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追究責任,嚴懲疏忽大意者,下次還有人再犯同樣的錯,導致我軍大敗,那該如何是好!”有人與周興雲據理力爭,彷彿責怪是韓秋疏忽大意,最終導致中原勢力大敗。

“你別說了!是本王的錯!詩崑山淪陷是本王的錯!本王必須為此負全責!”周興雲假惺惺的抱憾嘆息:“要不是本王擊潰了十三國組建的聯合二軍,要不是本王奪回曲星山和飛龍崖戰區,逼得十三國遠征軍狗急跳牆,必須強行拿下詩崑山防線重振士氣,詩崑山就不會淪陷!”

“北王爺你這是胡言亂語強詞奪理!”

“本王強詞奪理?本王在南境邊緣區擊潰十三國的聯合二軍,駐守在雷門道的十三國主力軍,就一定會強勢反撲,從而爭取戰爭的主導權!詩崑山戰區淪陷在本王看來,是情理之中,極大機率發生的狀況!”

“勝敗乃兵家常事,哪有一直贏一直爽的戰爭!莫非你們把十三國遠征軍當自家孫子,想怎麼打就怎麼打嗎?醒醒吧!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換你們當中的人來統領三軍,中原勢力早就亡了!”周興雲必須替韓秋鳴不平。

在場的諸侯勢力也好,江湖勢力也好,似乎都覺得韓秋這個三軍統帥很好當,我上我也行。

然而,詩崑山戰區淪陷當晚,十三國遠征軍傾巢而出,外加四名古今高手夜襲第一宮,韓秋能保住詩崑山防線的主力大軍,且自己能逃出生天,真要謝天謝地了。

周興雲從鎮南王口中得知詳情時,真為韓秋捏了一把汗。現在回想起來他心底都感到害怕,幸好天佑小秋秋……

“我們並不是說詩崑山戰區不能淪陷,我們指的是,不能以如此窩囊的方式淪陷!”

“窩囊?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你們說這叫窩囊?當時詩崑山戰區是怎麼個情況?你不撤你能怎樣!本王問你們,十三國遠征軍傾巢而出,四名古今強者圍攻第一宮,中原指揮層被困詩崑山,作為三軍統帥的你們,該怎麼抉擇!你有什麼錦囊妙計,能做的比公主更好!”

“說!告訴我,你們有什麼妙計破局,如果你們真有通天手段做得比詠茗公主更好,老子的北境王就讓你來當!”

“眾將士齊心協力和他們拼了!只要堅守到王師大軍來援,勝利就屬於我們,這難道行不通嗎?”還真有人敢這麼說……

“你拿什麼和他們拼?用你的命嗎?還是用大家的命?你拼得過人家嗎!”周興雲看著說話的人,此人並非駐守詩崑山防線的將領。

但凡駐守在詩崑山防線的將士,瞭解當晚局勢的將士,都不會說出這種話來。

駐守詩崑山防線的南境諸侯,對韓秋不滿,主要是覺得她太縱容江湖武者。他們大部分人都覺得當晚形勢危急,韓秋下令撤軍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之前江湖武者棄守據點。

把話說回來,一眾血氣方剛的南境諸侯,此前責怪韓秋,和白半邪等江湖武者吵起來,主要還是打敗仗,氣在心頭很不服。

說白了就是人在氣頭上,情緒非常過激。實際上,他們駐守詩崑山防線,與敵軍打了那麼長時間,大家都認同韓秋,清楚她並非中庸無能的花瓶公主。

要不然,他們也不會不反對讓韓秋繼續擔任三軍之首。

如今,鎮南王和北境王一同到場後,駐守詩崑山戰區的南境諸侯,立馬就老實下來,只要鎮南王不帶頭挑事,他們理應不會再給韓秋添亂。

“北王爺您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大中原人才濟濟,位於武魏城戰線的王師大軍也好,駐守詩崑山防線的各部隊也好,可謂高手如雲良謀如雨。我們怎麼可能拼不過十三國外寇!”當事人理直氣壯地回周興雲話:“請恕小將直言,詩崑山一役勝敗的關鍵在於,我們有沒有勇氣迎戰敵軍!我軍連戰都不敢戰,這……豈有不敗之理?”

“你是豬?”周興雲看白痴般看著對方:“敵軍傾巢而出有備而來,我軍猝不及防倉促應對,各路防線指揮將領被困第一宮,你卻要和他們拼了?姑且不說拼不拼得過,拼過了又能怎樣?贏了詩崑山戰役就能贏下這場戰爭嗎!贏了詩崑山戰役就能逼退十三國同盟,收回所有南境邊緣區的失地嗎?詩崑山戰區值得我們不計後果的守下來嗎!”

“本王也認同北境王觀點,如今我們奪回了曲星山和飛龍崖戰區,打破了十三國同盟封鎖南境邊緣區的計劃,詩崑山防線並不值得我軍犧牲大量將士去鎮守。就算我們能守住詩崑山戰區,十三國遠征軍大不了退回雷門道,戰爭不會因此結束。”

鎮南王開口幫周興雲說話,亦或者,他陳述的這些都是事實。

這一次他們可以不記戰損的守住詩崑山防線,結果呢?

