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什麼才是真正的唐詩

陳青兕煮好了茶,分別送給許自牧、駱賓王、富嘉謨以及史務滋一人一杯。

陳青兕所泡的茶是他從義興縣帶來的陽羨雪芽,是村裡的人自己採摘最嫩的牙尖製作的,毫不亞於送入宮廷裡的貢茶。

頂尖的好茶,配上不俗的茶藝,讓許自牧、駱賓王、富嘉謨皆是讚不絕口。

陳青兕最近沒少與士人品茗飲茶,居然慚愧的發現自己已經有一些適應這個時代充斥著姜蒜豬油味道的煮茶了。

儘管比之後世的炒茶依舊遠遠不如,卻也不至於有作嘔的感覺。

也就是他習慣了炒茶的滋味,至少在許自牧、駱賓王、富嘉謨這些人眼中,姜蒜豬油味的茶還是足夠滋味的。

寒暄過後,駱賓王非常虔誠的從懷中取出幾張擠壓的有些皺巴的紙,說道:“陳縣令,此乃在下過往寫的詩集,還請縣令指點.”

他的表情甚為嚴肅,甚至有些忐忑。

這讓許自牧、富嘉謨兩人大為震撼。

這駱賓王是何許人物,雖出身寒門,年方七歲,一首《詠鵝》揚名天下,少年一身傲骨,身懷凌雲之志,但道王李元慶許他官職,讓他作詩取悅自己,他毅然拒絕,不願玷汙自己的詩作才華。

才氣煥發,豪爽俠義的駱賓王是他們敬慕的物件。

兩人一個出身是安陸許家,父親是三品大員,一個出身雍州武功富家,而駱賓王一介寒門,連父親的安葬費都拿不出,貧困落拓的窮書生,卻成為三人之首。

駱賓王所依靠的便是那一身卓立於世的才氣。

然在陳青兕面前,竟然會有緊張之態,委實讓兩人震撼的說不出話來。

他們確實知道駱賓王很敬重陳青兕,卻不想敬重至此。

陳青兕面不改色,心裡暗暗叫苦,這尋常士人送些文章詩作給自己,讓自己品評,他一點也不在乎。

但駱賓王是何許人,這個時代最有才氣的那批人之一。

就如王羲之請教書法,吳道子請教畫畫一樣。

這哪裡指點的來?

不過他還是大方地接過,拿在手中細品。

第一首詩叫做《途中有懷》。

眷然懷楚奏,悵矣背秦關。

涸鱗驚照轍,墜羽怯虛彎。

素服三川化,烏裘十上還。

莫言無皓齒,時俗薄朱顏。

看著這首詩,陳青兕眉頭忍不住皺了起來。

這首詩如果讓後世的他來讀,不查字典根本不知道什麼意思。

此番穿越以後,融合了陳青兕自身紮實的古文功底,又得良師賢妻指點教誨,這些日子又收到不少人投遞文章,不懂的地方虛心向蕭妙宸乃至莊敏瑞請教,古文功底大漲,勉強能夠讀懂詩文的意思。

這首詩應該是駱賓王離開長安以後,寫的詩作,以眷戀楚地的樂曲讓人感到悵然若失,感嘆自己背離秦關的悲哀。

用以涸澈之魚、驚弓之鳥自喻,表達自己才華橫溢,懷瑾握瑜,沒有人賞識的不忿。

陳青兕一時間不知怎麼評價,這首詩辭藻華麗,一字一句能夠感受到駱賓王的才氣。

可越是如此,越無法讓人共情。

懷才不遇的詩句,陳青兕知道很多事,其中有李白的《行路難》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還有李商隱的《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等等都能讓讀者感受到悲憤,產生共情。

駱賓王的這首詩卻少了這份共情。

陳青兕看向下一首詩,是一篇極為少見的長篇詩作《夏日遊德州贈高四》:日觀鄰全趙,星臨俯舊吳。

鬲津開巨浸,稽阜鎮名都。

紫雲浮劍匣,青山孕寶符。

封疆恢霸道,問鼎競雄圖。

神光包四大,皇威震八區。

風煙通地軸,星象正天樞。

天樞限南北,地軸殊鄉國……

還是一樣的感覺,用詞之華麗,盡顯駱賓王的超凡的文采。

可是再美的辭藻,無法掩蓋其中的假大空。

他繼續看下去。

駱賓王一共拿出來五首詩讓他評價,五首詩都是不同的風格。

陳青兕感受到了駱賓王的迷茫。

這位少年天才已經發現了唐詩的固化,在積極求變,只是道理千萬條,想要走對唯一的那一條正確的道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一代甚至幾代人,前仆後繼的嘗試改變。

正是因為有如駱賓王這樣的先驅不斷的改變,打破了宮體詩的僵化,粉碎了陳梁六朝的脂粉氣。

才有了“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情。

有了“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霸氣。

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那俯瞰天地的氣魄。

有“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壯麗景色。

哪怕是情愛,一樣有“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有“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樣優美動人的詩句。

而不是妖嬈做作,詞藻靡麗的靡靡之音。

駱賓王是先驅,他敢於改變,勇於改變,但很遺憾到最後他都未能成功,只是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陳青兕突然生出一個想法,自己是知道唐詩的發展程序的。

如果自己給駱賓王指出一條正確的道路,讓駱賓王、盧照鄰、王勃、楊炯、陳子昂、劉希夷、張若虛這些改變唐詩的先驅少走彎路,璀璨的唐詩文化會不會提前到來?

越想越是興奮。

論及才學,陳青兕自問差駱賓王多矣,可他卻有著自己的優勢先知,能夠引領他人走向正確的道路。

他看了一眼忐忑不安的駱賓王,說道:“駱兄的詩風格多變,似乎陷入了迷茫之中.”

駱賓王興奮激動,淚水湧現眼眶,說道:“陳先生知我!”

他沒有稱呼陳青兕為陳縣令,而是“陳先生.”

這個時代的詩核心就是宮體詩,以辭藻華麗著稱。

駱賓王的才情,他寫的每一首詩,每一個字都深奧玄妙,也受到了萬千讚譽。

沒有人覺得不對,因為在世人眼中詩就應該這樣。

詩從來不是尋常人能夠理解的高尚文化,是宮裡的皇親貴胄才有資格玩的東西。

唯有駱賓王自己感覺到不對勁,但是哪裡不對勁,他說不上來。

他想要改變,卻不知道從何處入手,只能不斷地摸索,嘗試。

而在摸索之中,又不斷有人告訴他宮體詩才是最正確的出路。

迷茫,自我懷疑……各種負面想法也由此而生。

作為先驅,最可怕的就是他站在了大多人的對立面,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對是錯。

是披荊斬棘,還是順應這個時代。

直到陳青兕的出現,他的詩就如明燈一樣,出現在了答案的盡頭。

陳青兕不再猶豫給駱賓王灌輸了革新唐詩的思想,告訴他什麼才是真正的唐詩。

新書能追定的弟兄們儘量追定,有票的也支援一下!謝謝!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總寵替身甜妻

寧瞳

一人一貓一狼,橫掃怪獵世界

秦銫笙簫

冥府詭異錄

殤夜聽風雨

我有一把劍,一把殺人的劍!

張先生寫小說

神龍拯救隊之浴火王冠

靈心是我

玉逍遙

鹹魚配吐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