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假設決斷(二合一)

赤瑪洛兩人各自緘默。

達延莽布支先打破了沉默,說道:“唐廷這些年南征北戰,消耗甚巨。

原本大論有心憑此與唐廷說和,彼此互惠互利。

從這些日子唐廷的態度來看,此事多半不成了。

唐廷對我們防備極嚴,確實有一部分人從民生方向考慮,一直想要促成和解。

反對的聲音還是佔據多數,此事不能抱有太大希望.”

“接下來以交換俘虜、屍首為先,處理了這些瑣事,便回吐蕃了。

你趁著這些日子,四處看看,遊玩一二,買些好吃的好玩的回去.”

赤瑪洛默默頷首,說道:“一定要將大兄的首級贖回去!”

贊悉若多布被蘇定方斬殺之後,首級裹上了防腐的石灰,帶來了長安,獻俘祭祀。

至於贊悉若多布的屍身在當日奇襲的時候就被吐蕃人奪回去了。

那一夜戰情緊急,根本無暇顧及贊悉若多布的屍身,也就是贊悉若多布的首級有用,蘇定方才取之退敵,不然他連首級都不會要。

在藏族的文化中,首級與屍身分離,將會靈魂分割,永生不得安息。

因故達延莽布支此來還有一個任務就是交換俘虜首級。

達延莽布支說道:“此事並無多少波折,我們手上也有梁建方的遺體。

他是一位貞觀時期就跟隨唐廷天子陣戰的老將。

唐廷講究死者為大,人都死了,留著首級對他們有什麼用?”

赤瑪洛道:“如此便好,副論早些休息,我先回屋了!”

赤瑪洛起身作揖離去。

在赤瑪洛轉身的那一刻,達延莽布支看著她的背影,露出了複雜的表情,在她身子消失在屋外的那一刻,他低沉著道:“若死的是我,那該多好.”

陳青兕洞察了廟堂上的危機,原本就不喜管閒事的他,更是很少發言,免得無端捲入其中。

無朝會就兵部、陳邸,有朝會就是皇宮、兵部、陳邸,日子過得輕鬆愜意。

“陳侍郎!”

兵部司主事張銘手中拿著一份公文雙手呈遞,說道:“這是吐蕃提出的交換條件,請您過目.”

陳青兕放下手中的事務,伸手接過,隨意的看著,說道:“這應該由姜尚書裁決吧,讓我過目,會不會越俎代庖?”

張銘忙道:“正是姜尚書命我將公文送來給先生過目的,尚書說侍郎心細,顧慮的周全,想聽聽你的意見.”

陳青兕點了點頭,也想到了緣由,淡然一笑。

陳青兕並沒有以下犯上之意,他知道他這個侍郎短期內是不會更變的,短短兩三年的時間,自己從一縣令升為侍郎,已經是天大的恩寵。

尤其是他這個年歲,可以說少之又少,至少在本朝之內,獨一人。

既然沒機會升任尚書,也就不會覬覦得不到的東西。

姜恪這個兵部尚書行政能力並不算出眾,他是靠軍功上位的,祖上是天水姜維,父親姜寶誼官至左武衛大將軍,將門之後,也不擅於政治爭鬥。

有這麼一個上司,陳青兕偷著樂,哪裡會針對他?

對之特別敬重,挑不出半點毛病。

陳青兕也知道姜恪不喜他,不說是他,任何一個上司,面對一個能夠直接跟老闆對上話,能力強,駕馭不了,又有大老闆罩著的下屬,任誰都會不喜。

陳青兕敬他,卻也不去他跟前惹眼,只是一心幹自己的事情。

姜恪此番派人諮詢,陳青兕也不藏著掖著,認真的看了起來,說道:“吐蕃在這方面還是很有誠意的,給出的條件很優渥……”

他估算了一下,用紅筆在公文上寫下了一串數字,說道:“以贊悉若多布的首級換取梁建方將軍的遺體,這個沒有問題。

至於戰俘,這是底線,讓禮部去談,越多越好,但不能少於這些。

少過這數字,他們談妥了,我們都不認.”

他說著將公文遞給了張銘。

張銘接過一看,微不可察的露出認同之色。

他這個兵部主事在兵部幹了多年,從基層一步步爬上來的,練出了一身的本事,相比因軍功晉升的姜恪,他的能力反而強些。

姜恪之前也給了一個答案,在他看來是有些保守了。

陳青兕給的數字就很合適。

張銘將公文上交給了姜恪。

姜恪看著陳青兕給的結果,怔了怔,說道:“你怎麼看的?”

