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走馬上任天崩開局

秋風蕭瑟,天地寂寥。

陳青兕騎著一頭毛驢,手中津津有味的看著一本書。

在他身旁的是一輛馬車,駕車之人正是俏麗的劍婢晴空,車上乘坐的自然是蕭妙宸與淺言。

自收到朝廷的任命,陳青兕與蕭妙宸做了商議,買了一匹馱馬跟一頭毛驢,南下赴任。

除了他們四人,還有兩人在前面步行開道。

一人粗狂有力,正是銅官村唯一的捕頭匡正,還有一人四十許年紀,斯斯文文的,姓姜,單名一個辰字。

匡正一心想要離開銅官村去縣裡發展,本以為憑藉此番砍殺火鳳教妖人的功勞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結果到頭來不過獎勵了點點錢財,升遷之事,全無音訊。

匡正希望破滅,變得渾渾噩噩,有些頹廢。

陳青兕見狀,念他救了自己一命,也有些拳腳,敢打敢殺,邀請他隨著自己一同赴任。

陳青兕在其中發現了幾本陶弘景的手抄札記。

“早有預料青溪縣荒蕪,卻不想荒蕪至此.”

陳青兕將部分記憶中學過的東西與之映照,很多地方都能對得上,歎為觀止之餘,腦海中徒生一念,可不可以用這知識來對敵?

一路上陳青兕都在琢磨這玩意,眼中躍躍欲試,恨不得立刻抵達青溪縣,試驗一下自己的想法。

匡正滿口答應,一併隨行。

別說有人迎接,連住的地方都未必有。

陳青兕看著歪倒四十五度的府衙牌匾,看著右牆倒塌,左牆裂口,大門一扇有,一扇無,嘴角抽了抽,好像情況比他想象中的還要惡劣。

只是隨著他們越靠近青溪縣,所見景象越是荒蕪,甚至於數十里間看不到一處人煙。

尤其是進入青溪縣之後,連續遇到了三個村莊,皆是廢棄村落,不聞雞鳴狗吠,村子兩旁多是無主孤墳。

大白天走在官道上,心裡都有一種發怵的感覺。

陳青兕見士氣有些低落,雙手一合道:“其實如此殘破,卻也不是什麼壞事。

正因為破,才有推倒一切重建的可能,讓我們放手施展,就怕半殘不殘,半破不破的,那樣才最是尷尬.”

陳青兕也不隱瞞,說道:“大概想法一開始就有,得實地考察以後才能下定論。

不做調查,任何想法都是紙上談兵.”

陶弘景所效力的齊、梁都是蕭家掌權,因而蕭氏手上有陶弘景的第一手資料。

他抬頭看了看天,說道:“我們加快些步伐,爭取今天趕到縣城。

能不能破青溪縣的局,就在這四個月裡。

破則通,不破則未來一年都得束手束腳.”

一行六人,一驢一馬車,走在渺無人煙的官道上。

陶弘景乃南朝齊、梁時的一代奇人,精通道學、歷算、醫學、煉丹、冶煉等多項技能,在各行各業都有傑出的成就,他創立茅山宗,擬定了道家的神仙譜系,給神仙排列等級,編寫《神農本草經》及《名醫別錄》首創沿用至今的藥物分類方法,將天下藥物,依照特點藥性分類。

他還為梁王鑄造了十三把名劍,編寫了《古今刀劍錄》,煉丹絕技更是爐火純青,是葛洪之後公認的煉丹大師。

蕭妙宸此刻下了馬車,看著面前這番景象,並未說什麼,只是道:“也算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比露宿野外好得多了。

淺言、晴空,我們去收拾一個住宿的地方.”

姜辰訝然道:“郎君這是有想法了?”

陳青兕此番南下赴任,需要搭建自己的行政班底,透過蕭家的關係,將他請來擔任自己的文書。

他人看陶弘景手札,看得是神仙、長生之道,陳青兕看得卻是物理、化學,硝酸鉀的火焰分析法,摩擦自燃,對硝石生熱過程的研究,如何生出紫青煙等等。

至於這個姜辰乃是蕭氏學堂的優等生,負責義興縣的蕭氏私塾教育,有很強的文書功底。

最終一戰,陳碩真率領的起義軍三萬五千餘在婺州被揚州長史房仁裕與婺州刺史崔義玄擊破,起義軍除一萬多被俘外,其餘大部戰死。

只是……

“好一個陶弘景,山中宰相,名不虛傳,前人智慧,當真深不可測!”

一行人加快了前進的步伐,隨著深入青溪縣漸漸有了人氣。

陳青兕忍不住發出感慨,愛不釋手的翻看著手中的札記,再一次道:“夫人,你可給為夫選了本好書.”

也是憑藉著四千人,陳碩真兵分兩路,一路攻打睦州,一路攻打歙州。

“不錯!”陳青兕道:“春耕前斬斷所有亂麻,讓百姓安心農耕,有田有地才有盼頭,方能靜下來發展。

如果連基本的盼頭都沒有,政策再好,亦是無用.”

陳青兕帶著幾分愧疚的看了自家媳婦,道:“匡哥兒,姜文書,我們找些石頭墊墊,先將這府衙的匾額扶正。

別的可以歪,這匾額,歪不得.”

姜辰先是一怔,隨即大悟,道:“郎君可是在為春耕籌備?”

到了青溪縣心中,陳青兕終於抵達了目的地,青溪縣府衙。

只是往來屋舍十室九空,所見百姓多是婦孺,對於他們一行人有些視若無睹,神情麻木。

青溪縣就是陳碩真高舉反抗朝廷的大旗打響第一槍的地方,也是響應最熱烈的地方,縣裡童文寶直接拉起了四千人的義軍跟隨陳碩真。

這些東西都是物理化學的現象,前人早已發現,並且研究,只是缺少一個系統將這些學問整合起來。

之前他讓蕭妙宸給他整理幾本實用的雜學書籍,蕭妙宸經過篩選,整理出了一百多本,供陳青兕平時閱讀。

陳青兕暗暗嘆了口氣。

姜辰文縐縐的說道:“連續反覆受到洗劫,自然殘破。

郎君肩上重擔,可是不小.”

這個時候的江南本就地廣人稀,死了那麼多人,沒有十年光景,想要恢復昔日人口是不可能的。

便在三人將匾額扶正的時候,一個五十許歲的儒士來到了近處,作揖道:“在下是縣裡的主簿,暫代縣令一職。

請問你們可是朝廷派來接管本縣的上官?”

陳青兕苦中作樂,自我安慰:好訊息,老子獨裁。

新書能追定的弟兄們儘量追定,有票的也支援一下!謝謝!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權力巔峰從鎮長開始

流年似水D

不要惹瑪麗,否則會變得不幸

喜歡珙桐

民間靈異短篇故事

人生很短

玄幻:是善是惡

自信的梅花鹿

仙元神尊

神楚凌雲

大漢:開局救公主,我被封巴蜀

男波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