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路遇故人

慕容諾曷缽這話是真心實意的,他此身幾次遭逢大難,給他帶來威脅的都是身旁的人,相反因戰略價值緣故,唐軍多次相救。

在慕容諾曷缽的眼中,唐軍真就比吐谷渾的軍隊靠譜。

慕容闥還想著要用什麼說詞說服自己的父汗,結果竟是一拍即合。

“那孩兒這便回去安排?”

慕容闥還是有些不敢置信。

慕容諾曷缽卻急不可耐的催促道:“去去去,快去,莫要讓吐蕃使者搶了先。

你可以告訴陳侍郎,莫要擔心我吐谷渾無力支付軍餉,我們可以用軍馬代替,實在不行,裁軍亦可,決不委屈了天朝天兵.”

慕容闥面容僵硬,想了想,想到了陳青兕那句“好死不如賴活著”,有這樣的父親吐谷渾還有什麼希望?

轉念一想,夾在大唐、吐蕃中間,真要換一個能幹的雄主,未必能夠活到現在。

這樣逆轉思維,一切都釋然了。

慕容闥再次回到了長安,將慕容諾曷缽的決定告訴了陳青兕。

當然他隱瞞了自己父親窩囊的態度。

陳青兕見事情進展的順利,也懶得深究,說道:“慕容郎君可向陛下上疏,請求援助,在下自會在廟堂上為郎君說話。

但成與不成,在下不敢保證,只能說有機會,盡力而為.”

慕容闥看著心繫青海戰局的陳青兕,儘管知道他所作一切都是為了大唐,但吐谷渾確實能從中獲利,起身彎腰作揖,深切的說道:“不管成與不成,吐谷渾永遠是陳侍郎的朋友.”

當李治收到慕容闥代表吐谷渾上表國書的時候,眉宇間充滿了笑意。

毫無疑問,這必然是陳青兕的手筆。

讓吐谷渾來負責唐軍的軍費本就是陳青兕的建議,若無他從中謀算,吐谷渾怎麼可能提出一樣的提議?

不枉自己破例將他提拔為侍郎之位。

讓陳青兕來當這個兵部侍郎,就是想讓他有力量推動在青海駐軍一事,讓他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李治心下滿意,他就喜歡這樣能夠迎合自己心意,且能將事情乾的漂漂亮亮的臣子。

所以儘管他有心壓一壓陳青兕,但一遇到事情,卻也總能想起陳青兕,讓他來處理。

而陳青兕每每都能將事情辦的出人意料的漂亮,忍不住不用。

對於陳青兕促成了唐軍不費軍餉便在青海駐軍的事情,兵部尚書姜恪又是一陣長吁短嘆,有一個如此能幹,惹眼的下屬,他這個上司壓力好大。

姜恪將手上的事務放到一旁,問道:“陳侍郎,現在處理什麼事情?”

庫部司主事呂梓道:“陳侍郎在查閱兵部這些年的戰例,看的很是認真.”

姜恪皺眉道:“他手上的事情都處理完了?”

呂梓頷首歎服:“午時前就處理好了……陳侍郎當真是奇才。

我兵部事務繁雜,陳侍郎初來乍道,只用了不到一月的時間熟悉了所有流程。

對於事務的處理,高效快捷。

他人一兩天的事務,他只需半日便處理妥當,且未有紕漏.”

姜恪聽了臉上有些燥,他是由武職轉入文職,在當任兵部尚書之前,他是左衛將軍,升為兵部尚書的時候,因不適應,鬧了不小的笑話,虧得老上司任雅相的幫助,這才漸漸上手。

而陳青兕雖說是文官出身,卻從未接觸過兵部事情,但他入職之後,卻並未如自己一樣,出過差錯,鬧過笑話。

最多就是效率慢一些,不懂的就問,弄明白了再做決定。

然後不到一個月,已經完全適應了環境,現在更是遊刃有餘,兩者表現,不可同日而語。

見姜恪有些愣神,呂梓說道:“尚書可有事,下屬這便去請他.”

姜恪忙道:“沒事,不用.”

他做賊心虛,怕對方亂想,解釋道:“只是有些好奇,不知他看那些作甚.”

呂梓說道:“這個屬下就不知道了.”

