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不!是集權

“陛下英明神武,內閣能有此變動,定然能更好的佐政,為陛下分憂,為社稷慮.”

錢謙益起身作揖道,眉宇間透露出的興奮,朱由校一眼就瞧出了,拍馬屁,講好聽的話,錢謙益太在行了。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錢謙益真的很興奮。

倘若內閣今後真按天子說的來辦,那麼他這尊次輔之位,只要可以將一些事做好,贏取天子更多信賴,他執掌的權柄就會對應增強,甚至在特定的時期下,只要能拉攏好其他在閣群輔,便能將首輔架起啊。

“英明不英明,暫且先放到一邊.”

朱由校擺手打斷道,臉上保持著笑意,掃視殿內諸臣道:“朕的話還沒有講完,既然給予內閣此等權力,那麼相對應的來說,朕就要強調一些事情,畢竟有些事不聊開,終究是不好的.”

嗯?

此言一出,不止錢謙益的表情微楞,在場其他內閣大臣都差不多,畢竟天子的脾性怎樣,他們一個個都很清楚。

從天子御極登基以來,朝野間折騰出多少事情,又有多少事情,是朝中大臣後知後覺才知的?

根本數不過來。

揣摩不透天子所想所念,這在不少大臣中皆有共識。

感覺像往東,偏就是往西。

感覺像往西,偏就去了東。

在以往出現的鬥爭和博弈中,但凡是牽扯進來的群體,不管是誰,皆有一個共同感受,那便是深深的無力感,這讓他們感到忐忑難安,甚至是惶恐。

遠的不提。

就說不久前發生的,想要阻止天津開海,扼制在京勳貴參與十三行,以內閣為首的衙署,向御前呈遞的諸多奏疏,妄圖想以此逼迫天子讓步,可偏偏天子一不惱怒,二不申斥,就是留中,這讓眾人在忐忑亂想之下,遼左奏捷便鬼使神差的出現,後面發生了什麼,朝中文武都很清楚。

甚至說在京的勳貴群體,不少都在心底感到慶幸,還好在遼左奏捷急遞進京前,他們參與到天津十三行,否則真要晚了些時日,或者猶豫了,只怕想以那時的銀股價格參與,多半是不現實的了。

“今後牽扯到糧餉開支,除了重大災情或別的影響較大之事,國庫無法緊急調撥外,諸如別的事宜,不準再向御前呈遞請奏內帑銀.”

在諸內閣大臣的疑慮下,朱由校面色平靜道:“權力既然給到內閣,那諸卿就要懂得為朕分憂,為社稷慮,而不是說遇到了問題,首先想的不是如何解決,就知道找朕來解決,這可不是朕想要的內閣.”

“瞧瞧過去的內閣,做事何等拖沓散漫,一樁廢除攤派遼餉,一樁永不加賦,前後折騰了多久,才被戶部明確下來,這還是畢卿承受很大壓力,才最終敲定的.”

“今後這些,都必須要給朕改掉,內閣就是要多做實事,不然在六部之上設立內閣有何用?”

“朕打算另給畢卿一項權力,作為戶部尚書,現在又進內閣佐政,如果今後遇到棘手之事,國庫暫無法調撥,可向御前呈遞請奏內帑銀,不過今後的內帑銀,只能算作朕拆借給戶部的,今後若想再拆借,就必須將上筆欠銀清掉,不然朕是不會輕易撥內帑銀的.”

還能這麼玩是吧?!

首輔朱國祚、次輔錢謙益、群輔孫如遊等一行人,聽完天子所講這些,一個個流露出驚疑的神情,這在過去根本就沒有過啊。

何時奏請內帑銀,是需要清還的啊。

要是這麼玩的話,內閣是相應增加不少權力,可對應的也增加很大壓力啊,而這恰恰是朱由校想要的。

籌建以朱國祚為首的新一屆內閣,朱由校就是要明確規矩,一般性政務給予內閣權力,叫朝中有司不敢輕視內閣大臣,畢竟沒有經過廷推嘛,哪怕有錢謙益、孫如遊他們在,難保有些人想暗地裡搞鬼。

