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朝鮮之戰(3)

平壤之戰打打停停,不像鐵嶺會戰那樣一邊倒,匯聚於平壤城的明軍各部,圍繞平壤構建防線,挖設坑道,儘管在這期間不斷向扼守平壤的建虜展開炮擊,不過實際性的攻城基本就沒有展開。

朝鮮地界掀起的戰事,遠比表面看到的要複雜。

平壤城外,明軍駐地。

“噠噠噠……”

交替不絕的馬蹄聲,不時在明軍駐地各處響起,而位於中軍所在的帥帳,進進出出的人很多。

帥帳內。

披甲挎刀的孫承宗,盯著眼前懸掛的輿圖,整個朝鮮的態勢清晰明瞭,想要打好援朝抗虜一戰,必須要充分掌握朝鮮形勢才行。

“樞輔,就當前的形勢而言,我軍不止要提防竊據朝疆的建虜,在朝鮮下轄江原、京畿、忠清、慶尚、全羅等道的民亂也要兼顧好。”

在旁站著的毛文龍,表情嚴肅的盯著眼前輿圖,“特別是毗鄰平安道的黃海道,據多處駐地急遞來的軍情,該道治下的民亂、匪亂很猖獗,如果不解決這些隱患的話,一旦我軍的後勤補給遭到威脅,只怕會影響到前線的戰局。”

“朝鮮下轄八道,諸道下又轄大都護府、牧、都護府、郡、縣,以上就沒有一塊地方是安生的!!”

“夠了。”

沒有領軍赴朝參戰前,孫承宗雖說知曉些朝鮮的實況,也清楚朝鮮國內的情況,不過有句話怎樣說呢?

一直沉默的梁之垣,此刻開口道:“透過這段時間的瞭解,朝鮮的情況怎樣,某已經瞭然於胸,朝鮮王在宮奢靡享樂,寵溺金尚宮,而這個金尚宮,藉著朝鮮王的寵幸,在朝還干涉朝綱,與李爾瞻等人的關係不清不楚。”

“回樞輔。”

“真是國小妖多。”

毛文龍心情有些煩躁,皺眉喝道:“即便是再無能的人,也不能將朝鮮治理成這樣啊,建虜進犯朝鮮,對於朝鮮本土的人來講,那就該勠力同心的抗擊外敵,可是朝鮮境內倒好,平安道、咸鏡道已經亂掉了,其他諸道也都亂了。”

毛文龍冷哼一聲,不屑的說道:“就這樣一塊彈丸之地,還他孃的沒有遼東大吧,腌臢事還真不少啊,依著末將來看啊,這朝鮮就該歸我大明……”

孫承宗聲音低沉道。

“李琿的朝鮮王,究竟是怎樣當的。”

孫承宗出言打斷,那雙眼眸盯著輿圖,語氣平靜道:“不聊這些不相干的事情,說說近期要接收的軍糧與餉銀,朝鮮方面移交的怎樣了?”

以孫承宗為首的這幫人,特別是熟悉朝鮮事務的梁之垣,都低估了朝鮮王室對治下的殘暴統治!!

對毛文龍這樣的吐槽,孫承宗沒有多說別的,儘管孫承宗知道這樣私議朝鮮王不好,但是在孫承宗的心底,對於朝鮮王李琿也有不少看法。

特別是朝鮮官場的那些人,包括各地的所謂大族,不少都參與到朝中紛爭下,這也導致朝鮮境內的吏治腐敗、土地兼併、階級矛盾等情況,遠比大明要惡劣的多。

梁之垣看了眼毛文龍,隨即對孫承宗抬手作揖道:“我軍所需軍糧皆已交割,今已向各處進行分撥,只是餉銀卻沒有交割完,僅移交了200萬兩,且有不少是雜色銀。”

“這的確是要考慮的。”

“如此亂象之下,使得朝鮮境內的情況,其實一直都處在動盪之下,這次是建虜來進犯了,致使這些矛盾都爆發出來,即便建虜沒有來犯,要是朝鮮出現幾場大災,或者朝鮮國都出現動盪,只怕朝鮮還是會亂的。”

“怎麼會這樣?”

“提到這些,這與朝鮮王有密不可分的聯絡。”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而在朝的李爾瞻、柳希奮、樸承宗等彼此爭鬥,這也體現出大北與小北間的激烈黨爭,如此還沒有算上其他派系,朝鮮國都都是這般,使得地方就顯得更亂了,特別是某還聽說有一在野之人,深得朝鮮王的信賴。”

孫承宗皺眉道:“這次要交割的餉銀,若本輔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500萬兩才對,用以增添火銃、火炮等所需,為了解決這批火器軍械,本輔還特意寫了奏疏,急遞迴京,以讓少府等有司協調,朝鮮方面這樣搞,那將影響到前線戰局!”

“是啊。”

毛文龍緊隨其後道:“朝鮮王室不是在京畿道頒售債券了?末將記得是800萬兩吧,怎麼到現在就移交200萬兩?要是這樣的話,那前線的仗還怎樣打?朝鮮王室到底想不想驅趕走建虜了?”

