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財相出手

經濟這本賬很雜,尤其是站在朝廷層面,任何一處細小疏忽,都很有可能會造成較大損失。

特別是在萬曆朝初期,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謀改,使得白銀成為正賦,百姓上繳國稅須事先統一兌換成白銀,財政制度發生了根本轉變,客觀上確立明朝金融的“銀本位”制。

法是好法。

不過大明並非一個產銀很多的國家,白銀作為本位貨幣,只用於繳賦、大宗買賣、中外貿易中,日常貨幣流通仍以銅製錢為主,沒有解決金銀銅的供需問題,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相當於將金融命脈交於他人之手。

而隨著張居正的身死,轟轟烈烈的一條鞭法謀改,即在政治層面被否定掉了,這導致更嚴峻的問題,大明的財政制度混淆了,一些政策延續了,一些政策推翻了,繼而使得經濟亂套了。

更為麻煩的一點,大明內部經濟秩序亂了,外部環境也開始惡化,歐羅巴爆發嚴峻的貿易危機,中亞海上貿易萎縮,西班牙荷蘭日本相繼限制貿易,這一系列的外在變故,導致流入大明的白銀逐步削減。

而這個時間節點,就是從萬曆朝後期,泰昌朝,天啟朝這段特殊時期,逐步出現並形成既定事實的。

由此也悄然加劇了大明經濟的危機。

該時期下大明出現白銀短缺造成了日益惡化的通貨膨脹,與此同時本位貨幣流通減少又導致了通貨緊縮,看似矛盾的對立關係,卻又真實發生在大明治下。

“這個窖藏觀念不能設法扭轉,哪怕是在北直隸境大規模興工,只怕大明的金融體系想逐步構建,也絕非是件容易的事情啊.”

西苑。

看完王升呈遞的密奏,朱由校的心情很沉重,他在思索著大明今後要走的路,究竟要怎樣平穩的走下去。

為何說朱由校接手的大明,是一堆亂攤子呢,根源就在於大明的文官群體治理國家的理念,是小農經濟下的固有思維,他們更多的是考慮大明怎樣,而對大明以外的因素從不考慮。

更為重要的一點,在於大明文官群體的背後,往往還代表著廣大的所謂士紳、士大夫利益,這其中還摻雜有別的群體。

比如勳貴,比如權貴,比如宗藩,比如海商,比如商賈……

恰恰是瞭解這些的朱由校,還是挺佩服張居正的,一條鞭法的明確和推行,固然有它特有的侷限性,但是敢站在那麼多人的對立面,去觸碰很多的禁區,哪怕被很多人罵,被很多人排斥,張居正依舊敢為天下先。

這種精神是令人欽佩的。

甚至朱由校就在想啊,要是沒有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或許在萬曆朝初期,大明就將迎來一場浩劫,國祚可能就會傾覆掉。

這絕非是危言聳聽。

可隨著張居正的身死,一條鞭法在政治層面被否決,固然安撫了很多人的情緒,但是相對應的來講,卻加重了底層群體的負擔。

其中一項具體體現,即火耗!

“陛下這是怎麼了?”

相隔不遠處,站著的朱聿鍵,望著朱由校的背影,眉宇間透著擔憂,“為何收到一封密奏,陛下就一直站在那裡呢?”

“不清楚.”

身旁的朱由檢搖搖頭道:“只知道那封密奏,是國舅王升呈遞的,不過具體涉及到什麼就不清楚了.”

聽聞此言的朱聿鍵,露出疑惑的神情。

而就在此時。

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匆匆從遠處跑來,腳步聲引起二人的注意,彼時的王體乾,低首快步前行。

伴駕陪同的劉若愚、韓贊周等人,瞧見匆匆跑來的王體乾,無不露出疑惑的神情,劉若愚下意識看向天子。

“皇爺,內閣吵起來了.”

早就聽到動靜的朱由校,緩緩轉過身來,就見趕來的王體乾,呼吸有些急促,抬手作揖道。

“因為何事?”

朱由校面色平靜道。

“稟…稟皇爺.”

王體乾如實道:“是畢閣老所提奏疏,想效仿少府頒售債券之事,以北直隸境官田為錨定,要透過戶部頒售一批債券,份額是八百萬兩,只是此議遭到次輔錢謙益、群輔孫如遊、何宗彥、沈、史繼偕等人的反對……”

畢自嚴是想照貓畫虎嗎?

朱由校聽聞此言,雙眼微眯起來,心裡暗暗思索著,他透過少府頒售債券,是想要吸納民間遊資,吸納窖藏的儲銀,繼而透過興工的方式,在北直隸境發展集約型手工製造業,聚攏大批破產群體。

這一戰略謀劃的逐步落實,必然會改變大明北方境遇,甚至還將出現虹吸效應,一切資源傾向於北直隸,可能會影響到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地民間秩序,但是為了謀變,此事必須要做。

因為北直隸集約型手工製造業,能否有效落實的另一根源,還牽扯到能否培養一批脫產群體。

而這些脫產群體,會承載另一項謀劃。

即幣制改革的承接使命。

幣制改革絕非上嘴皮碰下嘴皮,說說就可以推動落實的,哪怕鑄幣技術能夠完善,可願意接受的群體不多,那新制的各式制錢便不具備貨幣屬性,沒有這一特殊屬性,朝廷緣何能徵收鑄幣稅啊!

按著朱由校的整體構想,待到北直隸發展到一定規模,便有序推動新幣制落實,承接群體就是脫產的這批群體,以及駐守北直隸各地的新軍,而協辦機構除了少府,還有華匯銀號,只要這一步能有效落實,那今後便能逐步擴大影響力,繼而逐步收緊鑄幣權,徹底改變超發亂鑄的混亂幣制模式!

“派人探查,及時向朕稟明.”

想到這裡的朱由校,表情嚴肅道。

“奴婢遵旨.”

王體乾當即作揖應道。

在這樣一種形勢下,畢自嚴要跟著搞債券,哪怕朱由校很信任畢自嚴,對其能力沒有任何懷疑,但該瞭解的情況必須瞭解。

要知道朱由校做的事情,是想在東南諸省之外,再造一個繁榮發展的工商匯聚區,也要打通海貿航運。

從大明開創之初,陸陸續續就有大量的白銀流入,哪怕是有海禁,但這一現象卻在暗地裡進行,這使得大明東南諸省的經濟得到發展,甚至還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可萌芽終究是萌芽,想要改變大明命運,就必須要另闢蹊徑才行。

一個貨幣制度。

一個糧食安全。

是朱由校要花費精力去解決的,畢竟有太多的事情,皆是圍繞這兩件事展開的,倘若在此期間敢有任何疏漏,那最先有所反應的,必是貧瘠的西北地區!

遼東的建虜叛亂,威脅不到大明國祚!

因為大明徵收的賦稅,是需要拿白銀來繳的,同時處在小冰河時期下大明,導致治下災害頻生,尤其是西北地區,總體糧食減產最嚴重,一旦火星冒出,那必將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

穩中求變,是朱由校一直在做的,將刀對內去砍,而不是亮到底層群體身上!

“畢卿啊畢卿,你究竟是想要幹什麼呢?”想到這裡的朱由校,眉頭微蹙的囔囔自語,“萬莫做太過激的舉措啊,眼下的大明,可經不起這種折騰啊,想變,那也要審時度勢的去變啊.”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和閨蜜竟然穿書了

晚溏

從禁文中逃出

悲哉行

只此山河夢

桂花引

萬古邪君

名偵探扣男

四合院,聽勸就變強

小仙庭的黑耀

時光流逝,愛還在

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