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要有遠大眼界和格局

“那倒不是。”

趙駿因為瞎了,耳朵倒是靈敏不少,聽見了趙禎的碎碎念,就隨口說道:“現代社會也不乏發達的君主專制,約翰牛和腳盆雞到現在還有王室,雖然沒實權。但也有不少實權王室,像中東那些白袍子國家,個個都富得流油,可見現代化不一定非要皇權滅亡。”

趙禎聽到這句話,頓時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追問道:“那怎麼樣才能夠既保住皇權的情況下,又能完成工業革命,讓國家富強起來呢?”

趙駿微微一笑道:“很簡單,你們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集權專制和皇權專制不一樣,專制並不是一件壞事,西方列強能強大起來,哪個不是中央集權產生?只要領袖和政治群體有遠見,那麼這個國家的發展速度就會非常快,就像毛熊老大哥在慈父手裡,從一個只有一點點工業底子,幾乎是農業國的國家,兩個五年計劃,一躍成為世界第一的重工業大國。”

“而皇權專制最拉的地方在於,你上臺的不一定是政治強人和英明領袖,只是出生好而已。”

“如果我是宋朝皇帝,我有遠見,就算這裡面水很深,那我也能夠把握得住。先培養出一批精明能幹的臣子,發展武力,吊打遼金蒙和西夏,再開闊海洋,殖民日本和印尼,殺光那裡的畜生,掠奪當地的資源和財富,發展農業生產革命,再開啟全民普及教育。”

“民智到了一定成熟階段,就可以秩序性地推廣工業革命。就算出現階級對立也不擔心,宋朝同時期全球很多地方甚至都沒有人煙,把他們送去海外,殖民全世界,包括歐洲。”

“在國內混不下去的知識分子,去了海外不得當人上人?就像民國上海灘洋人,還有那些去美洲、非洲、南亞、東南亞的殖民者,很多都是國內破落戶。”

“再不濟澳洲,美洲,甚至西伯利亞,多的是地方。”

“特別是西伯利亞,別看那裡冷,地底下埋的全是石油,如果能夠發展重工業,把蒙古、西伯利亞全打下來,再佔據澳洲美洲,開拓歐洲,佔領全球都不是夢。”

“當然,這裡面對於宋朝皇帝來說,最大的難點就是第一步。”

一番話雖然趙禎聽不懂,但總感覺很厲害的樣子,以至於讓他忽略掉了趙駿最後那句話。

他不迭問道:“那如果君王手底下有一個有遠見的人,而且這君王萬分信任他,放手讓他去做,能做到強國嗎?”

“你是說宋朝君王嗎?”

趙駿有點不敢置信地說道:“就趙禎信任范仲淹那個程度,伱不是在逗我?”

“額”

趙禎不由自主地看了眼范仲淹,范仲淹也面無表情地看了一眼他。

兩個人對視一眼,趙禎訕笑了一聲,沒有說話。

趙駿繼續說道:“還是那句話,除非那個君王有像我這樣的能力,或者說有能看見未來的眼光,才有可能做到這種事情。”

“但可惜的是宋朝那群腦殘皇帝肯定沒我那麼厲害,而且君主專制家天下的弊端就是即便出了一代雄主,也不能保證每一代皇帝都英明神武。特別是宋代那樣腦殘皇帝比較多的時代,出現任何一個傻缺都讓大好局面全都葬送。”

“另外我對宋朝的制度也很不滿意,宋朝表面上看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實際上還是實權君主制。北宋一朝計程車大夫,都被君主玩弄於鼓掌,還不如明朝士大夫,至少明中後期士大夫能玩弄君主於鼓掌。”

“像宋朝開國時期,趙大趙二兄弟忽悠士大夫說我們和你們一起治理江山,然後告訴士大夫,我們發的聖旨沒經過你們批准,都發不出去。”

“聽著是不錯,但實際上呢?”

“高階官員的人事權還是在皇帝手裡,任何官員任命都要經過皇帝。”

“宋神宗為了提拔王安石舉薦的李定,不惜連換三個阻撓聖旨下發的知制誥,強行透過了聖旨。”

“宋仁宗一朝宰相有二十三個,每個宰相的任期都非常短,只要一有宰相被彈劾,趙禎就把人罷免掉,以避免鞏固相權帶來的威脅。”

“還有秦檜這廝滿朝文武彈劾他的不計其數,但他偏偏屹立相位二十年不倒。”

“這些都足以證明大宋體制還是皇權主導。”

“所以實際上宋朝皇帝的權力非常大,皇權從未被架空過,南宋時期朝堂往往分為主戰與主和兩派,然而事實上不管是主戰還是主和,主動權一直捏在皇帝手中。”

“秦檜早期是個堅定的主戰派,但主戰派在朝堂上沒地位,為了迎合趙構,就必須成為主和派。”

“趙構是個腦殘,滿腦子想跪地求和,他就提拔秦檜,打壓岳飛。因此秦檜雖然罪有應得,但跪在嶽王廟前的人更應該是完顏構這條土狗才對。”

“還有蔡京早期是個能臣干將,修水利、設立了居養院、安濟坊和漏澤園,改革了一定製度,受到了民眾的讚賞和擁護。但宋徽宗不喜歡良相,就喜歡奸相,就把蔡京逼成了六賊之首。”

“我倒不是給蔡京秦檜洗地,因為他們並沒有堅持自己的初心,那群士大夫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從政治角度來說,這難道不是宋徽宗和完顏構的問題嗎?一些沒有遠見的愚蠢君王,領導一群只知道維護君主專制計程車大夫,一起愚弄百姓,出賣國家利益來換取苟延殘喘,這個國家不滅亡就沒天理了。”

趙駿直言不諱道:“所以總結來說,要想國家強大,就必須有遠大眼界和格局,同時也需要一群有遠見的精英官僚,以宋朝趙家皇帝那群傻缺的尿性,想讓他們代代出有遠見的雄主,把手下的臣子們全都打造成精英官僚,你覺得可能嗎?”