張銘一時間不好開口,他可不像陳青兕那樣,有皇帝撐腰。

姜恪道:“直說便是,不怪伱.”

張銘道:“陳侍郎更為妥當一些.”

姜恪撓了撓頭,並不奇怪。

姜恪不喜陳青兕,陳青兕也沒有在他面前轉悠,他本樂得如此。

同在兵部,各過各的。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姜恪察覺了不對,陳青兕行政水平極高,兵部的工作,信手而來,有效率還乾的出色。

相較之下,自己這個尚書處理事務的水平,明顯要遜色許多。

以至於兵部的公文有些涇渭分明。

議政廳的人收到兵部的公文,能夠一眼看出那些是陳青兕處理的,哪些是他姜恪處理的。

得知這情況後,姜恪選擇了放棄:比不過,又不能穿小鞋,與其給他比下去,不如老實的利用他的能力,免得將顏面丟到議政廳裡去。

姜恪很無奈的說道:“那就按照陳侍郎的提議來吧!”

陳青兕那邊卻有些陷入了沉思。

自從赤瑪洛拜訪他之後,陳青兕一直在思考一個想不明白的問題。

赤瑪洛這位吐蕃未來的王后為什麼會出現在大唐,出現在吐蕃的使團之中。

從對方的表現來看,是為了給吐蕃爭取一條後路,為了讓自己這個天子信任的近臣之一知道吐蕃贊普的態度,一邊存著利用噶爾家開疆擴土的心思,一邊又想借助大唐之手,幫助他們除去權臣,好獨攬大權。

這個確實說得過去,也在情理之中。

赤瑪洛是未來的吐蕃王后,沒廬氏又是吐蕃實力最為強盛的一族。

他們的聯合,強強聯手,自然會不甘屈居噶爾家之下。

赤瑪洛來長安的目的也合情合理,但就是這合情合理,便是最大的不合理。

只是吐蕃的大權是在噶爾東贊手上……

噶爾東贊不可能不知道吐蕃贊普與沒廬氏家族的關係,既然知道為何會讓她出現在使團之中?讓她這個吐蕃贊普系的人,有機會到長安大唐的國都尋求幫助?

直到今日,贊悉若多布這個名字,出現在陳青兕的腦海裡,他想到了一個可能。

這一切都是噶爾東贊主導的,他在重新洗牌佈局……

噶爾東贊有沒有野心,陳青兕並不知道,也不

不過可以肯定一點,吐蕃想要對抗唐朝,那必須一致對外,將所有力量凝聚一處,才有機會成功。

也就是說噶爾家必須掌控吐蕃的所有權利,霸府制度絕不能撤。

一旦大權分做兩處君王、大論,兩者之間必定出現矛盾,從而無法力行一處,無力對抗強大的唐廷。

陳青兕思緒轉的飛快,人不自覺的起身,來回走動,現實發生的事情,與歷史上發生的事情,在他腦子裡反覆的印證。

除了松贊干布從棺材裡爬出來,沒有人能夠撼動噶爾東讚的權力。

但是噶爾東贊現在已經老了,他隨時可能死去。

這樣一來,噶爾家的霸府制度將會因為他的死去而動搖,吐蕃也會陷入內鬥,徹底失去與唐朝爭鋒的資本。

噶爾東贊是這個時代最出色的戰略家之一,他不可能看不透這些。

歷史上他留了後手,芒松芒贊想要奪權,他任命自己的親信取代噶爾東贊大論的地位。

結果噶爾東讚的長子贊悉若多布卻在這時得到了大眾的支援,成為了吐蕃的大論,而芒松芒讚的親信成為了副論,還是上位後不久就死的那種。

吐蕃的大權繼續掌握在了噶爾家的手中。

陳青兕雙手一合,用只能自己一人聽到的聲音自語說道:“贊悉若多布就是噶爾東贊為自己留下的後手,他讓自己擁有政治天賦的長子接替自己的位子,而更具軍事天賦的此子論欽陵為吐蕃開疆擴土。

現在因為自己的出現,因為蘇定方的超神一仗,贊悉若多布死了……歷史證明,論欽陵軍事了得,在政治上卻被赤瑪洛完全拿捏.”

“論欽陵在政治上是不堪大用的……”

“沒有了贊悉若多布,噶爾家未來鎮不住吐蕃贊普系.”