“怎麼不想。”

梁之垣輕嘆一聲,“不久前,李爾瞻就從京畿道趕來前線了,是奉了朝鮮王王命來的,想要跟樞輔洽談抗虜之戰。”

孫承宗雙眼微眯起來。

李爾瞻趕來平壤前線,只怕是跟此前李適、南以興等朝鮮文武,想要見他商榷前線戰況,自己沒有親自接見,而是讓東江鎮總兵官毛文龍接見,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所以才特意過來的。

別看在建虜進犯朝鮮的初期,李適、南以興等人表現極其搶眼,加之本身在朝鮮治下的職官也不低,這使得他們在朝的名望和地位都是有的。

不過這不代表著他們就有資格見孫承宗!!

孫承宗何許人也。

內閣大學士,奉旨援朝抗虜,即便朝鮮王李琿親自見了,都要畢恭畢敬的喊聲上使,無法,孫承宗代表的是宗主國大明。

讓毛文龍去接見李適、南以興他們,那還是孫承宗考慮到朝鮮王室的臉面,不然派位副總兵官去接見,也不是不行的。

“毛文龍。”

“末將在!”

聽到孫承宗的聲音,毛文龍當即抱拳喝道。

“你去接見。”

孫承宗思慮剎那,伸手對毛文龍道:“雖說這李爾瞻在朝勢力不小,不過眼下他終究是以廣昌府院君的身份與聞朝政,見了李爾瞻,本輔不希望先前的事情再發生。”

“諾!”

毛文龍當即應道。

只是毛文龍卻不以為然。

看來樞輔不想給朝鮮王室好臉色啊。

見到此幕的梁之垣心底暗暗道,如果真想給好臉色,那就不會派毛文龍去,畢竟當初跟李適、南以興他們見面時,李適他們不過詢問接下來的仗,能否儘快打起來,可是毛文龍卻說,要不你們上?

就這一句話,噎的李適他們不知該怎樣回了。

而毛文龍呢,緊跟著就向李適他們提出,要更多的青壯來充邊,在朝消耗的軍糧,有不少是養著那些朝鮮青壯的。

臨海地界的港口營建,各處要道的整飭,各處前線的挖設……這些繁重的差事,無一例外都是朝鮮青壯在做,援朝抗虜的大明健兒,別管是悍卒,亦或是新卒,都沒有去做這些差事。

更別提濟州島被大明接管後,在濟州島經停的海船也好,進駐的海船也罷,一律全被水師給接管了。

先前要出銀子租賃濟州島一處港口,朝鮮國都上下那叫一個不情願,既然是這樣的態度,那好啊,一切就他孃的公事公辦!

大明是朝鮮的宗主國不假,是有馳援朝鮮的義務跟責任,不過馳援歸馳援,這期間的一切消耗,必須由朝鮮來承擔。

再想像過去那樣白嫖,絕對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事情。

這就是朱由校立下的規矩。

朝鮮之戰想怎樣打,其實不取決於大明,而取決於朝鮮王室及那幫所謂的高層,要是老老實實的掏銀子,掏糧食,加快兩國之間的海貿往來,那援朝的明軍該跟建虜對決就對決,畢竟人家掏真金白銀了嘛。

可要是想跟大明玩心眼,那就玩吧,反正著急的不是大明。

“跟金景瑞取得聯絡沒?”

嗯?

本在思慮的梁之垣,還沒有反應過來,再被毛文龍捅了一下,梁之垣這才反應過來。

“與金景瑞取得聯絡沒?”

孫承宗也是好脾氣,沒有在意梁之垣在想些什麼,又問了一遍。

“取得聯絡了。”

梁之垣忙作揖道:“不過此人的怨氣很大,我軍派遣的暗樁,雖說跟此人見面了,但是此人的態度很強硬。”

“暗樁安然回來了?”

孫承宗想了想,轉身看向梁之垣道。

“是。”

梁之垣點點頭道。

“那就再接觸。”

孫承宗思慮剎那,皺眉道:“此人生怨,怨的是朝鮮王室,不過對我大明卻沒有怨,告訴金景瑞,只要他願反正,那受到的冤屈,大明會給他洗刷的,在朝鮮遭受的不公,大明會給他伸張的!”

“樞輔,有必要對此人這般大費周折嗎?”

梁之垣有些不解道。

“你不懂。”

孫承宗卻搖搖頭道:“此人在朝的地位不低,特別是此人跟柳成龍的關係還不一般,此人若是能反正的話,那不止會對隨後的戰局有反應,甚至對今後控制住沿海諸地,也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講到這裡時,孫承宗眉頭微蹙起來。

援朝抗虜之戰,不止是難在要對戰建虜,難在要跟朝鮮王室斡旋,還難在,今後要怎樣控制住朝鮮的重要沿海之地。

孫承宗之所以重視此事,跟一件事密不可分,那就是在天津十三行的人,已經開始在京畿道下轄的仁川都護府紮根了,朝鮮王室給援朝明軍提供的軍糧中,有一部分就是從天津十三行採買的。

甚至連朝鮮王室在京畿道頒售的債券,天津十三行還出銀購買了一批,不多,也就兩百萬兩,如此兜兜轉轉下,天津十三行外派機構,是在仁川都護府立穩腳跟了,甚至還活躍在朝鮮國都。

孫承宗不在意天津十三行,但是卻在意這背後的含義,這是天子在以此表明態度,過去欽定的事情,必須要不打折扣的落實!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假宿主解綁後,反派又黑化了

別想動我的好運

我偷了李白的酒

木易Yang

楓蕊傳

劉毓卿

本想退隱卻收了一群老六當徒弟

北方尤車

穿到修煉界!瘋狂打怪又煉丹!

小肥肥吖

發瘋,從你我做起

暴怒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