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驛傳

責任內閣,絕非是君王懶政的替代品,實為協助君王理政的存在,是朱由校改革官場,整頓官場的重要措施。

當前的大明經濟模式,乃是小農經濟為主的自給自足型,基本不缺,基本夠用,這也造成大明官場的做事,始終停留在僵化的辦事效率上,確保基本的運轉不出問題,確保王朝統治沒有隱患就行。

財富是創造出來的,不是靠鬥爭搞出來的。

天啟朝新一屆內閣的主要使命,除了梳理經年堆積的弊政和問題,有效解決中樞財政收支失衡,尚肩負有一項重要使命,即探索內閣的權力範疇,推動高效辦公,明確清廉吏治,加快官場改革。

或許說在這一過程中,會出現種種問題和麻煩,但不能說知曉這些,就不在大層面進行設計。

就像嚴查貪腐這一行為,哪怕月月搞,年年抓,但是該有貪腐的依舊有,這是人性的必然,也是權力的趨向,不能因為敗類抓不絕,就賭氣一般的任其野蠻生長,那才是真正的完蛋。

“……清查虧空一事,必須要進行嚴查才行.”

在朱國祚心生感慨之際,內閣群輔兼戶部尚書的畢自嚴,表情異常嚴肅道。

“倘若此事不能有效解決,那麼就算戶部做出調整與改進,每年國庫所徵收上來的各項賦稅,也無法填平各項開支.”

“就以驛傳為例,每年朝廷要撥幾十萬兩銀子,用以維繫急遞鋪、遞運所、水馬驛等運轉,甚至還囊括驛站所需,這可不是一筆小的開支啊.”

“可結果呢?當初遼左爆發戰事時,建虜大軍進犯我大明疆土,來自遼東的急遞,竟然都是貽誤遞京的,好在遼左那一戰打贏了,可諸位想過沒有,萬一此戰沒有打贏,將會對大明造成什麼損失?”

內閣的氛圍變得緊張起來。

一些人的眼神,有意無意瞥向王象乾,誰都沒有想到,畢自嚴說著清查虧空之事,緣何又聊到驛傳方面了。

所有人都覺得王象乾會生氣。

畢竟畢自嚴說的是事實。

驛傳本就隸屬於兵部管轄範疇。

“既然畢閣老提到驛傳,那本輔也聊聊此事.”

在此等氛圍下,時任內閣群輔兼兵部尚書的王象乾,撩了撩袍袖,臉上沒有絲毫怒意或不滿,語氣平靜道。

“從遼左爆發戰事以來,本輔就一直在瞭解驛傳諸事,還別說,真就讓本輔發現了不少問題.”

“急遞不能以最快速度傳遞軍機要務,這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只是造成這一弊政的根本,並非是出在急遞鋪本身,諸君可知出在了何處?”

在講到這裡時,王象乾沒有急著點明問題,反而看向在場眾人,其實有些事情吧,即便他王象乾不提,有人就知是怎麼回事。

官場上哪有那麼多搞不懂的事情啊。

只不過是沾染上了利益,大家選擇揣著明白裝糊塗罷了。

也恰恰是這樣,使得一些事情想要促成,就需要懂得審時度勢,就需要學會考慮影響,唯有把這些都兼顧到,把風險與影響降到最低,那麼你想做的事情,才有可能穩步向前推進嘛。

就為這該死的驛傳,王象乾隱忍了很久,做了很多準備,甚至在私下還找畢自嚴聊過。

看起來畢自嚴剛才所講,明顯是針對王象乾的。

實際上究竟怎樣,唯有他們二人最清楚。

你幫我,我幫你,這才是官場上的共性,是誰都無法免俗的。

“根源就出在挪用上!!”

見眾人露出各異神情,王象乾緊皺眉頭道:“官驛的迎來送往沒有節制,朝廷制定的法紀,到了地方形同虛設,什麼人能到官驛留宿休息,這些都清清楚楚的羅列著,甚至什麼規格都有。

可是據本輔所知,公碟基本不需要,驛票基本是擺設,憑藉著關係或一封私信,就可以進官驛的門,諸君覺得這合理嗎?

長此以往下來,官驛就形成很大虧空,有虧空就要解決嘛,地方上的一些人,是怎麼解決的?

挪用涉及急遞驛傳的馬匹用銀,剋扣驛卒驛丁的銀子,甚至私下攤派驛卒啊,即便是這樣啊,每年還需朝廷撥幾十萬兩銀子.”

“此風必須要嚴厲扼制!!”

