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

范仲淹雖然也是宰相,但最近並不常在政制院。

因為他在負責軍隊改制的一些問題,所以常要與兵部和樞密院那邊溝通,打造整個軍隊的新體制。

按照趙駿的策劃,首先是把軍隊的腐敗份子和老弱淘汰,把常備禁軍人數保持在四十萬,地方負責維持對少數民族威懾的廂軍保持在二十萬足矣。

這樣明面上兵籍一百二十五萬九千,實際上只有八十多萬的大宋軍隊人數,就只有六十萬,其餘人退伍的退伍,再就業的再就業。

接著再改革上下級,設一都一百人,五都一營,五營一校,三到五校為一軍。各級又常設都長、營長、校尉、將軍。

整體改革趨向於漢朝軍制,同樣也是宋代的軍改校,廂改軍。如此一來,一軍的人數就有7500-12500人不等,由將領負責維持日常訓練,樞密院負責調兵,兵部負責升遷、獎罰、後勤。

待打仗的時候,再臨時設立集團軍大將軍,類似於軍司令,指揮三到五個軍作戰。再在集團軍大將軍上設立經略使,可以理解為元帥,負責整個戰區的作戰指揮。

如果現在遼國再來河北開戰的話,范仲淹繼續主持戰局,他就相當於主戰的元帥,張亢就相當於下面的集團軍司令,狄青相當於一軍的軍長。

這樣範仲淹手底下要是有二十萬大軍的話,那就相當於指揮五六個集團軍,二十個軍團的樣子。

如此一來,不僅方便協調指揮,更容易作戰。還能讓軍隊的將領常在軍中操練士卒,不至於再出現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情況。

但規劃是規劃,實際操作起來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整個軍隊體系重新打造,可能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因此范仲淹必須要時刻主持大局,他最近就在兵部、樞密院、汴梁守軍軍營之間不斷來回跑動。

然而今天卻忽然跑回政制院,還說出大事了。

這讓眾人心中一緊。

“遼人又打過來了嗎?”

呂夷簡忙問。

這段時間軍制改革,宰相們最擔心的就是遼人打過來。

畢竟現在確實是大宋最孱弱的時候。

如果火器軍不能阻擋遼人的話,那麼憑現在正在改制,缺少大量中下級軍官的普通宋軍隊伍,那麻煩就大了。

唯一的好訊息是河北路大炮眾多,且多堆積在城牆上,遼人即便打過來,也無需擔心河北失守。

“不是。”

范仲淹搖搖頭道:“是西夏人打過來了。”

趙駿拍案道:“李元昊真是好膽,上次是沒打疼他是吧,現在居然又敢犯邊。”

“那倒不是。”

范仲淹笑道:“他沒有侵犯我們的邊境。”

眾人翻起白眼,晏殊委婉勸道:“希文,下次有事就直接說全,別一驚一乍的。”

“好吧。”

范仲淹就立即把情況說了一下。

末了又道:“我分析了一下,西夏應該是想借進攻青塘,試探一下我們的情況,如果我們不能出兵相助,並且擊敗他們的話,恐怕遼國也會南下了。”

“嗯,這是用腳指頭都能想到的問題,甚至可能這次西夏來襲,就是遼國在後面慫恿,看看我們的軍隊實力。”

趙駿稍微思考了一會兒,就馬上說道:“現在我們最新的訊息還只是得知西夏人來襲,但這已經是十多天前的事情了,現在西北那邊的情況是什麼樣子誰都不知道,但為了防止意外,我們必須馬上做好準備措施。”

“做好與遼國和西夏同時開戰的打算吧。”

呂夷簡苦笑了一聲,搖搖頭道:“如果可以的話,真不希望開打啊。”