不過一般性政務給予相應權力,那麼對應就要扛起擔子,別光想著只撈好處,任何壞處都不想擔。

除此之外,朱由校要徹底劃清國庫與內帑,國庫就是國庫,內帑就是內帑,朝廷的財政收支,別跟內帑的財政收支混淆,你們內閣想要做事,只要超過了半數,朕都是支援的,但財政失衡的壓力,不能獨壓到戶部尚書頭上,也別動輒就想找朕解決,你們自己也要設法解決。

這就像是一次政治倒逼。

繼籌設少府文官體系外,朱由校將手伸進外朝文官群體,把內閣的地位提高,將他們從中剝離出來,如此一來的話,朱由校就可以從臃腫繁雜的政務中抽身,集中精力和時間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至於說這樣調整,內閣權力是否無限擴大?

不存在的!

只要能將軍權牢牢掌握,能把內帑經濟發展好,順便掌握著筆桿子,朱由校就不怕有人想撂挑子,或者想跟他掰腕子。

“陛下,要真是這樣的話,臣斗膽請諫.”

在眾人驚疑之際,畢自嚴揣摩到什麼,當即上前道:“今後涉及到查抄諸事,不管是因廉政院而起,亦或是因廠衛而起,所查抄之贓銀贓產,不能悉數歸內帑所有,畢竟……”

“允了.”

朱由校笑著擺擺手道:“今後涉及查抄諸事,內帑只要土地和糧食,至於別的浮財,悉數歸入國庫.”

到底是大明財相,看待問題就是一針見血。

不過對於朱由校而言,畢自嚴的請求可以退步,畢竟中樞財政收支失衡,想要給它扳正回來,沒有數載的努力是不行的。

過去查抄的浮財,使得內帑積攢不少家底,加之現在少府做了很多事情,也足以支撐起朱由校所想。

今後再有查抄諸事,抄的一應贓銀贓產,朱由校就只要土地和糧食,畢竟他已想好新的聚財方式。

政治就是不斷妥協的過程,不可能什麼好處全叫你佔了,那樣別人就直接撂挑子了,如此遊戲就無法進行了。

“陛下,臣也有件事.”

王象乾躊躇剎那,上前作揖拜道:“遼左奏捷已傳至京城,甚至得陛下旨意,開始遍傳天下,以叫天下知曉大明之威.”

“不過遼左的仗打完了,可事情還沒有結束,那麼多參戰的軍隊,期間究竟取得怎樣的戰果戰況,朝廷是否儘快譴派人赴遼,一個理清相應戰功,一個明確後續賞賜.”

“這些卿家就不必擔心了.”

朱由校擺擺手道:“朕心裡已有章程,朕以向遼左頒佈中旨,著遼東經略府儘快明確上述事宜,到時待援遼主力歸京,涉及賞賜等事,朕會悉數解決的,不會給內閣或有司增加負擔的.”

在外人的眼裡,畢自嚴、王象乾的做派,似是對天子唱反調,畢竟在此之前,朱由校是那般信賴和倚重二人。

可朱由校卻不這樣看。

能臣賢臣,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場的,而非一味地迎奉,畢自嚴和王象乾倘若不說這些,朱由校反而要考慮件事情。

待到改革進行到某一時期,將二人替換下來。

改革這條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在不同的時期下,就會遇到各種問題,遭遇各種瓶頸,想要持續不斷地走下去,這一過程中就會有人下來,有人上去,道理很簡單,不是人變了,而是事在變。

“行啦,這場閣議,朕該要講的都講了.”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站起身道:“接下來諸卿是繼續閣議,還是處理政務,朕就不叨擾了,朕還有政務要處置,就先擺駕回乾清宮了.”

將到這裡,朱由校抬腳朝殿外走去。

“臣等恭送陛下~”

在陣陣行禮聲下,朱由校朝前走著,不過走至殿門時,朱由校卻停下腳步,轉身看向眾人道:“這一屆的內閣,朕是有很大期許的,希望諸卿別叫朕失望.”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哦莫,青梅竹馬變男友!?

硒瑜

恰似月光吻海洋

留偏分的大米

大千世界成仙

使用者10295665

幽影市場,華夏金融的守衛者

玊灮

我在忍界有個種群

樂圈

進入娛樂圈,我的CP爆火了

一月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