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問責追責

“皇弟要這樣想,就有些膚淺了.”

東暖閣內,朱由校盤坐在羅漢床上,夾起一塊酥肉,放進嘴裡咀嚼,對坐的朱由檢端著碗筷,看著自家皇兄。

“錢謙益是見風使舵,釣譽沽名之輩,但不能說他一無是處.”

朱由校笑笑,邊吃邊說道:“朕且問你一句,為何要叫他進內閣?皇弟是怎樣想的?”

“為了壓住輿情?”

朱由檢想了想,眉頭不由微蹙,講出心中所想,只是言語間有些不確定。

“也對,也不對.”

朱由校淡笑道,見朱由檢表情凝重,伸手示意道:“邊吃邊聊,無需緊張,這不算考校的範疇,嚐嚐這酥肉,味道不錯.”

“是.”

朱由檢點頭應了一句,心裡暗鬆口氣,舉起筷子夾了塊酥肉,對於朱由檢而言,他現在最喜歡的,就是能待在自家皇兄身邊,這能讓他學很多東西,增加不少見識,但同時也會生出忐忑,因為他怕自家皇兄失望。

“聊回當下的朝局.”

朱由校放下碗筷,端起手邊茶盞,對吃著東西的朱由檢說道:“內閣是處較為特殊的地方,對於文官而言,不管是在京的,還是說地方的,都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進內閣佐政.”

“這不止是權那麼簡單,其中還牽扯到名,甚至還囊括了利.”

“為何朕罷黜方從哲、劉一燝後,任憑朝中有司議論不斷,也不同意進行廷推,好圈選空缺的首輔、次輔位嗎?”

“因為內閣特殊?”

朱由檢略顯狐疑道。

“對了.”

朱由校喝了口茶,淡笑道:“都言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句話誰都會說,但真正蘊藏的道理,有所明悟的卻很少.”

可是這跟錢謙益又有何關係呢?

朱由檢疑惑了,按著他的理解,可以進內閣的大臣,都要有相應的才能,可錢謙益有什麼?

此前變幻莫測的朝局中,錢謙益這個通政使,也做了一些不好的事,至少站在皇權的角度是這樣。

呈遞到御前來的奏疏,也是帶有不少講究的,何時呈遞,單獨擺放,一起擺放等等,這都能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有時,一個字能成事,一個字能壞事。

“朕先對皇弟講結論,朕不想讓葉向高進內閣.”

朱由校撂下茶盞,表情自若道:“此人要是進了內閣,那便是第二個方從哲,嗯,更準確的來說,是朝局會倒退到最初那樣,這是朕絕不允許的.”

“內閣是做事的,有司是做事的,這是他們的首要職責,跟朕唱反調,動輒就搬祖制,講困難,那大明究竟是誰說了算?”

“圍繞這一前提,韓爌被罷免就是必然,因為朕想分化東林黨,而錢謙益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那孫如遊進內閣,就是皇兄想分化齊楚浙黨等派?”

朱由檢眉頭微挑道。

“也對,也不對.”

朱由校擺擺手道:“朝堂上的很多事情,你不能只看一面,皇弟要明白,這世上沒有永恆的朋友,沒有永恆的敵人,唯有永恆的利益.”

“朝中的這個黨,那個派,也不能簡單的看待,他們會為一些事,斗的不死不休,但也會為一些事,選擇暫時聯手.”

“朕選擇繞開廷推,以中旨的名義敲定內閣人選,其一,是想借遼左奏捷鞏固皇權,增加天子威儀,其二,是想分化拉攏打擊,其三,是想增加畢自嚴他們的資歷,其四,是要內閣真正開始做事.”

“這麼多的構想要實現,就需要一個熱衷仕途的人,最好在朝野間有極高的名望,他只要一動,那緊跟著動的就是孫如遊,這二人一動,朝中的注意就轉移了,那朕的構想就能逐步實現.”

朱由檢瞪大眼睛,聽自家皇兄講的這些,他心底生出陣陣驚意,朱由檢怎麼都沒有想到,一封中旨竟然會帶來這麼多影響。

“皇弟啊,不要覺得做官很簡單.”

朱由校從羅漢床上下來,“權力能帶來很多,能改變很多,在眾多的官員裡,有一類官最難做,那就是想做些實事,且卻是在做的,因為他們不僅要應對各種算計和掣肘,還要對抗不良風氣,唯有把這些人事解決了,他才能騰出手來去做事,這樣活太累,但這也是他們的選擇.”

“朕先擺駕坤寧宮了,你留在這裡好好想想,朕對你講的這些話,把晚膳吃完再想,現在你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講到這裡,朱由校一甩袍袖,轉身朝東暖閣外走去,而朱由檢忙從羅漢床上起身,向自家皇兄作揖請辭。

對此朱由校沒有多說其他。

走出東暖閣,沒有理會行禮的諸太監宦官,朱由校抬頭看著星空皓月,這一天轉眼間又過去了。

不知從何時起,朱由校總覺得時間過得很快,還沒做多少事情,一天就這樣過去了,不過就算再忙,到點朱由校也會放下所有,該回後宮就回後宮,事情是永遠做不完的,勞逸結合才能長久。

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這就是朱由校現在做的。

現在的後宮已然肅清,沒有什麼烏煙瘴氣之事,這也使得朱由校能做到雨露均霑,沒事逗逗這些未經人事的妃嬪,又何嘗不是一種樂趣呢?

