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君臣做戲

邦~

箭矢在草靶上晃動,朱由校保持拉弓姿態,那雙冷眸盯著前方,片刻,朱由校才放下弓,射出的箭偏了。

王體乾、衛時泰一行腦袋低垂,恭敬的站在一旁,整座乾清宮靜悄悄的,沒人敢發出任何聲響。

“宣城伯.”

“臣在!”

衛時泰低著腦袋,快步朝朱由校走來,抬手作揖行禮。

“命勳衛集結.”

朱由校轉過身,將弓遞給眼前宦官,語氣淡漠道:“洪承疇呈遞的那封奏疏,所涉之人悉數逮捕,移押詔獄候審,把他們的家都給朕抄了.”

“臣遵旨.”

衛時泰當即應道。

“王體乾,傳朕口諭,著左少卿袁可立即刻進宮.”

“奴婢遵旨.”

洪承疇、袁可立呈遞的奏疏,朱由校看了,相較於紅丸和移宮兩案,朱由校更在意薩爾滸之戰一案。

真要溯本求源的話。

紅丸和移宮兩案均屬黨爭內耗範疇,只要可以掌控主審權,不管是誰想在暗中染指,都逃不出朱由校的五指山。

洪承疇有一點揣摩的不錯。

紅丸和移宮兩案已被朱由校定性,事實真相如何,其實朱由校一點都不在意,其真正在意的,是如何藉助兩案干預和制衡朝堂。

在朝的鄭黨餘孽被清除是必然趨勢。

不將他們一網打盡,如何對國本之爭定性,如何剪除福王影響力,朱由校不關心鄭黨餘孽有誰,擔任何職,從他們為了自身利益,邁出力挺福王的那刻起,鬥爭失敗的後果必須承擔。

朱由校不會像光宗皇帝那樣,留著隱患在身邊,御極統御大明,沒有屬於自己的治國理念,分不清楚主次矛盾,什麼都聽別人的。

至於說福王一脈,從見鄭貴妃的那刻起,他們的結果就已經註定了。

神宗皇帝寵愛朱常洵,那是神宗皇帝的事情,現在御極統御大明的,是天啟皇帝朱由校,任何可能威脅到皇權的隱患,都必須要抹殺!

“袁卿,你覺得楊鎬所言,幾分真幾分假?”袁可立來了,朱由校把玩著玉韘,沒有等袁可立行禮,就開門見山的詢問,彼時,伴駕的那幫太監宦官等,早已識趣的低首退到遠處。

“這個…臣也無法給予定論.”

袁可立有些氣喘,眉頭緊鎖的嚴肅道:“從臣親審薩爾滸之戰一案,儘管調閱檢視很多案牘和奏疏,不過涉案的人太少,楊鎬他們說的那些,如何辯證真偽是個問題,不過臣有種預感,涉及遼東的事情,或許朝廷從最初的時候,就忽略了遼地自身.”

到底是大明肱股啊。

到底是大明賢臣啊。

朱由校露出讚許的神情,袁可立說的一點沒錯,大明徵討建虜叛逆之事,就是忽略了很多東西,只將注意集中到建虜身上。

“朕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其實在遼地諸衛治下,存在一批暗中與建虜交好者?”朱由校收斂心神,看向袁可立說道:“甚至不止是在遼地,在大明其他地方,也可能存有這等背叛大明的敗類?”

“這個臣說不好.”

袁可立猶豫剎那,講出心中的想法,“畢竟沒有直接的證據,倘若貿然給此事定性,必將給國朝引發動盪,眼下國朝面臨的處境很不好,要是邊鎮出現任何問題,那後果將不堪設想啊.”

這就是袁可立。

儘管猜想到了什麼,儘管心中很憤怒,不過理智卻告訴他,眼下不能貿然擴大影響,還要規勸新君。

將所知事情稟於御前,這是他作為大明臣子的本分。

一場薩爾滸之戰的慘敗,讓大明折損很多邊軍精銳,戰死不少武將,這些本是戍守九邊的精銳,看起來大明的重心傾斜到遼地,意在徹底鎮壓建虜叛亂,但是這絕不代表著北疆諸鎮就能視而不見。

袁可立很怕新君知曉這些,暴怒之餘要下旨徹查此案,鬧的各處都人心惶惶,那樣大明就真兇險了。

“袁卿說的好啊,看來朕沒有看錯人.”

與袁可立想的不同,朱由校沒有動怒,甚至笑著搖搖頭,“從朕調閱薩爾滸之戰的奏疏和案牘,就一直在想幾個問題,為何建虜對大明動向那麼瞭解,為何榷關被關停建虜沒有受到影響,為何遼地的事情那麼多,為何大明會敗於建虜呢?這樁樁件件啊,有太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啊.”

袁可立沉默了。

朱由校很欣賞袁可立,這是能幫助大明的忠良,其眼界,其心胸,其才能,那絕對是翹楚般的存在。

袁可立最應該去的位置,就是到地方做封疆大吏。

大明不止有朝堂,更有地方。

相較於朝堂的種種紛爭,地方矛盾同樣尖銳,獨靠一個朝堂,無法支撐起完整的大明。

“袁卿還不知道吧.”

朱由校繼續道:“朕已譴內監密赴遼東,從內帑撥銀給熊廷弼,賜熊廷弼王命旗牌,此事朝中還不知曉.”

竟有此等事情?!

袁可立臉色微變,流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

“國朝鎮壓建虜叛亂一事,不止出兵那樣簡單,更要梳理好遼地,還要剷除一批叛明敗類.”

朱由校眼神堅毅道:“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朕不能掌握能倚重的強軍前,某些事情還需慢慢推進。

要是查到遼東,那遼東就會生亂,結果就是建虜趁亂殺進遼地,大明丟掉拱衛京畿的遼地屏障。

要是查到北疆諸鎮,那諸鎮就會生亂,結果就是蒙韃趁亂劫掠北疆,不管是哪種情況,都不是朕想看到的.”

朱由校知道誰暗地裡勾結建虜,以范家為首的晉商敗類,遼地治下的那批遼將,這是兩股擺在明面的勢力。

只是知道答案,就能確保萬無一失?

誰知道在他們的背後,還站著哪些利益群體?存在何種盤根錯節的關係網?

朱由校敢沒有萬全準備下,就貿然對這些群體下手,那麼等待朱由校的,絕不是將這些敗類連根拔起,相反是大明九邊徹底亂掉,到時建虜、蒙韃從各處殺進來,大明北疆就徹底亂掉了。

這就是沒有強軍在手的可悲。

“袁卿,薩爾滸之戰一案,朕需要你協助朕做些文章.”

朱由校轉過身,看著神情複雜的袁可立,“想真正查明真相,就必須要沉下心,有些事情,需要慢慢的去深挖,這樣才能大勝.”

“臣遵旨.”

袁可立當即表態道。

薩爾滸之戰一案結束時,就是袁可立離京赴任之日。

在朱由校的眼裡,其實遼東並非袁可立的最佳去處。

一個熊廷弼,一個袁可立,二人都是能力很強的人才,待在一起反而會適得其反,朱由校覺得山東巡撫這一封疆大吏,才是袁可立該去擔任的,做好了,不僅能策應遼地部署,還能干涉衍聖公府,當然能做的不止這些……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倒黴王妃後,想要獨自美麗

如光似水

周不言

偷偷嘆一口氣

等待寒冬擁抱你

93號阿偉

穿成大可憐

風晚肆

致我們今生無緣的愛情

榮靜

我欲求仙

冰冷回憶結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