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徹掌

大肆敕賞爵位一事,特設軍務院一事,在朝野間引起軒然大波,其產生的威力遠比密詔調援遼主力,奔赴北直隸各地鎮壓要大,因為這觸碰到文官群體的敏感神情,天子非但尚武,而且親武,這可是要命的事啊!

一時間規諫奏疏如雪花般蜂擁御前。

不過對於這些變化與狀況,朱由校根本就沒有多加理會,其有著太多的事情要落實,涉及京城京畿的警備衛戍要徹底釐清!

西苑。

承光殿。

“陛下,將屯駐在京城周邊的三大營,分赴豐臺、西山、通州、順義、懷柔、密雲、昌平、房山、良鄉等地屯駐,此事是否要再考慮一二?”

表情嚴肅的張維賢,面朝天子作揖拜道:“這絕非是件小事啊,暫不提三大營內部建制問題,就說京城內外諸坊的守備,及上述所涉地域的衛所與駐軍,恐會造成不小的混亂和麻煩啊.”

“萬一說在三大營移駐期間,膽敢出現任何紕漏的話,那必然會造成不小的影響,甚至嚴重的話,會威脅到社稷穩定啊.”

“臣附議!”

協理京營戎政史永安緊隨其後道:“臣知曉陛下對於京營的表現,多少是有些不滿意的,可是這般大規模的換防,勢必會引起很大的爭議,倘若朝中的反對聲很大,只怕此事做起來阻力會很大.”

“所以朕才會交由你二人來辦.”

坐在寶座上的朱由校,語氣正色道:“但凡是換作旁人的話,朕還不放心呢,京營換防一事,不僅關係到京城京畿安穩,更關係到京營今後的發展,難道你們都想看著京營,就這樣不上不下嗎?”

“即便是你們想,朕也不想!!京營就該是大明的主力王牌!乃是大明虎賁強軍!!”

“至於京城守備的事情,兩位卿家不必擔心,朕決意特設京城警備提督,今後京城內外諸坊,包括各門警備諸事,悉數移至京城警備提督署統轄,五城兵馬司轉隸到京城警備提督署.”

這真是要變天了啊。

張維賢、史永安聽聞此言,無不露出震驚的神色,在京城這等絕對要地,誰出任京城警備提督一職,那必是簡在帝心的存在。

只是這樣一來的話,恐怕朝中那幫大臣們,一個個蹦躂的會更厲害了,畢竟這可不是小事啊。

不過在朱由校的眼裡,警備駐防就是警備駐防,治安巡防就是治安巡防,它們是不能混淆的,不將對應職權徹底釐清,在所難免的就會存在隱患和漏洞,朱由校可不希望京城有任何亂象!

進行這樣的職權改制後,今後在京城京畿這片區域,軍事層面就找對應軍事單位,治安巡防等權則下放至地方有司衙署,軍隊不好好的搞訓練,跟外界有太多的聯絡,那遲早是會腐敗墮化的。

“這是朕擬的一批名單,他們今後將在三大營任職.”

在張維賢、史永安二人驚疑之際,朱由校拿起一份名單,神情嚴肅道:“涉及到三大營移駐諸事,朕就全權交給兩位卿家,這期間不能有任何紕漏,要確保地方秩序的安穩,牽扯建營所需糧餉開支,朕會從內帑進行直撥.”

天子的意志很堅決啊。

聽到此言的二人,皆知此次京營移駐之事,不可能再有任何迴轉的餘地,由內帑直接撥發所需糧餉開支,就代表減少很多扯皮之事,如此便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效率,將移駐與換防諸事明確下來。

“還有一件事.”

朱由校繼續說道:“完成移駐的三大營各部,要在各地嚴守守土有責,誰負責的衛戍區域有任何閃失,那麼在京所駐的戎政府,就必須要追責到底,此外移駐的三大營各部,嚴禁干涉地方事宜,要是敢叫朕知道誰擾亂地方,朕絕不會姑息!!”

“臣等遵旨.”

