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魏忠賢歸京

“這天是愈發的冷了.”

魏忠賢撩起車簾,感受到吹來的冷風,嘴角微微上翹,“京城的年味兒也濃了,掰著手指頭算算,再有二十多日就該過正旦了,過的可真快啊.”

“督公說的沒錯.”

車駕內,隨行的李承堯笑道:“這算算日子啊,督公奉詔離京快兩個月了,皇爺交代的差事,算是順利的辦下來了.”

“是都給辦下來了.”

魏忠賢鬆開車簾,忍不住輕嘆道:“不過辦的不圓滿啊…大名府查抄的差事,交由錦衣衛來辦,多半要被昧掉一部分.”

“督公,這也是沒辦法啊.”

李承堯收斂笑意,出言說道:“過去清查皇莊皇店,一直都輾轉北直隸境各地,別說是人了,即便是善跑的馬都吃不消,要說那駱思恭招的旗校,有些就不配待在錦衣衛,就是地痞……”

“這些話就別說了.”

魏忠賢擺擺手道:“事情既然已經出了,就別多找理由搪塞,等進了宮見到皇爺,該如實稟報的,就要如實去說.”

“督公,大名府……”

李承堯有些猶豫道。

“如實稟報.”

魏忠賢神情嚴肅道:“這一路抓的人太多了,錦衣衛旗校都緊繃著,不給他們喂點肉吃的話,只怕要反咬一口。

但此事不是我等能決斷的,可事情又急,事情既然做了,就不要想著瞞,皇爺最厭惡的就是自作聰明的人!”

“是.”

李承堯心下一緊,當即應道。

“督公~”

原本行駛的車駕停了,一名廠番站在車駕外,手裡拿著一摞紙,低首道:“卑下發現些有趣的東西.”

嗯?

魏忠賢眉頭微蹙,這次歸京他是低調回來的,駱思恭還在大名府,李永貞還在天津三衛,隨他進京的數十眾廠番,個個都是他挑選的,這剛從廣渠門進城沒多久,距紫禁城還要走一陣子,能發現什麼有趣的事?

想到這裡的魏忠賢,眼神示意李承堯。

“拿進來.”

李承堯心領神會,對車駕外說了聲,就探身朝前走去,掀起布簾,就接過那廠番遞來的東西。

“皇明時報?”

從李承堯的手裡接過,瞧著眼前的東西,魏忠賢眉頭微蹙起來,這是做什麼的?他離開京城前,似乎並沒有此物吧?

隨著時間的推移,京城這座大明的都城,在悄然間也出現些變化,生活在天子腳下的群體,或許感受並不是很強烈,但對進京的群體來講,這種感受卻比較強烈。

冷風呼嘯,吹起的塵土飛揚,相較於京城內外諸坊的熙攘,紫禁城卻依舊是那樣的安靜。

乾清宮。

東暖閣。

“看起來錢謙益還是挺會來事的嘛.”

朱由校倚著軟墊,看著所持那封奏疏,“薊遼總督一事算沒有意外了,王卿他們都離京了吧?”

“稟皇爺,都離京赴任了.”

在旁服侍的王體乾,忙低首作揖道。

“那就好啊.”

朱由校神情感慨道,又瞅了眼所持奏疏,嘴角露出一抹嗤笑,打蛇就要打七寸,不然事情很難辦成。

先前朱由校還在思索,該如何換下薊州、昌平、永平、密雲、霸州等諸兵備道職官,叫楊嗣昌、梁廷棟、吳阿衡、陳新甲這批被特召進京的人安排到這些地方,一方面整頓各兵備道,為天啟元年那一戰謀劃,一方面積攢些資歷,為今後深化整飭謀勢,緊接著就發生了吏部、戶部尚書請辭之事,在這場別有心思的謀劃中,朱由校算是嚐到任外朝局勢雲起,獨內廷而巋然不動的甜頭。

“機會,朕都給你們了,是否能透過考驗,就要看你們自己的了.”

想起楊嗣昌、梁廷棟這些人,朱由校雙眼微眯,心裡暗暗道:“想在仕途上有所晉升,不拿點真本事來,是不行的,努爾哈赤,這次朕一定要叫你把門牙崩掉.”

遼左那一戰,始終牽掛在朱由校的心裡,其做的種種,都是在為那一戰謀勢,遼左要是能保住,大明能在戰場上戰勝建虜,哪怕戰死一批健兒,只要能站穩腳跟,這危局就算破開了。

“曹化淳歸京有幾日了吧.”

朱由校向前探探身,看向王體乾道。

“稟皇爺,有幾日了.”

王體乾低首道:“不過涉遼的見聞,曹化淳還沒遞到司禮監.”

“看來遼地的情況,比朕想的要複雜啊.”

朱由校雙眼微眯道:“那批召回的鎮守太監呢?”

“都給大內行廠收押了.”

王體乾道:“在京的產業都被抄了,連帶家眷都被逮捕了.”

“一幫蛀蟲.”

朱由校冷哼道:“遼地有今日之亂象,就有他們肆意妄為的成分.”

內廷的太監宦官群體,用得好了,能輔佐皇權制衡外朝,用的不好,就會引發一系列矛盾,對內廷的深化改革必須要穩紮穩打,既然內廷養了那麼多太監宦官,朱由校就一定要發揮好奇效才行。

“皇爺…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東緝事廠魏忠賢已歸京.”

一名宦官匆匆走進東暖閣,恭敬的作揖稟道:“眼下就在乾清門外恭候.”

“魏伴伴回來了?”

朱由校嘴角微揚,淡笑道:“魏良卿今日在乾清宮輪值嗎?”

“稟皇爺,魏良卿今日輪值,眼下就在殿外.”

王體乾微微低首道。

“叫他去傳召魏伴伴吧.”

朱由校擺擺手道。

“奴婢遵旨.”

說起來清查皇莊皇店一事,進行了兩個多月,即便朱由校也沒想到會那麼快,畢竟北直隸境內的皇莊皇店可不少。

不過嘛。

此事是魏忠賢親抓的,朱由校也就不那麼奇怪,眼下涉及內廷的部分整頓,算是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朱由校也很是好奇,這一批批碩鼠被逮捕後,究竟能讓內帑增加多少創收?

想要知曉這些情況,只怕還要再等些時日,畢竟盤查也是需要時間的,魏忠賢從地方歸京,也讓朱由校在考慮著,要不要將一些事情落實下來,畢竟魏忠賢這把好刀,要是不飲血的話就太虧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婚入迷途,嬌妻有罪

軒阿幾

狐妖,我的病嬌媳婦

累不雷

我在學院學捉妖

浮縭

仙幾許

夢醒的夢

無意,跑到七十年代,等待求援

書蟲冬藏

綜穿之拯救男二

青木白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