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戰略部署,奪回燕雲

“在後世的國際交往當中,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不僅僅是gdp,同時還有糧食產量的問題,也就是偉人說過的“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糧食作為一個國家的命脈,不能被他人掌握在手裡,這是血的教訓,比如愛爾蘭、阿根廷、巴西、烏克蘭.”

“這些在我們後世都是產糧大區,可他們本國的農業卻被國外操縱,產的糧食絕大多數都用於出口,反而導致本國的糧食短缺,經濟衰退,這就是命脈被別人把握的下場.”

“我們懂得這些道理,是曾經血與淚的教訓。

知道餓肚子的滋味不好受,所以才努力發展農業,又有大量像袁老那樣的農業科研人員付出,才讓我們端住了飯碗.”

“很可惜的是西夏和遼國還沒有懂這些道理,大量的國家開支都用於軍費。

而且隨著國防花銷越來越大,就越需要扶持商業以維持他們的軍工產業發展.”

“根據我的調查,他們國內的農業和畜牧業人口顯著下降。

西夏那邊當西域二道販子的商人居多,遼國那邊也更熱衷於手工業和資源輸出行業.”

“相比於辛辛苦苦種地,去東北挖顆野人參,逮點野貨把皮毛賣到大宋來,或者在邊境從事貿易,收益遠遠大於耕作.”

“而這樣的情況已經維持了七八年之久,整個西夏與遼國的經濟和農業都嚴重依賴大宋。

被我們用糧食從他們那裡換來銅礦,再鑄造成銅幣,去他們那裡買其它的資源.”

“說起來真是諷刺,以前嘲笑黴帝印鈔收割全世界韭菜。

現在大宋也變成印鈔機收割全世界韭菜,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感覺,真t爽.”

“仔細想想,我記得漢龍說過,歷史上咱們與西夏交戰,斷絕了他們的互市,差點讓西夏國內陷入崩潰,莫非那個時候你就想到了這個?”

晏殊驚訝道:“不是說燕雲漢人都厭惡大宋?”

說到這裡,他忽然笑了起來,環顧四周道:“你們還不知道,這個時候燕雲的漢人,都在想要認祖歸宗了吧.”

以前其實有些人不理解,為什麼要把完整火藥配方賣給遼國,為什麼要支援大宋商人從日本買入硫磺之後,再中途轉運賣到遼國去。

“嗯.”

“用腳指頭想都明白,那必然是韓國的生活更好.”

趙駿指了指地圖上的高麗道:“後世高麗被一分為二,北面叫朝鮮,南面叫韓國。

由於二十世紀末,黴帝成為全球唯一霸主,在它的打壓與扶持下,朝鮮和韓國分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朝鮮較為貧困,韓國卻非常富裕,最後邁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

於是在那之後,就有大批朝鮮人逃入韓國,卻幾乎少有韓國人跑到朝鮮去,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眾人笑了笑,自是不言而喻。

“還有這回事嗎?”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

范仲淹睜大了眼睛。

“後來雖然宋夏戰爭打了幾年,取消互市後把西夏國內弄得一團亂麻,可尷尬的是大宋又打輸了,給人家賠了歲幣,硬生生給西夏續了一波命,那就更讓人無語.”

“所以我乾脆將計就計,知道未來始終還是會滅亡西夏和遼國,那就來一波經濟和政治戰,讓遼國和西夏掉入我們的陷阱不可自拔.”

趙駿點點頭道:“大宋立國之後,只跟遼國發生兩次大規模衝突,但因為戰敗了而一直無法取消互市。

並且遼國盤子大,即便是取消互市,一定程度上能夠自給自足,你們當然想不到這一點.”

政制院會議室內,關於討論這一次西夏遼國忽然對大宋盟友出兵的議題上,趙駿侃侃而談,笑容滿面。

可他們不會想想,西夏和遼國全都大力發展火器去了,國內的民生怎麼辦?經濟和農業發展怎麼辦?毛熊老大哥的例子就擺在前面,這麼粗淺的道理難道還讓人想不明白?

“是的.”

“人都逐利呀.”

趙駿點點頭:“同一個民族被分開之後,自然有對比之心。

以前大宋苛捐雜稅嚴重,遼國漢人肯定不想回來成為大宋漢人被壓迫的物件。

但現在大宋發展好了,大宋境內的漢人富裕了,遼國境內的漢人自然就想回來.”

