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狼子野心

復國山。

伯階一如既往地的巡視著營地。

往來的百濟兵將見到他,莫不躬身問好。足可見這位百濟宿將,確實極得民心。

“伯階將軍!”

伯階聽到呼喊,回頭卻見是一位英武的將軍。

伯階忙道:“沙吒將軍!”

這位沙陀將軍,叫沙陀相如。

沙陀氏是百濟八大貴姓之一,家族長期擔任大首領大佐平之職。大佐平一職乃百濟一品官名,國之帥也,百濟之最高官位,相當於宰相兼領天下兵馬大元帥。

可見沙陀氏門楣之重,比之黑齒常之的黑齒氏,由要勝過一籌。

不過沙陀相如並非沙陀氏嫡系,嫡系一脈,大佐平的沙吒千福已經讓蘇定方擒到長安去了。

但話就算如此,沙陀相如以沙陀氏的名義振臂一呼,也聚集了不少的兵將,為他們的復國軍壯大了不少的力量。

“大王叫我等一併去商討要事,就差伯階將軍了。”

伯階頷首道:“有勞將軍,同去,請。”

兩人一併向山林深處而去。

這裡原本是百濟群山中最不起眼的一處,但因藏匿了百濟復國大軍,這群百濟餘孽給此地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復國山,表明上下驅逐唐賊,復百濟山河之心。

眼瞧著周邊兵士越發密集,即到百濟復國軍的深處,伯階突然停住腳步,說道:“沙吒將軍,聽說你與黑齒達率關係極好,可有此事?”

黑齒氏、沙陀氏世代交好,沙陀相如與黑齒常之也因此一起長大。

沙陀相如頷首道:“我與他若一母同胞的兄弟,可以為彼此付出生命。”

伯階說道:“那將可知黑齒達率已經回到了百濟?”

“什麼?”

沙陀相如頓住了腳步,眼中閃過一絲狂喜,說道:“伯階將軍此話當真?他怎麼回來的?”

伯階道:“什麼情況不知,只是知道他跟隨唐廷的大都督陳青兕一併返回了百濟,陳青兕對之海頗為器重,時常帶在身側。”

沙陀相如切齒道:“伯階將軍這是說他背離了百濟?”

伯階搖頭道:“話不能這麼說……”

他抿了抿唇,左右看了一眼,低聲說道:“黑齒達率是與義慈王一同擄去了中原,他追隨義慈王,又算什麼背離?只是義慈王終究不可能再回百濟,他永遠只是一個掛名。現在我軍看似不斷壯大,實則危機四伏。這天氣一旦轉暖,戰事必然再起。陳青兕不是簡單的對手,他不會被我們牽著鼻子走。我們需要黑齒達率的幫助,想要取得勝利,我們離不開他的勇氣與才略。”

沙陀相如緘默片刻,說道:“我試一試,成與不成,無法保證。”

伯階道:“盡力便好!”

兩人低聲說著,來到了一處天然的山洞。

此番會議就在山洞裡進行。

兩人步入山洞後,洞裡已經聚集了不少的復國軍文武。

有將扶余豐從百濟請來的鬼室福信、道琛,還有相應號召,不願接受唐廷管制正武、遲受信、燕平、真行之等人,加上伯階、沙陀相如,這復國軍也算是人才濟濟。

這也是百濟數百年的底蘊所在。

扶余豐看著入洞的兩人,環顧四周,也是雄心萬丈,起身說道:“國家遭難,領土淪陷,我等一窮二白,有今日之勢,全賴諸公扶持,先謝過諸公。”

他很老套的說著開場白,然後提高了聲線,說道:“今日召請諸公,除了感謝,此外便是商議以何處為基一事。先王受辱唐廷,我等即要復國,自得名正言順。藏身山林,並非我等之願。驅逐唐賊,復百濟山河才是你我共同志向所在……”

他想了一想,似乎有點忘詞了,片刻又道:“我等籌謀一載,為的就是今時今日。我們不再躲躲藏藏,我們要向海東半島上的所有人知道,百濟復國了。”

他激昂的舞動著拳頭。

山洞裡不少人也跟著振臂而呼。

自從大屯山互換大營一戰以後,他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經過反覆探討,決定利用冬天,將百濟境內的四方反叛軍都聚集起來,將力量整合一處。準備正式進攻唐廷實控城池,宣佈復國。

沙陀相如就是這時響應扶余豐的號召,趁著冬季與主力軍會師的。

正武、遲受信、燕平、真行之亦是如此,他們本在家鄉一代反抗,現在都聚集到了一起。

扶余豐揮手製止了喧譁,說道:“要復國,首先得攻取一城以作行營,以其為據點,隨即向四方擴張,直至將唐賊驅趕出海東為止。對於這行營據點,諸公,有何意見?”