西夏來勢洶洶,他們雖然在陝西路佈置了很多兵馬,可臨時防禦肯定來不及,必須立即做好指揮排程工作。

現在的情況是大宋軍隊正處於虛弱期,如果邊軍那邊沒有及時做出應對,讓西夏把蘭州等地攻下來,對青塘展開圍攻的話,那唃廝囉這個盟友就要出事了。

所以大宋必須救。

這樣也是為了防止西夏探出虛實,到時候聯合遼國大舉南下。

和平才四年不到,戰事又要打響,這對於大宋剛剛有點起色的國內經濟以及治理來說,又是個老大難題。

“沒辦法,人家要打那就打,既然他們敢撕毀契約,就要承擔好撕毀契約的代價。”

趙駿沉吟了一下,說道:“老範,立刻進行戰爭動員吧。下午我們去請示官家,你先把整頓好的軍隊帶去河北,準備和遼國打。西夏那邊,繼續讓龐籍去。”

“你怎麼想?”

范仲淹問道。

“西夏那邊戰鬥力不如遼國,朝廷肯定要把主力調到河北去,那麼西夏就以防守為主。”

趙駿說道:“等擊退了遼國,再回頭收拾西夏,這次務必把西夏給滅了。”

“打滅國戰爭嗎?”

“那不然呢,這傢伙都跳到我們頭上來了。”

趙駿眼神閃過一絲冷厲。

其實他不希望現在就開戰。

因為大宋這幾年發展的速度很快。

特別是在紅薯、土豆、玉米、花生等作物引入之後,生產力爆發性增長。

北宋時期,透過占城稻的引進,即便糧食分配不均勻,但占城稻提高的生產力太大了,養活一兩億人不成問題。

而紅薯、土豆、玉米、花生這些算是錦上添花,除非大宋解除丁口稅,攤丁入畝,造成人口大規模增長,否則的話,這些作物不太會成為百姓的主食。

但這些東西的引進還是會大大增加農民的糧食產量,即便不能用來做主食,也可以豐富餐桌,甚至拿來做牲畜食物,餵雞、豬、牛、羊等。

花生還能榨油。

所以整體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肯定是提高了,解決了大量百姓的溫飽,能夠讓百姓端起飯碗,不至於餓肚子。

剩下的就是整體富裕,把大宋富裕程度從金字塔結構,變成一個菱形結構。

這個方向在後世真不容易做到。

那麼在古代大宋呢?

順利的話,大宋就能成為後世的黴帝,甚至比黴帝更強。

只要再給大宋十多年的時間,持續對外貿易源源不斷地吸納全世界的原材料,加工成商品對外出售,積累原始資本,建設國內全方面提升。

到時候大宋軍隊人人都手裡有槍,各個軍隊都有火炮,蒸汽機火車建設,道路建設,基礎設施持續不斷地湧現。

李元昊和耶律宗真見到大宋的火槍火炮,還有馬克沁機槍,得叫趙禎做爸爸。

可惜人家不給他們發展的時間啊。

不過即便是這樣,趙駿也有信心把西夏和遼國處理掉,遼國難以平定,但目前大宋的鋼鐵產量暴增,滅了西夏應該還是問題不大。

他環顧四周說道:“馬上給河北那邊傳信,現在鋼鐵的主要用來製造火槍火炮,還有民用菜刀、鋤頭等物品以提高生產力,這些都歇一歇,讓他們馬上轉頭製造鎧甲、大刀和長槍。”

“不造火器了嗎?”

王曾問。

“火器受限於原材料,一旦火藥少了火器就是根棍子,所以目前還是以冷兵器加熱武器過渡為主,整個軍隊改革成熱武器,至少得十多年積累火藥才行。”

趙駿指出問題所在道:“鋼製冷兵器和鎧甲就已經能讓我們領先西夏和遼國一大截,除了火器營以外,其餘部隊就先用鋼製武器,今年就先打防守反擊戰吧。我的要求很簡單,明年必須把西夏給滅了。”

“嗯。”

眾人覺得沒什麼問題,於是紛紛點頭。

當下趙駿他們就開始商議起具體方案,下午的時候就要去找趙禎確定好。

這樣下屬提出問題又能解決問題,趙禎這個老闆就輕鬆許多,只需要發號施令,讓范仲淹領兵去河北就行。

然而等到午時三刻,也就是中午12點的時候,他們飯都還沒有吃,繼續聊著對外打仗策略之時,門外樞密院副樞密使張亢又急匆匆地跑進來道:“報!”

