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政治遺產(二合一)

這也是李治將張文瓘丟給李弘的原因。

李治不想成為李世民的背景板,給李世民擦屁股,就將這艱鉅而光榮的任務交給自己的兒子。

對於張文瓘與李敬玄的政治主張,李治是一點也不奇怪。

可是陳青兕竟然能夠說出這番道理,這讓李治頗為意外略微感動。

李治擁有李世民這樣的父親,壓力自然非同一般。

尤其是他繼位之後,天災不斷,四夷居心叵測,還有南方兵變,一連串的事情接連發生。

甚至有不少人說他德不配位,才獲天譴。

李治能夠走到今日,乾綱獨斷,各中辛酸唯有他自己知道。

今日意外聽陳青兕竟如此理解自己,這讓李治有一種被理解的感覺。

欣慰感慨……

李治讓小太監重複的說了一遍張文瓘、陳青兕的辯論。

這一次他聽得特別認真,尤其是聽到陳青兕說我們生來就站在世界之巔的時候,更是深有感觸,大唐在自己父親的手上,如此輝煌。

自己就算無法超越,也不能籍籍無名,成為庸碌之輩。

他忍不住長嘆一聲:“知朕者,陳青兕也!”

就在李治感慨萬千的時候,陳青兕已經來到了來濟的宅邸。

迎接陳青兕的叫來慶遠是來濟的二兒子,在太常寺當值。

來濟為人正派,當任宰相多年,並沒有提拔自己的兒子,因此地位並不高。

“陳先生,家父已經等候多時了!”

來慶遠對陳青兕很有好感,兩人接觸的並不多,但當初若不是陳青兕站出來,來濟早就受李義府的迫害,跟褚遂良一起招貶了。

現在儘管給罷免了宰相之位,卻也給安排了一個好去處,不用擔心未來受苦。

陳青兕卻聽出了些許弦外之音。

等候多時,這話有點深意。

陳青兕一臉慚愧,說道:“是在下來遲了,讓來公久候.”

來慶遠領著陳青兕向屋內行去。

來慶遠故意走慢了幾步,低聲道:“楊侍郎也在,陳先生對他可要提防一二.”

陳青兕眼睛微眯,只是一瞬間就想明白了緣由。

陳青兕瞭解李治的脾性,來濟就算被自己救下一次,在這個廟堂上也不會待太久的。

來濟過於方正,行事不知變通,李治早就不喜他作為,給外放是早晚的事情。

來濟在京多年,一直是清流一派的核心人物,當任宰相以後,更是廟堂清流之首,頗有影響力。

來濟這一走,以他為核心的清流一派,將會群龍無首。

陳青兕早有接管來濟政治遺產的心思,故而對於清流一派有過了解。

在宋明時期,清流之名,很多時候言過其實。

因為宋朝計程車大夫政治,明朝的文官體系,讓文人掌控了太多的話語權,導致了士大夫、文官內部有著深厚的利益往來,他們的清流並不純正。

唐朝此刻屬於勳貴與門閥世家政治,清流派大多出身非關東世家,關隴勳貴之外的豪門庶族,他們政治背景淺薄,便以方正不阿的人設行事,相對來說,質量還是很純正的。

儘管其中有不少道貌岸然之輩,卻也有如來濟、郝處浚、劉仁軌、源直心這類的耿直大臣。

能夠接受來濟的政治遺產,以後在長安行事將會方便許多。

而擋在他面前的人正是楊侍郎。

楊侍郎,名喚楊弘武,他是隋朝宰相越國公楊素弟弟楊嶽之子,家室顯赫。

楊弘武早年跟隨高祖皇帝反隋,受命為左千牛備身,憑藉著資歷一步步往上爬,直至今日,成為大唐的工部侍郎,為人並無大才,但剛正不阿,處事認真仔細,便如一頭牛,勤勤懇懇,肯幹實幹,有著很強的處理日常瑣事的能力。

楊弘武在清流一派裡,地位僅次於來濟、劉仁軌。

如果劉仁軌在京,陳青兕不敢去想,但楊弘武扛不起大旗,與其讓他揹負自己擔負不起的重擔,讓清流一派樹倒猢猻散,不如自己頂上。

只是陳青兕沒有想到李治下手如此快,他還未來得及接手,來濟就給外放了。

陳青兕一邊跟著來慶遠,心中卻有些意外。

楊弘武確實擋在他前面不假,但他卻從未將之視為對手……

畢竟楊弘武並沒有多遠大的抱負,他不像是一個願意爭的人。

陳青兕低聲道謝。

來慶遠卻道:“這也是父親大人的意思,只是楊侍郎資歷深,兩人祖上又是世交,父親大人也頗為為難.”