扶余豐環顧四方。

鬼室福信最先起身說道:“臣提議周留城最為合適。周留城易守難攻,又居於要地,以此為基,進可攻,退可守,可保萬全。”

扶余豐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

周留城地處偏僻,窮山惡水,其實並不適合立為據點。但他有一個好處,居於海東半島的西南角,可以隨時隨地的得到倭國的支援。

扶余豐生活在倭國的時間比百濟都要長,此次復國能有今日之盛,倭國也支援了大量的黃金糧食。

扶余豐、鬼室福信、道琛他們心中最大的倚仗是倭國。

最方便得到倭國支援的周留城自然是最合適的。

“大王,臣不同意。”一個尖銳的反對聲響起。

扶余豐定睛一看是遲受信。

遲受信個子很矮,但很是精幹,中氣十足:“周留城窮鄉僻壤,費盡心思奪取,有何意義?臣以為應當沿著浿水北上,去進攻久遲城。久遲城背靠高句麗,高句麗是唐廷大敵,雙方有世仇,我們可以在此地宣佈復國,乃至於定都於此。再派人去高句麗,與之商定聯盟,一起抵禦唐廷。”

遲受信跟高句麗的關係非常好,他多次暗中出使高句麗,為百濟謀取福利。

歷史上劉仁軌力挽狂瀾之後,遲受信見大勢已去,直接投了高句麗。

此刻他也打著如此主意,如果復國成功固然大好,自己將會立有從龍之功,即便不成,失敗了,領著扶余豐往高句麗一跑,讓高句麗掌控扶余豐,他一樣能夠獲得晉升之資。

扶余豐見遲受信滔滔不絕,說著立足久遲城的好處,也有些心動。

他本就是個沒有主見的主,聽到有不同意見,便不知如何選擇了。

扶余豐不由自主的望向伯階。

扶余豐並不信任伯階,但他知道自己身旁最親近的鬼室福信、道琛都是支援以周留城為據點的。

而伯階向來正直無私,不拉幫結派,一心向著百濟,他的話值得聽。

伯階出班說道:“末將以為直接攻打任存城最佳。”

伯階這話一出,四方探討之語,盡數消失,一時間針落可聞。

扶余豐說話都有些結巴:“伯伯階將軍,任存城可不易攻。”

百濟多山多林,耕地面積短缺,東一塊,西一塊,幾乎沒有多少大面積的耕地。而全羅北道是百濟境內唯一的大平原,任存城就在這大平原之中。

任存城地處平原,也是四戰之地,奇襲此處,就算得逞,等待他們的只怕是無休止的戰鬥。

伯階望著上首的扶余豐,說道:“這是我們唯一可存活之法。大王,臣已經失去了與新羅的聯絡,他們不再支援我們糧食、器械。根據可靠訊息,陳青兕已經趁著冬季,安排兵士徹底封鎖了百濟與倭國的海上聯絡,也封鎖了百濟與高句麗的路上道路。不論是倭國、高句麗,還是新羅,現在的我們都無法依靠,只能靠自己。”

他說著望著遲受通道:“唐軍要斷與高句麗的道路,久遲城是唯一選擇。此時我們若出兵奇襲久遲,將會與唐軍這支軍隊對上。對方早有準備,奇襲不成,便是甕中之鱉。”

說完又望向鬼室福信,說道:“周留城有山地之險,以此而守,確實可取。然我軍糧食經過冬季消耗,所餘不多。周留城無地可耕,無糧食可取,在此據守,唐廷都不用派兵,餓都能餓死我們。”

最後,伯階才對扶余豐作揖道:“大王,任存城不同,此處極為關鍵,周邊有糧,城內亦有倉儲。我軍一旦將之攻取,定然轟動整個海東。真正有志之士,將會受到鼓勵,響應大王壯舉。我們亦可向高句麗、倭國、新羅三國表明,唐廷亦不過如此。我們吸引唐廷主力,他們只要出兵襲擾,將唐廷拖入戰爭泥潭。屆時整個百濟都會受到動盪波及,反抗唐廷的也會越來越多。將唐廷驅趕出百濟,亦將得以實現。”

