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奈何不得

隨著丘行恭的怒喝,雙方狠狠撞擊在一處!

幾下的呼吸功夫,丘行恭狠狠地楔入吐蕃騎兵之中。

唐軍訓練有素,見丘行恭老而彌堅,當先殺開一條血路,人人精神大振,跟著自己的將軍,戰場上那道奪目的光輝,向前突進。

若論白刃近戰,吐蕃的騎兵無論是從鎧甲還是武器上都差了大唐騎兵不止一個檔次,殺敵技巧陣勢配合就更不用說了。

大唐軍神李靖雖病故多年,但是他遺留下的軍陣、訓練方式,一直沿用至今,是大唐戰無不勝的倚仗之一。

相較各自為戰的吐蕃騎兵,唐軍騎兵五六成群,衝在最前頭的一手持盾,一手用唐刀連環揮砍,左右兩邊的騎士則挺著長矛刺擊,進攻的物件多是衝向一人。

吐蕃騎兵或是進攻被盾牌擋下,被長矛刺殺,就是防守刺來的長矛,被唐刀連環揮砍。

原本吐蕃兵就不是唐軍的對手,現在又遇上大將陣亡。

大唐騎兵若割草一般,將吐蕃騎兵不斷從馬上斬下來。

鮮血大片大片地濺在翠綠的土地上。

丘行恭鑿陣而入,將吐蕃騎兵,切割成了兩段。

丘行恭並沒有退卻,而是來到吐蕃大陣之前,高舉著馬槊呼喝道:“大唐丘行恭先登破陣!”

夕陽照在他那一身奪目的明光鎧之上,倍顯威勢。

丘行恭身後的兵士激昂高呼:“先登破陣!先登破陣!”

吐蕃大陣之中,一時無聲。

一人在旁邊小聲說道:“丘行恭,不是唐廷副帥?”

贊悉若多布愕然震撼的看著遠處包圍在金光裡的人,心中湧現一股無力感覺,這就是大唐將兵?

一個七旬老將,還是軍中副帥,竟有這般膽氣,難怪唐軍上下即便陷入不利局面,依舊有必勝之心。

“傳令下去,莫爾東本總領左翼諸部一萬人馬,伺機而動……,我自領中軍兩萬,對抗敵軍的中鋒;右翼諸部一萬五,都歸沒盧瑪本和琛東本指揮。

叫他們二人放手與敵人對攻,此戰他們對上的是突厥兵,實力比不上唐軍是勝負手,不計傷亡的進攻……”

吐蕃的軍制與唐朝自是不同。

他們整體力量分為五如,類似五個軍區,如本為軍區首領,負責軍政事務,一般不出戰的,如本之下是瑪本,有將軍元帥的意思,瑪本之下是東本,東本有大東本、小東本之說,說白了就是萬戶長、千戶長。

這裡的莫爾東本就是姓莫爾的萬戶長,沒盧瑪本和琛東本亦是如此。

贊悉若多布在下達命令之後,高舉令旗,喝道:“吹筒欽,全軍前進!”

筒欽是雪區最常見的發聲樂器,超大型的喇叭,效果便如戰鼓一樣。

丘行恭見敵方大軍開始轉動,數以萬計的馬蹄嘈雜紛亂地踏地飛奔,整個莫離驛都在顫抖。

這時身後也傳來了金鑼之聲,這是讓他們急速撤退的訊息。

丘行恭回到陣中,老臉帶著些許不悅,:“老夫正要乘勝追擊,何故招我回來?”

阿史那忠心中腹誹:“見你一大把年紀還跟壯年一樣破陣叫陣,老子心臟險些跳出了腔子,真要將你老折在這裡,怎麼交代.”

他讓丘行恭去爭取一點時間,可沒想過這老將軍兇悍至此,竟破陣叫陣一氣呵成。

當然他可不敢這麼說,只是道:“將軍神勇不減當年,將軍,你看!”

他指著遠處,徐徐推進的吐蕃軍。

這才發現在他們拼殺的時候,吐蕃軍已經展開了陣勢,他們佔著人多,大軍呈扇形之勢,正隨著筒欽聲向他們推進。

丘行恭瞳孔彷彿熊熊燃燒的火焰說道:“他們這是打算一戰就將我們收拾了?老夫打了一輩子仗,還沒遇到這樣的好事。

大總管,直接下令,看看對面到底有多少斤兩.”

阿史那忠知道,到了這步,自己是退無可退,只能戰到最後,高聲道:“擂鼓,全軍前進迎戰!”

伴隨著驚雷般的鼓聲,阿史那忠策馬來到整肅的軍陣前。

在他身後是一面紅豔似火的旌旗隨風飄舞……

阿史那忠高舉手中旌旗,喝道:“大唐,萬勝!”

