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學生受教

陳青兕是透過歷史上九姓鐵勒的謀反,以事後諸葛亮的形式向前推算出來的。

要他拿證據,那真是為難他了。

但狄仁傑能在武則天以及麾下一眾酷吏手上,多次大起大落,成就一世英名,對於官場上的彎彎繞繞豈有不知的道理?

只是現在他的初涉官場,就算再如何天縱奇才,也需要適應的機會。

何況狄仁傑還未接觸核心,不瞭解李治的脾性,不知道李治就是一個只求結果不講過程的帝王。

狄仁傑呆了呆,有些難以接受。

自己糾結了許久的問題,竟是因為這個原因,暴力破解了。

這位陳先生根本就沒有證據,就是憑藉文武勾結這點,強行緝拿偵辦。

哪怕錯了,也能依靠走私精鹽結案,了卻此事。

可細細一想,卻又有幾分道理。

吃空餉這是無解的問題,這種情況遠不止靈夏邊軍。

大唐全國六百餘折衝府,不說十成存在空餉情況,也有九成九,只是數量多少而已。

陳先生真要抓著空餉不放,保不準會引起舉國騷亂。

這種情況陛下未必不知曉,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只要不過分,是可以容忍的。

陛下也不希望將事情鬧大,所以要是沒有鐵勒謀叛的事情,查到走私精鹽為止,就是最好的結果。

也許就算自己真的查出了真相,陳先生也不會捅破這層紙,而是以心照的方式,酌情處理。

不得不說,狄仁傑的政治覺悟確實了得,只是自己琢磨,已經想通了大概。

“學生受教了!”

狄仁傑作揖回禮。

陳青兕還挺享受給狄仁傑當老師的感覺,還想多說一些。

結果人家只是給個提示,就自己想明白了,一點成就感也沒有。

陳青兕將話憋了回去,說道:“你對未來有什麼打算?”

狄仁傑有些不解。

陳青兕道:“是想留在京師,還是外放為官?以你之才,在基層磨鍊,實無必要,白費光陰。

此番隨我北上,立功不小。

回京之後,我會向陛下、許相公舉薦你。

想留在京畿,大理寺就很適合伱,適當的向上提提就好,想外放到地方為官,也是一個好的選擇.”

他帶著幾分語重心長的說道:“兩個選擇,有利有弊。

怎麼說呢,在京城,畢竟天子腳下,機會肯定會多一些。

不過機會往往伴隨著風險,會身不由己的捲入各種不可預料的事情之中。

到地方為官相對會好一些,可以避開廟堂風波,踏踏實實幹一些於民有利的事情,提升資歷.”

狄仁傑先是作揖道謝,隨即說道:“學生正當青年,想效仿先生,踏踏實實為百姓為天下幹些實事.”

陳青兕尊重狄仁傑的選擇,笑道:“懷英能有此心甚好.”

兩人聊著天,談論著治理地方的一些事情。

狄仁傑的父親狄知遜當過縣令,狄仁傑在一旁學了不少,知道治理地方會遇到什麼常見的問題,趁機向陳青兕請教。

這方面是陳青兕的特長,他有豐富的基層經驗,而且他的對手還不是這個時代民風淳樸的百姓,有很多有文化的地痞流氓甚至當地一霸,什麼樣的事情都見過,比狄知遜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直至屋外傳來聖旨到的訊息。

陳青兕瞬間就有了不好的預感。

他等的是撤軍的命令,只需要宰相兵部發一道命令就好,聖旨就過了。

果然……

“朝散大夫、關內道黜陟使陳青兕,智勇兼資,洞察先機於前,剛毅果達,定計破賊於後,威信著明,進爵江左縣男。

卿獻三受降城之策,朕閱之,大喜,真乃定邦之略,特命卿為安撫使,撫慰北疆,並督建三受降城……”

陳青兕抿了抿唇,帶著幾分不情願的道:“臣領旨!”

這李小九真就逮著他一個人薅啊!

“恭喜,恭喜!”

“陳先生年紀輕輕,便靠自己的功績封爵,我朝獨此一份也!”

傳旨的內侍將聖旨遞給陳青兕,不住道喜。

陳青兕硬撐著道謝,將內侍送出門去。

趕來道喜的程伯獻見陳青兕有些失落,並沒有多少開心,想到他時常算著自己孩子出生的日子,便是神經大條的他都猜到了原因,說道:“不還有六個月嗎?三受降城只是軍事堡壘,並非堅城巨城,全部建成也要不了多少時間。

大不了加些進度,想法子提前竣工便好.”

陳青兕皺眉,不滿的看了他一眼道:“此話休要再提.”

他吸了口氣,緩和了語氣,看著自己的學生,說道:“先生語氣有些重了,伯獻,你出身豪門,未曾體會百姓的艱辛。

有些事情,並非與你想的那樣簡單.”

“靈夏二州人口稀少,百姓生活不比京畿,壓力很大。

又逢戰事,儘管沒有受到傷害。

可先生之前施行的堅壁清野之策,不可避免的給他們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建造三受降城是一件很耗費民力的事情,得合理的運用靈、夏本就不多的民力。

如果為了一己之私,濫用民力,陷靈夏百姓於困頓,內心何安?”

“罷了!人生在世,哪有事事順遂。

三受降城由先生我提出來,由我督建,也在情理之中.”

陳青兕調整了心情,望向狄仁傑道:“懷英也不急著回去覆命吧?留下來助我,正好靈州這裡潛力極大,尤其是三受降城建造之後,能夠進一步的加強與漠南、漠北的聯絡,我們可以在河套開一個集市,用於促進雙方的貿易往來,各取所需.”

陳青兕在後世也遇到很多這種情況,私事為公事讓道,已經是一種習慣,就算心中有不爽有抱怨,但不會代入自己的工作。

安撫使的職權跟黜陟使有異曲同工之妙,通常是任命朝廷官員安撫巡視戰爭或受災地區,有處理地方行政之權。

即便是三品刺史,面對安撫使也得聽從安排。

狄仁傑知道陳青兕對京師那未出生的孩子有怎樣的期待,見他如此教導程伯獻,也感同身受,跟著作揖:“學生受教,願聽先生差遣.”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鎖住你的幸福

獨孤君君

中原之光

古萬天

新還珠格格之樂妍公主

西西里裡

反派請三思!裙子再短我也是男配

糯米菠蘿飯

戮天決

王羽飛

星穹鐵道:我是歡愉使者

萬戶h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