扶余豐聽的是眉飛色舞。

道琛卻道:“伯階將軍,你這話是挑好聽的說。一切順利,才會如伱說的那樣。任何一個地方出了偏差,如未能拿下任存城,我們的兵士將在平原上成為唐廷鐵騎下的亡魂。再說,就算僥倖攻取了任存城,接下來的發展,真會如將軍描述的一樣?我們被困孤城,到時候叫天不應,叫地不靈,又能如何?”

伯階道:“我等所行之事,本就風險極大。焉能在這關鍵時候懼死?”

扶余豐臉色又白了,他可不想送死……

雙方針對進攻方向爭論的不可開交。

這眼瞧著戰事即來,進攻方向給卡住了。

一連幾天,都沒有商議出一個結果。

直到這一天,復國山迎來了一人……中臣大輝。

“大輝君!”

扶余豐見到中臣大輝大喜過望。

扶余豐在倭國的地位是質子,不知名受待見,也沒有交心的朋友。這個中臣家的庶出此子中臣大輝是為數不多關係較好,算得上朋友的存在。

“你怎麼來了?可是中大兄皇子有什麼囑咐?”

扶余豐對於倭國的情況比對百濟的情況更加了解。

倭國現在分為改革派與保守派,掌權的中大兄皇子就是改革派,大化改新之後,倭國國力大增,對於蝦夷等地的討伐,無往不利,風頭一時無兩。

而保守派以左大臣阿部內麻呂、右大臣蘇我石川麻呂為主,他們的力量因為改革而大減,一直與中大兄皇子不對付。

中臣大輝的父親是中臣鐮足,藤原氏的始祖,乃中大兄皇子手下的智囊謀主。

中臣大輝道:“唐軍有一個叫劉仁軌的人,他封鎖了海道,我們的人徹底與藤原君斷了聯絡,中大兄為藤原君準備的各種物資都運不過來。”

扶余豐聽到中臣大輝叫自己藤原君,眉頭忍不住挑了挑,心下不悅,自己現在是百濟的王,不是在倭國的藤原鐮足,但聽後面物資運不過來,更是大急,顧不得計較,說道:“那可如何是好?我們的糧食只能支援三個月,三個月後,得不到支援,我們得餓死。”

中臣大輝卻笑道:“藤原君不用擔心,中大兄皇子是何等人物,那是須久那美迦微的化身。”

須久那美迦微是倭國的智慧之神。

中臣大輝繼續道:“中大兄皇子已經尋得了一條可以避開唐廷海上封鎖的路,甚至可以直接襲擊唐廷的熊津。區區糧食什麼的,不在話下。”

“那太好了!”扶余豐聽得趕忙抓住中臣大輝的手,說道:“中大兄皇子不愧是須久那美迦微的化身,區區日落國來的陳青兕,又豈是對手。”

倭國一直以自己是日出之國為傲,將西方的中原視為日落之國。

儘管後來發現了中原的強大,但嘴還是硬的。

扶余豐在倭國生活了多年,對於他們的喜好忌諱,知之甚詳。

中臣大輝果然露出滿足之色,但他說道:“中大兄皇子是很願意幫助藤原君的,畢竟百濟乃我國屬國,哪有屬國被欺凌,宗主國無動於衷的道理。中大兄皇子早已做好出兵的準備,只要時機一到,我倭國十萬大軍立刻揮師北上。”

“十,十萬?”

扶余豐嚇了一跳。

“對,就是十萬。”

中臣大輝肯定。

兩人是一個敢吹一個敢信。

“只是藤原君知道,我國內部還有阿部內麻呂、蘇我石川麻呂時常與中大兄皇子為敵,他們反對中大兄皇子出兵,出兵百濟,無任何利益,反而會得罪唐國。中大兄皇子,也很為難。如果藤原君願意將任那一地讓於我國,我國十萬大軍,將助藤原君稱雄海東。”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哥哥別太寵

狐竹竹

葉羅麗:神月清華

鞠銀禕

任她驕縱

風蘇綿

人間樂土

江林姓李

緣劫:女劍宗情愫

玥明月

誰說社恐難談戀愛

狗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