伴隨著大唐萬勝的口號,威武不屈的大唐勁旅英勇無畏的迎上了人數眾多的吐蕃軍。

沒有試探,沒有佯攻,更沒有出現對峙的情況。

唐、吐蕃兩路大軍,在丘行恭強行挑戰之後,立刻撞擊在了一起。

吐蕃的中路軍毫無保留的派出了自己的殺手鐧具裝騎兵。

吐蕃的具裝騎兵學至於阿拉伯,傳於波斯薩珊騎兵,人馬俱披鎖子甲,周體皆遍,唯開兩眼,如旋風一樣席捲向大唐軍陣。

阿史那忠還是第一次遇到裝備如此精良的對手,但這位經驗豐富的宿將,絲毫不慌。

“臥……”

隨著一聲呼喝!

位於兩軍最前端的大盾兵卒驟然伏地,在他們後面儼然是手持伏遠弩的強弩手。

漫天的弩箭越空而去!

強弓勁弩永遠是華夏兒郎冷兵器時代第一殺敵利器。

尋常的箭矢確實傷不到具裝騎兵,但強弩的弩矢卻能夠輕易的洞穿任何鎧甲。

呼嘯弩矢迴盪在戰場上,衝在前端的百名吐蕃具裝騎兵瞬間身中數箭,他們當中有些人連吭都沒吭一聲就落下馬去。

能夠有資格穿戴具裝騎甲的兵士都是最驍勇無畏的戰士,他們完全無視戰友的犧牲,踩踏著他們的屍體,若隕石一樣撞進了高舉著大盾,挺著長槍的軍陣之中。

騎兵的速度本就可怕,具裝騎兵更是如此,最前排的兵士悄無聲息的就淹沒在了飛揚的塵土裡,沒有半點痕跡。

四面八方都是喊殺之聲……

戰鬥幾乎是在莫離驛的各個地方同時展開,喊殺聲慘叫聲響徹四野。

震天的戰鼓也不知第幾次被擂響,嘹亮的筒欽聲也一次又一次的在上空蕩漾。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天徹底黑下去為止。

“撤吧!”

最終贊悉若多布不甘的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依照贊悉若多布的原定計劃,他要在莫離驛耗盡大唐的體力,利用這裡特殊的環境,將面前的唐軍擊潰。

但是唐軍的兇悍唐軍的頑強以及唐軍的戰鬥意志,遠遠超乎贊悉若多布的想象。

贊悉若多布有一種感覺,唐軍就要崩了,自己佔據優勢,唐軍就要撐不住了,只要自己再多堅持一下,唐軍就要敗了。

這種想法出現了十數次,直到此刻,他發現再堅持下去,自己可能先撐不住。

心態在這種完全看不清戰場情況,不知敵我損傷,只聽見到處都是喊殺慘叫聲的局勢下,有了轉變……

尤其是他們的奴隸兵,出現了大規模的怯戰逃跑。

得知吐蕃撤軍的訊息,阿史那忠並沒有下令追擊,而是一屁股坐在地上,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他腦中一片空白,堅持到現在,唯有一個信念:“大唐萬勝!”

至貞觀朝以來,唐軍鮮有敗績,大多的“失敗”,還是因為攻城不下,主動撤退。

就如李世民征伐高句麗,此戰唐軍收復遼東,奪取城池十座,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消滅大量高句麗軍隊,斬獲高句麗軍首級四萬餘級,唐軍陣亡兩千……

這戰績怎麼也不能說敗。

可在唐朝就屬於敗績之一……

至於在正面戰場上唐軍尚無大規模的戰敗……

阿史那忠可不願這“首敗”落在自己頭上。

阿史那忠喘了一口氣,這才起身下令:“派人警戒,防止敵人復來,其餘人就地休息!”

他頓了頓問道:“丘副總管在哪?”

好一會兒,才有人來彙報,說道:“累趴下了……”

原來戰鬥太過激烈,丘行恭又強撐著在前線拼殺,累得昏死過去。

好在老將軍體魄強健,有廉頗、黃忠氣概,並無生命危險。

阿史那忠此番見識到了吐蕃的強悍,不敢閤眼休息,擔心吐蕃復來。

直至天明……

看著身處的戰場,看著一條條鮮血匯聚的暗紅色泥沼。

無數殘缺不全的肢體、碎裂的頭顱與折斷的兵刃,殘破的旗幟,橫七豎八地倒在四方。

哪怕是經歷百戰的阿史那忠,這一刻眼神裡也透著一絲敬畏:這一戰的慘烈,比他想象中的更要慘上數倍。

丘行恭睡了半宿,恢復過來,看著周邊的一切,兩人眼中都看出了彼此的凝重,這仗不好打。

無獨有偶。

五日之後,積石山下幾乎是情景重現。

從姚州進入吐谷渾的梁建方、劉仁願部隊,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

吐蕃大將論欽陵用兵老辣,他沿途焚燒草地遠遁不戰,加重唐軍的後勤負擔,將唐軍引到了積石山腳。

雙方在積石山腳轟轟烈烈大戰了一晝夜……

結果與莫離驛的情況出奇的一致,論欽陵被迫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看著徐徐退去的吐蕃軍,劉仁願渾身浴血,重甲上遍佈紅白相間的汙垢,整個人若浸泡在血水裡一樣。

當他出現在梁建方面前的時候,將梁建方嚇了一跳,忙道:“將軍可好?”

