能批次進行鍛造,不過火炮跟火銃相比可不同,伱們需要考慮的更多才行。

像多少建制下的軍隊,要配備何種火炮,以確保該支軍隊的火力壓制?

與此同時,還要兼顧到行軍途中,明確配備的那些火炮,不會影響到行軍速度,畢竟兵貴神速嘛……”

講到這裡時,徐光啟特意停了下來,店小二拎著新沏的茶走來,將茅元儀所點逐一擺好,而孫元化、茅元儀二人,則陷入到沉思之中。

隨著外遷出城的兵仗局,逐步在西山邁向正軌,孫元化、茅元儀負責清查火炮,檢校火炮諸事完成,二人便被王徵點了新差事,即先行整理火炮諸類,為後續明確擴建諸炮工坊做準備。

恰恰是此事非常重要,加之清查和檢校火炮期間,遇到種種問題,使得孫元化二人很是重視,甚至為此數日沒睡好覺,這也讓孫元化想到恩師徐光啟,遂領著茅元儀一起,進京拜訪徐光啟,想要請教相應事宜。

“這點恩師所想與陛下所言是一致的.”

孫元化沉思許久,皺眉看向徐光啟道:“陛下提出要以火炮口徑、噸位進行衡量,在某一標底範疇內,要確保火炮的威力與射程,其次是考慮後勤保障因素.”

“此事說起來容易,可真正實操起來卻很難.”

茅元儀苦笑道:“像火炮的威力與射程,想要拿到精準引數,這不像火銃那樣,隨便找個地方就能進行,儘管兵仗局已外移至西山,可真要進行對應的試射,恐京中的那幫御史言官,就會……”

“那這些情況,你們為何不向陛下呈遞奏疏呢?”

徐光啟皺眉道:“明確火炮的門類,選定適合相應戰場的火炮,這對於兵仗局而言,是最重要的事情.”

孫元化有些躊躇道:“我等是想著,此事還沒有個眉目,如若貿然向陛下呈遞奏疏言明,恐……”

“糊塗啊!!”

徐光啟低聲斥責:“既然王徵命你們先行整理,就是讓你們先排除問題,蒐集諸多火炮是重要,但對應的試射火炮場所也很重要,倘若此事不能明確下來,那你們如何能拿到精準的引數?”

跟孫元化、茅元儀他們交談時,一些新穎的詞彙徐光啟不僅知曉了,而且都牢記在心裡了。

大明的火銃技術也好,火炮技術也罷,其實在該一時期下並不落後,只是在研製層面與生產層面脫節了,受貪腐的影響,使得造出的火炮火銃品質不好,這也讓不少人認為,大明火炮火銃技術落後。

動輒就炸膛,這誰受得了啊。

“你們聽說了嗎?陛下御極之初時,譴內監密赴洛陽召福王進京,其實裡面暗藏於玄機啊.”

“竟有這樣的事情?”

“真的假的啊,我也奇怪此事,當初福王進京被安置到十王府,這一待就是數個月,也不讓福王離京歸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而就在徐光啟想再對孫元化他們講些什麼時,相隔不遠處的一處茶桌,坐著的幾名書生交談之聲,讓徐光啟眉頭微蹙起來。

在聽到他們所議之事,徐光啟敏銳的覺察到異樣,從負責皇明時報以來,對待輿情之事,徐光啟都會格外警惕。

福王歸京。

紅丸一案。

當聽到這些特殊詞彙,徐光啟心下一驚,其表情出現的變化,讓孫元化、茅元儀面露關切的詢問,可此時的徐光啟根本就沒理會他們,直覺告訴徐光啟,只怕有人背地裡在暗傳什麼不好的事情,繼而發難到朝堂去……

求打賞,求月票咯,最後推薦一本書大明:我能召喚第四天災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安陵容重生:開啟科技盛世

陸青華

大小姐她重生歸來手撕小白蓮

楊一二

迷途止境

迷茫螢火

重生之蛙人,帶領族人斬神

增壽同人

慘死炮灰崛起,白蓮花女主她慌了

桔悠悠

仙帝重生之渡凡量劫

春秋夢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