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口!”韓秋厲聲訓斥,讓互相爭論的人閉嘴。

韓秋隱隱察覺到,群眾裡面有壞東西,尤其是那幾個看似幫她說話的人,這分明就是給他製造矛盾。

尤其是最後開口嘲諷八萬鎮南騎將士戰死疆場的混賬,他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韓秋突然有種被自家人背刺的感覺,這幾個北境的小諸侯,十有八九是被十三國同盟收買的奸細。

現在可麻煩了,因為這混賬的兩句話,導致南境諸侯全都氣紅了臉。

再則是,先前陰陽怪氣嘲弄她的南境小諸侯,搞不好也是十三國同盟買通的人。

這一南一北兩個小諸侯唱雙簧,就是尋釁滋事,好讓剛促成的中原大軍內訌起衝突。

而且,早在會議開始之前,韓秋就察覺到各方諸侯之間,似乎都存在隔閡,估計十三國同盟買通了一些人,在眾多將領之間製造矛盾引起不和。

韓秋很頭疼,她想嚴懲帶頭挑事的幾人,卻又很棘手,不知該怎麼處理。

她總不能因麾下人馬吵了兩句,就對他們大刑伺候。

要是鎮南王在就好了。韓秋心底暗罵鎮南王,搞不懂他今天為什麼要缺席。

如果鎮南王今天在場,他起碼能約束住南境的大小諸侯,叫這幫子愣頭青冷靜聽她說話。

而她則能管住北境大小諸侯的嘴,從而避免兩邊的人鬥起來。

正當韓秋尋思如何調停軍中將領之間的關係時,一個更令她厭煩的聲音傳入耳中。

確鑿的說,不是對方的聲音很難聽,讓韓秋感到很厭惡,而是他說出口的話,壓根沒經過大腦思考,簡直臭不可聞。

“公主殿下,有句話我不知道當講不當講,南境終歸是鎮南王管轄的區域,照理來說,應該由鎮南王來統領三軍。此前由於十三國同盟突襲南境,公主殿下才不得已率領江湖散人,為中原爭取調兵遣將的時間。現在中原大軍已集合完畢,我認為,公主殿下順勢交出指揮權,由鎮南王來領軍,會更加適宜。”

膽敢說出這番話的人,既不是南境諸侯,也不是北境諸侯,他是來自京城的武官,一個東境的小侯爺。

都是髒東西。韓秋有感而發,南境、北境、東境,都有吃裡扒外,居心不良的髒東西。

由此可見十三國同盟的滲透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不過,現在跳出來製造事端的小角色,倒是比較好處理,他們終歸是棄子,是被利慾薰心,給人當槍使的炮灰。韓秋可以用小本本將他們統統記下,等他們露出馬尾再狠狠清算。

韓秋最擔心的問題,是那些不露頭角,潛伏在王師大軍中的奸細。

總之,中原的王師大軍來了,可各路諸侯人心難測,隊伍依舊不好帶啊。

….

“哪來的野猴子,竟敢對公主殿下頗有微詞,抗擊十三國外寇的領袖由誰來擔任,是公主殿下與鎮南王協商的議題,輪不到你這小小鄉下諸侯越權主張!”

一個看似三十多歲,身披華麗盔甲,長相十分俊朗,顯得很有來頭的領將,非常憤怒地指責東境小諸侯。

聚集在武場大院的各路諸侯,根據他們的穿著打扮,即可辨認其身份高低。

上面這位三十出頭的俊朗將領,全副武裝威風凜凜,甭管手持的兵器,還是身穿的戰甲,都出自名匠之手。跟在他身後的數名護衛,也是衣冠得體,很有高手風範。

反觀東境的小諸侯,他雖然也人模狗樣的穿著一身戰甲,但那粗製爛造的工藝,還不如別人護衛穿的上眼。

“是公主殿下說,有任何意見都可以提,不需在意失言。我只是說出自己的看法而已。”東境小諸侯仿若很不安的說道:“公主殿下常年深居宮中,是最近兩年下嫁給北境王,才開始涉足天下。詩崑山戰區失守,雖不能全怪公主殿下,但換做戰場經驗豐富的鎮南王來指揮眾將士,說不定會有更好的結果。”

“我並沒有貶低公主的意思,公主殿下天資聰慧,無疑是人中龍鳳。只是公主年紀尚輕,缺乏征戰沙場的經驗,我覺得公主先跟著鎮南王,學習一下統軍作戰,定能受益匪淺。最關鍵的是,公主殿下剛剛大敗而歸,由她指揮王師大軍,難免會引起將士們不安,導致士氣下降。鎮南王則是組建王師大軍的領袖之一,在十三國同盟入侵南境的小半年裡,我們一直備受鎮南王的關照。可以說,大家日常休整與練兵,都是鎮南王負責統合。所以我認為鎮南王更適合擔任王師大軍的統帥,這有何不妥?”

“看來你聽不懂我說的話。三軍統帥有誰來擔任,輪不到你在這裡指手畫腳。”俊朗領將的臉色沉了下來,他的憤怒,已經逐漸轉換成殺意。

“聽不懂人說話的是你,公主殿下允許我們暢所欲言提意見,你憑什麼指責我!”

