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對弈

“皇兄,順天府尹孫傳庭所言,三侯七伯暗通建虜是真的嗎?”

燈火通明的東暖閣內,沒什麼胃口的朱由檢,端著手裡的碗筷,猶豫了很久,抬頭看向細嚼慢嚥的朱由校,言語間透著複雜之意。

“皇弟覺得是真,是假呢?”

朱由校夾起一塊蓮菜,看了眼朱由檢,笑著反問道,隨後將蓮菜放進嘴裡咀嚼,很脆,吃起來咯吱作響。

“臣弟~”

朱由檢很迷茫,他不知該說些什麼。

今日特召的這場大朝會,發生的事情太多,有不少他事先毫不知情。

朱由檢怎樣都想象不到,此前在京畿各地哄抬糧價的那場鬧劇,背後竟然摻雜那麼多複雜利益和群體。

對於定西侯他們趁亂斂財,此事朱由檢是知情的,只是暗通建虜之事,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尤其是想到他們是勳貴,世襲罔替與國同休的那種,暗通建虜毀大明根基,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要是朕說…孫傳庭在大朝會所言種種,皆是得到朕的授意,皇弟會想些什麼呢?”朱由校將碗筷放下,看了眼沉默的朱由檢,旋即便端起茶盞呷了口清茶,悠悠道。

“皇兄的意思…是他們可能沒有暗通建虜?”

朱由檢面露驚詫,難以置信的看向朱由校,“要真是那樣的話,皇兄為何不以……”

“因為那樣太便宜他們了.”

朱由校語氣平靜,撂下手中茶盞,“作為大明的勳貴,世襲罔替與國同休,即便沒有能力為國朝分憂,為朕分憂,最起碼也別添亂。

但是他們,此前在五軍都督府,在京營掛職期間,就侵吞貪墨大批錢糧,甚至倒賣軍械火器等,這筆賬是怎樣都逃不了的。

若只是這樣的話,朕還沒有動殺心,畢竟貪嘛,擱在誰身上都會做,畢竟手裡攥著特權嘛,不用白不用.”

承襲至今的大明勳貴,絕大多數是怎樣的德性,朱由校比誰都要清楚。

他們是在政壇上,沒有太多的主動性,不敢與文官直接對峙博弈,但是這絕不代表他們是善茬。

一個個富得流油,他們的財富哪裡來的?

還不是民脂民膏嘛!

之所以只動定西侯他們,卻沒有動其他勳貴,純粹是他們吃相太難看,做事更沒有絲毫顧忌。

前有因後有果,這人啊,都要為自己做的事情,承受對應的代價。

“那皇兄為何不挑明此事?讓錦衣衛將他們悉數逮捕?”

朱由檢眉頭微皺道:“反而要叫新設的廉政院,來負責審問他們?畢竟他們做的事情是事實啊,今日的大朝會結束後,外朝有司就開始……”

“其他勳貴的情緒和想法,就完全不用考慮嗎?”

朱由校嘴角微微上翹道:“朕先前就跟你講過,看待一件事情,不要只從一個方面去考慮,去思索,要懂得站在全盤的角度去剖析。

權力場上的鬥爭和博弈,是你來我往的,不是朕乃大明天子,就可以想怎樣做,就怎樣做的。

影響不考慮?

秩序不考慮?

穩定不考慮?

你不會真的以為,在這場大朝會上,朕讓人逮捕的那些官員,包括那幫勳貴,就是導致京畿出現鬧劇的幕後元兇吧?”

朱由檢愣住了。

難道還有嗎?!

這不可能吧!?

“伱啊,到底是太年輕了.”

朱由校笑笑,看了眼驚愕的朱由檢,起身從羅漢床上下來,“慢慢想吧,想想朕為何要開大朝會,為何要那樣做,為何要新設廉政院,為何要頒永不加賦的中旨,什麼時候想通了,什麼時候找朕談這些.”

