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自閉踐行

江孜城!

論欽陵身子縮在牆角,雙手抱膝,將腦袋埋在了兩膝之間,一動不動。

在噶爾東讚的排程安排下,吐蕃在大非川失利之後,沒有半點的猶豫,裹挾著城裡的吐谷渾百姓,撤回了高原,撤入了江孜城。

論欽陵回到江孜城以後,便將自己關在了屋子裡,足不出戶,不吃也不喝。

隨著屋門推開,一人走進了屋裡,發現了牆角的論欽陵,輕輕一嘆。

論欽陵身軀微不可察的抖了抖,只是一聲嘆息,他已然聽出這是自己父親的聲音。

噶爾東贊看著縮在牆角,可憐巴巴的兒子,邁著蹣跚的步伐走到了他的身前,大手搭在後腦勺上,輕輕的撫慰著。

一句話都沒有說,就是重複這個動作。

論欽陵卻如入魔了一般,撕心裂肺的痛哭起來,身子顫抖,低吼著。

“阿兄,阿兄!阿父,阿兄他……”

噶爾東贊本就蒼老的臉,也漸漸扭曲,但很快恢復了平靜,“娃兒,你已經很好了,怪不得你,怪不得你。

一切都是阿父,是阿父盤算失誤未曾料到,唐廷對我們竟如此重視.”

噶爾東贊已經將李績、蘇定方這兩位最可怕的人算計進去了。

李績突然病重是天祝,西域三國叛亂是他推動……

兩人都無法騰出手,噶爾東贊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唐軍會為了他們,拋下更為重要的西域。

論欽陵抬起了頭,茫然的問了一句:“阿父,我們真的能夠戰勝唐廷?”

論欽陵這話讓噶爾東贊一怔,看著自己最疼愛也是最張揚桀驁的兒子,那向來自信的雙眸竟是一片迷茫渾濁。

“說實話很難,但中原有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為父與松贊干布贊普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說唐廷能夠八方來賀,我吐蕃為何不能?大唐天子能夠得四方共尊天可汗,吐蕃贊普為何不能?”

“有些事情,總要去嘗試。

能夠親手將如此強大的國家擊敗,讓我們吐蕃取而代之,難不倒不是一件值得自傲的事情?”

論欽陵有些神往,可隨即卻是一陣自嘲苦笑:“孩兒怕自己能力不足,讓贊普,讓阿父失望.”

噶爾東贊柔聲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何況輸給蘇定方,不算丟人,下次贏回來就好了,阿父對伱有信心……”

“可……孩兒沒有!”

論欽陵低下了腦袋,囔囔道:“孩兒自那日失敗以後,反覆拖延,瞭解情況。

阿兄並沒有錯,他的每個指令都是正確的,孩兒應對的也是得當,也沒有犯錯。

我們都沒有錯,可結果……阿兄陣亡,八萬大軍傷亡過半。

孩兒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麼辦法能夠打贏對方……”

失敗不可怕,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

只要能夠找到原因,吸取教訓,就能提升自己,從頭再來。

但是還有一種失敗是什麼都沒有做錯,可就是敗了。

純粹的實力原因。

論欽陵被蘇定方打的有些自閉了。

噶爾東贊這才發現,此番戰敗對自己這個兒子的打擊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大。

“蘇定方!”

噶爾東贊在心裡默唸這個名字,這個讓他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的男人。

好在他年事已高,無法擋在自己,不會長期成為障礙。

只是……

噶爾東贊心思沉重,他擁有卓越的戰略眼光,已經察覺出唐廷冒出了一個可怕的人物,看破了他一切算計,迫使自己不得不冒險出擊。

到底是誰?

**********

陳家宅邸。

陳青兕、張柬之、魏元忠、狄仁傑正聚在一起,目的是為狄仁傑踐行。

陳青兕高舉著酒杯,說道:“此去湟中縣,祝懷英,前程似錦,關鍵不忘初心.”

狄仁傑不願在京城為官,他想踏踏實實為百姓幹一些事情,沉澱一下,避免風頭太盛。

陳青兕理解狄仁傑,看著這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狄閣老,對於他的心思,也能猜中一二。

他一心外放,最關鍵的是一點,是不願意與自己走的太近。

狄仁傑太聰明瞭,而且深諳為官之道。

自己這邊已經起勢,不再是孤立廟堂之外的存在。

此前的自己得許敬宗、來濟、許圉師、孫處約這些人看中欣賞,能夠在他們之中左右逢源。

現在卻不一樣了,來濟將政治遺產留給了他,他就得為手下的人負責。

廟堂上的位置就那麼一些,推薦自己的人上位,無可避免的會與他人打擂。

政治場上沒有退讓的餘地。

狄仁傑並非是那種一心只為前程的人,他不願自己年紀輕輕,就跟著陳青兕在廟堂上爾虞我詐的浪費青春,想趁著自己年輕,先為百姓幹一些實事,順便累積一些底蘊。

等到了一定的時間,再回歸廟堂。

狄仁傑知道,湟中縣一定是陳青兕特地為自己選擇的。

位於東西商道上,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現在與吐蕃鬧的這般大,鄯州的政治意義也因此提升。

在湟中縣幹出成績,絕對比其他地方幹出成績更有價值。

狄仁傑是懂官場規矩的,看著真心為自己考慮的先生,心中暗想:如果那個時候,先生還是現在的先生,跟著他一起為朝廷效力也是一件快事。

“學生謹記先生教誨.”

狄仁傑恭敬作揖道謝,然後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張柬之與狄仁傑性格合得來,也是依依不捨的道別。

魏元忠為人相對張揚,與狄仁傑接觸的少,關係並不密切,但也知自己這位先生對他很是器重,配合的對飲幾杯。

陳青兕說道:“懷英,你在湟中縣的時候,多多留意一些吐蕃的情況。

真覺得有什麼異常,可以修書入京.”

狄仁傑道:“學生會留心的……”

他頓了頓,說道:“先生是覺得吐蕃還會復來?”

陳青兕搖頭道:“不是覺得,是一定。

朝廷最大威脅,未來必是吐蕃。

此次一戰,吐蕃此番雖敗,但他們退的太快,還強行遷徙了吐谷渾五萬百姓,實力並未大損。

噶爾東贊一代名相,論欽陵也有大將之風,經此一敗,會更加成熟。

相反吐谷渾此戰卻是元氣大傷,再也無法恢復元氣……”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高武:靈氣復甦,我為華夏守護神

朝歌暮晚

崩壞三:因祂而在的故事

一隻刀柴

救命!我被鎖進驛站了!

卑微趕稿人K

這仙不修也罷!

靈堂歌姬墓園搖

開局覺醒鎮獄皇體

喜歡吃麵的魚

HP之裡德爾先生,幸會

亞克斯利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