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有點東西但不多

“俞主任,小趙,明天我就發一篇宣傳通稿,首先就發在本院的官網上,這標題我都想好了。”

“白衣作甲,護佑人民健康;精術濟世,盡顯醫者仁心!”

“怎麼樣?這個標題。”

李明華興致高昂的說道。

很顯然,作為二十年前中文系畢業的高材生,此刻他的靈感可以說是源源不斷,他迫不及待的就要下筆,寫出一篇言之有物、情深意切的宣傳通稿來了。

“嗯,不錯,這標題是可以的,很貼切。”

一向嚴格刻板的俞中博,此時也是點點頭,李明華說的這個標題,這句話,說到他心坎上了。

作為附屬一院宣傳科的科長,這李明華還是很有兩把刷子的。

“呃。。李科長,是不是可以更加樸實一點。。”

趙勝見李明華和老師俞中博興致都這麼高,而且現在醫院的宣傳困境,他多少也瞭解,所以,這樣的宣傳機會,對於李明華和老師俞中博來說,那都是可以說久旱逢甘霖。

最關鍵的是,在當前嚴峻的形勢下,就說中都市一院,忽然院長就倒了,其他各大醫院也是人心惶惶,在這種時候,這樣的正面宣傳,那簡直就是及時雨,太難得了!

“這就已經很寫實了嘛。”

“那這句呢?”

“護佑生命,衝鋒在前甘心奉獻;初心不改,仁心仁術造福人民!”

李明華想了想,片刻的工夫,又想出一個全新的標題來。

好工整啊!

好對子!

趙勝有些羨慕的看著李明華,這李科長,不愧為二十年前畢業的中文系大學生,這才華,這對子,是張口就來。

要是他能有這樣的創作水平,何至於他那本小說只是開了個不到一千字的頭呢?

李科長,我要向你學習啊,我可太愛學習了!

“我看都可以的,就是要多講一點關於急診醫生實際的工作和生活,別弄太多虛的。”

俞中博很是滿意,接著提了個意見說道。

“對的,俞主任,我也是這麼想的。現在自媒體這麼發達,資訊獲取的渠道也是很多的,再弄那些虛的,已經是沒人看了。再說了,我們院急診科,可歌可泣的故事太多了,不愁沒素材寫的。”

李明華也是十分贊同的點點頭。

作為宣傳科,以前宣傳的重點,那都是醫院的軟硬體水平又提高了,某個專家帶領團隊做了什麼大手術,攻克了什麼難題之類的,重點在宣傳醫院的提升。

但是現在,在這個關鍵的當口,【新時代的堅守者】這種宣傳風向和重點,是醫院方面更加急缺的。

“小趙,素材你可以給李科長提供,這個稿子嘛,還是李科長來寫。”

俞中博忽然想起了什麼,對趙勝說道。

“老師,我也沒想要寫稿子的。。”

莫名中槍的趙勝有些無奈的說道。

“你還說呢,伱誇海口跟人家清風主編說你要寫一本醫生的小說,人家可是當了真,天天催,你連個開頭都沒有寫出來。”

“上次吃飯,人家告狀都告到我這裡來了。”

俞中博沒好氣的說道。

“可以理解,可以理解,我看,小趙都專注在臨床上提升自己了。”

“再說了,小趙都能寫稿子了,我們這些拿筆桿子的不是失業了嘛!”

李明華笑呵呵的說道。

“老師,李主任,其實我也能寫一點點的。”

“一襲白衣,護佑生命之光;一顆仁心,驅散千般病痛。”

“這句可以的吧?”

趙勝有些不服氣,咬咬牙,絞盡腦汁的努力想了一句出來說道。

我亦是有成為世間名家的夢想啊!

“嗯。。也可以,用在結尾可以的。”

李明華一聽,點點頭,這句能想的出來,倒是有點東西,就是不多。

“好了,宣傳方面,你就聽李科長的就行了。”

俞中博微微一笑,對趙勝說道。

“那我去忙了。”

趙勝點點頭說道。

這事,估計這兩人只是叫他來通知他一下,具體怎麼做,怕是已經商量好了。

不過,這種事情,趙勝不是很感興趣,就算讓他來做,做的也不如李明華這種專業的筆桿子。

“小趙,等下我帶人去急診,再給你拍點宣傳照。”

李明華點點說道。

俞中博也對趙勝擺擺手,示意他可以去忙了。

趙勝走後,李明華這才對俞中博說道:“俞主任,人家都說你不收學生,我看小趙這一個學生,可以抵別的一百個了。”

俞中博在很多年前,自從收了趙勝以後,就不收學生了。

這個事情,可以說廣為人知,不光是醫院,還有學校,院長校長都是找過俞中博很多次。

作為一個科室主任還有大學教授,不收學生怎麼能行呢?

其實一開始,俞中博也是收學生的,但是在他的嚴格要求下,學生都退縮了,寧願轉系或者是重新考,這可是傷了俞中博的心。

他之所以那麼嚴格的要求,是因為他的老師也是這麼要求他的,醫生這個行業太特殊了,性命相托,不嚴格要求不行。

所以,在現在這個時代,這樣的嚴格要求,某些時候,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很多人,報考醫科大學或者是醫科的研究生,也不一定是為了成為醫生,或者說,只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學歷。

但是俞中博很堅持,這些年的學生,能夠達到他標準的太少了。

既然達不到標準,就不如不要,而且俞中博對近些年學術圈的有些腌臢事情,他也是十分看不慣。

“也不能太誇他了,免得他尾巴翹上天。”

俞中博說道。

“主任啊,小趙都三十歲的人了,再過幾年,就能接你的班了,有些時候,還是要給年輕人一些信心的嘛。”

李明華有些感嘆的說道。

“這事我心裡有數。”

俞中博擺擺手,示意他心中有數。

人人都說趙勝是在他手下熬出來的,但只有他知道,這麼多年,真要熬的話,怎麼可能熬得住。

唯一的原因,那就是趙勝和他是一樣的人,都是對自己嚴格要求、甘之如飴的人,只是因為趙勝沒有經歷過以前那個時代,多了一些當代年輕人的憊懶和脾性而已。

從本質上講,不是一類人,哪能成為這麼多年的師生呢?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高武,我獨自崛起

斬我因果