“就憑我手中劍!”俊朗將領是個狠人,作風竟與華芙朵有幾分相似,眾人只見他忽然伸手拽住東境小諸侯腦袋,使其動彈不了,然後唰滴拔出腰間利刃,當眾把他砍了。

就像宰殺家畜一樣,先擰著他頭,然後把他腦袋割下來,並且就那樣提著他的頭示眾。

“還有誰認為公主殿下不適合當領軍?”俊朗將領十分威風,他提著小諸侯的腦袋,直面聚集在武場大院的人。

俊朗將領的意思很明顯,誰敢彈劾公主殿下,小諸侯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鑑。

不服就來比劃比劃吧。

俊朗將領話音落下後,武場大院的諸侯們,雖然沒有人站出來與他對峙,但大家都在下面竊竊私語……

….

“他這麼做是不是太過火了?”

“對方就說了兩句冒犯公主殿下的話,他就把人殺了?”

“如果不是公主殿下默許,他怎麼敢啊?”

“你說這是公主殿下的意思?殺雞儆猴?”

“未必是公主殿下指使。他斬殺人的那把劍,是先帝御賜的斬將刃,專斬以下犯上、擾亂軍紀的叛將。別說公主殿下,就是聖上來了,恐怕也會遵循先帝旨意,不會責怪他。”

“他難道是忠義侯宇文世家的人?”

“他是忠義侯宇文四海的孫子、宇文盛平,宇文氏族對皇室赤膽忠心,是出了名的護皇派,那可憐的小諸侯撞槍頭上了。”

“當初皇十六子謀反的時候,怎麼不見宇文家的人出面?”

“皇十六子也是皇室一員,皇室奪嫡內鬥,宇文世家的立場很尷尬,他們不可能明著選邊站,頂多在暗中幫一幫太子。可對皇室以外的人,宇文世家可不會客氣。”

“今天中原大軍的領將,響應公主殿下號召來集會,你們或多或少都察覺到了吧。”

“察覺到什麼?”

“自己辨清局勢,小心別被人利用。”

現場也有明眼人,能夠判斷清楚孰好孰壞。

有一小撮人故意帶節奏,在軍中製造矛盾,引起各方諸侯對立,宇文盛平雷霆手段斬殺冒犯韓秋的人,算是敲山震虎,警告那些不懷好意的傢伙,讓他們安分一點。

當然,宇文盛平此舉治標不治本,雖能憑強硬手段鎮住一時,卻也會讓人心中積怨,尤其是鎮南王派系的將領。

東境小諸侯僅僅是提了一嘴,讓鎮南王來統領三軍,結果就被宇文盛平斬了。

不過,宇文盛平也是沒轍,如果他放任東境小諸侯帶節奏,最終引起南境諸侯們的共鳴,情況會變得更加糟糕。

“宇文將軍,本宮並沒有允許你動手。”

“是末將僭越,望公主殿下恕罪。”

“先皇贈與忠義侯斬將刃,就是為汝等忠誠良將督軍行方便。本宮不想違抗先帝遺願,還請宇文將軍往後能剋制一點,不要再讓本宮為難。”

“謝公主開恩。”

韓秋象徵性的責怪了宇文盛平兩句,事情就那樣不了了之了。

剛才有人覺得,宇文盛平當眾斬殺小諸侯,未必是韓秋指使。

其實他錯了,這就是韓秋事先佈置的局。

天宮鳶能在十三國同盟裡面,暗插那麼多妖魔鬼怪,十三國同盟侵略中原南境,怎麼可能不去收買一些中原的大小諸侯。

今天韓秋召集中原大軍的領將,假裝允許他們暢所欲言,說不會怪罪他們失言,就是想把尋釁滋事的刺頭挑了。

就像周興雲說的,玩陰謀的人心都黑,韓秋早就交代好,讓宇文盛平自己拿捏分寸,如果今天真有人敢在集會上彈劾她,不用廢話,直接開刀把他送走。

….

如此一來,就不會有人再敢當出頭鳥。

韓秋計劃得挺好,可惜她有一個疏漏,那就是鎮南王的缺席。

只有韓秋一個人,她很難鎮住中原大軍的所有將領,主要是南境的大小諸侯。

確鑿的說,東境的諸侯和北境的諸侯,不看僧面看佛面,都要給足韓秋面子。

可南境和西境的諸侯們,他們只對鎮南王和西郡王負責,他們可不會允許韓秋拿著雞毛當令箭。

所幸,宇文盛平斬殺的是東境小諸侯,如若換成南境的人,這事肯定沒完。

把話說回來,來自西境的諸侯都很老實,這倒讓韓秋頗感意外。

韓秋並不知道,當韓楓下達聖旨,號召各地諸侯出兵討伐入侵中原南境的十三國蠻夷時,所有響應天子號令的西境諸侯,都是經由西郡王嚴格篩選。

西郡王這麼做,並不是為了韓秋好。

西郡王之所以認真篩選,避免西境的諸侯裡面,有被十三國收買的奸細,這一切都是為了他自己。

西郡王可不想被人當槍使,他與周興雲等人的關係,原本就不是很好,十三國要是再利用西境的諸侯從中作梗,那真會壞大事。

現在的西郡王,不想和周興雲等人明刀明槍對著幹。

39314796.

...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擁有轉生系統的我疊了很多金手指

吾下筆如有神

我有百種異能

你先上我殿後

我當外掛那些年

牞爺

天啟之序

零狐九閣

冰河末世重活一世我屯了百億物資

無聊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