畢自嚴拍案道:“驛傳乃是朝廷根本,是中樞連線地方,管控地方之命脈,更別提涉及邊事要務.”

“如果此事不加以整改,那長此以往下去,驛傳豈不成了擺設?虧空不想方設法解決,問題不徹底杜絕,那情況只會愈發嚴重!”

“畢閣老就不能讓本輔把話講完?”

面對畢自嚴所言,王象乾眉頭微挑道:“針對驛傳方面的諸事,本輔也擬了幾道奏疏,想要呈遞御前解決,本想著等虧空閣議結束,本輔再具體提及,既然畢閣老現在點到我兵部了,那就順帶著進行閣議吧.”

講到這裡時,王象乾將幾封奏疏拿出,就見一名中書舍人低首上前,雙手接過王象乾所持奏疏,便朝內閣首輔朱國祚走去。

麻煩事不少啊。

事情到了這一步,在場諸閣臣無不暗暗感慨,一樁虧空閣議,又牽扯到了驛傳,先前還有追責問責疏擱置沒解決。

此時此刻,在不少人的心裡都沉甸甸的。

現在的內閣啊,是因為天子的主動放權,繼而增加不少的權力,可是相對應的來講,所承擔的壓力和擔子也更重了。

這讓一些人非常不適應。

不過就算不適應,也要儘快適應,責任內閣,就要有責任內閣該有的模樣,不然朱由校費那麼多心思作甚?

“王閣老,伱說的驛傳改制是何意?”

在看完幾封奏疏後,朱國祚順勢將所持奏疏,遞給了錢謙益,不過卻眉頭微蹙的看向王象乾。

不是他沒有看明白,實則是王象乾想搞的動靜不小。

“驛傳諸事想要改變,就必須要改制才行.”

王象乾哪裡不知道呢,順著朱國祚所提便說道:“依著本輔所想,涉及地方驛傳要有統歸之處,不能僅靠車駕清吏司管著,諸君也都清楚,說是車駕清吏司管著,實際各地驛傳就是各自為政嘛.”

“本輔打算以各地的承宣布政使司為界,將涉及到急遞鋪、遞運所、水馬驛等,轉隸到各地按察使兼管,地方有司不能插手,同時在各地按察使司衙門增設對應衙署,便於對各地驛傳的有效監管,而兵部下轄的車駕清吏司,則主管對各地按察使司所設衙署,形成自上而下的有效監管.”

“今後朝廷撥給驛傳的糧餉,各地驛傳必須登記造冊,同時要在各地進行全面摸查,比如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或增設,或裁撤,同時要對驛卒登記造冊,牽扯到驛傳的部分馬政要調整等等,這些都要進行解決.”

“同時在各地所設官驛,本輔的意見是劃歸地方,今後中樞要制定更嚴苛的法紀,確保能扼制官驛私用之風……”

王象乾詳細的講述著,但參加閣議的眾人,不少臉色都變了。

瘋了!

真是瘋了!

驛傳真要這樣改,將觸碰到多少人的利益,不說別的,僅是扼制官驛私用之事,恐有不少人會背地裡不滿吧。

畢竟過去一直都是這樣啊。

在大明可不止有在任的官員,還有致仕的官員,這其中就不乏德高望重,門生故吏遍地之輩。

他們是從位置上退了不假,可是在官場上,在地方上,依舊有不小的能量和影響,要是真得罪了他們,事兒看起來小,實際上可不小。

“王閣老,你不是在說笑吧?”

錢謙益眉頭微挑,看向王象乾道:“按王閣老所講,那官驛要歸了地方,驛傳歸按察使司,本閣想要問問,今後這驛傳誰管?你是打算新設一套班底,如此中樞開支豈不變相增加很多?”

“錢閣老為何覺得本輔在說笑?”

王象乾卻道:“既然官驛歸了地方,那就不能佔驛傳的編制,納歸到地方佐吏之序,至於說驛傳,的確要新增些編制,畢竟僅靠各省直管不行,各府州等地也要對應籌建好,以確保驛傳整體的平穩運轉.”

對於驛傳改制一事,王象乾在私下想了很久,甚至有不少的想法,是在跟天子研討軍務時,天子無意間講的,卻被王象乾記下了,不然這套驛傳新制,也不可能會這樣進行調整和更改……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界:金手指三個願望複製太陽系

果然存在即合理

向野而生長

粥瑤瑤

重生到平行世界,我靠現代歌逆襲

愛吃雞翅膀f

我和先生的日常生活

太了不起的雪落

夢四郎

乾太子

神陵雲都四天王

驍元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