所以趙駿早早地下了一步大棋,一步能夠死死扼住西夏與遼國喉嚨的神之一手。

不止是糧食和經濟,一旦大宋真正開始下死手,徹底封鎖邊境,斷絕互市,那麼海上貿易也將結束,火藥的原材料瞬間就被中斷,想想二戰時期小鬼子結局就該知道,工業原材料被斷絕是什麼下場。

李迪感嘆了一句。

“這很正常,也不能指責他們動機不純。

畢竟無條件愛國的都是有崇高理想的人,願意拋頭顱灑熱血為國家奮鬥的人只是少數,大部分人還是沒有那樣的覺悟.”

趙駿笑了笑道:“或許換到你我在那個位置,看到大宋現在賦稅低,百姓生活好,也想要回來不是嗎?”

“嗯,既然他們想回家,那作為同胞,我們自然是要歡迎的.”

李迪迅速調整好了心態,笑著說道。

這番政治話術,頓時引得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露出會心一笑。

雖然都知道燕雲漢人想回來是因為自身利益,但大家總歸要找個冠冕堂皇的藉口。

以漢人的身份重新迴歸母國,不正是最好的理由嗎?

“嗯,好了,這件事情的具體分析我也說了,大家也討論了,西夏人、遼國人想做什麼,現在大抵也都已經明白.”

趙駿說道:“他們是想進攻我們的盟友,主動挑起戰事,從而讓我們下場參戰。

我們下場的話,就勢必可能會進攻他們的本土,或者去盟友地盤打仗,從而露出破綻,讓他們有可趁之機.”

“唔.”

眾人都微微點頭表示同意,這是政制院眾人都認可的事情。

作為大宋最高決策機構,能夠坐在這裡的哪個不是從官場底層一路殺上來的精英?

政治智慧和手段都不會缺失。

何況他們現在還開了全圖,把一張完整的周邊國家地圖擺在他們面前。

這樣透過各種思考,迅速判斷出遼國和西夏的處境。

那麼在替換到敵人視角的情況下,這種聲東擊西、調虎離山以及引蛇出洞的戰略,就已經是最優解了。

遼國和西夏把大宋的主力部隊引入青塘和高麗,剩下就是兩種選擇。

一種是大宋出兵遼夏腹地,他們打防守戰。

第二種自然是大宋繼續苟著,只支援盟友不出兵。

“那是否意味著只要我們不主動進攻西夏和遼國本土,他們就拿我們沒辦法?”

晏殊問道。

“是這樣,但我不是說了嗎?他們既然敢來挑釁,就得留下一塊肉.”

趙駿摁住地圖道:“西夏那邊我看中的是青塘與卓囉和南,那就算李元昊運氣好,我讓韓琦主要以打下這兩片地方為主。

遼國可就不會那麼幸運了,我得打到他本土去.”

“燕雲十六州?”

眾人眼睛一亮。

“嗯.”

趙駿在地圖上比劃了一下道:“我打算海軍一部分運送士兵前往高麗,幫高麗抵禦遼國。

另外一部分從渤海灣進攻,配合陸軍,閃電奇襲燕雲,務必要讓遼國付出沉重的代價.”

“這樣嗎?”

蔡齊皺眉道:“漢龍以前不是說過,將來大宋要吞併高麗、日本以及周邊國家,成為東亞一極,那為何不趁著這個機會?”

“但我也說過,這是個很長遠的計劃,我這一代大概做不到,可能要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

趙駿擺擺手道:“所以就目前的處境,大宋還需要這些盟友。

不是我要做道德標杆,本來國家利益至上,政客需要用厚顏無恥的手段巧取豪奪。

畢竟泱泱華夏那麼大的土地可不是靠禮儀廉恥換來的,而是靠真刀真槍打下來的.”

“可同時我們也必須要明白,西方能夠透過血腥掠奪靠的是武力,是封建社會對原始社會的壓制。

同樣是封建社會,明朝時期的西方殖民者就拿大明一點辦法都沒有,甚至在明末被我們一個海盜給吊打.”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考慮到的是,大宋目前處於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初級階段,連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都沒有,以現有的能力,是沒辦法對遼國、西夏、高麗、日本這些國家採取殖民掠奪手段,也沒有辦法佔領那麼大的土地.”

