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衣冠禽獸

北直隸的天啊,隨著諸多建制不一的軍隊開赴各地,在悄然間發生改變,由此也使局勢變得緊張起來。

密雲。

薊遼總督署。

“直娘賊的!!皆是衣冠禽獸啊!!”

正堂內,響起王在晉憤怒的聲音,“本督萬萬沒有想到啊,他們竟然貪到這種地步,難怪各鎮諸地的糧餉,始終都他孃的對不上數,先前叫他們遞交案牘卷宗,一個個都推三阻四的,甚至還拿兵部壓著,根原來在這啊!!”

代總兵官孫祖壽、密雲兵備道兵憲吳阿衡相視一眼,臉上流露出各異的神情,過去幾日對他們而言,是極為緊張忐忑的時期。

特別是對孫祖壽而言,尊奉天子密詔從遼西奔赴關內,協助薊遼總督署控制局面,要將密雲、昌平、順義、平谷、三河等地掌控住,期間不準出現任何亂子,接管原駐各地的戍軍兵權,這份差事一點都不輕鬆。

在孫祖壽的內心深處,甚至要覺得過去這幾日啊,比他當初在遼左前線征戰,還要他孃的難熬啊。

攏共麾下就萬餘眾的軍隊建制,不僅要控制這麼多地方,還要確保各地安穩,敢有任何差池的話,那麼京城京畿的北線就全亂套了,屆時敢讓東土默特、喀喇沁諸部嗅到什麼,哪怕這些蒙韃諸部跟大明的關係相對好些,可面對關內的誘惑,難保有些蒙韃部落會趁機寇邊劫掠啊。

為此孫祖壽是成宿成宿的睡不著覺,好在這一切都在預料之中,或許期間存在一些小插曲,不過整體局勢還是可控的。

“督堂您先消消氣.”

吳阿衡沉吟剎那,上前勸說道:“當初整飭諸兵備道所轄衛所時,您就說過在地方置設的衛倉,多半是被盜取一空了,既然現在的情況跟當初預料的一樣,那我等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對那批被逮的貪官汙吏嚴加審訊,儘快揪出私下與之勾結者.”

“這是必然!!”

王在晉眼神凌厲道:“不將這些貪官汙吏,碩鼠敗類,蠅營狗苟之輩悉數揪出,便對不起陛下的縝密部署,機會對於我等而言就這麼一次,倘若此次薊密永三協要鎮,不能把握好這次機會,那麼陛下籌謀的軍改就推動不起來!!”

“孫總戎,現在密雲、昌平、順義、平谷、三河等地雖說被控制住了,不過事情還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這麼多衛倉虧空嚴重,絕非是這幫衣冠禽獸所能吞下的,只怕在這些地方上啊,還暗藏著不少他們的同黨,眼下要密切監視好各地,萬莫出現任何亂子,不然形勢就對我等不利了.”

“請督堂放心.”

孫祖壽聞言,當即上前抱拳表態:“從末將等開赴關內前夕,接到陛下所頒密旨,末將便下達了軍令,在戒嚴沒有宣佈解除前,各副總兵官、參將、遊擊、都司、千總所部進駐之地,皆落實守土有責制,何處敢出亂子,敢丟掉城池要隘,一律軍法從事!!”

那就好。

那就好。

王在晉聞言暗生感慨,要是當初他赴任薊遼總督時,麾下能有一支這等強軍,便不會僅侷限於衛所整飭。

大明國祚傳承到現在啊,有很多地方都爛透了,那些開明的官員,想要做實事的官員,置身在這種環境下,真想將所謀諸事推行落實,必須要進行博弈鬥爭,將這些事情悉數搞定以後,那才能審時度勢的逐步推行。

累!

真累!

也恰恰是這種殘酷的現實,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滿腔熱血被消耗一空後,那官場上就多了和光同塵者。

“孫總戎,你在給本督講講,這個公審處決的細則.”