他還是保留著軍中習慣。

范仲淹瞥了眼門口道:“出什麼事情了?”

“六百里加急,西夏被打退了。”

張亢走進來說道。

李元昊是在八月三十日進攻蘭州,被王士允用小鋼炮擊退。

接著在九月二日再來犯,又被曾勇和張文武帶著火器營火槍隊,保護著王士允的小鋼炮,擊敗了西夏軍後軍,導致西夏全面崩潰大敗。

正常情況下,蘭州到開封一千一百多公里,如果八百里加急,也就是每天四百公里,大概需要兩三天時間就到了。

只是古渭寨的情況並不是直接從古渭寨發到汴梁,而是需要先從古渭寨把情況上報到秦鳳路。

層層上交,到秦鳳路經略使手裡就已經好幾天過去,他又必須立即派人去查清楚情況,一來一回,自然就又耽誤了幾天時間。

於是訊息確鑿後,秦鳳路那邊一邊要調兵遣將,一邊馬上寫報告送來汴梁,這就造成了汴梁十二天後才得知訊息。

不過開打與擊敗中間隔了兩天,基本上也就前後腳的事情,這與古渭寨那邊報信速度有關,所以秦鳳路那邊剛剛才把開打的訊息上報,古渭寨馬上又傳來擊敗的事情,不得已又只能發新的公文。

“具體什麼情況?”

聽到張亢說已經把西夏擊退了,眾人頓時好奇。

西夏進攻的可是蘭州,他們在蘭州邊境沒佈置什麼兵馬,怎麼這麼順利把西夏擊敗了?

張亢笑道:“是古渭寨部都監孫光義去領兵援救蘭州的時候,恰好遇到了兩個前往會寧駐防的火器營,就一起拉了過去參戰,沒想到有奇效。”

說著他就把火器營如何掩護小鋼炮小隊,宋軍透過小鋼炮轟爛了西夏軍的後防線,結果造成西夏軍隊大規模潰敗的事說了一遍。

聽完之後,眾人哈哈大笑起來,呂夷簡大笑道:“元昊真是不堪一擊,數萬大軍,居然就被幾千人給擊敗了。”

“漢龍常說孫權是孫十萬,張遼是張八百,看來元昊跟孫權無異,我們也有我們自己的八百嘛。”

“此戰真是揚我大宋國威,戰事之後,恐怕遼國和西夏再也不敢來進犯了。”

“那我們現在還調兵遣將嗎?”

眾人一個個樂不可支,誰能想到他們居然能以幾千人的部隊,幾乎沒有太大損失的情況下,大敗西夏,讓李元昊鎩羽而歸?

這要是傳出去,不僅能振奮國內軍心民意,恐怕四周國家,都要再次對大宋的實力高看不已。

甚至恢復到漢唐鼎盛時期,也猶未可知了。

然而趙駿卻沉吟了片刻,說道:“大家也別高興地太早,這一戰充滿了偶然性,對西夏和遼國該有的防備還是要有。”

“哦?這不是火器大勝嗎?”