張維賢、史永安當即作揖拜道。

重文輕武要不得,重武輕文要不得,在朱由校的眼裡必須要做到文武兼濟,並且要嚴格落實文武分治,政務就是政務,軍事就是軍事,想要避免藩鎮割據之患,想要避免擁兵自重之患,就務必要做好這些才行。

且在朱由校的整體構想中,今後北直隸範圍內的一切軍事力量,涉及到糧草供應、各項軍需等劃撥,將由新設的軍務院全權負責、

過大的那些採買權都將悉數收回,缺少軍裝也好,缺少軍械也罷,缺少火器也行,都將採取統一採買分發的模式,儘量避免將相應餉銀直接撥給某部去辦。

這樣不僅能確保軍需供應的質量,還能確保在發現貪汙腐敗時,能夠以最快的效率查明情況。

反腐肅貪不止要在官場進行,更要在軍隊中進行,且斷然不能有任何的鬆懈,不然不良風氣一旦盛行,那就到時就傻眼了。

“陳策歸京沒有?”

在張維賢他們前腳剛離開,朱由校看向身旁的劉若愚道。

劉若愚如實稟道:“稟陛下,據有司來報,陳策已趕至延慶衛,最遲明日便可抵達京城.”

“好.”

朱由校點點頭道。

在北直隸各地進行肅清時,唯獨不見陳策與童仲揆的身影,他們二人奉密詔率領一支精銳奔赴宣府鎮了。

眼下的宣府鎮總兵官已換為童仲揆!

宣府鎮這等戰略要地,必須要安排值得信賴的人統兵鎮守,口外走私這等腌臢事,朱由校斷不希望再發生。

就算是要對口外進行貿易,也必須是朝廷作為主導才行,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違禁品出塞!!

至於陳策,便是朱由校屬意的京城警備提督。

而張維賢、史永安他們不知的是,伴隨著三大營的移駐和換防,待到各地局勢都安穩下來後,所涉地域的部分駐軍和衛所,都將會在軍務院的主導下裁撤,眼下軍務院主導裁撤京衛一事,便是在積攢經驗和完善構想。

既然上述這些軍隊不堪重用,那便穩步推動精兵簡政,這樣不僅能給朝廷減去負擔,還能更合理的重劃警備衛戍體系。

“給薊遼總督、天津兵備道、新設薊密永三協等處的中旨,眼下內廷所譴人手是否都離京了?”

“稟皇爺,皆已離京奔赴各地.”

聽到劉若愚的答覆,朱由校從寶座上起身,朝殿內一處快步走去,那張懸掛的輿圖上標註著很多東西。

“這次大範圍的軍事換防與調整,最外圍的衛戍防線,西起宣府鎮,再經薊密永三協,東至山海關,好在有數萬上過戰場的健兒歸來,還有薊遼總督署統籌協辦,不然朕還真不敢這樣搞啊.”

朱由校雙眼微眯,嘴上囔囔道:“中線的京營移駐和換防,增設天津衛戍提督,保定警備提督,圍繞京城京畿的警備衛戍就算穩了,而京城警備提督的籌設,則確保了京城核心的安穩,如此規模的調整和完善,恐沒有數個月是無法消停下來的,希望這期間遼東不要有任何新的戰況啊.”

牽扯這般大範圍的調整,可不是叫軍隊調來調去那樣簡單,這期間還涉及到級別明確,建制釐清,防區劃分,兵源補充等一系列事宜,更別提有不少地方要開闢駐紮營地,這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

按著朱由校的整體構想,在天啟元年結束以前,涉及京城京畿的一應警備衛戍體系,必須要穩步落實下來,這期間獨牽扯京衛裁撤,將其中篩選合格的衛所兵,轉隸到對應的隊伍中,至於更多的駐軍及衛所裁撤,要等到天啟二年再去進行,穩中求變是朱由校首先要考慮好的。

如此大的挑戰和壓力,傾斜到陳策、童仲揆這些人身上,不給他們對應的賞賜,如何能叫他們鉚足勁兒去落實?想要做成一些事,就必須要先懂得舍,不然誰會拼死為伱效忠賣命呢?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倒黴王妃後,想要獨自美麗

如光似水

周不言

偷偷嘆一口氣

等待寒冬擁抱你

93號阿偉

穿成大可憐

風晚肆

致我們今生無緣的愛情

榮靜

我欲求仙

冰冷回憶結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