王在晉收斂心神,看向孫祖壽正色道。

“讓各地治下的百姓,作為審判的見證者、參與者,這在我大明還從沒有過,如此真能審查出什麼嗎?”

“回督堂的話,其實舉辦公審一事,第一要確保的是疏散民怨.”

孫祖壽聞言嚴肅道:“當初在遼東治下時,情況要比現在複雜的多,儘管在遼左擊敗了建虜,不過一場大捷不能改變一切.”

王在晉點點頭表示認可。

的確。

儘管大明在遼左前線戰勝了建虜,不過遼東治下的情況,早就變得異常複雜,畢竟從薩爾滸之戰慘敗後,這一時期的秩序逐步崩潰,想要保證遼東各地的安穩,就必須要重建這種秩序。

這也就有了400萬畝軍屬勳田,以此穩住戍遼各部的軍心,而在有效落實這一謀劃部署期間,順帶對諸兵備道下轄眾衛所,展開一次全面的整飭,凡是貪贓枉法、以權謀私、貪生怕死的世襲衛所官,全都被悉數逮捕起來,順帶在各衛所治下展開公審,從而穩定住遼東地界的軍戶、百姓等群體,將他們心底積攢的怨氣疏導開。

過去這段時間啊,不僅熊廷弼、洪承疇他們忙壞了,包括各部統兵將校及麾下將士,也都忙的腳不沾地。

熊廷弼、洪承疇他們把握著大方向,奉令調遣的各級將校則具體實施,期間敢有任何紕漏的話一律追查到底,這也是趕在建虜休養生息,不然鬧騰這樣大的動靜,建虜要趁虛而入的話,只怕遼東也安穩不下來。

時下在遼東這片土地上,所置衛所已淪為附庸,不具備統兵的權力,只保留生產建設的職權,而鎮守各地的軍隊,正逐步朝募兵制傾斜完善,為了安撫遼將情緒,避免遼東出現譁變兵亂,在做上述諸事之際,一批遼將被遼東經略府提拔,會同一批外將混編分駐各地,同時推行守土有責制。

解決初見端倪的遼東將門勢力,不是一棒子就能夠打死的事情,畢竟有些將領的根底很渾厚,萬一真把他們全逼急了,那遼東地界必生大亂,這是朱由校斷不想看到的,維繫大層面的安穩,將鬥爭矛盾侷限於內部,不溢散到外部,不給蒙韃、建虜可乘之機,分步驟的去解決隱患和矛盾,這才是最英明的決策。

即便是到現在啊,遼東治下的秩序還很微妙,熊廷弼、洪承疇他們仍有大批事宜要去落實,不然何處出現任何紕漏,都有可能導致遼東的崩盤,這斷然是朱由校所不能接受的。

“……對待冥頑不靈之輩,其是否招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揭露其罪行的人,提供的那些證詞是否屬實.”

在王在晉、吳阿衡的注視下,孫祖壽表情嚴肅道:“只要這些證詞屬實,那麼就能抄他的家,將與之有密切聯絡的人悉數逮捕,從而擴大範疇,繼而逐步去摸查清楚他們先前犯下的種種罪責!”

這是懸起一把利劍啊。

聽著孫祖壽所講公審細則,王在晉漸漸品味到其中精髓,倘若這一制度今後要全面推行的話,那屬於做官的驕傲和威儀,將會多一處威脅啊,只怕此事要在朝中傳開啊,恐會引起強烈的反對啊。

不過在王在晉感慨之餘,他卻沒有再細想這些,他現在要儘快查清去向,不把諸虧空的衛倉補齊,那戍守邊陲的駐軍各部,一旦真出現缺糧情況,那他這個薊遼總督啊,就算是徹底做到頭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鐵血傳奇李漢文

楊晚成

地心之戰

雲煙之外

我對你的愛是明戀

藤梔酒

幻世赤瞳

雲野水悟

國運求生,我的手機可以聯絡系統

諭啊

末世降臨之變異來襲

追夢狸花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