來濟的父親是隋朝大將來護兒,楊弘武的父親是蒼山開國公楊嶽,來護兒在楊素楊嶽的麾下效力了一段時間。

正說間,兩人已經來到了待客廳。

來濟、楊弘武正在客廳說話。

來濟精神並不差,除了臉上多了幾道皺紋,頭髮略顯花白以外,看不出來有什麼不適之處。

楊弘武也有六十高壽,但他保養的極好,鬚髮皆黑,面色紅潤,聲音也很是洪亮。

“見過來公、楊公!”

陳青兕向著兩位長輩行禮。

來濟指著一旁空著的席位說道:“負道快快入座……”

他看著陳青兕入席,隨即才感慨道:“負道此番北上,遇事之離奇,處事之果敢,讓人歎為觀止。

看著負道此番表現,不得不服老呀.”

他的話若有所指。

楊弘武點頭應道:“來公此話說的好,老夫聽著北方變故,一件事一件事接踵而來,陳小友憑藉才智逐一化解,委實了不得。

只是陳小友終究年輕,過於氣盛,有些事情實無必要強行插手。

儘管小友行事謹慎,並未僭越。

只是該乾的不該乾的,這一併都幹了,難免給人一種投機取巧之嫌。

不然以陳小友此番所立之功,不至於還不如以往.”

陳青兕之前身上有著吏部的考功員外郎以及國子監監丞的職位。

這兩個都是實權崗位,一個負責科舉,一個管國子監治安。

現在的太子諭德手上卻沒有一點實權,官階升了,職權反而下降,甚至有明升暗降的嫌疑。

不少人將此視為陳青兕失寵的表現,緣由就是管得太寬。

不然怎麼可能多功在身,反而給冷處理了?

兩人都是話中有話,前者說後生可畏,後者卻說後生太年輕,處事不夠穩重圓滑。

陳青兕卻大義凜然的說道:“楊公此言差矣,在下並非不知眼中無事,憂愁不來的道理,明哲保身之法,並非什麼高深之術,在下懂得,只是不屑為之。

這世上就是有些事情,有所為,有所不為。

如果看著地方奸豪,欺壓百姓而無動於衷。

豈不等同助紂為虐?今日近況,在下甘之如飴.”

“好!”

來濟撫掌大笑,“負道此言,深得吾心.”

當初李治選擇廢王立武的時候,來濟何嘗不是同樣的心情?

只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當時的武昭儀就是不配為後。

還有劉仁軌,何嘗不知與李義府作對的下場?

但是他依舊義無反顧的選擇與之為敵,甚至動了兌子之心。

再有王義方,不過是清流中微不足道的一小卒,面對李義府的時候,依舊能夠自傲的說出“我王義方就任御史十六日,卻不能誅殺奸邪,有愧天下……”

連最基本的底線都沒有,連擔責的勇氣都無,憑什麼執掌清流,甚至成為清流之首?

來濟笑著轉頭說道:“楊兄,你看如何?”

楊弘武並沒有半點不喜,反而一臉歎服,說道:“這有什麼好說的,老夫服了。

老夫本無爭上之心……唉,實在是內子,唆使,無可奈何。

兼之……陳小友過於年輕,方才想爭上一爭。

而今心悅誠服,陳小友確實是可託付之人.”

“你呀……”來濟聽他說起“內子”,一臉的無奈,想要說什麼,最後搖頭嘆道:“不說了……”

他既覺得晦氣,又有些恨鐵不成鋼,最後望向陳青兕道:“負道,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這十六字箴言,字字精闢。

你入京時間雖短,才能品性無可挑剔。

老夫離京在即,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周邊匯聚的這些志同道合之人。

想尋一合適人託付,對內探了一下口風,意外發現伱呼聲人緣極好,尤其是正則兄,他在來信中極力舉薦。

只是你資歷太低,想要接下,少不了楊兄扶持。

故而一試,還望莫怪.”

陳青兕心裡樂開了花,嘴上卻是謙虛道:“不敢.”

來濟凝重的道:“收了負道十六字箴言,這裡某倚老賣老也送你八字.”

陳青兕直起了身子,說道:“請來公賜.”