講到這裡時,朱由校抬腳朝殿外走去。

“皇爺~”

“陛下~”

於殿外恭候的眾太監宦官、大漢將軍,在見到天子走出殿,無不是低首作揖行禮,言語間透著恭敬與敬畏,然而朱由校卻沒有理會他們。

繁繁星空下,皓月臨空,夜風很涼,朱由校停下腳步,抬頭看著眼前一幕,心思卻有些萬千。

‘京城也好,京畿也罷,鬧出的種種事態和影響,終究是檯面上的權力博弈。

’朱由校負手而立,心裡暗暗感慨,‘朕將能做的都做了,這根弦時下被繃的太緊了,熊廷弼啊,你們可千萬別叫朕失望啊。

抬頭仰望星空的朱由校,深邃的眼眸閃過精芒,拳頭緊攥著,這一刻,遠在千里之外的遼事,似有在朱由校眼前呈現的趨勢。

……

邁進了三月,京城雖帶著幾分冷意,卻不似先前那般冷,然相隔千里之遙的東北地區,尤其是隔江而望的朝鮮半島,依舊是很冷,甚至時不時會下一場雪。

朝鮮,咸鏡道北域。

寒風捲著白雪呼嘯,夜裡的氣溫要比白天更冷,某處地勢隱秘的地帶,一堆堆燃燒的篝火驅散黑暗。

“這幾處水域的水位較淺,地勢相對平緩些.”

一處簡陋的帳篷內,寒風輕鬆灌進,儘管帳內燃著炭盆,卻沒有太多的暖意,戚金神情嚴肅,指著眼前的簡易輿圖,語氣鏗鏘道:“從明日起,就要著手準備搭建浮橋,爭取在兩日內,使我部偏師能順利渡江,以奇襲寬甸諸堡!”

“直娘賊的,終於要搭建浮橋,幹這幫狗孃養的建虜了.”

滿桂瞪大雙眼,興奮的摩拳擦掌道:“這幫狗東西沒想到對朝鮮開始滲透了,要不是這次有忠於國朝的人,願意以宗族之名,那咱們……”

“現在探討的軍務,提這些做什麼!?”

戚金瞪眼道:“當初咱們尚在京城時,陛下是怎樣對咱們講的,咱們又是怎樣向陛下保證的,本將不在這裡重複,你們他孃的都還記得吧?

廢話,老子就不多言了。

一句話,在搭建浮橋期間,誰敢出任何問題,到時別怪老子翻臉無情,拿刀砍了誰的腦袋.”

秦邦屏、滿桂、曹文詔、黃得功、周遇吉、李鴻基等一眾將校,在聽到戚金所言,一個個都神情嚴肅起來。

自從奉詔密赴皮島,以實現迂迴作戰的構想,期間經歷的種種事情,無不讓他們真切感受到天子對他們的關懷和重視,儘管行軍期間遭了不少罪,可這種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畢竟打仗可不是去享受的。

能夠有效緩解急行軍造成小腿緊繃抽筋的綁腿,適宜在雪地行軍的爬犁,摻雜鹽、糖、肉鬆等物炒制的軍糧,兵仗局趕製的口糧袋、鐵製水壺……

上述看起來都是些不起眼的存在,然而久經沙場的戚金等將,在行軍期間的親身感受,讓他們比誰都要清楚,這對急行軍下的戰力保持與非戰鬥減傷,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為陛下效死!”

“為大明盡忠!”

帳內響起的道道喝喊,讓趕回的劉鴻訓,在聽到這些喝喊時,怔怔的站在原地,這可真是一幫虎狼之將啊。

儘管在劉鴻訓的內心深處,有太多的不解和疑惑,然所領那道中旨,讓他將種種不解和疑惑都壓著,既然天子預判建虜會進犯遼左前線,要真有此等事情發生,迂迴作戰殺奔赫圖阿拉,無疑能對建虜造成重創。

說起來,劉鴻訓出使朝鮮,期間的一些經歷,遇到的一些事情,令劉鴻訓的內心滿是擔憂,儘管朝鮮王室對大明依舊帶著敬畏,然而在朝鮮王廷上,在朝鮮民間,卻有了些不同的聲音……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破繭蝶變綻芳華

左手人生

沒有神的世界

文銘空

吾宗

行者桃

全書都是真瘋批,唯有反派撒狗糧

九月西瓜甜呀

藥用植物學知識點總結

枕上升

奧特曼之我只是個科學家

文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