結果就是中原人馬損失慘重,十三國遠征軍則退回雷門道休整。

到那時候,中原勢力別說轉守為攻,進軍南境邊緣區收復失地。等十三國遠征軍休整完畢,再次捲土重來進攻詩崑山防線,中原人馬還守不守得住都成問題。

“皇叔高見!賢侄的想法與你不謀而合!”周興雲趕緊拍鎮南王的馬屁,只要把鎮南王困在自己這條船上,南境的諸侯們就不會造次。

緊接著,周興雲開始坐而論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詩崑山一役我軍只要能順利撤退,就不見得是壞事。”

現在是抄作業環節,周興雲把天宮鳶忽悠人的那套說辭,將十三國遠征軍誘出來打的作戰計劃,原封不動的搬過來賣弄,頭頭是道的講給一眾諸侯聽。

最讓許芷芊等女感到不恥的是,周興雲在細述天宮鳶的計劃時,還用上了……我覺得、我認為、我的想法等等,臭不要臉的字首。

整得這一切彷彿都是他想出來的餿主意。

於是乎,周興雲就這麼堂而皇之的剽竊了天宮鳶的主意,把眾人忽悠得一愣一愣,就連韓秋都頗感詫異,這小子居然開竅了。

將駐守在雷門道的十三國遠征軍騙出來打,確實是個好想法。

詩崑山戰區淪陷當晚,韓秋果斷下令大軍撤出防線,就是以退為進儲存戰力,準備打一場反攻戰。

畢竟,從雷門道前往詩崑山戰區,地勢很險峻,這也是武林盟能依仗詩崑山防線,擋住十三國遠征軍的有利因素。

而詩崑山戰區與武魏城戰線之間,則是一馬平川,這也是中原的王師大軍,能迅速支援詩崑山防線的有利因素。

將這兩項有利因素捋一捋,就變成位於南境邊緣區的十三國同盟,不好支援詩崑山戰區。

武魏城戰線的中原勢力,可長驅直入進攻詩崑山戰區。

誠然,韓秋心底雖然清楚這一點,可她卻不能在今天的集會上告知眾人,詩崑山戰區失守對中原勢力而言,不見得是壞事。

韓秋不當講,是因為詩崑山戰區淪陷後,她講出這些話,等同於推卸責任找理由,哪怕她說的都是實話,也難以服眾。

但是,現在由周興雲和鎮南王來講這些話,則沒有問題,因為他們不是詩崑山戰線的指揮官,不需要找藉口推卸責任。

就這樣,今天集會總算順利的度過第一環節,各路諸侯在周興雲和鎮南王一唱一和的高談闊論中,從爭論詩崑山戰區為何淪陷,誰該為此負責,過渡到集思廣益,接下來該如何收拾十三國同盟。

前面說過,韓秋召集各路人馬來天九峰,主要目的有兩點,一是交代清楚詩崑山戰役的事情,為此役戰敗做個了結。二是說出她今後的對敵方針,以便各路中原人馬配合行動。

韓秋心裡的作戰方針,正是周興雲此時嚷嚷的,運用武魏城戰線對詩崑山戰區的優勢地利,攻軍殺敵,消滅十三國同盟的有生力量。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韓秋默默地注視著周興雲,不由感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周興雲已非昔日阿蒙。

我呸!許芷芊要知道韓秋心中所想,肯定會告訴她,周興雲如似腦子開竅,皆因有天宮鳶為他背書。

韓秋要是洞察力好,就會發現,周興雲手裡捏著一張小紙條。那是周興雲離開飛龍崖時,天宮鳶為他準備的錦囊妙計。

說句實在話,許芷芊真的挺佩服天宮鳶,她給周興雲的錦囊妙計,並不是區區一個計策那麼單純。

天宮鳶的錦囊妙計,是一個系列的百科全書。

許芷芊這麼說吧,天宮鳶給周興雲的每個錦囊,代表著某個階段,可能發生的事情,以及相應的應對之策。

就比如說周興雲回到武魏城防線,可能遇到的以下幾種情況。

韓秋被俘,中原人馬傷亡慘重。

韓秋被俘,中原人馬傷亡甚微。

韓秋沒被俘,中原人馬傷亡慘重。

韓秋沒被俘,中原人馬傷亡甚微。

詩崑山戰區沒有淪陷,穆寒星等人聽到的都是假訊息。

等等……

上述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天宮鳶都在錦囊中的1號紙條寫有,然後每種情況的句尾,都附有一個號碼。

這些號碼分別對應錦囊中的其它小紙條。

周興雲只需根據現實情況,檢視對應的小紙條,即可得知接下來該怎麼做。

當然,最讓許芷芊無言以對的是,天宮鳶給周興雲準備了一箱錦囊。

不是一個兩個三個,而是一整箱,足足一整箱……

箱子裡的每個錦囊,都對應著不同階段的不同結果,周興雲只須根據實際發生的情況,選擇對應的錦囊,就能找到破局答案。

天宮鳶就是要手把手的把飯喂到周興雲嘴裡,對此,許芷芊也拿她沒轍。

今後周興雲遇事不決找錦囊,真可以理直氣壯的對許芷芊說出那句……我要你何用!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系統玄天仙尊

路過的翻茄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