陳青兕走出檔案室,已時近黃昏,隨著上手兵部的事情,他一有空就往兵部的檔案室跑。

兵部的檔案室有唐朝立國以來絕大多數戰役的詳細記錄,其中包括了耳熟能詳的虎牢之戰,李世民一戰擒雙王,也有李靖奇襲定襄,覆滅突厥的唐滅突厥之戰。

這些戰役不管是書上記載,還是眾口流傳,都只是述說大概,細節跟深層次的東西,都不會出現在明面上的記錄。

但兵部的檔案裡卻有詳細的記載,雙方有多少兵,面臨什麼局勢,戰後陣亡了多少人,每一個將領的任務是什麼,獲得什麼功績都有記載。

讓人真正感受到戰爭的殘酷以及深層次細緻的謀劃決斷……

看了這些戰役,陳青兕揣摩當時為將者的心理博弈,感覺對自己的幫助,比死讀兵書更有效果。

陳青兕在自己的辦公署收拾了一下,來到了兵部馬廄,自己新得的青海驄冠軍正在閉目睡覺。

冠軍是陳青兕特地給寶駒起的名字,緣由就是馬臉上那一條長長的白色數字“1”。

“1”即為冠軍之意。

陳青兕騎著冠軍,回到了陳邸。

小傢伙是越來越好玩了,儘管不會說話,但是逗弄他的時候,咿咿呀呀的說著“嬰語”,還邊說邊“咯咯”的笑,讓人的心都跟著化了。

陳青兕現在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陪自己的寶貝兒子聊天。

“鏡鏡……”

“小鏡鏡……”

陳青兕抱著小傢伙,不住的叫他的小名。

這個時代並不興直接取大名,先取小名渡過最危險的幼兒時期,再取大名,然後行冠禮的時候,由長輩賜字。

古人有一種迷信,因幼兒夭折率太高,喜歡給幼兒取賤名好養活。

這種習慣迷信不只是百姓相信,王孫貴族,甚至天子都是如此,是故不少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有一個讓人發笑的小名:稚奴、寄奴、阿兕子、垃圾、鬥將,黃奴,阿倪,醜瑰、溪狗等等。

陳青兕不信這個,給自家的寶寶取了一個“鏡”字當小名,有洞達世情、清正高潔之意,又有以人為鏡之意。

小傢伙已經記住了陳青兕這個父親的聲音,他雖聽不懂話,但只要這個熟悉的聲音一響起,他就會配合的發出各種聲音回應。

蕭妙宸則在一旁瞧著這溫馨一幕,明豔的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

陳青兕看了一眼一旁的夫人,說道:“再過幾日就是中秋,芙蓉園會有燈會,我們一家人一起去看看?”

蕭妙宸並沒有中秋賞月看燈的習慣。

中秋節儘管起源很早,周朝就有記載,漢晉時期,已經有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以及賞月的活動,只是一直不被重視,很是小眾。

直到唐朝貞觀天子李世民親自將八月十五中秋節定為大唐最重要的節日之一,然後經過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來,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這才正式推廣,以至於成為華夏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故而中秋賞燈賞月並未普及,蕭妙宸遠在江南自是未有感受過。

蕭妙宸笑道:“聽說中秋賞燈賞月在長安一帶極盛,妾身也想見識一下.”

“好,就如此定了.”

陳青兕將自己的額頭頂在小傢伙的額上,道:“阿耶帶鏡鏡去看燈賞月,好不好!”

回答他的是一陣陣咯咯的聲音。

很快到了八月十五這天,陳府上下都在為夜間的出遊準備,陳青兕依舊騎著冠軍,周奎駕著馬車,蕭妙宸與淺言、晴空在車裡,還有四名護衛以及兩名丫頭跟在馬車的左右。

隨著陳青兕的地位上升,出行也有了小小的排場。

長安作為這個世界最大的都城,每當過節的時候,少不得人潮擁擠。

但比起後世,一個小小的地方擁擠入數十萬的遊人,這個時代還是好許多的。

周奎一邊駕著馬車,一邊叮囑在前面開路的兩名護衛,告誡他們不可驚擾同行百姓,亦不可讓百姓靠近。

陳青兕在一旁並不說話,但眼眸中對周奎這個負責宅邸內外安全的管事的表現很是滿意。

關乎自己家人的安危,謹慎一些總是沒錯。

這剛匯入朱雀大街,陳青兕這一行人就被路人發現了。

“陳先生!”

