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巾幗英雄

國朝不可一日無君,後宮不可一日無後。

於禮制而言,於統治而論,新君御極登基必敕皇后,這直接牽扯到繼承問題,大明皇位立嫡立長,這是從明初就傳承下來的,或許期間存有風波,不過主脈絡是沒有變的,這是明祚延續的根本。

朱由校是想做大事的人,面對的國情是那樣複雜,面臨的形勢是那樣危急,先前是沒有心思考慮這些。

面對一幫各懷心思、智近乎妖、精通算計的文官,朱由校敢有絲毫懈怠或貽誤,那此前所謀優勢就將被削減。

選美也好,選秀也罷,大明定有完善的制度,朱由校無需操心什麼,該怎樣辦就怎樣辦嘛。

當了皇帝,真要看中哪個女人,直接招進宮就是,朱由校的原則就一條,後宮不得干政,誰要敢觸碰這一底線,下場就是死!

午門一帶。

“真是奇了.”

宋應星走著,對同行的王徵、畢懋康說道:“為何往火藥中新增些白糖,爆炸產生的威力和破壞,竟然能提升那麼多,當初陛下提及此事時,下官還心有存疑,覺得此事恐難成效果.”

“這些還是要多進行驗證,或許才有可能解惑.”

“皇爺,秦良玉奉詔進京了.”

就在王徵剛講完,一道身影匆匆走進殿內,態度恭敬的稟道。

“快宣秦卿來見朕.”

“這個的確急不得.”

幾人忙低首應道。

朱由校收斂心神,看向王體乾道。

“臣等遵旨.”

眼下兵仗局已外移出城,在西山一帶修建有諸多工坊,就為了能加快工坊建造,縮短工期,便招募有近萬勞壯參與建設,期間王徵他們還根據天子所言,鼓搗出不少協助建設的器械。

可惜燧石的安放,藥室的構造,甚至部分構件的鍛造,都需要一點點摸索,眼下兵仗局的銃炮匠還是太少了.”

就像滑輪組的出現,便讓繁重的搬運差事,變得相對輕鬆許多,朝野間出現的風波和變化,絲毫都沒有影響到兵仗局。

“皇爺,王徵他們來了.”

畢竟想要提升生產力,想要攀升科技,就必須要有術業有專攻的人才,持續不斷地去鑽研,去摸索,砸進去海量的銀子,才有可能見到成效。

王徵神情略帶悵然道:“儘管往火藥中新增白糖,的確可以提升火藥的威力,只是穩定性還是太差,此前去西山和豐臺大營,找那些將校和底層將士交談時,就曾多次聊到此事。

在東暖閣的朱由校,聽到王體乾所稟,持御筆的手微頓,臉上露出一抹苦笑,這隻怕又是要錢來了。

“朕聽說兵仗局下轄的火藥廠,近期鬧出的動靜不小?”

朱由校倚著軟墊,看向王徵、宋應星他們,笑著說道:“司禮監收到彈劾的奏疏都快堆成山了,這個火藥研製有成效了嗎?”

宋應星聽到畢懋康所言,心裡暗道一聲,單單從事槍炮鑄造的銃炮匠,規模都突破千餘眾了,這還沒算上新募的數千學徒。

朱由校伸手道,隨後看向王徵他們,“兵仗局所需錢糧,朕會從內帑直撥,諸卿無需多想其他,就做好份內事就行.”

這還好是抄了一批批的家啊。

“稟陛下,火藥研製已初見成效.”

王體乾忙低首應道,然心底卻泛起了嘀咕,為何皇爺對王徵他們那樣看重?過去的這些時日,只要是兵仗局遞來的奏疏,不管是要人,還是要銀子,那無一例外都是允准,甚至內廷有司,還要幫襯著把事情解決。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涉及到軍工領域的鑽研和探索,本就要講究實事求是,寧可小步慢走,也別猛衝猛跑,朕不需要你們為了見效,就忽略一些客觀事實,要吃透,要扎穩,這點到什麼時候都別變.”

秦良玉?

王徵、宋應星、畢懋康幾人聽後,流露出各異的神情,這不是代石柱宣撫使嗎?天子為何要召其進京呢?

終於來了。

不少了吧。

摸索出最佳的火藥配比,既要確保威力和破壞,還要兼顧到穩定性,是兵仗局要從快解決的事情.”

朱由校眼前一亮,嘴角微微上翹,等待這麼久,這位忠於大明的巾幗英雄,總算是趕來京城了,針對川地的佈局能推動了。

畢懋康皺眉打斷道:“火銃燧發也很重要,如果能解決自生火,摒棄原有靠火折引燃火捻,繼而燃發火銃,而採用燧發的形式,直接燃發火銃,那必將是顛覆性的存在。

原則就是一個,兵仗局缺什麼就給補什麼,像兵仗局下轄的諸匠,不少都是內廷有司跑來跑去聚來的,內廷的一些太監宦官,眼下最怕碰到的就是兵仗局的事,那真是一點都不敢耽擱。

對於王徵、宋應星這些人才,朱由校是尊重的,只要不涉及原則性問題,那在朱由校眼裡都不是大事。

宋應星上前作揖道:“只是其中的一些原理,臣等還沒有徹底琢磨透,需要再多次反覆的論證,才有可能解決這些問題.”

聽到王徵要銀子時,朱由校心裡生出感慨,不然又是供養新軍,又是扶持軍工,靠內帑過去那些儲銀,根本就撐不了多久。

特別是扶持軍工,就必須持續的去砸銀子,見不見成效另說,可若是沒有資金支援,就斷不可能有成效。

“宣吧.”

“不止是火藥.”

朱由校也不是萬能的,或許在科技這條路上,一些見識和眼界要開闊些,但那也僅限於務虛層面,真正到實操層面,那就是徹頭徹尾的門外漢,朱由校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知曉的脈絡主線講明,把他知曉的種種講明,至於具體的鑽研和探索,還需王徵、宋應星他們去具體去做。

“喏.”

王徵、宋應星他們此次進宮,一來是將整理的各項問題,都逐一向朱由校稟明,以求能得到些許解惑,二來嘛就是要銀子。

“喏.”

“臣等遵旨.”

在朱由校的心裡,裝著的是整個大明,遼東的事情要干預,西南的事情也要干預,其實對大明而言,除了建虜這一心腹之患,還有不少心腹之患,而西南治下的土司群體,是朱由校必須設法解決的。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假宿主解綁後,反派又黑化了

別想動我的好運

我偷了李白的酒

木易Yang

楓蕊傳

劉毓卿

本想退隱卻收了一群老六當徒弟

北方尤車

穿到修煉界!瘋狂打怪又煉丹!

小肥肥吖

發瘋,從你我做起

暴怒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