來濟一字一句的說道:“初心如磐,篤行致遠.”

陳青兕拜道:“晚輩謹記.”

楊弘武、陳青兕在來家宅邸門口拜別,兩人並不同路,分南北而行。

楊弘武來到自己的宅邸,看著高掛的楊宅匾額,竟不敢入內。

在門口站了足足一個時辰,直到月明星稀,方才硬著頭皮入內。

楊弘武回到家中,輕手輕腳,不敢發出一點聲音,直到聽得一聲怒喝:“你慢吞吞的幹什麼,真就成牛了?”

因為楊弘武踏實能幹,任勞任怨,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外號叫楊牛,說他如牛一般勤懇,還不圖回報。

楊弘武心中叫苦,很快堆起了滿臉的微笑道:“夫人,這麼晚了,你還不歇息?”

怒喝之人是一個年過半百的悍婦,她頭髮灰白,身形高瘦,帶著幾分尖酸刻薄的模樣。

悍婦姓韋,正是號稱去天尺五的京兆韋氏。

楊弘武所在的弘農楊氏,與京兆韋氏世代姻親,關係密切。

楊弘武的母親也是京兆韋氏出身,隋朝太師鄖襄公韋孝寬孫女,隋朝滑國公韋壽之女。

楊弘武的夫人沒有他母親那般身份,卻也是韋氏的嫡系女子。

當初楊玄感造反,楊弘武的父親楊嶽作為其叔被拘於長安,被長安留守所殺害。

嶽諸子即楊弘武及其兄楊弘禮等是在韋氏的庇佑下,倖免於難,最後甚至被赦免。

弘農楊氏本也是百年豪門,但因出了楊素、楊玄感二人,給屠殺殆盡。

楊家一蹶不振,楊弘武是在妻族的庇佑下,一路走來。

因故陰盛陽衰,韋氏一聲咳嗽,都能讓楊弘武嚇得抖上三抖。

即便現在身居高位,楊弘武對於自己的夫人依舊畏懼如蛇蠍。

韋氏看著自己不爭氣的丈夫,心中無限委屈,自己可是京兆韋氏的嫡女,怎麼嫁給這麼一個窩囊廢。

楊弘武現在官居工部侍郎,已經算是雄職了。

但是在韋氏眼中,六十歲的侍郎,壓根不值得誇耀,他想讓丈夫當上宰相,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自己也想嚐嚐宰相夫人的滋味。

正好來濟、劉仁軌先後外放,楊弘武成為清流派資歷最老,地位最高的存在。

自己的丈夫如果能夠繼承來濟的政治遺產,就憑他現在的資歷,加上韋氏的操作,有很大的希望更進一步進宰相位。

韋氏強迫著楊弘武跟來濟討要政治遺產。

歷史上來濟沒有的選,楊弘武如韋氏之願,成功熬上了宰相之位。

楊弘武才能並不出眾,但謙虛謹慎,行事清簡卻也無功無過,但他妻子韋氏卻仗著宰相夫人的身份,強迫楊弘武給朝廷推薦了一批庸才。

現在來濟多了陳青兕這個選擇,雖然也不是很合適,可相比之下,楊弘武有著韋氏這致命弱點,兼之其人清廉方正有餘,智略不足,還是陳青兕更加可靠一些。

韋氏看著丈夫這模樣,心中也有火,想當年自己也是世家女,賢良淑德。

可跟著楊弘武好日子沒怎麼過,現在一大把年紀,誥命沒有一個,自己的孩子楊元亨、楊元裕、楊元禧、楊元禕、楊元鹹已經成人,卻沒有一個有出息,都在下級官員混跡。

韋氏眼高於頂,哪裡受得了這種屈辱?

本就強勢的她,對於自己的丈夫開始大呼小叫,失去了耐心,說道:“來濟到底什麼意思,他都要走了,怎麼還不願放手?朝堂上課不只一個相公,再磨蹭下去,人都跑完了.”

楊弘武有些底氣不足的說道:“已經定下了,來兄打算將陳青兕推上來.”

“什麼?”韋氏尖叫起來:“一個田家漢,怎配!”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魅鬼新娘

大王酸漿魷哥

四合院:重生劉光齊,帶飛二大爺

西門雨柱

東方玄虛境

風雪無年

我有靈喵狸小花,穿書之後嘎嘎殺

一碗薑糖水

血脈史詩

河灣可汗

你和十萬部電影的約會

子易沙洲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