“陳先生!”

“陳先生!”

……

陳青兕在大唐青少年一代人中很有名望,諸多人或是喜歡他的詩,或是文章,或是他的為人,總之只要在大街上遇到他,都會有種行大運的感覺,也不叨擾,只是恭恭敬敬的行禮,叫一聲:“陳先生!”

平素回來皇城的時候,這種情況便時常發生。

陳青兕也都客氣回應。

但此時是過節,青少年是遊玩的主力,他們三五成群的結伴而行,這一遇到陳青兕,爭先上來問好。

陳青兕回禮都有些忙不過來,心中祈求著快些進芙蓉園。

芙蓉園是皇家禁苑,位於曲江池南岸,貞觀年間,太宗皇帝曾把它賜給了愛子李泰,李泰去世後,李治將之賜給東宮。

平常時節芙蓉園是不對外開放的,但如中秋節這樣的喜慶節日,芙蓉園會對長安城內一部分人開放,如王孫貴胄、官員、外賓等,有關係的文人雅士也能在上述人員的帶領下一併入內。

只要進了芙蓉園,這種情況肯定好轉。

陳青兕應付著越來越多的年輕士人。

駕車的周奎突然說道:“郎主,前面是王方翼王將軍.”

周奎知道陳青兕對王方翼很是欣賞,駕車的時候瞧見他正在與一人在街上聊天,提醒了一句。

陳青兕順著周奎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見到王方翼正在與一人交談。

王方翼原本是在地方折衝府當任校尉。

鐵勒五部叛亂,王方翼跟著鄭仁泰並沒有混到什麼功績,但陳青兕在謀建三受降城的時候有意提拔對方,給他表了功。

王方翼也因此調回了長安,現在在左威衛府任職。

陳青兕沒有任何猶豫,策馬上前。

這人際關係就是越接觸越親。

兩人平時各有工作任務,沒有接觸的機會。

這路上偶遇還當作沒看見的擦肩而過,一次兩次,關係就淡下去了。

可只要寒暄兩句,哪怕說一些沒有半點營養的廢話,都能夠將關係續上。

“仲翔!”

陳青兕叫了一聲,下馬上前。

王方翼聽到有人叫自己,見是陳青兕,臉上立刻露出欣喜之色。

“陳侍郎!”

他快步上前,深深作揖道:“還未正式謝過侍郎,今日遇上,請受在下三拜.”

陳青兕驚訝道:“仲翔這是為何?”

原來王方翼此番調回京城,無意中挽救了他母親的性命。

王方翼為人至孝,在外地任職唯一擔心的唯有自己年邁的母親。

而王母深知自己兒子孝順,不敢將自己生命的事情相告,怕耽誤他的前程。

歷史上王母就是因此病故的,王方翼回長安服喪。

服喪期滿後,方才得到機會隨裴行儉討伐李遮匐,從而走上歷史舞臺,大放異彩。

陳青兕送了王方翼一份功勞,令得他調回長安,從而發現了母親臥病在床。

王方翼日夜侍奉左右。

這有兒子在身旁悉心照顧,王母的病意外康復了。

王方翼並不知自己如果自己不回來,母親就會因此病故,卻也感激陳青兕給了他此次照顧母親的機會。

陳青兕聽極緣由,頓時好感大生。

孝順的人是最討人親近的。

“那是仲翔孝義,伯母吉人天相.”

他看了一眼,不遠處與王方翼年紀相仿的男子,說道:“你們可是準備賞燈賞月,不妨一併同行?”

王方翼揮手叫來那男子,介紹道:“侍郎,這位是在下至交,姓趙,雙名持滿,乃長安縣縣尉.”

趙持滿孔武有力,穿著一身緊身勁服給人一種很是幹練的感覺。

趙持滿作揖行禮。

陳青兕笑臉相迎,王方翼的好友,自然也是他的好友。

王方翼帶著幾分歉意的說道:“在下本打算邀請兄長一起賞月飲酒,只是他有緊急公務在身,不便出遊。

在下正好閒來無事,給他充當下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婚入迷途,嬌妻有罪

軒阿幾

狐妖,我的病嬌媳婦

累不雷

我在學院學捉妖

浮縭

仙幾許

夢醒的夢

無意,跑到七十年代,等待求援

書蟲冬藏

綜穿之拯救男二

青木白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