一席話語結束,所有人都若有所思了起來。

很多人都說,如果宋朝皇帝想觸動士大夫利益,會遭到落水的下場。

實際上不盡然。

因為宋朝皇權比人們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在兵權上,透過兩府中的樞密院牢牢把控,讓將不知兵,兵不知將,防止武將帶來的威脅。

政權上透過三司分散相權,只保留政事堂,讓宰相擁有行政權,讓三省主官基本不參與政事,同時財政歸三司所有,權力相互制衡。

這樣政務、財政、軍政等權獨立分開,相權難以獨攬,使得大權繫於皇帝手中,形成了宋代獨有的“二府三司”制度。

所以北宋時期,發生過兩次大規模士大夫利益受損的改革,就是“慶曆新政”與“王安石變法”,都沒有給皇權帶來威脅,只是士大夫牴觸消極不配合,讓兩次改革破產而已。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北宋是封建社會皇權比較強盛的時候,整個北宋都沒有出現過像明朝張居正這樣真正的權臣,直到南宋加大相權,才有大量權相誕生。

趙駿認為宋朝雖然經貿發達、商業繁榮,有了資本主義萌芽的趨勢,但宋朝的統治階級缺乏遠見,過於把持權力,自然很難能夠推動工業發展。

然而他在眼睛看不見的情況下,完全沒有意識到此刻宋朝的這群君臣正在陷入沉思當中,整個交談會場上,都展現出一片沉默。

這種沉默讓趙駿覺得有些不舒服。

他在等人回應。

哪怕是瓦扎木果或者格拉尼瑪這兩個槓精反駁自己一句話也好。

可偏偏誰都沒有說話,就像是都啞巴了一樣。

這讓趙駿很是不安。

於是在這種沉默持續了幾乎有那麼兩三分鐘之後,他開口打破僵局道:“怎麼,我哪裡有說得不對嗎?”

還是沒有人說話。

呂夷簡王曾等人緘默其口,就連平時向來心直口快,連宰相都敢得罪的范仲淹都默然不語。

因為談話的內容涉及到了皇權,他們可不敢去觸碰這些底線。

所以這裡面唯一能夠回話的,只有趙禎。

趙禎也很快回過神來,意識到了這一點,才艱難開口說道:“趙老師不愧是天之驕子,你說得很對,讓我受益匪淺。”

“那必須的。”

趙駿聽到瓦扎木果這個死槓精都誇讚起了自己,頓時得意道:“我學歷史的,肯定要對這些研究深刻。”

趙禎沉吟道:“如果說宋哲宗死後,不是宋徽宗當皇帝,能阻止宋朝滅亡嗎?”

“阻止不了。”

趙駿搖搖頭:“甭管誰當皇帝,哪怕他知道金國會怎麼做,都無法阻止。因為宋朝的根子壞了,軍隊是爛的,官場是爛的,再英明神武的皇帝上去也是白搭。”

“無法挽回?”

趙禎問。

“無法挽回,就算有個李世民出現,也最多阻攔住金國的進攻,然後呢?英明神武的皇帝遲早會死,你能保證每一任皇帝都英明嗎?”

趙駿嗤笑道:“宋哲宗已經算是北宋不錯的皇帝了,可他下一任宋徽宗,直接把北宋江山葬送。秦朝奮六世餘烈,最終統一全國。但只需要出一個胡亥,就能二世而亡,封建制度王朝,本身就極具脆弱。”

“難道沒有永遠能坐下去的皇帝?”

趙禎再問。

“沒有,即便是現代社會都有國家被顛覆。樸卡卡推翻了民選總統,非洲天天都發生政治變動,就連東南亞前幾年還有緬甸軍車包圍議會的名場面發生,更別說古代。”

趙駿搖搖頭:“所以秦始皇那個,“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的願望,是不可能實現的。你要記住,沒有永恆的制度,也沒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合適的制度。並且這世上唯一一個能讓國家持續下去的辦法永遠都是有,且只有一個。”

“是什麼?”

趙禎呼吸急促,迫不及待地追問。

“是國家昌盛,對外擁有讓敵人害怕的武力,擁有值得信賴的信譽,以及舉世矚目的影響力。對內則法制公平,人人都有尊嚴,人人都生活富足,每個人都可以吃飽,在物質和精神追求上得到滿足。”

趙駿認真說道:“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個國家,那麼哪怕這個國家是封建社會,是原始部落,它的外部和內部就都是穩定的,只要一直保持,這個國家就不會衰敗,滅亡!”

大家不用討論這麼劇烈,主角現在也就是在口嗨而已,又不知道自己穿越了,而且引用的觀點也是其他中外歷史學家的觀點,大家有各自想法很正常,等眼睛恢復了,該按部就班還是隻能按部就班,沒那麼快工業革命的。眼睛的問題大家也不用擔心,基本上已經差不多了,馬上就恢復了。

另外就是大家必須要知道,歷史系真不是背二十四史,大家去搜搜歷史系要學的課程就知道了,學馬哲研究黨史都比學中國古代史要多,除了中國古代史,還要學近代史,世界史,西方歷史,哪就能二十四史全背下來,都是看你個人興趣的,主角對宋史不感興趣。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傻子還是戰神

單手拿捏副校長

反派大小姐想要成為旅行魔法師

玻璃菸灰缸

快穿之派大星成了炮灰大反派

月下花豬

菊生於末

菊生大士

難得一相逢

悸旬

不逾今生

如銀似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