王曾納悶。

“也談不上大勝,偶然因素更大一點,還是應該清醒一下頭腦。”

趙駿說道。

他聽完了張亢的講述之後,跳過大勝的框架去看問題,就會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

其實整個過程並不是火槍隊強大,火槍隊哪怕是三段式射擊,形成的火力網也不能讓他們以一千人對付一萬騎兵。

問題在於他們對付的並不是悍不畏死的騎兵,而是一支畏懼死亡的普通軍隊。

是人都會怕。

身邊的戰友不斷詭異地倒下,再怎麼悍不畏死,也該害怕了。

所以曾勇和張文武先是阻攔了敵人的圍攻。

接著就是王士允展開了死亡式炮擊,在炸膛了一門小鋼炮,報廢了六門的持續火力射擊下,將西夏軍打敗。

因而整個過程其實充滿了偶然性,如果李元昊對後方重視一點,又或者西夏的圍剿部隊悍不畏死,恐怕此時的蘭州城早就已經易手了。

所以趙駿沒覺得他們就可以高枕無憂,該小心翼翼還是該小心一些。

“那對於西夏的此次行為,我們該如何反制?”

范仲淹問道。

“這樣吧,老範先不去河北,讓張亢去。”

趙駿想了想道:“先防範一下遼國,西夏那邊,暫時先按兵不動,看西夏那邊的反應。如果他們不上表致歉,我們明年就整兵,以此次事件為藉口,滅了西夏。如果他們上表致歉.”

“怎麼說?”

“那就狠狠地薅他們一波,讓他們上繳歲幣,不答應明年繼續滅了他們。”

“讓西夏交歲幣?這倒是聞所未聞啊。”

眾人互相對視。

以前就大宋給別人歲幣了,哪怕有外國來使,上貢一些東西,大宋還得回賜更豐厚的禮物。

現在卻反過來了。

“以後規矩還是要改一改了。”

趙駿眯起眼睛道:“也就是現在軍隊還在改制期,以後改制完成了還需要好好訓練,不然今年我就想滅了西夏了。”

現在還是不方便動武,畢竟內部改革整頓還沒結束,貿然出兵只會打亂原本的計劃。

而且最主要的是。

一旦對西夏全面動手,那麼遼國也會下場。

現在大宋還沒有能力把遼國吞併,雙方全面開戰,很大機率就是大宋可能把西夏滅亡,但卻會陷入與遼國的長久戰事當中。

大戰打個幾年,哪怕只打個一兩年時間,對於國內原本有所起色的民生來說,都是一件壞事。

因此目前整體政策還是以發展為主。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等再過幾年,大宋更強了再說。

而如今既然已經擊敗了西夏,那就看看西夏那邊的反應。

要是對方什麼都不做就簡單了,明年等軍隊改革完成,上下訓練、指揮、戰鬥力都大大提升的情況下,順勢用今年西夏來襲,撕毀契約為藉口滅了他們。

哪怕西夏沒有進攻大宋的疆域,但大宋只要說他們與青塘簽訂了條約,有這個藉口就行。

反正契約這個東西,本來就是用來違反的。

到時候滅了西夏,唯一的對手就是遼國,雙方大不了陷入曠日持久的大戰。

而如果西夏那邊忙不迭上表致歉,希望大宋寬恕,那大宋在優先發展國內的情況下,也不是不能接受他們的道歉。

可道歉也必須拿出誠意,給個戰爭賠款不過分吧。

讓西夏賠個幾年款,把這些款拿來做軍費,繼續加強軍隊實力,等過幾年大宋強盛到能徹底消滅西夏和遼國的地步,就徹底開啟滅夏滅遼戰役。

這樣一來,首先是不傷民生,其次是把握更大。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大宋需要時間內部培養人才,以便將來消化遼夏的地盤。

一旦滅了西夏和遼國,就相當於從原來的三百萬平方公里土地,一躍擁有近千萬平方公里土地。

光消化都得很多年了。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陽壽未盡,被迫成為陰間公務員

刀兵四起

古總,夫人沒把你扇死啊

孫悟空流浪記

廢土:我的序列是神

愛吃番薯根

淮南的月的新書

淮南的月

放下高冷白月光,我被摁著喂軟飯

柏嬌嬌

人格分裂後,我上演現實版狂飆

冷風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