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大明勳貴!與國同休否?

暴雨不期而至,豆大般的雨水從天而降,狂風裹挾著烏雲,一道電閃劃破天際,照耀被雨幕籠罩的紫禁城。

雨水潺潺流淌,九月的天說變就變,這場暴雨下的很急,遮蓋住紫禁城內的肅殺。

仁智殿。

數以百計的披甲銳士,無懼呼嘯的寒風,猶如雕塑般分散各處,雨幕下,不時有人影跑過。

“既然他們想跪在午門,就讓他們跪吧.”

朱由校的神情看不出喜悲,看了眼跪地的方正化,“去文華殿傳朕口諭,宮禁沒有結束前,任何人不得擅離,朕於慈慶宮說的話,都給朕好好想想,朕要內閣和六部,不是推諉用的.”

“奴婢遵旨.”

方正化叩首應道。

清掃內廷的謀劃部署,到底掀起一場軒然大波,司禮太監王安被杖斃於午門,大批錦衣衛進駐紫禁城,對於文官群體來說,是不能坐視不管的。

相較於司禮太監王安的死,僅是刺激到部分東林黨人,但是錦衣衛進駐紫禁城,卻深深刺激到很多文官。

錦衣衛在萬曆朝後期就像透明一樣,可新君才御極登基多久啊,就表現出要倚重錦衣衛的態度,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訊號。

廠衛勢力,向來是文官群體的眼中釘。

這也使得部分科道官聚於午門,向天子行規諫之舉。

“皇爺,惠安伯他們到了.”

王承恩低首走進殿內,朝朱由校作揖稟道。

“宣!”

朱由校淡漠道。

當外朝文官群體的眼睛,盯住進駐紫禁城的錦衣衛時,朱由校所頒密諭,已傳至部分在京勳貴府上。

既然要清掃內廷勢力,只清理內廷的太監班底,未免有些太小家子氣!

朱由校要趁此良機,設法將皇城和宮城的宿衛獨立出來。

“臣…張慶臻拜見陛下!”

“臣…衛時泰拜見陛下!”

“臣……”

從京城各處奉諭進宮的十餘位勳貴齊聚御前,向朱由校作揖行禮,對於新君的傳召,眾人心思各異。

“免禮吧.”

朱由校環視眼前眾人,神情自若道:“朕能相信諸卿嗎?”

一句話讓在場勳貴心驚。

天子這是何意?

張慶臻、衛時泰等在京勳貴,一個個都不知該說些什麼,對於內廷發生的事情,他們是知曉的。

錦衣衛進駐紫禁城的動靜不小。

“權閹王安身為內臣,卻常與外朝保持聯絡,將內廷的秘聞私傳出宮.”

朱由校冷冷道:“內廷竟漏的像篩子一樣,朕不知這樣的內廷,如何能確保朕的安危,朕決意整肅宿衛!”

真要變天了。

張慶臻、衛時泰等人聽聞天子所言,流露出各異的神情,此等重要的事情講給他們,這分明是想讓他們負責宿衛諸事。

“從即日起,特設皇家近衛都督府,掌皇城、宮城宿衛諸事.”

看著眼前諸勳貴,朱由校繼續道:“諸侍衛上直軍就地轉隸至皇家近衛都督府,今後涉及糧餉、武備等皆由內帑直髮,不再與外朝有任何聯絡,而諸卿將就任皇家近衛都督府所設諸職.”

相較於被架空的五軍都督府,形同虛設的京衛都指揮使司,涉及到皇城和宮城的宿衛諸事,朱由校還是決定另起爐灶,籌設全新的皇家近衛都督府。

在這件事情上,朱由校不想跟外朝的文官群體扯皮。

“陛下,此事若傳至外朝,恐會掀起風波.”

張慶臻強忍驚意,上前作揖道:“畢竟此事涉及到……”

“朕連這點主都做不了嗎?”

朱由校出言打斷道。

“陛下,臣絕無此意.”

張慶臻忙低首道。

從土木堡之變爆發後,大明勳貴群體就一直走下坡路,逐步從朝堂中淡化出去,以至於該時期下,涉及到朝堂的事情,在京勳貴都是帶有顧慮的。

眼前的這批勳貴,是朱由校從在京勳貴裡挑選的,算是能堪驅使的那部分,他們對大明的忠誠是有保證的。

像張慶臻、衛時泰幾人,皆在五軍都督府裡有掛職,在神樞、神機、五軍三營兼領著相應軍職。

考慮到後續整頓京營的部署,朱由校決定藉此機會,將這批相對可靠的勳貴,悉數摘出五軍都督府和三大營,以確保提督京營戎政的張維賢,後續可以按著他的意志,逐步將三大營整飭出來!

至於說成國公、定國公這批勳貴,從始至終就沒進朱由校的法眼。

“你們皆是我大明勳貴,難道連這點魄力都沒有?”

朱由校緩緩起身,環視眼前諸勳貴,語氣鏗鏘道:“誰要是不想為朕分憂,那現在就可以退出去,朕絕不怪罪.”

“臣等願為陛下效死!”

張慶臻、衛時泰一行沒有遲疑,當即作揖行禮道。

事實上如朱由校所想那樣,張慶臻、衛時泰這幫勳貴,心裡或許是忌憚文官群體的嘴,但他們對大明的忠誠,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既如此,那惠安伯暫攝左都督,宣城伯暫攝右都督,餘下諸卿暫協整肅宿衛諸事.”

朱由校朗聲道:“朕給諸卿一個月,將皇家近衛都督府悉數理清,涉及皇城、宮城宿衛諸事給朕重新調整,凡隸屬於皇家近衛都督府諸侍衛上直軍,皆進行登記造冊,待此事結束後朕必厚賞!”

“臣等遵旨!”

眾人當即應道。

整頓皇城和宮城的宿衛體系,是一項極大的工程,期間涉及到眾多細節,任何一環出現差池,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讓張慶臻、衛時泰他們負責此事,能最大限度的確保秩序穩定,晚解決不如早解決,朱由校要將內廷經營成鐵板一塊!

“凡是在京勳貴子弟,一律補進勳衛.”

看著眼前的諸勳貴,朱由校再度說道:“時下正值國朝艱難之際,勳貴子弟當為表率,為我大明提振人心,此詔朕不日將頒發.”

為避免萬無一失,朱由校還是決定加道保險,將在京勳貴的子弟,悉數聚攏到御前的勳衛。

這既能對張慶臻一行起到鞭策,也能減輕張慶臻他們的壓力,外朝的文官群體倘若以此說是,那對線的就是整個在京勳貴群體。

朱由校就是要用自己的方式,將時下被打破的政治平衡能逐步穩定,唯有實現政治上的制衡,方有可能將混亂的秩序,逐步從傾斜的軌跡上拉回來,這樣朱由校才能著手謀改大明。

求追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漫:我的戀愛物語只有偷稅

斷橋殘雪離人愁

快穿之綠茶她千嬌百媚

尚北北北

穿書當社畜,拒絕一切套路

拾叄的拾肆

瓢蟲雷迪之魚貓戀l

冰鹿咩

凹凸之接下來怎麼走

無語的二丫

關於我轉生成利歐路這件事

白澤你又拖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