“他需要重新佈局,需要增強噶爾家力量的同時,削弱贊普系的力量……”

“赤瑪洛現在還沒有嫁給芒松芒贊,一旦赤瑪洛成為了吐蕃王后,那麼芒松芒贊不但得到了赤瑪洛這個勝過無數男子的女中豪傑,也得到沒廬氏的全力支援.”

“有贊悉若多布在,噶爾東贊不怕,現在贊悉若多布死了,噶爾東贊未必還敢讓芒松芒贊與赤瑪洛帶著她背後的沒廬氏這兩股勢力捆綁在一起……”

“噶爾東贊沒有任何理由反對芒松芒贊與赤瑪洛的結合,身為吐蕃最高貴的尚族,天生就應該嫁給贊普血脈。

這是整個吐蕃貴族民眾一致公認的事情.”

“所以赤瑪洛出現在了長安,只要她回不去,出了意外,那婚事自然告吹了.”

陳青兕眼裡的光越來越亮……

他忽然頓住了腳步,這一切都是他的猜測,缺乏佐證的依據。

沒有一定的依據,再真實的假設,也是假設。

“啪!”

陳青兕左拳擊打右掌,說道:“有了,如果我所料不差,噶爾東贊必然會有異動。

贊悉若多布這樣的替代者不好找,就算找到了,也不可能如贊悉若多布那樣被吐蕃上下認可。

他必然會加強對吐蕃的掌控,會有異樣的排程。

只要能夠查到吐蕃有異樣的排程,那就能證明自己的推敲是正確的.”

陳青兕整理了一下說詞,大步離開了兵部,面聖去了。

如果能夠提前拿捏吐蕃,讓吐蕃提前陷入贊普、大論內鬥,大唐將會少去一個強敵,可以放開手腳攻略海東三國以及西域,甚至跟正崛起的大食一較高下。

跟吐蕃這個坐擁高山,半開無敵的無賴打,真沒意思。

便在陳青兕意圖面聖的時候,大唐朝最大的戲精天子已經開始了他的表演。

身為大唐之主,一國之君,未來的天皇大帝,在許敬宗、許圉師,以及一干記載起居錄的史官面前哭的是稀里嘩啦。

“朕家門不幸,親戚中惡事不斷。

高陽公主與朕同氣,皆是父皇骨肉。

卻與房遺愛謀反……現阿舅無忌竟也意圖謀反。

近親如此,我身為大唐天子,有何顏面面對天下百姓?”

許敬宗大步走出,一臉正氣,高聲道:“陛下,你怎將這兩件事歸為一處?房遺愛乳臭小兒,蠢貨也。

其與女子合謀,貽笑天下,焉能成事?長孫無忌卻是不同,其與先帝共謀天下,滿朝文武皆服其能,他位居輔宰三十年,門生故吏遍佈朝野。

臣恐長孫無忌知事情敗露,振臂一呼,提前作惡。

屆時宗廟社稷,恐受其害。

臣請陛下立即決斷,立即搜捕,破家擒拿.”

李治哭得更加傷心了:“無忌是朕的阿舅!是親舅舅……父皇臨終前的遺願就是要保住長孫無忌,我……嗚嗚嗚,我……嗚嗚嗚,我怎麼忍心給阿舅判罪,後代史官會怎麼看待我!”

他的眼淚水跟不要錢的一樣,滾滾而下。

許敬宗依舊一臉正氣,說道:“昔年漢文帝亦是漢室明主,薄昭同是帝舅,有從龍之功,與長孫無忌並無差別。

然薄昭奢靡無度、驕縱不法。

安插親信,干涉朝政,甚至於擅殺朝廷大臣。

文帝為天下蒼生,哭而殺之,反獲美譽.”

“近無忌忘先帝大恩大德,舍陛下至親,聽信奸邪,遂懷悖逆,意在塗炭生靈。

若比薄昭罪惡,十倍有之,陛下秉公執法,何過之有?”

許敬宗一字一句,擲地有聲:“臣聞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如此大事,間不容髮,若少遲延,恐將生變.”

“陛下!”

“為了天下蒼生,為了江山社稷,請早決斷!”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哦莫,青梅竹馬變男友!?

硒瑜

恰似月光吻海洋

留偏分的大米

大千世界成仙

使用者10295665

幽影市場,華夏金融的守衛者

玊灮

我在忍界有個種群

樂圈

進入娛樂圈,我的CP爆火了

一月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