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文與武(1)

“疏忽了,真是百密一疏!”

東暖閣內,朱由校懊惱的聲音,讓殿外候著的諸太監宦官聽後,無不露出疑惑的神情,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見皇爺這樣。

究竟是出了何事?

難道是外朝的文官,又搞出什麼事情了?

“來人啊!”

在眾人猜想之際,朱由校的聲音響起,讓為首的太監忙低首走進,“奴婢王國泰,拜見皇爺…”

“王國泰,你即刻去司禮監.”

朱由校將那封《再論甘薯疏》放下,皺眉指向王國泰,“去找王體乾領一筆內帑銀,領一隊人密赴福建等地,去給朕收購一批甘薯、玉蜀黍、土豆等物,越多越好,最遲在正旦前趕回京城.”

說著,朱由校又拿起御筆,王國泰見狀忙低首上前,拿起墨塊研墨,王國泰能感受到皇爺的重視。

擔心王國泰不知上述之物,朱由校特意將各種名稱都寫下來,此外,還將想到的其他幾種作物,也都一併寫了下來。

真是百密一疏啊!

當初將內廷清理出來,譴派一批批人奔赴各地聚攏人才,以實現干預朝堂、干預遼事的政治設想,卻唯獨把此事給忘了,錯非是徐光啟呈遞這封《再論甘薯疏》,朱由校只怕短時間內不會想起此事。

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謀勢。

太多的問題需要他去梳理。

站在統治階層的角度,去看被統治的江山,是很難直接看到或聽到,來自底層的情況和聲音,這需要逐級的向上呈報,可在呈報的過程中,一字之變就可能令事情性質改變,這算給朱由校敲響一個警鐘。

倘若不是徐光啟,出於某種考慮向御前呈遞奏疏,真要錯過明年的春耕,即便想培育出適合北方環境的新作物,那至少會耽擱一年,可頻生的自然災害,不會因你的疏漏就不會發生了。

“有必要在身邊聚攏起智囊團了.”

看著王國泰離去的背影,朱由校緊皺的眉頭沒有舒展開,心底暗暗道:“治理幅員遼闊的天下,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倘若類似的事情再發生,就算堵住先前形成的窟窿,那後續出現的窟窿也堵不及啊.”

先知先覺的確算是優勢,只是所處環境也非恆定的,其是會受事態而改變的,倘若不能有效進行轉化,那一切都是徒勞的。

正午的太陽很刺眼,可吹來的風卻帶有幾分寒意,朱由校從東暖閣走出,感受到吹來的涼風,神情顯得有些凝重。

距正旦滿打滿算不到兩月,接下來的氣候只會越來越冷,也不知今年的大明,會有多少人被凍死。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想起近期朝堂上的種種變化,朱由校漸漸明悟此言何意,即便是大明皇帝又如何?

沒有足夠的底氣支撐,想要去推行利國惠民的良政,那面臨的挑戰和掣肘,是根本想象不到的。

想將大明拽回正軌,真的是挺難的。

朱由校踩著石階,負手而立,抬頭看著湛藍的天,刺眼的太陽,臉上露出些許無奈的笑容。

身後所站諸太監、宦官、大漢將軍等,無不是低首恭候著,誰都不知天子這到底是怎麼了。

“皇爺~”

張彝憲行色匆匆,自乾清門方向跑來,看著略顯狼狽的張彝憲,朱由校嘴角微翹,又有人才抵京了!

治理亂糟糟的大明是很難,可越是在此等動盪的大勢下,就越是能湧現出很多英才。

只要能把這批英才聚攏起來,即便面臨的挑戰再多,也絕非是沒有逆風翻盤的可能!

東暖閣。

“學生…王徵,拜見陛下!”

看著眼前已過半百的王徵,坐在寶座上的朱由校有些感慨,這樣的一位大才至今還沒有入仕,屢次參加科舉都沒有遂願,以實現金榜題名躋身仕途。

因科舉而不得志的人才,在大明又有多少呢?

王徵只是其中的縮影罷了。

“免禮吧.”

朱由校伸手示意道,王徵內心緊張的作揖再拜。

毫無徵兆下被新君傳召進京,王徵自知曉此事後,就一直處在忐忑難安的狀態下,即便是收拾行囊跟隨內監赴京,王徵也想不通自己是如何被新君知曉的。

他在陝西是有一些名望,但卻始終沒在科考上有進展,屢次止步於會試,這算是王徵無法提及和直面的痛。

“朕聽聞卿家精通奇器、機械、火器等學術?”

看著神情緊張的王徵,朱由校面露笑意道:“不知卿家是否願幫朕做些事呢?”

王徵一愣。

天子說的這些學術,他的確很精通,甚至為了能夠了解更多,還多次跟一些傳教士接觸交流,期間翻譯出不少典籍,這極大開拓了王徵的眼界。

雖說後來王徵入教了,可對於某些所謂的教義,其實王徵的內心並不認可,不然王徵就不會鍥而不捨的參加科舉。

“稟陛下,學生的確精通奇器、機械、火器等學術.”

思緒萬千的王徵,作揖行禮道:“學生願為陛下分憂,學生……”

聽著王徵講的這些,朱由校露出滿意的笑容。

從歐羅巴大陸歷經千辛萬苦,乘船漂洋過海來到大明傳教的那批傳教士,是在大明發展一批教眾,傳播著所謂的教義,不過那些傳教士永遠都無法理解和明白,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的神秘東方,其治下究竟是怎樣的存在。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是獨屬東方文明的魅力和自信!

或許時下的儒家思想,的確有禁錮思想的現狀,不過這絕不代表儒家思想沒有用,有這種思想的人是危險的,這是神州孕育出的文明。

發現問題,要想著如何解決,而非唾棄!

“朕打算徹改兵仗局,鑑於當前遼事的艱難,朕需要聚集一批英才,來幫助國朝打造出更精良的火器火炮,以實現戰場上的絕對優勢,力壓猖獗的建虜叛逆.”

朱由校眼神堅毅道:“除了卿家之外,朕還在別的地方聚攏有人才,既然卿家願為朕分憂,那就具體負責兵仗局外遷諸事吧。

一句話,需要銀子,朕給卿家撥,需要匠戶,朕給卿家聚,但朕同樣也有要求朕,那就是要儘快去改變兵仗局,使其內部能夠形成新的體系。

這是朕關於兵仗局整改擬的一份章程,卿家可先帶回去看看,今後凡是涉及到兵仗局諸事,無論何時,卿家皆可進宮稟明,或向御前呈遞奏疏.”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假宿主解綁後,反派又黑化了

別想動我的好運

我偷了李白的酒

木易Yang

楓蕊傳

劉毓卿

本想退隱卻收了一群老六當徒弟

北方尤車

穿到修煉界!瘋狂打怪又煉丹!

小肥肥吖

發瘋,從你我做起

暴怒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