劉仁願舔了一下嘴唇,一口的血腥味,吐了口唾沫道:“都是他們的.”

梁建方讚道:“將軍真猛士也!若非將軍,我軍只怕危矣.”

相比兄長贊悉若多布,論欽陵的指揮戰術更加出神入化,對於具裝鐵騎的運用也秒之毫釐。

具裝鐵騎在論欽陵手上是一支奇兵,在兩軍搏殺至關鍵的時候,出現在了唐軍最薄弱的地方。

當時整個右翼呈現崩壞事態,是劉仁願站了出來,這位年紀輕輕就被李世民親封上柱國,能夠徒手搏殺猛獸的悍將,率領大唐精騎硬吃下了具裝鐵騎。

劉仁願的武器是一柄砍刀,硬生生砍成了長錘,刀口全砍捲了口,就靠力量硬吃對方。

劉仁願急道:“先不說這些,大總管,敵人不支退怯,我們為何不追擊?”

梁建方一指徐徐而退的吐蕃軍道:“伱看,對方撤退絲毫不亂。

他們不是敗退,而是知道無法取勝,選擇了撤退。

我們此刻追擊,佔不到任何便宜.”

劉仁願眼中閃過一絲焦慮,大唐兩路大軍齊出,他們這一路因為地形原因,要慢上另一路幾日。

結果遇上了一個縮頭烏龜,一路避而不戰,又耽擱了些許時間。

自己再跟對方這頭烏龜糾纏的時候,指不定另一路已經勢如破竹,殺向伏俟城了。

“也許是裝腔作勢!”

劉仁願咬著牙,說道:“對方是屬烏龜的,難得給逮著,萬一他們今日退怯,不敢再戰,繼續一路焚燒草地,讓我們跟著吃灰,可是不妙.”

梁建方看著劉仁願一臉決絕,也知大兵團長途奔襲作戰,如果後勤供給跟不上,結果是災難性的。

而對方一直在打他們後勤的主意,真讓他們跑了,危害可能更大。

“好,莫要勉強,不可硬來.”

劉仁願道:“末將知道!”

劉仁願喜不自勝,點了兵馬一路奔襲向了論欽陵撤退的方向。

“欽陵東本!”

一騎來到論欽陵的身側,彙報道:“唐軍追來了!”

論欽陵聽得一怔,說道:“有多少人?”

“三千!”

論欽陵腦海裡走馬觀花,將周邊地形在腦子裡過了一遍,道:“引去黑虎嶺,在哪裡吃掉他.”

送上來的肉,沒有理由不吃。

論欽陵並沒有在意這些,想著當前的局勢,不甚樂觀。

兩兄弟都急著與唐軍決戰,原因有二,其一、不能與唐軍打消耗,吐蕃耗不起。

其二、他們終究是外來著,並沒有完全掌控吐谷渾地,一旦讓唐軍穩住局面,吐谷渾的可汗召集舊部反抗,彼此聯合,情況危機。

故而兩兄弟都給予求戰,利用自身的優勢,想要擊潰唐軍。

但是唐軍的戰鬥力,唐軍的堅韌都給他們上了一課。

哪怕處於劣勢,在正面戰場上他們依然奈何不得唐軍。

論欽陵只能選擇撤退。

論欽陵對於麾下的軍隊如臂使指,簡單的幾個命令,便設好了埋伏,就等唐軍入甕。

“報!”

論欽陵依舊未唐軍的難纏煩憂,傳令兵又到了近處。

論欽陵問道:“如何?”

傳令兵道:“唐將並未中計,他們在黑虎嶺外頓足了片刻,便退軍了.”

論欽陵笑道:“倒是一個知兵的……”

他突然一怔,急問道:“可知對方是誰?”

傳令兵道“劉仁願,那個擊破我們具裝鐵騎的唐將……”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奈克瑟斯奧特曼默示錄

poleig

娘娘腔的逆襲之路

紫色水瓶

天上三奇

細不狗

下界後,我遇到了清冷王爺

半日閒兔子

我寫小說能斬神

四月撒潑

魔卡少女櫻:惟有韶華共白頭

雷祖的寶貝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