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心驚肉跳的郭瑜

陳青兕能夠看出賀蘭敏之對自己的崇拜,也看出了他年紀輕輕,骨子裡的那種張揚,更看出了對方談吐裡透露的學識……

賀蘭敏之絕非一無是處的紈絝,歷史上賀蘭敏之道德敗壞,但更多的是對李治、對武則天的報復,一個哥哥面對自己妹妹給玩弄給殘害。

這作惡之人是既是自己的姨夫又是自己不可告人的後爹還是當朝天子,兇手更是自己的小姨,當朝的皇后……

賀蘭敏之如何對抗?

除了選擇噁心李治,噁心武則天,似乎也沒有別的選擇。

於是誘姦太子妃,睡武則天八十歲的母親當武則天的後爹,甚至疑是強姦了太平公主……

賀蘭敏之的人生就是一個大寫的悲劇……

陳青兕並沒有那麼悲天憫人,改寫賀蘭敏之的命運,只是他想改變大唐未來軌跡,杜絕秩序的崩壞,讓本不該走的彎路徹底消失。

陳青兕目前還不知從哪裡入手,畢竟這個時候說未來會出現一個女皇帝,就是現在的賢后武皇后,別說沒有人相信,就算是武皇后自己都不信。

野心這玩意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有了權利以後,慢慢膨脹的結果。

哪怕是李世民,最開始都沒有跟自己兄長搶太子的念頭。

直到他戰功地位到了那一步以後,野心無可避免的開始滋長。

就現在的武則天,連參政的權力都沒有,又怎麼敢想自己會以女子之身,掌天下權柄?

陳青兕能夠想到的最好結果就是武皇后就是武皇后,然後太子順利繼位,武周什麼的不出現最好。

陳青兕當然知道真正能夠左右一切的是李治跟武皇后,但他現在還沒有那個能力影響這兩位最頂端的大佬。

先從他們身旁的人入手,由簡到難一步步來。

既然入了東宮,那就從李弘、賀蘭敏之開始。

陳青兕沒有單獨從李弘入手,是因為他發現李弘對賀蘭敏之特別依賴。

兩人的關係非同一般,兩人一起上手的難度,應該比單獨攻略任何一人都要簡單。

李弘抹著眼淚,可憐兮兮的看著賀蘭敏之。

正如陳青兕所想的一樣,李弘對賀蘭敏之的感情態度是不一樣的。

李弘被冊封太子的時候才四歲,四歲就被當作皇儲來培養,身旁的人都是教他怎麼當一個皇儲。

李弘自從知事以後,被人以皇太子的身份對待,一言一行都得符合太子身份,身旁的人都敬他寵他,沒人敢在他面前大聲說話,也沒有人願意跟他玩耍,直至賀蘭敏之的出現。

賀蘭敏之多才多藝,性格奔放,不受約束。

他給李弘帶來了不一樣的世界,李弘也有了自己第一個玩伴。

故而不管東宮上下如何不喜賀蘭敏之,李弘都會護著他,替他說話。

這次也是一樣,但顯然陳青兕並不好說話,也不怕得罪武皇后。

李弘自要希望賀蘭敏之能夠識時務。

賀蘭敏之我行我素,並不在乎郭瑜、張文瓘這類人的態度,但陳青兕這位偶像,終究有所不同,見他完全不理解自己,就好像心頭給紮了一刀,委屈的眼淚水直掉,直到聽到最後一句,只覺得腦袋一嗡,呆滯住了。

過了半晌,他才不可置信的指著自己,問道:“我真的可以成為先生的學生?”

陳青兕道:“得看你的表現,至少現在不夠格.”

賀蘭敏之作揖道:“學生一定會讓先生滿意的.”

他順杆而上,直接以學生自稱了,說著還一把抓著李弘,說道:“走,太子殿下,我們去學堂.”

李弘也破涕為笑,說道:“好!”

兩人一併往學堂的方向行去。

陳青兕看著兩人的背影,笑了一笑,想了一想,尾隨而去。

其實陳青兕現在都搞不明白自己這個太子諭德是幹什麼的,字面意思是侍從贊諭,職比常侍,但怎麼約束太子德行?一直陪著太子左右,探查他的不規範之處,還是別的什麼?

畢竟是新設的官職,還沒有一個定性。

陳青兕心如明鏡別說是他,便是李治都未必能夠弄得清楚。

此番自己在北方,又有軍功在身,還兼地方行政之功,加上三受降城的謀劃建設,數功在身……

科舉的功勞,還沒真正結算呢。

這一個功勞一個功勞的加在一起,任誰不迷糊。

李治不是李世民,有足夠的威望,能夠鎮住任何人,也不像李隆基沒腦子的信任人,想要壓一壓,也在情理之中。

這個太子諭德,十之八九就是臨時起意,想要看一看情況再定未來。

既然不知道應該幹嘛,索性就跟著李弘,看看這位大唐皇太子到底如何。

對於陳青兕的到來,郭瑜只是看了一眼,便不再說話了。

他心中有氣,卻也不敢胡亂發洩。

陳青兕都不知道太子諭德要幹什麼,郭瑜更是如此。

他只知道太子諭德不屬於詹事府、門下坊、典書坊以及三寺任一一部門,誰也管不了他,還有直達天聽的權力,等於直屬李治管轄。

郭瑜還以為陳青兕來聽課,也是在他的權力範圍,甚至擔心他小雞肚腸,在李治跟前編排自己的不是,小心翼翼的講課。

陳青兕認真的聽著。

不得不承認,郭瑜對《五經》的理解。

這個時代並不興四書,四書大體是在南宋,經過朱熹的推行,才成為官學,才有四書五經之說。

在唐朝只重視《五經》,即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自兩晉南北朝往後,門閥世家掌握了經典的解釋權,但李世民不吃這套,命盛世鴻儒孔穎達為《五經》註解,取名為五經正義。

就是告訴掌握文化解釋權的那批人,老子註解的才是正義,你們掌握的那些解釋權狗屁不是,強行將儒家學說的解釋權搶了回來。

至此《五經正義》成為了儒家學說的權威,成為士子習經和科舉考試的統一標準。

自唐代至宋初,科舉取士,以此為準。

郭瑜作為孔穎達的學生,對於《五經正義》的理解深入骨髓。

陳青兕聽的津津有味,他在這方面一直是短板,聽得特別認真。

郭瑜餘光掃過陳青兕,見他這般專注,更是發怵:這小子這般仔細,不會是在挑自己的毛病吧?

一堂課,講的那是心驚肉跳……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音姍姍的新書

音珊珊

現實太真何必幻想我的妞

楊渝

木偶戲師

無事閒看真君

旅遊過年和校花複合

留下雨衣

攻略女主?可我也是女的啊

芝士年糕鍋

我放棄不了對你的喜歡

早睡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