整天在外朝勾心鬥角,不拿別的事情緩解,轉移下注意力,就算是做大明皇帝,也是挺乏味的。

一夜無言。

翌日。

鍛鍊完身體,進罷早膳的朱由校,沒有急著回東暖閣處理政務,而是在乾清宮正殿外,接見了特召進宮的崔呈秀。

東昇的旭日有些刺眼,撒照在琉璃瓦上金燦燦的,清晨的涼意依舊,空中不時掠過幾只飛鳥。

“廉政院的差事,朕是很滿意的.”

朱由校感受到些許涼意,笑著對伴駕的崔呈秀說道:“督辦的倉場一案,被逮那麼多貪官汙吏,算是為朝廷彌補些損失,這些都在朕的心裡記著,廉政院上下的功勞苦勞,朕更不會忘.”

“這些都是臣等份內之事.”

崔呈秀聞言,忙作揖拜道:“臣等在廉政院當差,沒有想過什麼功,也沒有想過什麼苦,就一心想把差事辦好,不辜負陛下的期許.”

“要是外朝有司的人,皆能像廉政院這樣就好了.”

朱由校感慨道:“可惜啊,有些人太不懂得知足了,也是這樣,使得吏治敗壞,風氣敗壞,滋生出這麼多的問題.”

天子這是有事想說啊。

崔呈秀聽聞此言,眼珠子轉了轉,立時就揣摩到什麼,自從那場遼東奏捷出現後,崔呈秀就一直在想著,該怎樣將倉場案的影響擴大,繼而順利查到漕運一事上,要是能把這些事情做好,那廉政院就徹底站穩腳跟了。

而這恰恰是朱由校想看到的。

崔呈秀是怎樣的人,朱由校心知肚明,不過嘛,就現在的大明官場,還真需要一批懂得鑽營的酷吏,來撕開一些偽裝,不把這些偽裝撕開,那藏在裡面的腌臢就暴露不出來,如此如何能拔除掉呢?

“朕今日召卿家進宮,有兩件事要說.”

在崔呈秀思慮之際,朱由校停下腳步,伸手說道:“其一,朕打算罷王紀倉場尚書職,由韓爌就任倉場尚書.”

韓爌?

崔呈秀聽聞此言,心下一驚,這廝的群輔不是被罷了嗎?

難道天子還要重用?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在內閣頒佈的中旨,敲定新的內閣人選,這在朝野間產生很大的影響,直到現在還在持續之中。

“廉政院督辦的倉場案,不要只侷限於北直隸就結束.”

朱由校繼續說道:“給朕設法牽扯到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四地,朕要瞧瞧這些地方的預備倉、常平倉、社倉、義倉、濟農倉等都是什麼模樣.”

天子夠狠啊!

崔呈秀聽到這裡,立時明白天子用意,叫韓爌就任倉場尚書,這哪裡是重用啊,這分明是架到火上去烤啊。

過去僅牽扯到京通兩倉,就殺了這麼多的人。

現在要牽扯到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四地,中間還夾雜個北直隸,真要擴大查下去的話,不知要死掉多少人呢。

但是崔呈秀不怕了,要沒有韓爌兜底,他或許不敢放開手腳去查,但是有韓爌就任倉場尚書,一切就好說了。

這就是朱由校的手段。

一方面叫崔呈秀毫無顧慮的去查,把涉及北方的倉場查個七七八八,該怎樣處置就怎樣處置,一方面叫韓爌來收拾爛攤子,欠多少賬,有多少虧空,全都叫倉場尚書督促上下給補齊了。

官面上的賬想要補齊,勢必會從他處找補,而大頭勢必會轉移到底層群體身上,到時新的殺手鐧就該亮出了!

“還有一件事.”

朱由校眼神堅毅道:“朕想讓崔卿,以廉政院督辦的倉場案,向御前呈遞封奏疏,最好是經內閣呈遞,那就是問責追責制.”

“一句話,凡是在職期間督辦的一切差事,只要敢有任何紕漏,就必須要問責,該受怎樣的懲罰,就要受到相應懲罰,以此起到震懾作用,同時在職期間沒有出現紕漏,但只要後續暴露出問題,不管是高升了,還是致仕了,該追責還要追責.”

這……

崔呈秀心底生出驚意,垂著的雙手輕微顫抖,似這樣的一封奏疏,他真要以廉政院的名義呈遞,只怕今後他將成為眾矢之的啊,這分明是與所有官員為敵啊,不,準確的來講,是跟那些在其位不謀其職,一心只想鑽營晉升的人為敵啊。

可是看到天子的眼神,崔呈秀就在心底明白一點,這封奏疏他最好是呈遞,否則今後想被委以重任就難了啊。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漫:從末日開始,複製諸天!

思維怪獸

月花夕晨

葉楚瑤o

開局:被美女看光

把酒贈浮生

歌壇不是哥譚!你幾個注意點!

愛意如光

穿書想拯救全家反被帶飛了

Regina9

我的畫是天下第一

喜歡槽舌蘭的凌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