“蒙古的地盤夠大吧,可最後他們也被迫分為四個汗國,而且起義不斷,沒過多久各個汗國就陸續被推翻。

我們也一樣,大唐滅亡的只是高句麗,可最後他們還是形成了今天的高麗,國家籠罩了整個朝鮮半島.”

“所以文明僅僅依靠征服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強大的武力以及文化滲透。

讓東亞各國的百姓和民眾認同我們的思想和文化,才能在攻佔他們的國家之後,把他們變成我們的子民.”

“否則就像前些年遼國進攻高麗,哪怕攻佔了他們的國都,可他們的國王和大臣在外面帶領百姓打游擊,卻還是能夠把遼國擊退,最終復國一樣.”

“歸根到底,想要徹底融合一個民族一種文化,沒有一些人想的那麼簡單.”

“民族主義一旦覺醒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日本在二戰前奴役了朝鮮長達三十多年,試圖從文化、語言、思想上滅亡朝鮮,可最後成功了嗎?”

“我們在做的事情說難聽點是在亡人家的國,滅人家的種。

把所謂的其它國家民族,如朝鮮族、蒙古族、女真族、渤海族、契丹族、党項族、吐蕃族等等,變成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而趁著這個時代還沒有民族主義這個概念,我們可以影響其他民族,讓這些民族被我們包容、同化。

最終慢慢讓他們認同我們,成為我們.”

“而不是與我們敵對,反抗,就像二戰後全世界鬧獨立一樣,最終雙方弄成一個魚死網破的地步.”

“現在.”

“你們知道我為什麼可勁地往國外賣儒家書籍的緣故了吧.”

趙駿環顧四周,露出陰謀得逞的笑容。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而其中最厲害的就屬於包容。

大唐時期,外國人以成為大唐子民為榮。

很多高句麗、日本人都潤到大唐來,想要獲得大唐的戶口。

甚至在後世人都瞧不起的帶宋,都有日本人為了搞到漢人血統,而弄出一個“度種”計劃。

由此可見儒家文化的同化能力有多強。

眾人一時間瞭然。

很多對於趙駿一些操作不太理解的人,也頓時有了明悟。

“原來漢龍自始至終,在下一盤大棋啊.”

“這樣想來,東亞一極戰略,果然是一個宏偉而又漫長的計劃啊.”

“漢龍目光之長遠,非我等能考慮得到的.”

眾人一時稱讚。

因為他們覺得仔細想想,趙駿的計劃還挺靠譜。

以前更多的是覺得雲裡霧裡,覺得大宋真的能擁有如此廣闊的地盤嗎?

現在看來,似乎這一切並非不能實現。

“好了,接下來說正題吧.”

趙駿輕輕敲擊了桌面道:“還是那句話,既然遼國和西夏主動送地盤來,那我們也沒有理由不收。

這是我的計劃,兵分兩路,一路馳援高麗,一路圍攻燕雲,你們的意見呢?”

眾人都看向范仲淹,這裡論起打仗,還是他更有經驗。

“我沒意見,以我大宋如今的國力,想要做到這一點倒是不難,哪怕與遼國和西夏同時開戰.”

范仲淹微微點頭道:“何況既然漢龍是提出戰略任務的人,那麼我們也該無條件信任,而接下來我們就得為達成奪回燕雲做戰術規劃了.”

“既然如此,那老範,你和狄青走一趟吧.”

趙駿說道:“能不能奪回燕雲十六州,就看伱的能力了,別讓我和官家失望.”

“嗯.”

范仲淹點點頭沒有推辭。

對付一個小小的西夏,韓琦足夠了。

但遼國這邊的話,還是得靠他。

畢竟遼國的國力跟西夏還是不可同日而語,需要一個主心骨。

所以趙駿拍板,讓他出馬。

或者說,這件事其實也沒有別人能做到了。

一來在軍隊威望不夠,起不到范仲淹那種讓所有人無條件信服的效果。

二來范仲淹雖然真實能力不一定特別強,可他的判斷力還是不差,至少也是個中上級別的統帥。

再加上有狄青衝鋒陷陣,天時地利人和之下,要是老範這還不能搞定,那就乾脆找塊豆腐自己給自己撞死算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宿

瀛棠客

神奇寶貝:虎狼之行

沒有墨水的烏賊

華妃重生之女帝登基獨愛甄嬛

玉檀香

哥斯拉1998我重生成了酷斯拉

作者死亡暴龍

你說過,我記得

開心的馬鈴薯

那個秋天的夜晚

粥小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